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PCR和ELISA法检测新生儿不同标本中的巨细胞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新生儿感染巨细胞病毒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本文用ELISA法筛1818例孕妇,查出CMV-IgM阳性46例,并以50例CMV-IgM阴性作为对照组,在其分娩时用PCR检测脐血、新生儿血、新生儿尿中CMV-DNA,用ELISA法测血清DCMV-IgM。结果显示对照组两种方法均为阴性,实验组ELISA法阳性率5%,PCR法阳性率27%有显著差异。两种方法比较PCR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并提出先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一代核酸检测试剂Procleix Ultrio Plus Assay(简称Ultrio Plus)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效果和必要性。方法采用Procleix TIGRIS System检测系统对来自广州血液中心的447 017人份献血者标本分别使用Procleix Ultrio Assay(简称Ultrio)与Ultrio Plus试剂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丙型脚步声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3项联检,对ELISA检测阴性而核酸检测(NAT)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类型鉴别检测,比较分析新旧两代核酸试剂灵敏度。结果在单人份核酸检测(IDT-NAT)的模式下,Ultrio Plus在血清学阴性标本中HBV DNA的检出率为0.131%(168/127 456),对比使用Ultrio时的检出率0.047%(150/316 847)提高了近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164,P0.05);但随检测灵敏度的增加,检测假阳性率也明显著上升,因初检阳性鉴别阴性而产生的血液报废率从原来使用Ultrio时的0.169%(536/316 847)上升到使用Ultrio Plus后的0.315%(401/127 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3,P0.05)。结论新一代的核酸检测试剂Ultrio Plus在其对血液中HBV病毒的检出能力上有了大大的提高,有利于筛查出潜在的HBV窗口期感染及隐匿性乙型肝炎(OBI),但由此产生的高血液报废率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持续改进检测方案,以降低血液资源的浪费和献血者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4.
用于PCR检测的病理标本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于PCR检测的病理标本处理方法王志永,张雷,张淑华,刘彤华(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100730)目前在国内,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病理诊断和辅助诊断中,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病理标本中核...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临床上一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HBVIgM来确定HBV的感染状况,笔者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300例,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本院住院患者157例,门诊患者143例,其中男188例,女112例,均为肝炎或凝似肝炎患者。2-检测方法:应用北京燕宇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提供的HBV-DNAPCR试剂盒严格按操作说明书在9801-D型扩增仪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在DYY-Ⅲ2型稳压稳流电泳仪作电泳,然后用天能组合型紫外线仪观察… 相似文献
6.
王莉萍屈雪琴郎玉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8):22-22
【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核酸(HBV—DNA)含量检测的结果及其与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荧光定量PCIK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700份乙肝患者血清,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00例HBV-DNA定量检测阳性355例。阴性345例;大三阳检出共254例,阳性检出率98%,平均拷贝数4.38E+06/ml;小三阳检出共333例,阳性检出率19.5%,平均拷贝数3.98E+04/ml;表面抗原(HBs一般)和核心抗体(HBc—Ab)阳性检出共100例,阳性检出率33%;平均拷贝数2.71E+04/ml;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检出共13例,阳性检出率61.6%,平均拷贝数6.21E+06/ml。结论:乙肝患者两对半检出的各种类型中均有病毒复制和无复制现象,大三阳中以复制为主,但也有少许无复制患者,小三阳以无复制为主,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复制现象,一般处于低复制状态。纵观所有,HBe-Ag在阳性的情况下HBV-DNA检测出的阳性率也高,二者呈正相关嘲,鉴于这些情况运用PCIK技术定量检测HBV-DNA能准确反映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两者联合检测在临床乙型肝炎诊断、治疗、顸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荧光定量PCR对ELISA-HBsAg“灰区”标本的再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主要病原标志和直接证据之一[1] ,因而HBsAg是各采供血机构筛检献血者血液的必检项目。目前检测HBsAg的主要方法ELISA简便、快速、特异、成本低 ,又有较高的灵敏度 ,特别适用于大批献血者筛查及健康体检。但由于该试验本身为方法学所限 ,高质量的进口试剂灵敏度才达 (0 1~0 2 )ng/ml,国产试剂灵敏度为 (0 5~ 1)ng/ml,而一般认为0 .1ng/mlHBsAg即有传染性[2 ] ,因此对以低水平存在的血液HBsAg进行有效检测 ,具有重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端粒酶是近年来发现的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逆转录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实体瘤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体液脱落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的研究尚较少。我们应用PCRELISA方法检测体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旨在探讨该方法在肿瘤的早期诊 相似文献
11.
