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在几种消化系疾病中微量元素的改变。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病患者,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尿铜、血清铁蛋白、血清锰及血清钼可增高,血清锌及血清硒降低。肝硬化及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结肠癌,胃癌及胰腺癌患者血清铜及红细胞锌增高,而血清锌及硒降低。  相似文献   

2.
妊娠及妊娠期间发现患肺结核,对结核科及产科都是一个特殊问题,也是患者及家属十分关注的问题。若处理不当,两者相互间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如何治疗妊娠期肺结核,使母婴顺利通过怀孕、分娩及产后3个关键时期,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收集我院2006-2008年间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例肺结核合并妊娠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两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是研究的热点。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及成本的下降,RNA-Seq也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研究及生物标志物发现的有力手段。RNA-Seq相对于microarray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高重复性以及噪声低等优势,在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研究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包括检测差异表达基因,可变剪接、新长链非编码RNA预测分析和miRNAs调控等,但是容易受病理复杂性及样本等因素影响。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转录组研究相比于癌症等还不够深入,在临床诊断及治疗应用还面临较大挑战。但是随着新技术及新方法的发展,RNA-Seq将进一步推动神经退行性相关疾病的研究和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4.
HBV感染的孕妇妊娠期间自身机体的变化(体内激素水平及免疫状态)或抗病毒治疗后停药等均可能会导致病毒学改变及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导致不良结局。因此,加强对慢性HBV感染孕妇妊娠期及分娩后的病毒学指标及肝功能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孕妇机体变化情况,从而避免肝炎发作甚至重型肝炎等不良后果的发生。现就慢性HBV感染孕妇妊娠期及分娩后病毒学及肝功能变化的特点及机制的文献作一综述,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慢性HBV感染的孕妇妊娠期及分娩后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老年及老年前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64例老年及老年前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儿童组及中青年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其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及持续性尿检异常最常见,约半数伴有肾功能异常,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者占大多数,其中IgA肾病最多见。与儿童组及中青年组相比,膜性肾病及膜增生性肾炎明显多见,微小病变少见,继发性者则以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较多见,疗效差。此外,肾小球硬化多见,肾小管间质病变较重亦为其病理特点。提示尽早肾活检及实施个体化治疗对老年及老年前期肾小球疾病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稳定性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表面活性物质膜糖蛋白Ⅱb/Ⅲa(PCA-1)及P-选择素(CD62p)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以单克隆抗体分子作为分子探针,检测健康老年人及老年稳定性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膜上PAC-1及CD62p的表达量。结果稳定性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小板表面PAC-1表达的阳性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小板表面CD62p表达的阳性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稳定性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表面活性物质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说明血小板明显被激活,对临床上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新生儿感染性肺炎96例,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措施及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愈86例(89.6%),7例好转未坚持继续治疗,3例因病情较重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根据新生儿的病原及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有利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加强病房消毒及隔离措施预防病原体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蠕虫感染在我国广泛流行,现阶段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蠕虫感染通过各种抗原及分泌物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Th17细胞是新发现的CD4+T细胞的亚群,其主要分泌IL-17。IL-17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介导多种炎症因子及激活免疫反应。在蠕虫感染中,Th17及IL-17对宿主清除寄生虫及介导免疫病理反应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Th17及IL-17的调节机制及在常见蠕虫感染中Th17及IL-17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PTCA及支架置入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恢复期 (2~ 4周 )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置入术对QT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选择 5 7例AMI恢复期的患者 ,分别记录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 1d ,术后 1h的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测量QTd及校正的QTd(QTcd) ,并与 8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 AMI组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最大QT间期 (QTmax) ,最小QT间期 (QTmin) ,QTd及QTcd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 ,差异有显著性。前壁与下壁AMI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成功的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QTmax,QTmin,QTd及QTcd比术前明显缩短 ,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对QT离散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AMI患者QTd及QTcd显著高于正常人 ,而AMI恢复期成功的PTCA及支架置入术可使增加的QTd及QTcd显著缩短 ,从而减低AMI后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烧伤科不同程度烧伤患者用血液制剂情况,探讨比较中度、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者红细胞及血浆的使用量及输血治疗对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烧伤科2014-03-2015-10收治的552例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观察分析3组患者红细胞及血浆平均使用量,比较其输血治疗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肾功能差异。结果:中度及特重度烧伤患者红细胞平均用量与血浆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25及0.819,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Hct及Hb的检验值分别为2.484,2.415(P0.05),各组患者输血治疗与凝血功能及肾功能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烧伤患者红细胞与血浆的使用量与烧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浆尤甚,需要加强对血浆使用的监管,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血液制剂的使用能影响血常规中Hct、Hb的改变,但不影响机体凝血功能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孤立性巨细胞性肺动脉炎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方法  1例右肺动脉完全堵塞患者 ,行右肺切除 ,标本取材后 ,石蜡包埋制片 ,苏木精 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有关文献及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本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进行论述。结果 本病的病理表现主要为肺动脉管壁增厚、纤维组织及小血管增生 ,淋巴细胞 (主要为T淋巴细胞 )、浆细胞、组织细胞及少量多核巨细胞浸润 ,管腔血栓形成及机化 ,肺出血性梗死。结论 孤立性巨细胞性肺动脉炎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 ,结合血管造影和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12.
