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延红  芮立宁 《江苏医药》2023,(11):1152-1156
目的 探讨侧孔推杆骨水泥填充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侧孔组和直孔组,每组30例。侧孔组采用侧方开孔的推杆进行骨水泥填充,直孔组采用的是传统直孔的推杆进行骨水泥填充。记录两组术中骨水泥弥散指数。评估术前、术后第3 d和术后第6个月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侧孔组患者术中骨水泥弥散指数为0.93±0.13,大于直孔组的0.76±0.21(P<0.01)。两组术前VAS疼痛评分及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侧孔组术后第3天VAS疼痛评分[(2.03±0.67)分vs.(3.27±0.64)分]和术后第6个月VAS疼痛评分[(0.97±0.67)分vs.(1.93±0.64)分]均优于直孔组(P<0.01);侧孔组术后第3天ODI评分[(26.53±2.78)分vs.(29.27±3.04)分]和术后第6个月ODI评分[(20.47±2.50)分v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的影响。方法159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7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JOA、VAS评分,手术前后脊柱稳定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26±1.74)、(1.40±0.6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1±1.69)、(2.55±0.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8.77±1.80)、(25.65±1.8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15±1.87)、(22.63±1.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度及腰骨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度及腰骨倾斜角均大于术前,且实验组患者腰椎曲度、腰椎前凸角度、腰骨倾斜角及椎间隙高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能有效缓解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与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术前及术后3、6个月)腿、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JOA)评分。结果 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腿、腰VAS评分均低于术前, 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腿VAS评分(2.8±1.0)分、腰VAS评分(2.5±1.1)分以及术后6个月腿VAS评分(1.1±0.1)分、腰VAS评分(1.2±0.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4±1.2)、(3.4±1.5)及(2.0±0.2)、(1.8±0.6)分,术后3个月JOA评分(23.4±3.6)分、术后6个月JOA评分(24.7±3.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4±3.1)、(22.1±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与髓核摘除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患者对于术后腰椎功能恢复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4.
石芳  葛鹏  柯贤柱 《医药导报》2012,31(9):1166-1168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唑来磷酸治疗椎体转移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椎体转移癌患者56例,分为PVP治疗组29例,接受PVP术联合治疗组27例,接受PVP术,联合唑来磷酸4 mg加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每3~4周1次。手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对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观察患者6个月后疼痛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1个月后疼痛均明显缓解(P>0.05)。手术后6个月,PVP治疗组骨转移疼痛复发率为34.48%,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为11.1%(P<0.05)。手术后1年,PVP治疗组患者ADL总分为(79.3±10.9)分,联合治疗组(89.6±10.2)分,两组患者手术后ADL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联合唑来磷酸治疗椎体转移癌临床镇痛疗效明显,能够加强脊柱稳定性,有效预防椎体病理性骨折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PVP治疗,观察组给予PVP联合PPS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91.25±6.18)min长于对照组的(82.19±2.51)min,住院时间(6.23±1.21)d短于对照组的(9.56±2.9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腰椎功能评分、VAS评分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腰椎功能评分、VAS评分及Cobb角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腰椎功能评分、VAS评分、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8例(22.86%),观察组发生并发症2例(5.7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联合PPSF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后凸畸形、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经皮单侧穿刺和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单一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接受单节段PVP治疗的患者共95例,进行平均26.4个月术后随访,其中接受单侧穿刺PVP患者44例,失访2例,接受双侧穿刺PVP患者51例,失访4例.手术前后分别使用VAS疼痛评分和SF-36评分,评估两种术式对于患者中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单侧组和双侧组的VAS术后即时评分(2.69±0.55)分、(2.50±0.39)分,末次随访评分(2.63±0.46)分、(2.48±0.32)分,均明显低于术前评分(7.56±0.73)分、(7.45±0.54)分(t=1.895,1.801,均P<0.01),单侧组和双侧组的SF-36末次随访评分(84.92±2.88)分、(86.71±2.73)分,均明显高于术前评分(58.35±2.69)分、(57.93±2.45)分(P<0.01),但单侧组和双侧组间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以及SF-36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穿刺的手术时间、透射次数、骨水泥用量均明显低于双侧穿刺组(P<0.01);而两组的骨水泥渗漏率和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较于双侧穿刺,单侧穿刺PVP针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同样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中远期术后疗效,同时减少了手术时间,避免了术中过度的放射暴露.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研究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行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术前,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1.15±0.10)分、ODI评分(28.55±18.4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0.36)、(43.40±19.1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康复快,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5例老年VCF患者(共39个椎体)行PKP治疗,观察PKP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手术前后Cobb′s角、椎体高度及疼痛视觉评分(VAS)进行比较。