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点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PCR-ELISA技术检测38倒HBeAg阴性而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前C区1896点突变。结果:38例HBeAg阴性而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检出28例HBV前C区1896变异病毒株,检出率为73.7%。结论:临床HBeAg阴性,HBV DNA阳性感染者多数为HBV l896变异病毒株感染,这些感染者具有传染性,故HBeAg阴性不能作为排除HBV复制和传染性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BCP区基因突变方法的临床价值及前C区/BCP区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前C区G1896A(nt1896G→A)、A1814C(nt1814A→C)及HBV C基因启动子(BCP)T1762A、G1764A(nt1762A→T、nt1764G→A)四位点突变,同时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及ALT、AST水平。结果95份血清标本中,有91份分别检测到了HBV前C区/BCP区基因突变,阳性率95.8%,其中61896A突变33例(36.3%),A1762T G1764A联合突变64例(70.3%),G1896A A1762T G1764A联合突变22例(24.2%),未检测到A1814C突变毒株。抗-HBe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HBV前C区/BCP区突变率较HBeAg阳性的患者明显增高。G1896A突变后血清ALT水平与未变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各组的肝功能无显著变化。G1896A A1762T G1764A联合突变后,血清HBV DNA水平较未变异组降低(P<0.05),其他各组间则无显著变化。结论应用基因芯片法测定HBV特定变异位点,可一次同时检测多个突变位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HBV前C区/BCP区突变对血清HBVDNA水平和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eAg表达与HBV混合感染中前C/C基因启动子cp变异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前C/cp基因,以PUC18为载体构建质粒,并进行DNA序列测定后用DNAStar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9例患者体内共构建356份HBV-前C/cp质粒;测序结果显示同一患者体内均存在多种变异形式的HBV-前C/cp基因,HBeAg阳性患者体内多为野生株,而HBeAg阴性患者多为突变株;发现13种热点突变形式,其中12种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患者体内分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BV前C/cp区基因变异是导致HBeAg阴转的重要原因之一;HBV感染者体内同时存在多种变异形式的病毒株,野生株/突变株的比例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血清HBeAg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乙型重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序列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的意义。方法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 ,测定 13例乙型重型肝炎和 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序列 ,并与基因库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基因型的毒株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序列 ,除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 1896位存在点变异外 ,还可见 184 6位点变异 ,且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发生病毒变异的频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5 ) ,而 186 2位未检出变异。 1838位核苷酸全部为腺嘌呤核苷酸 (A) ,184 6位核苷酸大多为胸腺嘧啶核苷酸 (T) ,仅 4例发生了G→A点突变。经与不同基因型的毒株进行比较 ,提示沈阳地区流行的乙型肝炎病毒毒株接近美国株。结论 :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发生病毒变异的频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 ;沈阳地区流行的乙型肝炎病毒毒株接近美国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基因突变与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GGT/ALT比值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HB-HCC)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4例经本院确诊的乙型肝炎性相关疾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18例,肝硬化(LC)18例,肝癌(HB-HCC)28例。同时收集患者GGT与ALT生化结果。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患者的HBV-DNA水平,然后采用ARMS-PCR法检测HBV基因前C区1896突变。结果 HB-HCC的GGT/ALT比值为(4.3±4.5),与LC(1.7±1.8)和CHB(0.8±1.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C的前C区1896的突变率为85.7%,高于CHB(38.9%)和LC(55.6%)(P<0.05)。HB-HCC发生HBV前C区1896突变的GGT/ALT比值均值为(4.4±4.9),要高于前C区1896未突变患者(3.7±1.8)。HBV前C区1896突变时,GGT/ALT比值诊断HB-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面积为0.853。结论 HBV前C区1896基因突变和GGT/ALT比值均与乙型肝炎性相关疾病的病情呈正相关,同时联合分析两者对HB-HCC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IL) 10 ,12 ,18、干扰素 (IFN) γ含量与HBV前C/C区突变的关系。方法 :5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 2 5例健康对照者均于清晨空腹采血 ,以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IL 10、IL 12、IL 18、IFN γ血清含量 ,并同时检测HBV DNA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 ,在HBV DNA阳性病例中应用微板核酸杂交技术检测前C/C区基因突变。