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蕈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多发于夏秋季节.世界上已发现的毒蕈有200余种,我国有190多种,其中具有致死性的就有30多种.我国以白毒伞中毒较为常见,临床经过凶险,病情复杂,致死率高.本文通过对5例白毒伞中毒患者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探讨白毒伞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ж�������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蕈又称为毒蘑菇、毒菌、毒茸等.全世界已知的毒蕈有百余种,目前在我国已发现80余种,能威胁人类生命的有20余种,极毒者有10种左右.本文仅就毒蕈中毒的早期识别及处理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白毒伞蕈是云南永胜县的一种野生毒蕈,极毒,含致命毒素。夏秋两季雨后,茂盛于植被茂密的山林中,难与食用蕈鉴别。2003年,我县大安乡连续发生3起该蕈中毒事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中毒发生地大安乡大安、光美两个行政村多数居民为纳西族,2003年8月份以来连续发生3起因食毒蕈而中毒,进食“白毒伞”蕈3户21人,发病21人,病死5人,其中年龄最大46岁,最小14岁。凡进食“白毒伞”蕈者皆发病,未进食者不发病。发病者临床表现相似,均表现为肝损害型中毒症状,重者胃肠广泛性出血,呕吐物呈褐黑色、腹泻也为褐黑色便,黄疸,尿血,昏迷,休克或死亡。潜伏…  相似文献   

4.
我国毒蕈(毒蘑菇)有200多种,广东则有100多种[1]。部分毒蕈及食用蕈的外观无明显区别,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每种毒蕈均有数个毒性肽,引起的临床表现也各异[2,3]。本文报道一起食用自采野生蕈(致命白毒伞,广东常见的剧毒蕈类)后发生6例中毒,  相似文献   

5.
毒菌又称白毒伞、毒蘑菇等。各种毒菌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中毒的临床表现也各异。毒蘑茹中含有多种毒素,目前很多还不清楚,而且毒素往往交叉存在,一种毒蘑菇可以含有几种毒素,一种毒素又可能存在于多种毒蘑菇中。含有毒肽或毒伞肽毒菌(如白毒伞A和鳞柄白毒伞A等),其毒性极强,其中毒伞肽类能损害心、肝、肾、脑等实质性脏器,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2002—08—02收治毒蕈中毒3例,经病人辩认及实物观查确认毒蕈为白毒伞。我科在洗胃、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毒蕈中毒致暴发性肝衰与多系统器官衰竭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7月初,华坪县二镇五乡发生一起罕见的特大毒蕈中毒115人,致暴发性肝衰(FHF)与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16例(占13.91),死亡11例,占MSOF的68.75%。临床资料于食蕈后1/2~48小时出现头晕、乏力、纳差及胃肠道反应来院就医者7517人。经筛选确诊为毒蕈中毒115人。胃肠炎型32例,神经精神型18例,溶血型5例,中毒性肝炎型60例,其中FHF与MSOF16例,死亡11例。蕈中毒致FHF并发MSOF的诊断标准是根据中毒后机体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衰竭者即可诊断为合并MSOF。本组16例FHF及MSOF病人脏器的受损情况:2个脏器(或系统)损伤6例,治愈  相似文献   

8.
毒蕈中毒6例     
徐庆山  刘春光 《肝脏》2009,14(6):514-514
毒蕈又称毒蘑菇,农村地区自采新鲜野生覃食用者较普遍。食用毒蕈导致中毒。易致群体发病,严重者可致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因毒蕈所含毒素不同,引起中毒的临床表现和累及的脏器损害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白毒伞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白毒伞中毒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其在判断肝损伤程度、对预后的影响及指导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因急性白毒伞中毒的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及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比较白毒伞中毒死亡组与生存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变化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在食用白毒伞后6~12 h出现胃肠炎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腹痛,1~2 d后胃肠炎症状明显好转,后期出现黄疸、肝功能损伤,重症表现为谵妄、昏迷、多脏器功能衰竭;在中毒后3 d内,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显著升高,第3~4天达到高峰。ALT和(或)AST1 000 U/L为高峰界限,高峰持续时间平均为5 d,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毒伞中毒死亡组肝功能变化具有以下特征:ALT和AST在第3~5天持续增高,但在第7天下降,总胆红素(TBIL)则在第3~7天持续增高,出现胆酶分离,生存组则无此规律;凝血指标在早期也会升高,生存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值在食入白毒伞后初期略有升高,后期降至正常水平,死亡组均值在第4~6天升至最高值,其后没有明显下降,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出现胆酶分离、AST≥1 000 U/L且AST/ALT≥1.0、PTa≤40%、TBA≥50μmol/L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动态观察白毒伞中毒患者肝脏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对判断肝损伤程度、预后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2003年9月间采用血液灌流术,连续抢救2起6例急性毒蕈中毒并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病人,血液灌流时机不同,预后不同,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某些毒蕈外观与可食菌相似,不同的毒蕈可含有毒蕈碱、鹿花蕈素、毒伞毒素及鬼笔毒素等,可用用于胃肠、肝脏、血液、神经等,导致机体广泛病变。急性中毒发病较快,病情凶险,治疗困难,我院曾收治一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毒蕈中毒主要由误食毒蘑菇导致,属于食源性中毒之一,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肝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早期及时快速有效清除毒素、减轻对各脏器损伤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临床上通过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HD联合HP、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抢救成功的病例均有报道,现将本院早  相似文献   

