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摆法治疗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李重尧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也是临床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尤以青壮年及重体力劳动者多见。多由于搬抬重物时突然用力不当,或做伸弯腰动作姿势不当,导致腰椎小关节突间关节错位或关节突间关节滑膜嵌顿。患者伤后腰部疼痛、活动受限,重者影...  相似文献   

2.
李瑞 《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3):201-203,211
腰椎关节突关节(zygapophysial joint)即腰椎小关节,由位于椎弓根与椎板相连处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属滑膜关节。该处毗邻的血管结构细小且多变,在传统开放性手术显露至腰椎后外侧,特别是关节突关节及其周围结构时,往往出血较多,位置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柱椎关节突交锁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三维(three dimension,3D)重建图像的特点及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31例诊断为脊柱椎关节突交锁的患者,回 顾性分析其术前或牵引前的螺旋CT资料,同时进行MPR和3D图像重建;观察关节突交锁在轴位、MPR和3D重建的螺 旋CT表现,并评估轴位、MPR和3D重建图像的优势。结果:31例患者影像中,轴位上呈现“反汉堡包”征者,颈椎 损伤21例、胸腰段损伤10例。MPR矢状面显示下关节突与下方椎体上关节突形成顶对顶形态,伴有患椎I°前滑脱及下 关节突尖端骨折颈椎5例,胸腰段0例,均为单侧交锁;上方椎体下关节突越过下方椎体上关节突前移,形成背靠背 形态,伴有患椎II°~III°前滑脱,以双侧交锁为主,颈椎双侧9例、单侧6例,胸腰段双侧10例,并伴有下方椎体屈曲性 泪滴样骨折,颈椎7例、胸腰段3例;一侧上、下关节突成背靠背形态,一侧上、下关节突成顶对顶形态,颈椎1例。 冠状面,颈椎21例下关节突不同程度内移,与下方椎体上关节突呈互相依托,或下关节突锁于上关节凹内;胸腰段 10例下关节突与上关节突同时出现或显示下关节突明显上移,关节结构消失。3D重建图像清楚显示31例关节突交 锁,并通过不同面及不同角度旋转显示关节突交锁的空间形态,并可清晰地显示椎体滑脱及旋转程度。结论:MPR 及3D重建显示关节突交锁较轴位清楚、直观。脊柱关节突交锁的螺旋CT的MPR和3D重建是轴位CT扫描有意义的补 充,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减少漏诊,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寰枢关节损伤CT征象,探讨其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47例,采用2mm层厚和间隔行寰、枢椎(含寰枢关节)薄层CT扫描,3例行平扫后增强CT扫描,部分病例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及三维图象重建,观察骨折情况及椎管内、椎旁损伤受累细节,测量寰枢关节前间隙宽度及齿状突偏移度。结果:13例共见19处骨折,部位分别为齿状突、寰椎侧块、枕骨、枢椎椎板、棘突等,寰枢关节脱位23例,其中单纯性脱位16例,旋转性半脱位7例,11例合并椎旁血肿,2例见椎动脉受压,5例继发性椎管狭窄。结论:CT具有快捷、安全、密度分辨率高等优点,可明确急性寰枢关节损伤细节,对制定治疗方案及估价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两种可调试颈椎手术定深钻和双孔槽式关节突小钢板的设计与临床应用,一种为长杆型定深钻,另一种为手柄型定深钻。根据钻入深度调整钻头长度,并能在切口深部调整钻入角度。关节突钢板根据颈椎相邻椎骨关节突平均间距设计成双孔槽式,可按预定进钉点捻入螺钉固定钢板,手术操作安全、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两种可调试颈椎手术定深钻和双孔槽式关节突小钢板的设计临床应用,一种为长杆型定深钻,另一种为手柄型定深钻。根据钻入深度调整钻头长度,并能在出口深部调整钻入角度。关节突钢板根据颈椎相邻椎骨关节突平均间距设计成双孔槽式,可按预定进钉点捻入螺钉固定钢板,手术操作安全、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伴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盘髁位置变化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为临床正畸治疗深覆(牙合)错(牙合)畸形时及时诊断TMD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工作或学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5例双侧颞下颌关节正常的志愿者纳入对照组;选取同期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的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TMD患者纳入试验组,其中确诊为TMD且伴有深覆牙合的25例患者纳入试验a组,不伴深覆牙合的25例患者纳入试验b组。应用MRI扫描分析各组患者闭口位上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a组的患者髁突在关节窝内均向后、上方移动(P<0.05);试验组的关节盘前移位(P<0.05)。结论 伴深覆牙合的TMD患者较不伴深覆(牙合)的TMD患者和正常牙合人群,其颞下颌关节的盘髁位置变化更大。深覆牙合髁突后移的异常关节结构与TMD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腰椎关节突间关节积气的CT征象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CT扫描中关节突间关节积气的表现和伴随病变的意义。方法 收集近两年来的565例腰椎间盘扫描,使用机型为SOMATOMPlus4螺旋CT机,对其中有40例(占7.1%)关节突间关节积气的CT片及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有椎关节突间关节积气者其,CT值均低于-300HM,其中26例有关突间关节增宽,21例有相关椎体前滑脱,40例均有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结论 腰椎关节突间关节积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椎关节突交锁螺旋CT轴位、多层面(MPR)和三维(3D)重建图像的特点及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脊椎不同部位关节突交锁的术前或牵引前螺旋CT资料,同时进行MPR、3D重建图像;观察关节突交锁在轴位、MPR、3D的螺旋CT表现,并评估其优势。结果:本组轴位上呈"反汉堡包"征;MPR矢状面,下、上关节突形成顶对顶、背靠背形态,伴患椎I-II°前滑脱,部分伴下方椎体屈曲性泪滴样骨折。冠状面,下关节突不同程度内移,与上关节突互相依托,或锁于上关节凹内;胸腰段下、上关节突同时出现或显示下关节突明显上移,关节结构消失;3D清楚显示21例关节突交锁,并通过不同面及角度旋转显示关节突交锁的空间形态。结论:脊柱关节突交锁螺旋CT的MPR和3D重建对关节交锁有重要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采用Weinstein置钉方法的TLIF手术对近端椎体关节突关节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于2014年12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收治并行TLIF手术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利用术后CT检查评估内固定物对近端关节突关节的影响。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得出近端关节突关节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采用Weinstein置钉方法的TLIF手术内固定物对近端关节突关节的影响率为28.3%(28/99),其中有3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关节突关节2度损伤。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年龄、术前存在椎体滑脱及严重的关节突关节退变是TLIF手术中内固定物损伤近端关节突关节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采用Weinstein置钉方法的TLIF手术内固定物对近端椎体关节突关节具有一定影响,多见于高龄,严重的小关节退变及腰椎滑脱患者。  相似文献   

