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双侧唇裂尤其是前唇短小型双侧唇裂术后,常伴有鼻,唇部多种继发性畸形性。由于前唇组织量异常紧缺,从而使畸形的整复困难重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探索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上唇短缩畸形整复中的组织紧缺问题,只有提供了充裕的组织量,才能使上唇短缩畸形及其并发症的系列畸形的有效整复成为可能。1992年9月开始,应用双侧鼻唇沟岛状皮瓣移转法行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该皮瓣血运可靠,切取方便,移转灵活,操作简单,所提供的组织量丰富,肤色质地与上唇一致,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切口瘢痕隐蔽,手术效果满意,是修复上唇短缩畸形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唇长度不足的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 选择双侧完全性唇裂死婴新尸体2例,经氧化铅动脉灌注造影后,取鼻唇部组织拍X线片,了解其血供特点.临床上选择前唇长度明显不足的完全性双侧唇裂16例,利用其前唇血供特点,在鼻唇部做V形切口,使鼻小柱与前唇充分分离,形成近似带血管蒂的岛状前唇组织瓣,前唇便很容易下降到与侧唇对应的位置,解决了前唇长度不足的难点.然后,按照Millard的术式修复双侧唇裂.1年余后拍摄患者正、侧头位面像,在照片上测量鼻唇面各解剖标志点之间线性距离及角度,并与对照组30例正常婴幼儿比较,客观地评估手术效果及稳定性.结果 双侧完全性唇裂的前唇血供主要由鼻中隔后动脉供应.16例双侧唇裂患儿术后1年,上唇形态良好,测量的各项指数统计学处理显示:多数与正常婴幼儿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客观上提示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利用双侧唇裂患者前唇血供主要由鼻中隔后动脉供应的解剖特点,修复完全性双侧唇裂,可以有效地解决前唇过短的难题,术后效果理想、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整复双侧唇裂畸形的技巧和美学问题。方法;对本组24例双侧唇裂畸形患者采用原长法,前唇唇红利用“M”瓣整复,并对其设计特点,前唇“M”瓣的应用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除1例因感染唇红部裂开外,其余整复效果较为满意,唇红正中部组织较丰满,唇珠外形恢复良好。结论:参照自然唇的特点,审美水平,灵活的设计及手术技巧是整复双侧唇裂畸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下唇带蒂组织瓣整复双侧上唇裂术后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治疗上唇双侧裂术后唇鼻畸形。方法 采用下唇带蒂组织瓣转移整复上唇畸形17例。结果 术后伤口I期愈合,外形均获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此种方法对于双侧上唇裂术后畸形的整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双侧完全唇裂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修复术的个体化序列唇裂修复术式。方法:双侧完全唇裂患儿20例,均伴腭裂。患儿出生后10~40天内择期行双侧唇裂粘连术,6~10个月时行双侧唇裂整复术。唇裂整复术在前唇或侧唇附加小切口使双侧唇裂修复术后唇及唇弓形态对称,术中解剖口轮匝肌,复位后框式缝合;唇珠的形态由侧唇红唇肌肉瓣完成;红唇缘原有自然形态完整保存。结果:早期唇粘连术较好的抑制了前颌骨前突向前生长,也使前牙槽突裂隙减小,为后期的唇裂整复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唇裂整复术后患儿创面均Ⅰ期愈合。鼻底宽度及丰满度均较满意,唇弓形态对称,无口哨畸形。随访10天~3个月,上唇静态及动态时外形均较好。结论:双侧完全唇裂整复时,采取序列治疗,对传统的原长整复方法进行改良优化,取长补短,另加一定的缝合技巧,可使术后上唇近期静态与动态均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双蒂下唇动脉岛状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唇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双蒂下唇动脉岛状辩对13例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后畸形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实践证明,此手术方法兼具行唇珠再造、矫正上唇过紧及唇红过薄畸形繁复的多重手术治疗效果;不需行二期断蒂,手术可一期完成,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传统方法多需限制张口,二期手术断蒂)。本手术方法适用于双侧唇裂术后唇珠缺损,唇红过薄及轻度上唇过紧畸形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寻一种功能和外观满意,要后上唇不再遗留或减少手术瘢痕的唇裂术后畸形整复方法。方法 采用复唇沟、唇红缘等轮廓线切口入路,于皮下进行唇裂术后畸形功能性整复。结果 应用该法行手术15例,其中双侧唇裂术后畸形4例,单侧唇裂术后11例,经6个月至2年随访,功能、外观均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 该法一改传统的唇裂术后畸形整复方法,彩和轮廓线切口入路,术后手术瘢痕不明显;皮下充分松解,使原手术瘢痕明显淡化、平整;口轮匝肌从其不正常的附着处分离,恢复肌肉正常走向和功能,重建口轮匝肌环;调整鼻翼软骨、重塑鼻翼软骨,使唇裂鼻恢复正常。