结果 35例老年VCF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神经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3 d,局部Cobb′s角由术前(24.00±6.20)°恢复至(5.80±5.00)°;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1.00±2.80)mm增加为术后(21.20±4.30)mm;VAS术后[(2.43±1.05)分]较术前[(8.81±2.12)分]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方便、安全、即刻止痛、稳定脊柱和改善患者功能等优点,能有效缓解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所致疼痛,提高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老年VCF的理想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 60例LDH患者,依据交替分组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PTE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恢复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腰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腰椎NRS评分(3.24±1.36)分低于对照组的(5.35±2.47)分,术后卧床时间(28.55±3.96)h、住院时间(7.47±2.38)d短于对照组的(35.28±3.85)h、(12.55±2.4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ODI、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 ADL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OD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FLLDH患者17例行UBE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评估术前和术后第3天、第3个月下肢、腰部疼痛和机体功能恢复情况,MacNab标准评价近期手术疗效。结果 17例FLLDH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1.2±19.3) min。随访时间(3.8±1.2)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第3天和第3个月下肢和腰部VAS疼痛评分及DOI评分均改善(P<0.05),术后第3个月DOI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优良率为94.1%(16/17),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UBE治疗FLLDH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关节镜手术治疗股骨大转子滑囊炎的效果。方法80例股骨大转子滑囊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膝关节评分系统(HSS)评分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治疗前后主动屈曲膝关节活动度(ROM)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研究组VAS评分分别为(3.54±0.48)、(1.25±0.2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58±0.69)、(3.42±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S、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HSS、BBS评分分别为(84.34±10.21)、(55.45±10.2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34±11.21)、(46.35±1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7 d,两组患者主动屈曲RO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个月,研究组主动屈曲ROM值分别为(88.43±5.45)、(94.67±6.43)、(99.43±7.34)°,均高于对照组的(82.65±5.43)、(90.32±6.56)、(95.56±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大转子滑囊炎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情况较为良好,疼痛情况好转,且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术后发生椎间隙渗漏时对患者症状及椎间隙高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并予以行椎体成形术(PVP)106例,其中发生椎间隙渗漏27例,未发生骨水泥渗漏79例,发生其他部位渗漏的病例未纳入研究。术后所有病例常规予以抗骨质疏松治疗,并于术后1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年予以行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并于术后1年观察椎间隙渗漏的病例较术前椎间隙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两组间患者VAS评分及ODI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术后1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两组间VAS评分及ODI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骨水泥椎间隙渗漏组术后1年椎间隙明显变窄,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出现椎间隙渗漏后,仍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是会造成远期椎间隙高度丢失,影响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针刀微创治疗在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A组,32例),传统手术治疗(B组,29例)和CT引导下针刀微创治疗(C组,35例)。采用JOA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个月。A组治疗前、最后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5.7±2.2)分和(6.3±2.1)分,VAS为(7.4±2.1)分和(6.9±2.2)分;B组治疗前、最后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5.5±2.1)分和(12.3±1.6)分,VAS评分为(7.7±2.1)分和(1.8±1.1)分;C组治疗前、最后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5.7±1.9)分和(10.4±1.9)分,VAS评分为(7.5±2.2)分和(2.1±1.2)分。3组术前JOA、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术后JOA、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JOA、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针刀微创治疗具有安全,痛苦小,可有效解除患者症状的优势,是目前治疗腰椎管狭窄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单盲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参照组患者以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以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25.72±1.49)分与VAS评分(1.04±0.33)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20.06±1.68)、(1.71±0.5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8.76±4.11)ml少于参照组的(41.22±3.78)ml,住院时间(4.92±1.99)d短于参照组的(9.06±2.6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出血量,并缩短住院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并分析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采用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例,13个伤椎。