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生成时缺乏叶酸和(或)维生素B;。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在我国北方地区新兵中时有发生。近年来我院收治新兵巨幼细胞贫血23例,现报告如下。16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均为我院住院的男性新兵,年龄18~20岁,入院前l~2个月出现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有偏食习惯20例(86.9%),厌食23例(10%),吞咽不适感6例(26.0%),百痛12例(52.l%),镜面舌23例(1OO%),肢体麻木2例(0.8%),下肢浮肿2例(0.8%),黄殖1例(0.4%)。1.2兵原本组患者均为刚入伍的新兵。18例来自四川、安徽、江苏、…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细胞形态学鉴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难治性贫血(MDS—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0例RA,48例MA血象、骨髓象及骨髓细胞铁染色检查的特点。结果RA与MA血象均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MCV〉100fl,血片中可见到幼红细胞及幼稚粒细胞;红系巨变,骨髓细胞内外铁增加。RA骨髓象中红系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MA骨髓象中红系以巨早、中幼红细胞为主;RA病态遗血表现为粒系核浆发育不平衡、双核、环状核粒细胞,红系巨大,巨系出现小巨核、淋巴样巨核等。MA骨髓象表现为巨晚幼粒、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过多的粒细胞;红系早、中幼阶段巨幼变;分多个小核巨核细胞。结论RA与MA细胞形态学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各自不同特征,这些特征可为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西宁地区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6例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男性多见,男女比例2.2∶1,以头晕、乏力、纳差为主要症状,伴有心脑血管及胃肠道症状者49例(88%),全血细胞减少者40例(71.1%),全部患者均有典型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的骨髓像,血清中叶酸或Vit B12定量减少,用叶酸,Vit B12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高原地区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并不少见,临床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溶血性贫血等相鉴别,它的发生与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口腔疾病等相关,应注意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6.
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贫)系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组大细胞性贫血,除极少数情况外,多因缺乏叶酸(FA)和(或)维生素B12所致。过去认为,多见于婴幼儿及妊娠期妇女,但本组20例多为中老年人和青年战士,故易被误诊,值得分析、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5例,女5例;60~78岁7例,50~59岁1例。40岁以下12例中20岁以下新入伍的战士10例。1.2 病程 半个月~8年,老年人多在半年以上,青年人多在2个月内。1.3 临床特点 主要有头晕、乏力、心悸、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偏食、黑便、耳鸣、皮肤出血点。本组均呈贫血貌,巩膜…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难治性贫血(MDS-RA)与巨幼细胞贫血(MA)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难治性贫血常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骨髓中出现红系、粒系、巨核细胞质和量的改变,应用一般抗贫血药治疗无效。巨幼细胞贫血是以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及DNA复制速度减缓,导致胞核与胞质的发育及成熟不同步,即细胞的巨幼变。两者在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细胞形态学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但预后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8.
全血细胞减少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表现,病因多样,自2001年-2008年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巨幼细胞性贫血(MA)4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贫 )患者较多 ,但国内文献中大系列报道较少。现将我院 199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2 6例老年人巨幼贫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男 18例 ,女 8例。年龄 5 5~ 80岁。多为城市居民。2 诊断标准2 .1 临床表现 均有贫血症状 ;伴或不伴有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2 .2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MCV >10 0fL ,血色素 (Hb)减少 ,或伴白细胞 (WBC)、血小板 (plt)减少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 ;骨髓呈典型的巨幼红细胞生成。巨幼红细胞 >10 %。粒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也有巨型变。2 .3 叶酸和… 相似文献
10.