从而使患者的诸多畸形在功能和外观上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双蒂下唇动脉岛状唇瓣行上唇唇红增厚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双蒂下唇动脉岛状唇红瓣修复上唇过薄畸形的手术经验。方法1997年3月~2005年3月治疗上唇过薄畸形7例,男2例,女5例。年龄16~23岁。其中先天性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5例,唇部血管瘤同位素治疗后继发唇萎缩2例。岛状唇瓣长度相当于整个下唇,最宽处为0.5~0.8cm。于下唇制作以双侧下唇动脉为营养血管蒂的岛状唇红瓣,移位修复上唇唇红组织缺损。其中5例于术后3~6个月后再次行唇弓、唇珠、人中等成形或改形术。结果术后唇瓣全部成活,伤口期愈合,7d拆线。随访1~3年,上唇唇红丰满,唇瓣色泽良好,美容标志明显;下唇瘢痕不明显,功能不受影响。上下唇协调、美观。结论双蒂下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上唇唇红组织缺损,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原因、特点及修复方法,介绍了鼻小柱前唇十字形皮瓣结合交叉唇瓣修复过紧型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ADM)矫冶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中的患侧鼻底塌陷、组织量不足,上唇及红唇组织量不足.方法:在矫治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中用AADM,按所需增加的组织量修剪.塑形为相应形态后,植入鼻底塌陷处,鼻底复合软组织深层、隆鼻术层及口轮匝肌深层.结果:本组病例共36例,均为鼻底塌陷填充,其中17例同时作AADM隆鼻及鼻尖塑形,12例同时作AADM丰唇.除7例鼻底塌陷矫正不足,3例丰唇双侧不完全对称外,效果均满意.结论:AADM作为同种异体软组织填充材料,用于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中组织量不足的填充,可根据患部所需随意剪裁塑形,既避免了外源合成材料填充的缺陷,又解决了切取自体组织二次损伤及美容瘢痕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大多数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者的鼻中隔都有不同程度的偏斜畸形,对外鼻形态以及通气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文中就如何矫正进行研讨。方法首先对畸形的鼻中隔复位,然后采用旋转推进与悬吊术矫正鼻翼软骨的畸形,最后施鼻、唇部软组织整形。结果 1994~1995年共矫治12例,随诊3~12个月,近期效果良好。结论鼻中隔畸形的矫治应视为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矫正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对手术效果的持久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叶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分析,探索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矫治的一种理想方法。方法:前唇设计出三叶瓣后,先对移位的组织进行完全游离及复位,再将三叶瓣向鼻小柱方向掀起,延长鼻小柱及抬高鼻底。结果:1999年11月至2002年2月,共矫治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25例,术后三叶瓣血运良好,鼻尖抬起,鼻小柱延长,鼻底外形满意,上唇突度增加。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2周至18个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方法是矫治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一种选择术式,本法对前唇较小、上唇松弛的双侧唇裂术后畸形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中隔畸形的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多数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者的鼻中隔都有不同程度的偏斜畸形,对外鼻形态以及通气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文中就如何矫正进行研讨。方法首先对畸形的鼻中隔复位,然后采用旋转推进与悬吊术矫正鼻翼软骨的畸形,最后施鼻、唇部软组织整形。结果1994~1995年共矫治12例,随诊3~12个月,近期效果良好。结论鼻中隔畸形的矫治应视为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矫正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对手术效果的持久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继发畸形与I期手术方式选择的关系,以及进行唇裂继发畸形美学修复的策略.方法 选择单侧继发唇裂120例,根据I期采用的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对唇裂畸形进行观察和分析,采用个体化设计,进行美学修复.对采用Millard、Tennison、矩形瓣及上三角瓣法的单侧唇裂继发畸形修复后,观察上唇人中窝形念、瘢痕、唇峰形态的恢复.结果 显示原采用Millard方法、上三角瓣方法优于Tennison方法和矩形瓣方法.