结果 :33.3%的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是因HBV前C/C区变异所致 ,仍表现为HBV活动性复制 ;并且慢性乙肝重度组病人HBV前C/C区突变发生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 (P <0 .0 5 )。前C/C区变异组IL 10、IL 12、IL 18、IFN γ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非变异组IL 12、IL 18、IFN γ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1,P <0 .0 1和P <0 .0 5 ) ,前C/C区变异组IL 12、IL 18血清含量显著高于非变异组 (P <0 .0 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 10、IL 12、IL 18、IFN γ水平的变化和前C/C区突变关系密切 ,宿主免疫压力的增高可能是导致HBV前C/C区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及前C(Pre 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并且分析其发生频率、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应用套式PCR扩增nt1660-1935的HBV 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BCP区及Pre-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 130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中,BCP区nt1762/nt1764发生双突变者75例(57.69%),Pre-C区nt1896发生突变者20例(15.38%),并且这两种突变在重型肝炎组(75.00%)及肝硬化组(72.22%)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52.56%);此外,在BCP区及Pre-C/C区还发现了一些突变频率较高的其他突变位点(如nt1753,nt1766,nt1846,nt1899,nt1915),其中nt1753突变仅发生于有nt1762/1764双突变的患者,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在BCP区有4处核苷酸突变共存者10例,其中重型肝炎组(12.50%)及肝硬化组(13.88%)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5.12%).结论 HBV BCP区nt1762/nt1764双突变和Pre-C区nt1896突变与肝炎的活动、重型化及肝硬化的发生有关;BCP区其他位点的突变共存对肝炎病情的进展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C基因突变株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前C/C区基因变异热点的突变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PCR方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技术检测 117例HBV感染者血清HBV前C区终 2 8和C区L97突变株。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慢性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终 2 8检出率分别为 15 .3% (2 / 13)、9 1% (1/ 11)、2 5 0 % (9/ 36 )、75 0 % (12 / 16 )、5 0 0 % (5 / 10 )、4 8.3% (15 / 31) ;L97突变株检出率分别为 2 3 1% (3/ 13)、2 7.3% (3/ 11)、5 0 0 % (18/ 36 )、6 8.8% (11/ 16 )、70 0 % (7/ 10 )、71 0 % (2 2 / 31)。HBV感染者终2 8和L97突变株并存 32例。L97点突变和终 2 8点突变之间存在关联性 (χ2 =9.2 5 ,P <0 .0 1)。结论 :急性乙型肝炎和无症状HBV携带者突变株检出率明显低于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C基因的热点变异与病情的严重性相关。C区易变区的突变病毒前C区终止密码形成的机会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曾文权  赵巍 《中国全科医学》2005,8(20):1671-1672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及其前C区1896变异的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3月~2005年3月南京地区HBV-DNA阳性(荧光PCR)的HBV感染者220例.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HBV基因型,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HBV前C区1896变异株和野生株.结果 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 71例,基因型C 146例,基因型D 1例,B/C混合型1例,A/B混合型1例,未发现基因型A、E、F存在.有163例HBV感染者发生了前C区1896变异,变异株检出率(单纯变异株/混合变异株)为74.1%.基因型B 78.9%发生了前C区1896变异,基因型C有66.4%发生了C区1896变异,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χ2=4.56,P<0.05).结论南京地区存在HBV基因B、C、D及B+C和 A+B混合型,以B、C型为优势基因型,未发现A、F、E基因型;HBV基因型B前C区1896的变异率较HBV基因型C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C区热点变异对宿主细胞HLA Ⅰ分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 :构建HBV前C区野毒株及A83,A83/A86变异株真核表达质粒 ,转染HepG2细胞 ,鉴定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生物活性 ,流式细胞术检测HLA Ⅰ分子的表达 .结果 :PCR和ELISA法分析能检测到目的DNA片段和HBeAg ,转染细胞表达HLA Ⅰ分子的平均荧光强度不同 ,野毒株为 1.3,前C区变异后平均荧光强度增加 ,尤以A83变异表达增强显著 (17.6 ) ,A83/A86为 7.3.