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化瘀开窍解郁颗粒(HY颗粒)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对大鼠MCAO处理,再进行慢性应激刺激两步完成PSD模型的复制,给药后观察HY颗粒对大鼠糖水消耗、开场活动情况的影响,以及对水迷宫实验中游泳时间、游泳距离、游泳速度、近站台区游泳距离、远站台区游泳距离、近/远站台区距离比、近站台区时间、远站台区时间、近/远站台区时间比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Y颗粒对海马和皮层(额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结果 HY颗粒治疗后可显著增加PSD大鼠体重、糖水消耗体积、水平活动次数、垂直活动次数,缩短总游泳距离、近站台区的游泳距离、远站台区的游泳距离、游泳时间、近站台区游泳时间、远站台区游泳时间,增加近/远站台区游泳距离比和时间比。HY颗粒还可剂量依赖性增加海马和皮层脑区中BDNF和NGF蛋白的表达。结论HY颗粒能促进PSD大鼠行为学改善,其机制涉及BDNF和NGF表达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睡眠剥夺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前额叶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35只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SD)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与应激造模组(30只),测试每只大鼠的自发活动行为。应激造模组大鼠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后均抑郁建模成功;再采用随机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组分为抑郁模型组、睡眠剥夺组、水环境对照组,各10只。对比正常对照组与应激造模组大鼠应激前后自发活动;记录并比较睡眠剥夺前后睡眠剥夺组与水环境对照组自发活动;分别于应激前、应激后记录并对比正常对照组与应激造模组大鼠蔗糖水消耗情况;对比各组大鼠海马与前额叶皮质BDNF表达水平。结果应激后,应激造模组总路程、中央路程、周边路程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后,睡眠剥夺组总路程、中央路程、周边路程均明显高于水环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后,应激造模组大鼠蔗糖水消耗量、蔗糖水消耗百分比均少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组海马、前额叶皮质BDNF表达水平最高,然后由高至低依次为水环境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与抑郁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抑郁模型组与水环境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剥夺可能通过提高抑郁模型大鼠脑区BDNF表达来促进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调节不同脑区BDNF表达在未来可能成为抑郁症治疗的新思路及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柴胡桂枝汤加味抗抑郁的机制.方法 以慢性中等强度应激刺激模型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用旷场试验进行行为学评分,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并观察模型大鼠给药后的行为学变化.结果 抑郁模型大鼠在旷场实验中较正常组水平得分与垂直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海马内NGF、BDNF含量显著降低(P<0.05);柴胡桂枝汤加味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旷场行为学评分比较显著增加(P<0.05),大鼠海马内NGF、BDNF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 柴胡桂枝汤加味具有抗抑郁作用,对海马区NGF及BDNF的调节作用是其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 A  Yao J  Song C  Wang Y  Wang S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9):619-621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与神经生长因子 (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Wistar老龄大鼠雌雄随机分组 ,假手术组分A、B、C 3组 ,每组 4只 ;实验组分全脑缺血 15分钟组 ,缺血再灌注 1和 6小时、2、4、9天 5组 ,每组 5只。术前、术后测试游水谜成绩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额叶、顶叶、海马和丘脑NGF、BDNF含量。结果 额叶NGF表达于再灌注 2天达高峰 ,以后迅速消失 ;缺血 15分钟顶叶即出现中量NGF表达 ,再灌注 9天时增至大量 ;缺血再灌注早期丘脑NGF表达消失 ,再灌注 2天以后NGF表达重新出现。再灌注 2天额叶BDNF表达大量增加 ,以后减少、消失 ;顶叶和海马BDNF表达始终无变化 ;丘脑BDNF表达只有再灌注 9天增加。结论 BDNF比NGF分布广泛 ,缺血再灌注早期额叶有NGF、BDNF较好的神经元保护机制 ;顶叶、海马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NGF、BDNF迅速、持久的神经元保护机制 ;丘脑缺乏NGF良好的神经元保护机制 ,但有BDNF良好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脑啡肽/前强啡肽在慢性应激大鼠前额叶皮层﹑海马﹑下丘脑和纹状体内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2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20~250 g),随机分为模型组(n=12)和对照组(n=10)。首先制备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模型,并于造模前1 d及造模后的第6周进行体重、糖水偏爱实验及高架十字迷宫的检测。