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0—2003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乙肝的流行病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前来福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体检的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检测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平均为4.3l%,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行业、不同性别HBsAg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加强对HBsAg阳性从业人员的管理和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HBsAg检测结果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进一步降低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这个特殊人群的HBsAg携带率。  相似文献   

2.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为了掌握密云地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携带状况,为今后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进一步控制乙肝的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本中心将2003年至2007年密云地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的检测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1009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更好的全面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染性,保护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强对乙肝传播的控制,为卫生监督人员提供科学依据,将济南市1998~2002年饮食行业、公共场所等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进行抗-HBs、HBeAg、抗-HBe、抗-HBc标志物的测定及互相关系,HBsAg阳性率与HBeAg阳性率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县餐饮、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制定我县乙型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005/2009年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从业人员2005/2009年HBsAg阳性率平均为1.77%,低于全国水平;餐饮、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1.76%、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经营性质的餐饮行业从业人员中HBsAg阳性率也不相同,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广泛宣传乙肝防治知识,推广乙肝疫苗接种,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防止从业人员成为乙型肝炎(乙肝)传染源,以保障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方法哈巴河县卫生防疫站2003年对该县食品、公共场所1 406名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与公共场所人员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城乡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加强餐具、饮具等消毒监测,加强城乡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以及岗前健康检查和卫生健康教育对切断乙肝传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曾雄文 《现代保健》2009,(33):237-238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县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方法取自全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HBsAg及HBeAg。结果在2200名受检者中,男性阳性率稍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中阳性率各不相同,以最低年龄组阳性率最低,各行业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HBsAg阳性与性别、年龄及职业有一定关系,但不明显,免疫接种工作的开展,对降低乙肝感染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民权 《职业与健康》2006,22(23):2106-2107
目的了解合阳县饮食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更好地发挥监督执法的指导作用,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合阳县2001—2004年5 987名饮食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从业人员2001—2004年HBsAg阳性率平均为2.03%。不同性别、不同经营性质饮食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县饮食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不能放松还要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及时调离HBsAg携带者,推广乙肝疫苗接种,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蒋宁军  罗秀凤 《中国校医》1999,13(2):139-140
为了解我市高校饮食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控制高校饮食从业人员乙肝的传播,保护师生身体健康。我们于1994-1996年对福州市三所高校饮食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l对象与方法1.l对象lop-IWh年间三所大学来我站进行健康体检的饮食从业人员。1.2方法静脉采血Zall。采用反向血凝法检测HBsAg。诊断血球为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干冻血球,均在有效期内使用。HBSAg滴度大于1:8为阳性。对HBsAg阳性血清用酶标法检测HBeAg。试剂由上海宝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操作及…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其中乙型肝炎是新洲区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几年来,病毒性肝炎在新洲区的发病率略低于结核病,居法定传染病的第二位。为了解近几年新洲区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现将2001-2004年从业人员HBsAg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昌红  颜兴伟  汤珣 《现代保健》2009,(21):174-175
目的了解南昌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携带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结果2006-2008年共检测47728人,HBsAg阳性者3767人,阳性率7.89%,HBeAg阳性者826人,阳性率1.73%;每年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行业、不同年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服务行业HBsAg阳性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逐年下降,说明对从业人员实行乙肝体检可有效防止乙肝传播,还应同时采取其他有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11年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济南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以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民健康,1987~1997年对两行业进行健康体检者检测HB-sAg.结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检测对象为济南市食品从业人员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采用反向血凝试验法检测HBsAg,试剂由北京、上海、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有效期内使用.  相似文献   