Ⅱ期修复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单侧唇裂I期采用的手术方式对继发畸形的程度和修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完全性单侧唇裂鼻唇畸形同期修复的时机、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序列治疗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完全性单侧唇裂病例76例,手术年龄为3~12个月.手术方法采用鼻唇畸形同期修复方法,参考Salyer及Noordhoof法的手术原则,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计,配合术前、术后的序列治疗.结果 完全性单侧唇裂鼻唇畸形同期修复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0年.总体鼻唇形态恢复满意.其中,优秀39例(51.3%),满意33例(43.4%),不满意4例(5.3%).结论 早期鼻唇畸形同期修复,配合围手术期的序列治疗,以及整形外科或颌面外科医师纯熟的手术技巧,尽最大可能减少损伤和瘢痕,会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iming, operative method and perioperative sequence treatment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one-staged correction of lip and nose deformities in complete unilateral cleft lip. Methods Seventy-six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ged from 3 to 12 months, underwent one-staged correction of lip and nose deformities, based on the Salyer, Noordhoof method. Sequence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to 20 years with excellent results in 39 cases ( 51. 3% ) , good in 33 patients (43. 4% ) , unsatisfied in 4 patients( 5. 3% ). Conclusions Good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when the onestaged correction of lip and nose deformities, combined with perioperative sequence treatment, is performed. The operative technique of plastic surgeon or maxillofacial surgeon is also important for less morbidity and sca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鼻畸形鼻翼软骨周边连接组织的病理解剖变化。方法对40例正常成人尸体鼻标本和30例(大于14岁)单侧唇裂鼻畸形Ⅱ期手术患者进行了解剖、组织学及术中病理解剖、组织学比较观察。结果发现单侧唇裂鼻和正常鼻在鼻翼软骨与临近皮肤、软骨、骨组织间,存在有6种特性不同的连接组织,两者间并无组织学质的区别和明显分布差异,但唇裂鼻翼软骨各段扭曲与移位的程度与特点却不同,各段畸形特点与其周边连接组织的组织学特性有一定关系。结论单侧唇裂形成时这些周边连接组织的组织学差异可能对鼻翼软骨各段扭曲与移位施加了不同的影响,是形成单侧唇裂鼻畸形特征性形态的内在病理解剖学基础。本研究结果对采用合理手段彻底矫正单侧唇裂鼻畸形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方法基于对单侧唇裂鼻畸形的病理解剖学研究和对其畸形特征的认识,我们设计一种新的手术修复方法。手术经鼻端和患侧前庭联合切口,解剖、显露双侧鼻翼软骨,同时形成患侧前庭粘膜软骨瓣;在纠正鼻中隔软骨偏曲,松解患侧鼻肌复合体起点,使鼻翼脚无张力抬高后,再通过悬吊技术和粘膜软骨瓣的 V-Y 推进,将患侧鼻翼软骨进行整体旋转复位;最后,应用口轮匝肌上部纤维内收抬高鼻翼脚,用鼻肌复合体起点复位调整鼻孔形态,完成鼻畸形的矫正。结果自1993年至今,经92例实践,效果满意。结论本手术方法具有切口暴露好、可直视操作、安全可靠等特点;患侧鼻翼软骨整体复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方法 基于对单侧唇裂鼻畸形的病理解剖学研究和对其畸形特征的认识,我们设计一种新的手术修复方法。手术经鼻端和患侧前庭联合切口,解剖、显露双侧鼻翼软骨,同时形成患侧前庭粘膜软骨瓣;在纠正鼻中隔软骨偏曲,松解患侧鼻肌复合体起点,使鼻翼脚无张力抬高后,再通过悬吊技术和粘膜软骨瓣的 V Y 推进,将患侧鼻翼软骨进行整体旋转复位;最后,应用口轮匝肌上部纤维内收抬高鼻翼脚,用鼻肌复合体起点复位调整鼻孔形态,完成鼻畸形的矫正。结果 自1993 年至今,经92 例实践,效果满意。结论 本手术方法具有切口暴露好、可直视操作、安全可靠等特点;患侧鼻翼软骨整体复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illard唇裂修复术式改良的优点。方法应用改进的Millard唇裂修复方法:健侧干燥红唇的不足通过患侧干燥红唇的三角瓣来补充;形成L瓣修复鼻孔坎的外侧;应用多角延长瓣延长唇高。结果31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双侧唇高相等,唇弓形态自然,效果满意。结论该术式弥补了传统的Millard唇裂修复术后出现唇高不足的缺陷,避免了干燥唇红与湿润红唇的交错,使鼻唇畸形的修整更趋近于外形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