许多药物可以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特别是抗肿瘤药物 ,如甲氨喋呤、6 巯嘌呤、羟基脲、阿糖胞苷等 ,苯妥英钠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少见 ,本文报告 9例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 9例均系我院 1 989年— 1 999年内住院病例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1 2~ 75岁 ,平均 3 5岁 ,患癫痫 1~ 4年 ,2例有“胃病”史 ,无其它特殊病史 ,用苯妥英钠治疗 ,0 .1g 3次 /d ,治疗 5个月~ 3年 (平均 1 5年 )后 ,出现贫血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Hb 3 0~ 85g/L ,MCV1 1 0~ 1 3 0fl,MCH 3 3~ 3 6Pg,MCHC 3 1~ 3 5 % ,WBC 2 …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临床诊断中存在着很多困扰,极易与AA、IDA、MA、增生性贫血相混淆,因此MDS的实验室检查就显得格外重要性。本文从血象、骨髓活检,分子生物学,基因控制,细胞免疫表型等方面对MDS的诊断与再障、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增生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病,而骨髓象检查对血液病的诊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院在1996年6月-2001年5月曾误诊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年龄分别为19,31,56,66岁.男3例,女1例,全部病例均有头昏、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伴食欲下降,否认盗汗、发热,无出血倾向,无自发性骨疼痛.体检:4例均有贫血貌,1例女性有舌乳头萎缩,呈镜面舌改变,其他病人无明显口腔改变,心肺无异常发现.初诊时外周血常规:Hb 43~67 g/L,WBC 2.2~8.1×109/L,PLT 72~131×109/L,MCV 110~130 fl,MVH 41~48 pg.1.2 骨髓象结果增生极度活跃,粒系0.41±0.07,原始+早幼粒细胞0.14±0.05,体积、核形较大,染色质细,核仁2~4个,浆量少,蓝色,部分细胞浆含有嗜天青颗粒,中、晚幼粒细胞以下阶段细胞核呈巨幼样变,体积较大、染色质舒松.红系0.68±0.102,原始+早幼红细胞0.29±0.09,中晚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可见分裂红细胞,豪桥氏小体,点彩红细胞,嗜多色红细胞,淋巴、单核细胞系统形态、比例正常,巨核细胞正常,血小板散在可见.骨髓象报告全部诊断为红白血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CV、MCH及血清铁蛋白联合应用在地中海贫血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健康对照组60例,地中海贫血杂合子携带者120例,应用Beckman-Coulter (贝克曼-库尔特) LH750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MCV、MCH。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铁蛋白。结果地贫组和IDA组MCV、MCH 均减低,两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地贫组与IDA组比较,地贫组MCV较IDA组明显减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IDA组SF降低,而地贫组SF不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1)MCV、MCH及血清铁蛋白可作为筛查孕妇地贫的有效指标;(2)做好产前地贫的筛查,对预防和降低重型地贫患儿出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在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细胞形态学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对那些同时伴有叶酸和(或)维生素B12低下原始细胞比例增高不明显,外周血细胞减少呈大细胞性贫血MDS患者,与MA鉴别困难,延误治疗,在临床工作中,试验性治疗用于MDS与MA的鉴别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在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细胞形态学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对那些同时伴有叶酸和(或)维生素B12低下原始细胞比例增高不明显,外周血细胞减少呈大细胞性贫血MDS患者,与MA鉴别困难,延误治疗,在临床工作中,试验性治疗用于MDS与MA的鉴别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的亲戚一段时间以来经常感到头昏、乏力、食欲减退,同时伴有耳呜,偶尔出现恶心、呕吐,最近又出现了鼻出血和皮肤淤斑.去医院检查发现全血细胞减少,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巨幼红细胞贫血。请问:为何巨幼红细胞贫血也会引起全血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中的变化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国际标准酶法空腹测定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乳酸脱氢酶,并对临床及实验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幼细胞性盆血组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相比较血清乳酸脱氢酶及胆红素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作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性盆血鉴别诊断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申亚丽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8,(9):110-111
作为贫血鉴别诊断指标,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检测对缺铁性贫血(IDA)及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对溶血性贫血(HA)患者外周血象MCHC的表现情况报道较少。我院检验科选择MCHC作为HA的早期筛选指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机制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是艾滋病病原体HIV侵犯的主要靶细胞。HIV经传播途径侵入人体后,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并感染Th细胞。Th细胞表面含有CD4糖蛋白分子,而HIV颗粒的外膜蛋白,由两种分子量不同的糖蛋白组成,一种分子量为4.1万U,称gp41;另一种分子量为12万U,称gp120。Th细胞表面CD4糖蛋白分子,就是HIV外膜蛋白gp120的受体,HIV通过gp120与其受体CD4糖蛋白分子相互结合而粘附、侵犯Th细胞。HIV在Th细胞内大量复制,不断以芽生方式释放出病毒,再感染其他的Th细胞,由此循环往复,受HIV感染的Th细胞越来越多。Th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