13.
毒蕈又称毒蘑菇。世界上约有毒蕈200多种,我国发现有190余种,能致死的达30余种。已知毒素有150余种[1]。因此毒蕈中毒引起的临床表现各异。随着人们对毒蘑菇的认识逐渐加深,在大中型医院很少见到毒蕈中毒病例,我院于2007年8月急诊收治了6例家族误食毒蕈中毒患者,为加深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多脏器衰竭诊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脏器功能裒竭(mutiple organ failure,MOF)系指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或相对正常情况下,由于严重感染、败血症性休克、创伤、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等致病因素导致人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同时或相继发生衰竭。对于各种慢性疾患引起各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一般不应称为MOF。MOF尚有急性和可逆性的含义。MOF病死率甚高,而且治疗费用昂贵,老年人MOF已是当前危重病医学巾最引人瞩目的研究课题,其中高年龄则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对第一个器官衰竭以外其它器官功能变化的警觉,Bone等提出采用多器官功能不全和障碍综合征(muhiple organ dystfunction syndrome.MODS)一词,以冀做到早期识别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5.
毒蕈中毒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蕈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多发于夏秋季节.我国已发现的毒蕈有190多种,其中具有致死性的有30多种.已知的毒素有150余种.一种毒蕈可含多种毒素,不同种类的毒蕈可含有相同的毒素.因此,毒蕈中毒临床表现极为复杂.  相似文献   

16.
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毒蕈中毒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评价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毒蕈中毒并多脏器功能损害(MODS)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00~2007年救治的56例急性毒蕈中毒并发中毒性肝炎、急性肾衰竭、中毒性脑病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隔日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交替使用;对照组26例,单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透析4 小时串联灌流2小时,每日1次,疗程7~10天.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患者黄疸、意识障碍、少尿或无尿等明显改善,血清酶水平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20.0%;对照组死亡15例,死亡率为57.7%.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序贯血液净化治疗较单纯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能明显降低毒蕈中毒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衰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及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326例急性肌梗死病人被分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组和非脏器功能衰竭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84例溶栓治疗被分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组和非多脏器功能衰竭组,比较两组再通率和年龄。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患病死率明显高于非多脏器功能衰竭(P<0.01),多脏器功能衰竭使溶栓成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积极地预防与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 可提高溶栓成功率,有效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9例急性溶血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急性溶血继发于毒革中毒4例,青鱼胆中毒2例,有机磷农药、蝮蛇抗栓酶不良反应及败血症各1例。2例继发于青鱼胆中毒者在溶血前1天先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余7例在急性溶血后2-10天相继发生MOF。急性溶血伴3个或3个以上器官衰竭者4例均死亡,余存活。溶血持续对间为5~7天,痊愈者器官功能恢复时间为20.6±5.3天。本文还对继发于中毒的MOF的抢救体会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袁全东 《内科》2009,4(2):317-318
2007年9月13—24日,我县发生毒蕈中毒事件10起,中毒人数18人,在我院住院资料完整的15例,全部以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为主要表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血管疾病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14例患者主要因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心脏手术后、冠状动脉造影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进行肾脏替代疗法。结果 14例患者5例存活,9例死亡,病死率64.3%;其中7例伴糖尿病者,6例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后7例患者4例死亡,心脏手术后4例患者3例死亡;死亡主要与器官衰竭数目相关。结论心血管疾病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肾脏替代疗法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助于体液平衡,稳定心血管系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