提高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肠病是一组因小肠、结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肠壁局部组织坏死和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可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MI)及缺血性结肠炎(IC),以IC最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血性腹泻、血便及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该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肠系膜动静脉栓塞及血栓形成、心搏量减少及血管炎等有关,患者可同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等老龄化疾病。DSA及CT检查对于诊断AMI及CMI价值较高,而IC则主要依赖于结肠镜的诊断。预后也各不相同,AMI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须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而IC临床症状多为自限性,预后良好。缺血性肠病临床误诊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3.
紫草油治疗小儿口腔炎及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紫草油治疗小儿口腔炎及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口腔炎及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口腔炎喷雾剂喷患处;治疗组以紫草油局部涂抹患处。结果治疗组患儿口腔炎及口腔溃疡愈合及进食改善至正常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紫草油在治疗小儿口腔炎及口腔溃疡方面疗效显著,简单易操作,价格低廉,小儿痛苦小,家长及患儿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左房内径变化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相关性。选择360例高血压患者(EH组),286例冠心病患者(CHD组)及255例正常对照(NT)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三导心电图仪及24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左房内径(LAD)及检出房颤的情况。结果:EH组及CHD组LAD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EH及CHD患者LAD扩大者中57.94%发生房颤,发生房颤的患者中96.69%伴LAD扩大。结论:1/3以上EH及CHD患者伴有左房(LA)扩大,LA扩大与EH及CHD患者房颤的发生及持续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肺炎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特征与病理对照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2例经病理证明的肺炎型肺癌的临床、病理、影像资料。结果 32例肺炎型肺癌中,支气管肺泡癌25例,7例腺癌。影像学分为6型:单纯磨玻璃影肿块6例,磨玻璃伴结节影响9例,6例为肺叶及肺段分布实变影,5例为肺叶及肺段实变伴空泡及蜂窝状影,5例为肺炎变并纤维化及肿块,1例为混合阴影。影像学特点:病变范围逐渐增大及病变形态由磨玻璃或实变影逐渐进展为结节、纤维化、蜂窝及肿块,以及出现淋巴及远处转移。结论肺炎性肺癌影像学表现多样性,动态观察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城乡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区289例,大兴县郊区农民194例,怀柔县山区农民140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市民肥胖、高血脂及糖尿病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郊区及山区农民(P<0.001,0.05及0.05);而市区、郊区及山区人群中冠心病、高血压及钙化性瓣膜病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无论城市和农村,女性肥胖者的比例高于男性(P<0.05);随增龄超重及肥胖者的比例减小(P<0.001),高血脂人群,高血压患者及糖尿病患者中,超重者及肥胖者的比例均较正常人群高(均为P<0.001);不同体重者冠心病及钙化性瓣膜病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肥胖者体重与左室心肌质量及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呈明显正相关(P<0.001及0.01),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及A/E比值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现已成为治疗有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有效措施,且适用人群也从老年高风险患者逐步扩展到中、低风险及较年轻患者,但其术后缺血性及出血性并发症仍不少见,并有一定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该专家共识复习了相关资料及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及国际指南,给出了TAVI术后抗血栓治疗的建议,以期提高我国TAVI术后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减少缺血及出血并发症。该共识从TAVI术后血栓形成及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机制、缺血及出血风险评估、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案、抗血栓时程、瓣叶血栓及出血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强调TAVI术后应综合评估患者缺血及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方案的制定应个体化,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感染性休克常见的并发症为心功能不全,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导致患者死亡,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状。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配合氧代谢检测及血流动力学检测的广泛应用,给予休克患者改善组织灌注及输液复苏等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在疾病的进展及预后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来,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现代成像工具通过有创性及无创性方法对于心脏的形态和功能的评价日益精准。核医学、超声心动图(包括经食管超声、血管内超声及心内超声)及心脏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方法提供的诊断及预后方面的信息愈来愈详尽、可靠。同时,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也需要准确的解剖信息作为指导。而复杂冠状动脉疾病及结构性心脏病的成功介入治疗及一些电生理操作更离不开影像学的支持。心脏成像与心脏疾病诊治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甲状腺球蛋白(TG)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探讨其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将所选对象分三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A组)、甲状腺癌组(B组)、正常健康组(C组),比较三组患者甲状腺球蛋白(TG)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组(A组)TG及TG-Ab阳性率分别为5.71%及8.57%,甲状腺癌组(B组)TG及TG-Ab阳性率分别为40%及42.86%,正常健康组(C组)TG及TG-Ab阳性率分别为4.17%及6.94%,B组TG及TG-Ab阳性率与A组及C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甲状腺球蛋白(TG)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测定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