12.
大同市2003年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全面贯彻<食品卫生法>,掌握大同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的基本情况,把握其发病的特点、动态、流行规律和因素,为该市预防乙肝传播提供科学资料,以减少带毒者在生活中进一步感染.我们在2003年两行业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中,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02~2004年包头市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包头市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制订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包头市2002~2004年食品从业人员检测HBsAg,对HBsAg阳性者进行HBeAg的检测.[结果]2002~2004年共检测食品从业人员20 950人,HBsAg阳性的331例,阳性率1.58%.男性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1.80%,显著高于女性(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行业的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食品商场(0.69%)低于宾馆饭店(1.68%)、食品加工厂(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行业HBsAg阳性率均低于普通人群.[结论]HBsAg阳性率这几年呈较低水平;食品从业人员每年一次乙肝检测有利于发现乙肝病毒传染源,对防止乙肝的继续传播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分析石家庄市饮食行业从业人员乙型肝炎(乙肝)基本知识知晓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4100名饮食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乙肝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对其中4065名HBsAg阴性调查对象进行问卷分析和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结果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对乙肝是一种传染病知晓率较高(94.74%),对乙肝不通过饮食传播知晓率较低(23.57%),对乙肝传播途径全部答对的仅占8.51%;乙肝知识知晓率在不同性别、民族之间无差异,不同年龄组及文化程度之间有显著差别。知识来源多为广播电视,网络很少。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44.01%。结论石家庄市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对乙肝知识知晓程度不一,应加强从业人员乙肝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应毓琳  姚栩  蒋宁军 《职业与健康》2007,23(21):1960-1961
目的了解福州市2005—2006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预防控制该人群HBV感染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6年参加健康体检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HBsAg检测。结果2 a共检测100580人,HBsAg阳性7221人,阳性率7.18%。HBsAg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13,P<0.01)。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6.57%和7.3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6,P<0.01)。男性和女性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9.11%和5.9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45,P<0.01)。结论福州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HBV感染水平较高,对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是必要的。加大对从业人员检查监督,加强对从业人员健康教育,普及乙肝防治知识,对提高从业人员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2005-2009年某铁路辖区内从业人员HBV感染情况,研究五年间辖区内分布特点及免疫水平,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结果五年间某铁路辖区内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共检人数为21 865人,HBsAg阳性者332人,阳性率1.52%。对这332名HBsAg阳性者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查出乙肝大三阳患者29人,患病率为0.137%。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体检人数为17 564人,HBsAg阳性230人,阳性率1.31%;个体单位从业人员体检人数为4 301人,HBsAg阳性102人,阳性率2.37%,国有单位阳性率低于个体单位。站车卫生行业体检人数为8 945人,HBsAg阳性者138人,阳性率为1.54%;食品卫生行业体检8 543人,HBsAg阳性者91人,阳性率为1.06%;公共场所行业体检4 377人,HBsAg阳性者103人,阳性率2.35%。公共场所行业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行业。男性从业人员有9 289人,HBsAg阳性者170人,阳性率1.83%:女性有12 576人,HBsAg阳性者162人,阳性率1.29%。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国有单位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个体单位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新增从业人员较固定年检人员阳性率高。应继续加强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管理与督导,加强个体单位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2006—2008年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从业人员血清中乙肝标志性物进行检测。结果2006—2008年受检人数男性67068人,女性78308人;男性HBsAg阳性率(1.68%)高于女性(1.18%),男女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7.69,P〈0.01);20岁以下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高为1.83%;50岁以上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低,为0.92%。食品卫生行业检测HBsAg阳性率(1.30%)低于公共场所行业(2.40%),不同行业HBsAg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15.54,P〈0.01);从业人员中本地来源者检测HBsAg阳性率(0.62%)低于外埠人员(1.63%),本地和外地人员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对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加强对食品卫生行业的卫生监督管理,大力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等各项措施对于阻断乙肝传播和控制发病率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嘉兴市秀城区12537名食品从业人员HBV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贯彻实施《食品卫生法》,强化卫生监督管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食品从业人员每年须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本文对嘉兴市秀城区12537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了HBV感染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秀城区1996年度健康体检的食品从业人员,共计12537名。2.调查方法:采受检者静脉血3ml,分离血清作HBsAg筛检,对HBsAg阳性者进一步作乙肝三系检查,检测方法采用ELISA法。试剂由杭州天元生物药业公司提供,批号951225、960416、961106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表1 398例HBsAg阳性者乙肝三系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农六师一0二团从业人员近五年的HBsAg携带情况,为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 - 2010年3 591例从业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sAg检测.结果 该团从业人员HBsAg阳性分布以30~39岁段为最高,男性HBsAg阳性者(2.0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针对该团从业人员乙肝携带情况,积极做好乙肝的预防和宣教工作,提高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从业人员的乙肝监测.  相似文献   

20.
邓宏伟 《实用预防医学》2011,(11):2108-2109
目的掌握农六师一0二团从业人员近五年的HBsAg携带情况,为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3 591例从业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sAg检测。结果该团从业人员HBsAg阳性分布以30~39岁段为最高,男性HBsAg阳性者(2.0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针对该团从业人员乙肝携带情况,积极做好乙肝的预防和宣教工作,提高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从业人员的乙肝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