翁炳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1998,13(1):26-2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8例肺外肿块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结果20例结核杆菌PCR呈阳性,其中7例经手术活检,13例经细胞学诊断,均证实为肺外结核病。48例结核杆菌PCR阴性者,均经细胞学诊断为非结核病。提示:用CPR法检测肺外肿块细针穿刺标本中的结核杆菌,在鉴别诊断肺外结核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本中心核酸检测(NAT)HBV DNA阳性标本,对其结果进行确认和分析,探讨核酸检测在血站的可行性和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上海浩源检测系统对2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阴性标本,和单、双试剂弱阳标本,采用8人份混检模式进行核酸检测,混检结果呈阳性POOL再进行拆分检测,拆分结果呈阳性的标本送卫生部临检中心进行确认。结果 101 566份2遍ELISA结果阴性和829份ELISA单、双试剂为弱阳性的无偿献血标本中,混检结果阳性POOL 143个,经拆分检测HBV DNA反应性53份,无HCV RNA,HIV RNA的检出,NAT阳性率0.05%(53/102 395),NAT拆分有效率为37%(53/143),其中50例HBV DNA阳性标本送卫生部临检中心确认,根据其反馈结果显示,50例标本中有25例为确认为NAT阳性,NAT阳性的确认阳性率50%(25/50),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显示, 25例确认NAT阳性标本中,抗-HBc阳性比例最高。结论无偿献血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隐匿性乙型肝炎, NAT能最大量的在ELISA阴性标本中筛查出核酸阳性的标本,减少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血安全。将核酸检测呈阳性标本送检做鉴别确认,对核酸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监控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筛查献血者HCVRNA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比较核酸扩增技术(NAT)和血清学酶联免疫试验(ELISA)对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筛查的符合率。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ELISA初、复检抗-HCV均为阳性的献血者血浆和抗-HCV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浆作HCV RNA检测。结果①36例初、复检抗-HCV均为阳性的献血者血浆为HCV RNA13例阳性,答合率36.11%,31例抗-HCV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浆的HCV RNA检测为24例阳性,符合率77.42%,两者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1·49,P<0·005);②前述37例HCV RNA阳性血浆分别与23份初、复检抗-HCV和HCV RNA均为阴性的血浆混合后HCV RNA检测仍为阳性。且其中1例阳性血浆用上述阴性血浆100倍稀释后检测仍为阳性;③70,000例沈阳地区初、复检抗-HCV阴性献血者血浆样本NAT混合法筛查均为阴性。结论NAT可作为血清学ELISA法的补充用于对献血者血液HCV的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14.