分别于术前,术后3d、1个月及终末随访时对患者的VAS评分进行评价;于术前、术后3d及终末随访时测量骨折椎体前、中部的高度和Cobb角。结果 12例手术均顺利,疼痛于术后72h内明显缓解。随访3~22个月,平均8.5个月。VAS评分由术前(8.2±0.9)分到术后3d(2.8±0.6)分术后1个月(2.6±0.7)分和最终随访(2.5±0.6)分(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8.5±1.0)mm到术后3d(9.1±1.3)mm和最终随访(9.0±1.1)mm(P〉0.05);Cobb角平均由术前(27±4)°到术后3d(25±4)和最终随访(25±4)°(P〉0.05);2例2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泄漏。结论 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只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其疗效与椎体高度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scoliosis, DS)采用经后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对腰椎功能、Cobb角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DS患者49例,患者均接受经后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腰椎功能、Cobb角及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6个月经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评分(21.19±1.43)分,比手术前显著增高(P<0.05),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20.51±2.06)分,比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患者侧凸Cobb角及后突Cobb角分别为(16.45±4.57)°及(18.36±4.57)°,比手术前显著减少(P<0.05);手术前患者VAS评分为(7.78±1.25)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2.01±0.31)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孙越  王海瑞  刘艳成  张净宇  李爽  胡永成 《天津医药》2021,49(11):1207-1211
目的 分析脊柱肿瘤全椎切除术后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进行脊柱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1例接受脊柱肿瘤全椎切除术并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进行脊柱重建的患者资料。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内固定稳定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术前、术后24 h、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依据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对上述时点脊柱功能进行评估。末次随访时,采用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对脊髓损伤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随访期间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8~15个月,平均11个月;患者手术时间(320.21±43.21)min、出血量(1 354.28±101.54)mL、住院时间(22.21±10.24)d。11例患者中10例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有至少1个等级的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椎弓根钉位置移动和断裂,假体无脱位。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呈依次降低趋势(P<0.01),但末次随访VAS评分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术前与术后24 h 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外,其余各时点JOA评分呈依次升高趋势(P<0.01);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1例脊柱继发甲状腺癌患者术后9个月死亡。结论 脊柱肿瘤全椎切除术后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稳定性高,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老年痴呆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影响。方法64例老年痴呆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2例。参照组给予石杉碱甲药物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MMSE评分、ADL评分,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MMSE、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3、6个月MMSE评分分别为(21.79±1.42)、(24.77±1.51)分,ADL评分分别为(49.65±2.94)、(62.91±3.72)分,均高于参照组的(18.63±1.37)、(21.69±1.46)分及(43.86±2.73)、(53.67±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高于参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8%低于参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智力水平及精神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髓瘤、椎体转移瘤和血管瘤等所导致的椎体骨折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36例的临床资料,累计41个椎体,所有压缩骨折均为骨质疏松性或转移性肿瘤所致,病椎椎体后壁均完整。手术均在C型臂下行单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h均能自行或由他人搀扶下床,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分别由术前的(20.4±2.8)mm、(19.5±2.6)mm、(19.3±3.9)°改变为术后1d的(23.4±3.1)mm、(23.2±2.0)mm、(15.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h患者胸腰背痛均有缓解,术后1d起VAS评分及止痛药使用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PVP这种微创治疗,能够经济有效和即刻安全改善骨折椎体高度,明显缓解疼痛,早期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植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5 d、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X线照射时间);手术前后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结果两组术后5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5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5±1.6)、(3.6±1.3)、(1.5±0.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1.8)、(4.8±2.4)、(3.2±1.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均高于本组术前, Cobb角均小于本组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92.15±3.61)%高于对照组的(87.84±5.12)%, Cobb角(7.2±2.1)°小于对照组的(8.3±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7.5±10.2)ml少于对照组的(234.1±23.8)ml,手术时间(80.3±18.4)min和术中X线暴露时间(153.6±10.8)s长于对照组的(65.3±12.5)min、(53.8±12.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出血量少,疼痛轻,骨折愈合好,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