结论 :前C区热点变异后宿主细胞HLA Ⅰ分子的表达为上调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对HepG2细胞HLA…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study if the functions of C gene and its promotor are related to the pathogenesis of hepatitis B and to describe their hot spot mutat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DATA SOURCES: We have studied this subject in recent years. A mini-review is based on some unpublished works. DATA SELECTION: The sequence data of C gene and core promotor (cp)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were analysed in the asymptomatic carriers (AsC) and the patients of hepatitis with various severity. RESULTS: Pre-C A1896 mutation occurred in 67% of anti-HBe-positive and 38% of HBeAg-positive cases. All were chronic infections. In C gene, 8 missense mutations in the segment of codon 48-60, and 28 in codon 84-101 were found, more in severe patients. The cp mutations of nt 1762 and nt 1764 occurred more in HBeAg-negative than in positive cases (49% vs 20%), and more in patients than in AsC (56% vs 10%). CONCLUSIONS: A1896 often occurred in nature infection course. The cp and clustering C gene mutations would more frequently lead to prolonged active infection and advanced liver diseas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酒精对HBV DNA多位点基因变异的影响,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5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嗜酒组和非嗜酒组,采用DNA芯片技术, 检测HBV DNA前C区1896及1814位点、BCP区1762及1764位点、P区528及552位点的基因变异。结果:嗜酒组在BCP区1762 、1764位点的变异率明显高于非嗜酒组(P均<0.05)。在前C区1896、1814位点,P区528、552位点变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酒精可导致乙肝病毒BCP区1762 、1764位点发生基因突变,BCP区基因变异可促进HBV在人体内的复制表达,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HBV(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不同临床阶段bcp/pc(basic core promoter,BCP/precore,PC)点突变模式及pres区缺失突变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慢性HBV感染患者180例,其中,无症状HBV携带者13例,慢性乙型肝炎者75例,HBV相关肝硬化及肝癌分别为62、30例。Qiagen法提取血清HBV-DNA,常规PCR扩增目的基因,纯化PCR产物ABI377DNA自动测序仪直接双向测序。直接测序失败者,回收目的 DNA与PMD-18T载体连接,克隆质粒双向测序。DNAStar软件包的SeqMan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Bcp/pc区点突变包括nt1753、nt1762、nt1764、nt1776、nt1803、nt1846、nt1896。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HBV相关肝硬化及肝癌患者nt 1762(nt 1764)点突变率分别为7.7%、68.0%、72.7%(68.0%)及90.9%(81.8%),肝癌患者G1896A突变频率占54.6%。A1762T+G1764A联合突变占36%;A1762T、G1764A、G1896A联合突变占11%;T1753A/C、A1762T、G1764A、G1896A发生率为7%。克隆测序显示,肝硬化及肝癌患者bcp区起始点A1727G点突变率分别为72%、63%。HBeAg阴性患者存在更多的基因变异(P=0.022),G1776A和G1896A突变是HBeAg阴性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Bcp区点突变与HBeAg阴性无明显关系。肝硬化和肝癌患者pres基因缺失突变频率最高,肝癌及肝硬化患者pres1、pres2及pres1+s2缺失频率分别为7.1%、71.4%、7.1%及41.2%、58.8%、29.4%(P<0.05)。结论 A1727G、A1762T、G1764A及A1762T/G1764A联合突变、pres缺失在HBV相关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多见,可能是肝脏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G1776A和G1896A突变是HBeAg阴性的独立预测因素。Bcp/pc点突变及pres区缺失可能为肝癌发生的早期预测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HBV变异对乙肝病毒标志物和DNA定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HBV前C/C基因变异情况,探讨基因变异对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及HBV DNA定量的影响。方法:HBVM用时间分辨荧光定量试剂检测;HBV DNA定量PCR以德国Roche Lightcycler荧光定量扩增仪检测;HBV DNA前C/C测序使用①德国Roche Mag NA Pure LC全自动核酸提取,加样系统;②美国Beckman Coulter CEQ 8000 Genetic Analysis System。结果:92例乙肝患者血清中有41例(44.6%)发生前C/C区nt1896位变异,41例中有34例HbeAg阴性,7例HbeAg仍为阳性;以nt1896位是否变异分组,变异组和未变异组HBV DNA定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t1896位变异导致HBeAg转阴,HBV病毒变异对HBVM有决定性的影响,但该变异对HBV复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HBV前C区1896位点变异与HB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了解HBV前C区1896位点变异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用PCR技术,通过改变引物3’端的方法,检测HBV感染者的前C区第1896位点变异株。结果:105例HEV感染者中的HBV前C区1896位点变异株总检出率为56.2%;男性与女性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57.0%与500%;≤30岁组,31-59岁组,≥60岁年龄组的检率分别为60.0%,56.6%,28.6%;无黄疸组,轻~中度黄疸组,重度黄疸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3.2%,65.1%,40.0%;在HBV携带者、慢性肝炎(包括轻、中、重庆),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0.0%,57.4%,33.3%,70.0%。