核酸检测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NAT)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方法收集本实验室采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TMA)检出的NAT单反应性献血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BV DNA重复检测,并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分析HBV感染状态。结果225份TMA NAT单反应性标本中,检出78份(34.67%)TMA NAT鉴别检测和/或PCR检测HBV DNA阳性标本,其中76份可确定HBV感染状态,2份感染状态不能确定。76份标本中,63份(82.89%)为隐匿性HBV感染(OBI),13份(17.11%)为HBV疑似窗口期感染(pWP)。63份OBI标本中,49份(77.78%)标本HBV DNA水平小于20IU/mL。13份pWP标本中,4份(30.77%)标本HBV DNA水平小于20IU/mL。225份标本分为NAT检测值S/CO1~6组、6~10组、10~17组,HBV DNA确认阳性率分别为13.11%、13.64%、47.18%,S/CO 10~17组阳性率高于S/CO1~6组和6~10组(P0.05)。OBI标本中,NAT检测值S/CO 1~6、6~10、10~17的标本分别占12.70%(8/63)、4.76%(3/63)、82.54%(52/63)。13份pWP标本NAT检测值S/CO为10~17。结论部分NAT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为HBV感染者,OBI所占比例远大于pWP感染者,且HBV DNA浓度水平极低,存在经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屏蔽NAT单反应性献血者对预防经输血传播HBV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PCR法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价值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生又有增长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临床早期诊断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是众所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对肺结核的诊断以X线胸片、痰涂片和培养等方法为主,这些传统方法分别存在着特异性差、敏感性低、且耗时间长等缺点,常延误诊治时机.PCR技术自1985年问世以来,在临床许多领域里应用广泛,1989年用于结核病的诊断,以其特异、灵敏、简捷等优点迅速成为肺结核诊断领域中的关注热点.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供血浆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情况,分析现行标准下原料血浆的HBV残余风险。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和ELISA法,对四川地区10个单采血浆站2007年7月~2009年7月筛查合格的56 620名次供浆者的135 542份原料血浆标本作HBV NAT和HBsAg同步筛查,对筛查阳性的标本以进口试剂复核、作中和试验及HBV DNA定量测定,并对阳性血浆的供血浆者追踪分析,确认OBI标本。结果共检出HBV DNA阳性12份(9人),四川地区原料血浆HBV DNA检出率为0.008 9%(12/135 542);HBV DNA载量均<1 000 IU/ml;采用国产ELISA试剂检测该12份标本HBsAg均为阴性,而用进口试剂检测并经中和试验确认了其中5份(3人)为HBsAg阳性,其余7份(6人)为OBI血浆,血清学模式均为HBsAg-/HBeAg-/HBcAb+;对供血浆者2~9个月的追踪分析显示ELISA和NAT检测结果无变化,与筛查结果一致。结论 HBsAg阴性供血浆人群中存在OBI感染者,四川供浆人群中OBI感染率为0.010 6%(6/56 620),低于现有报道的我国无偿献血者的OBI感染率;按照现行要求采用ELISA法检测原料血浆,灵敏度较低的国产试剂检测HBsAg的残余风险(0.0089%)高于进口试剂(0.005 2%)。增加HBV NAT能有效降低原料血浆OBI的漏检风险。 相似文献
17.
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大家的公认。但不是所有的检验项目非分子生物学莫属。如临床上淋病奈瑟菌泌尿系感染.则以细菌常规涂片及培养可解决85%以上问题.只有在疑难患者或考虑有衣原体混合感染时,PCR检测才有必要性。为了探讨本地区淋菌和非淋菌感染情况.本文选择了在临床上疑有淋球菌(NG)和沙眼衣原体(Ct)混合感染病例668例。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选择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抗-HIV检测试剂,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3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评估报告中排名前8位的国产抗-HIV ELISA试剂,检测253份患者血清、国家临床检验中心1NCU的质控血清、10份窗口期弱阳性抗体血清,比较3种试剂的各项检测质量指标。结果 3种试剂检测253份患者样本的敏感性、特异性、功效率和约登指数的整体水平均较好,检测1NCU质控血清的S/CO值:B>A>C,A与B试剂的S/CO值很接近,C试剂略低。在检测窗口期弱阳性血清时,10份血清,A试剂检出10份,B试剂仅检出6份,C试剂仅检出3份,卡方检验的两两比较A试剂与B试剂、A试剂与C试剂的敏感性有差异(P<0.05),B试剂与C试剂的敏感性无差异(P>0.05)。结论对低浓度完整抗-HIV系列敏感性高的试剂,不一定对感染早期最先出现的抗体敏感性也高,只有对2者都敏感的试剂才是真正敏感性高的试剂,因此采用窗口期弱阳性抗体血清测定抗-HIV检测试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PCR方法检测HBV—DNA与ELISA检测HBV—M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结果已有报道[‘],部分乙肝标志物阴性或抗一HBe”者血清HBV-DNA呈阳性。HBV-DNA与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的相互关系是目前广泛研究的课题。本文对1248例患者同时检测五项乙肝标志物与HBV-DNA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