之后,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脑区内前脑啡肽/前强啡肽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的第6周,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动物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糖水饮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在暗臂内停留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Real-time PCR实验结果显示,慢性应激大鼠前额叶皮层及下丘脑内前脑啡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之相反,前强啡肽表达则明显增加(P0.05);但海马和纹状体内前脑啡肽和前强啡肽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前脑啡肽和前强啡肽在慢性应激大鼠的前额叶皮层和下丘脑存在异常表达,提示阿片肽通过额叶皮层和下丘脑参与了慢性应激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滋肾益脑方对抑郁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采用灌胃甲状腺素合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制成肾阴虚抑郁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滋肾益脑方中、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敞箱试验和液体消耗试验等行为学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BDNF mRNA、TrKB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抑郁模型大鼠在敞箱试验、体重、糖水偏好试验等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海马内BDNF mRNA、TrKB mRNA表达也显著降低。各药物组比较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滋肾益脑方高剂量组在改善抑郁行为(除糖水偏好外)、海马内BDNF mRNA、TrKB mRNA表达方面最明显。结论滋肾益脑方具有抗抑郁作用,对海马区BDNF、TrKB基因表达调节作用是其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去卵巢后痴呆模型大鼠额叶、海马CA1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变化及倍美力(Premarin)对其的影响,探讨倍美力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穹窿海马伞切除术及双侧卵巢切除制备痴呆及雌激素缺乏复合模型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额叶、海马CA1区ChAT及BDNF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 倍美力组大鼠额叶、海马CA1区ChAT、BDNF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倍美力可同时增加额叶、海马CA1区ChAT、BDNF阳性神经元含量,从而改善中枢胆碱系统的功能,实现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 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大鼠前额叶皮质、海马和杏仁核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表达。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卒中组和PSD组,每组5只。卒中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抑郁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 )结合孤养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PSD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1周加以CUMS 和孤养建立PSD 大鼠模型。在首次CUMS 后第1天、第8天、第15天和第29天进行蔗糖水消耗实验( sucrose preference test, SPT)和旷场实验(open-field test, OFT)评价抑郁行为,在第29天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前额叶皮质、海马和杏仁核GFAP表达。结果在CUMS后第29天时,抑郁组和PSD组SPT 蔗糖水消耗量以及OFT水平和垂直运动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卒中组(P均<0.05);PSD组前额叶皮质、海马和杏仁核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少于正常组、抑郁组和卒中组(P均<0.05),而正常组、抑郁组和卒中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 PS D 大鼠前额叶皮质、海马和杏仁核GFAP表达下降可能在PSD发病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慢性温和应激下老年大鼠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老年期(老年组)SD雄性大鼠(n=6),对比以标准鼠龄(青年组)SD雄性大鼠(n=6),经过3 w慢性温和应激前后,进行糖水偏好实验与敞箱实验,检测大鼠的抑郁症状;分别利用Western印迹法、RT-PCR、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海马与额叶的HSP70水平。结果老年组糖水偏好程度的下降、垂直运动指数、水平运动指数、中央格停留时间均低于青年组(P0.05);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老年组的HSP70在海马与额叶均低于青年组(P0.05);RT-PCR检测显示老年组的HSP70在海马与额叶均低于青年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老年组的HSP70在海马与额叶也低于青年组(P0.05)。结论慢性温和应激后,老年期大鼠的抑郁症状明显增加,同时老年大鼠的HSP70在蛋白水平与RNA水平均下降,故推测老年大鼠的抑郁症状可能与HSP70水平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A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结合孤养方式建立抑郁模型;利用敞箱实验与糖水偏爱度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采用电镜观察大鼠脑海马区超微结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与RT-PCR检测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和糖水偏爱度明显降低(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和糖水偏爱度均明显升高(P<0.05,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区BDNF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海马区BDNF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柴胡皂苷A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海马区BDNF蛋白与mRNA的活性和表达,进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