结论: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株广泛存在于HBV感染者中,而且其检出率与患者性别、年龄、HBV感染时间长短及肝功能损害程度并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C/C区突变位点与肝脏疾病进展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直接测序法检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3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20例,分析前C/C区变异位点与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前C/C区变异位点T1762/A1764、A1896发生率(86.3%,54.5%)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32.1%,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HBV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HBeAg阴性患者T1762/A1764,T1766/A1768,A1896变异位点发生率较HBeAg阳性患者显著增高( P <0.05)。结论 T1762/A1764,A1896突变率的增加会促使肝脏疾病进展至肝硬化;HBeAg阴患者T1762/A1764,T1766/A1768,A1896变异位点的频率增加会促进肝脏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孙梅  张汉荣  刘新钰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1):1565-1566,1568
目的 研究“大三阳”、“小三阳”患者血清中HBVC基因启动子和前C基因变异模式。方法 通过基因序列分析检测 75例“大三阳”患者和 5 2例“小三阳”患者血清中HBVC基因启动子和前C基因序列。结果  (1)“大三阳”患者血清中HBVnt1719、nt172 6、nt172 6 - 1730、nt1799和联变 (176 2 176 4 1896 )的变异率与“小三阳”患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大三阳”患者血清中HBVnt1896终止变异率与“小三阳”患者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3 “大三阳”患者中 ,eAg高组nt1896终止变异率与eAg低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1)nt1896终止变异对eAg表达的影响高于CP双变异 (nt176 2 nt176 4 )。 (2 )nt172 6 - 1730CP聚集变异可能通过影响HBVX基因的表达产物HBx的结构变化 ,使HBx的调节作用发生改变 ,进而使其在顺式作用和或反式作用上影响HBV的复制、表达与致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C基因启动子 (CP)和前C基因变异对HBeAg含量和HBVDNA定量及肝炎病情的影响。方法 通过DNA扩增、基因序列分析检测 75例慢性乙肝、 14例慢性重型乙肝和 34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CP和前C基因序列 ,通过微粒子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BeAg的含量 ,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BVDNA含量。结果  (1)中度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 (CH)患者CP双变异 (nt176 2A→T和 176 4G→A)的发生率同轻度CH组比较显著升高 (分别为 6 1 3%和 6 1 1%VS 2 3 1% ) ;肝硬化组患者CP双变异发生率同CH组比较显著升高(76 5 %VS 4 8 0 % )。前C基因终止变异 (nt1896G→A)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71 4 % )。 (2 )双变异组和终止变异组患者HBeAg含量均显著下降 ,但后者下降更明显。双变异组的HBeAb阳性率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但终止变异组的HBeAb阳性率同双变异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终止变异联合双变异组的HBeAg含量及HBeAb阳性率同终止变异组相似。 (3)双变异组和对照组患者HBVDNA含量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CP双变异和前C基因终止变异均影响HBeAg表达 ,但后者影响更大 ;在对病情影响上 ,前者与肝硬化发病有关 ,后者则与重型乙肝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部分区段的变异与HBV相关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8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穿刺活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20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作为对照;HBV X基因变异的研究采用PCR扩增和直接双向测序。免疫组化二步法显示肝组织内四种病毒蛋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组织内HBV DNA含量。结果 HBV X基因nt1583~1793区段错义突变主要出现在对应的X蛋白aa87(nt1632、1633)、88(nt1635、1636)、116(nt1719)、118(nt1726、1727)、119(nt1730)、127(nt1752)、130(nt1762)和131(nt1764)位氨基酸。nt1725~1730(aa118/119)突变与肝组织内HBcAg显著低表达(P=0.006),和HBV DNA低拷贝数(P=0.004)明显相关,尤以ACTGAC(TD)型突变最为明显;相反,nt1762/1764(aa130/131)位点突变则伴肝组织内HBcAg显著高表达(P=0.005)和高水平的HBV DNA含量(P=0.006)。同时,肝癌组中nt1725~1730 野生型所占比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P<0.05),而nt1762/1764 突变型所占比率肝癌组与肝炎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结论 肝组织内,在nt1725~1730突变能显著降低HBcAg 的表达和HBV DNA水平,nt1762/1764突变则相反。肝组织内HBV的高负载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HBeAg、HBeAb双阳性患者血清中病毒前C区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和e抗体双阳性患者血清中病毒前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 ,对HBeAg、HBeAb双阳性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其血清中HBVDNA前C区基因 ,然后对阳性样品的PCR产物直接标记测序 ,并和Genbank中登录的代表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 5例HBeAg、HBeAb双阳性患者中有1 1例HBVDNA阳性 ,序列分析显示所有阳性血清中病毒前C区基因均发生了变异 ,其中有 4例存在A1 896变异。结论 在HBeAg和HBeAb血清学转换过程中 ,均伴有HBV前C区基因变异 ,A1 896变异的产生主要在HBeAb产生过程中或产生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