11.
李愉  蒋敏 《中国CT和MRI杂志》2020,(2):135-137,141
目的探讨MRI测量腰椎关节突角度在早期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L4-5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均进行MRI检查,并根据其椎间盘突出类型分为中央型、旁侧型,例数分别为41例、56例。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腰椎MRI显示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MRI测量观察组和对照组L4-5节段左关节突角度值(α)和右关节突关节角度值(β),最终角度值为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值平均值,关节突夹角差值γ=|α-β|,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判断标准为γ≥10°,比较两组L4-5节段α、β、γ值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情况,以及不同分型L4-5节段α、β、γ值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α值大于对照组(P<0.05),β值小于对照组(P<0.05),γ值大于对照组(P<0.05),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率大于对照组(P<0.05);旁侧型α值大于中央型(P<0.05),β值与中央型无显著差异(P<0.05),γ值及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率均大于中央型(P<0.05)。结论 MRI测量腰椎关节突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诊断具有指导作用,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和康复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面角度变化与退变性及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的关系。方法对37例脊柱滑脱患者(L4-5,退变滑脱22例;L5-S1,峡部裂滑脱15例)与25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检查。结果退变性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角度与对照相比明显偏向于矢状位(P〈0.01);而峡部裂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角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10);退变性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峡部裂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关节突关节面方向更接近矢状位,峡部裂腰椎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面无一定方向性,关节突关节角度的不对称可能对峡部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关节突关节角偏向矢状方向有早期出现滑脱的危险;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提示峡部裂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面角度变化与退变性及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的关系.方法 对37例脊柱滑脱患者(L4~5退变滑脱22例;L5~S1峡部裂滑脱15例)与25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检查.结果 退变性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角度与对照相比明显偏向于矢状位(P<0.01);而峡部裂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角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10);退变性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峡部裂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退变性腰椎滑脱关节突关节面方向更接近矢状位,峡部裂腰椎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面无一定方向性,关节突关节角度的不对称可能对峡部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关节突关节角偏向矢状方向有早期出现滑脱的危险;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提示峡部裂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CT观察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DLS)与关节突关节角和关节椎弓根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169例DLS症患者纳为DLS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并伴有腰腿疼痛但未腰椎滑脱的169例年龄匹配患者作为健康组;对比DLS组和健康组的临床资料,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LS的危险因素;通过平滑曲线拟合分析关节突关节角和关节椎弓根角与DLS的曲线关系,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并对其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LS组在BMI、椎间盘退变、全身关节松弛、腰椎结构及曲度发生改变、韧带松弛、骨质疏松、脱钙、腰椎小关节突病变、合并糖尿病方面均高于健康组(P<0.05);DLS组的关节突关节角与健康组相比减小,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以及退变程度为1、2级的人数比例上升,椎弓根角显著增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BMI增加、椎间盘退变、腰椎结构及曲度发生改变、韧带松弛、骨质疏松、脱钙、全身关节松弛、腰椎小关节突病变、合并糖尿病、关节突关节角减小、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关节突关节的退变以及椎弓根角的增加都是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AngleⅡ2)错髁突前伸运动的轨迹特征,并比较与个别正常之间的差异。方法AngleⅡ2患者20例,其中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9例和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11例,个别正常15名,利用CADIAX(Ⅲ型)髁突运动轴图描记仪分别记录前伸后退运动的髁突运动轨迹,并对其运动特征进行定性的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AngleⅡ2髁突前伸运动轨迹左右基本对称,重合性好。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和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其髁突垂直向最大位移和矢状髁导斜度均大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gleⅡ2错前伸运动的垂直分量较大,可能与前牙深覆合和髁突位置有关。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对其髁突前伸运动轨迹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党连荣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6):130-131
目的 探讨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X线特征.方法 观察50例慢性颈痛、头晕的患者,采用颈椎关节突关节位进行X线摄影,观察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结果 根据关节突关节受累程度和部位分为2种类型,即颈椎关节突关节滑脱和骨性关节炎;颈椎关节突关节滑脱是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征象,其X线表现为关节突关节错位或半脱位,上关节突增生,关节间隙呈"V"字形改变;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晚期征象,其X线表现为病变的关节突增生、变尖、肥大、关节面硬化、部分模糊、椎间孔变形变小的放射学表现,而颈5~6的病变最严重.结论 退行性变波及关节突关节的一部分或全部呈现损伤性关节炎反应,并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颈椎关节突关节位摄影对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明确诊断,清楚显示病变程度,为临床提供放射学诊断依据,使临床有明确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医学影像学检查方式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髁状突及关节间隙改变情况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以颞下颌关节侧位开闭口体层摄影的方式,对112例18-30周岁的青年患者的关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髁状突高度、宽度形态改变情况及关节间隙变化情况,女性比例高于男性,髁状突形态及关节间隙改变相交叉的情况男女无明显区别。结论颞下颌关节侧位开闭口体层摄影是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情及指导治疗的有效辅助方式。  相似文献   

18.
何亮  杨楠  秦力铮 《河北医学》2009,15(12):1393-1396
目的:探讨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与髁突骨折的关系。方法:92例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和342例髁突骨折病例。分析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与髁突骨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26例伤后明确诊断为髁突骨折,根据强直就诊时X线,还有43例存在髁突骨折痕迹,髁突骨折共计69例(69/92,75.0%)。颞下颌关节强直大多是0-10岁(56例,占60.9%)时的外伤所致,就诊大多在11-20岁(51例,占55.4%),而髁突骨折的病例以成年人(≥21岁)多见(230例,占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79,X^2=45.25,P〈0.01)。髁突骨折以男性多见(232/342,67.8%),而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中女性多见(48/92,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4,P〈0.01)。髁突骨折病人受伤时伴有身体其他部位外伤的有103例(103/342,30.1%),与颞下颌关节强直(35/92,38.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P〈0.05)。结论:虽然髁突骨折是导致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最主要原因,但髁突骨折早期不及时、不正确的诊疗对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发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否处在生长发育期、创伤严重程度与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的病因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必华  徐宏光 《医学综述》2007,13(8):614-616
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在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腰椎解剖学的异常。腰椎关节突关节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力学意义,不对称的关节突关节势必引起其生物力学的改变,因而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者更容易发生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退变及腰椎退变性滑脱而引发下腰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腰腿痛患者腰椎关节突关节角与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的关系.方法 通过54例腰腿痛患者的腰椎X线片和3.0MRI观察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状况和测定关节突关节角度.结果 腰椎关节突关节角的变化与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有关,随着关节突关节矢状位角度的增大,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表现越严重.结论 腰椎关节突关节角矢状位角度及不对称性的增加是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lumbar facet joint orientation and 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 in patients with lumbocrural pain. Methods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 and measure the facet joint angle in 54 cases with lumbocrural pain by lumbar plain radiograph and 3.0 MRI. Results The changed orientation of facet joints had close relation with 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 for with the sagittal angle of facet joint increasing,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 were more serious. Conclusions The increasement of sagittal orientation and asymmetry of lumbar facet joint can be a risk factor of 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