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发珍 《天津护理》2012,20(1):21-21
静脉留置针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穿刺的静脉,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方便用药。目前小儿输液常采用外周细小静脉穿刺输液,多选择头皮静脉进行穿刺,由于头皮静脉细,用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很低,需要较长时间输液的患儿,用普通针头反复穿刺,增加了患儿痛苦.也很难取得患儿家属的支持。笔者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5月,对60例患儿分别采用常规外周细小静脉穿刺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进行对比观察.对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新生儿经2个不同部位置入PICC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经肘部静脉及头部静脉置入PICC导管患儿各26例,通过观察穿刺部位穿刺时、穿刺完毕出血情况、置管成功例数、发生静脉炎例数及皮肤过敏或破损情况,比较2个部位置管的效果。结果经头皮静脉置管术中及术后24h更换敷料时出血例数均少于经肘部静脉置管。经头皮静脉置管更换敷料时造成皮肤过敏或破损的例数少于经肘部静脉置管。置管成功例数和发生静脉炎的例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肘部静脉条件差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可选择头皮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工作中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使小儿及时、有效、安全地接受救治。方法:总结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小儿病例,对记录进行严密的分析总结。结果:影响小儿头皮穿刺成功的原因包括操作者心理素质、穿刺技术及患儿、家属的配合等。结论: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练就过硬的技术是成功的关键,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患儿及家属及时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是保证穿刺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脉显像仪在肥胖儿童手术前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10月河南省某三甲医院术前需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肥胖患儿1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穿刺,观察组采用静脉显像仪辅助穿刺。比较2组静脉穿刺时间、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患儿静脉穿刺配合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332,P<0.001),静脉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t=4.923,P<0.001),患儿静脉穿刺配合度优于对照组(Z=-2.274,P=0.023)。结论 静脉显像仪有助于提高肥胖患儿术前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儿配合度,缩短静脉穿刺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危重患儿经颈外静脉穿刺输液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2008年2月-2009年3月对本院210例危重患儿在常规无菌技术操作下行颈外静脉穿刺.[结果]210例危重患儿行颈外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188例,成功率89%,穿刺后补液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四肢浅静脉、肘部浅静脉、头皮静脉及脚踝大隐静脉等多处静脉穿刺困难且需长时间用药的危重患儿,可行颈外静脉穿刺补液,其穿刺成功率高,方便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负压式股静脉采血法用于烧伤小儿静脉采血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共实施175例烧伤患儿负压式股静脉采血法。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9%,标本合格率为100%,局部血肿发生率为0。结论负压式股静脉采血法用于烧伤患儿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高,血标本的合格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3种不同静脉穿刺部位对小儿静脉留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采取头部静脉、手部静脉和足部静脉3种不同的穿刺部位对静脉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行静脉穿刺的患儿,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头部穿刺组、手部穿刺组及足部穿刺组,每组各50例。结果3组行静脉穿刺患儿以头部穿刺组的留置时间最长,为(4.12±1.93)d,其次为手部穿刺组,为(3.43±1.6)d,最短为足部穿刺组,为(2.71±1.59)d,经统计学分析,F=9.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手部穿刺组(32.0%)、足部穿刺组(26.0%),最低为头部穿刺组(12.0%),经统计学分析,χ2=5.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1-3岁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应首选头皮静脉,其次选手背静脉,尽量避免选用下肢静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能级对应模式应用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5月儿科住院并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6月至8月儿科住院并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接受能级对应模式输液治疗。评估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首次成功率、静脉输液重复穿刺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01);静脉输液重复穿刺率低于对照组(P<0.001);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8)。结论:在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应用能级对应模式,可有效提高首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降低重复穿刺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穿刺技术满意度。方法自制小儿浅静脉评级表,在为患儿输液前根据浅静脉评级表对其血管进行评估和分级,根据评估分数,确定其穿刺难易级别,不同级别的血管选择相应层级护士进行穿刺。结果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及家长对护士穿刺技术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提高(P0.05)。结论采用小儿静脉血管评级法可提高静脉输液穿刺一次成功率和穿刺技术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危重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洪阵 《全科护理》2009,7(24):2179-2179
[目的]观察危重患儿经颈外静脉穿刺输液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2008年2月-2009年3月对本院210例危重惠儿在常规无菌技术操作下行颈外静脉穿刺。[结果]210例危重患儿行颈外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188例,成功率89%,穿刺后补液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四肢浅静脉、肘部浅静脉、头皮静脉及脚踝大隐静脉等多处静脉穿刺困难且需长时间用药的危重患儿,可行颈外静脉穿刺补液,其穿刺成功率高,方便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因素。方法:对我科2006年5月-8月住院患儿随机选取2.00例,病房护士2.0名,逐个调查登记患儿年龄、穿刺留置部位、时间、患儿家属的看法、护士的心理活动、患儿的病情以及失败原因。结果:1个月-1岁的婴幼儿穿刺留置失败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的患儿。穿刺留置部位的选择、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因素、护士的本身因素、环境因素、患儿的病情等直接影响穿刺留置的成功与否。结论:护士在临床静脉穿刺过程中注意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做到心中有数,善于总结经验,可以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的一次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拇指推压法在穿刺难度较大的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肥胖及水肿患儿因皮下组织增厚致血管较深 ;皮肤黝黑患儿因肤色较深掩盖了静脉血管走向 ;长期或频繁腹泻、呕吐患儿可因脱水而致静脉充盈不良 ;长期输液者血管有时判断不清。因多种原因均可使患儿头皮静脉显现不清 ,致使穿刺时难度较大 ,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现根据小儿头皮静脉解剖特点 ,运用拇指推压法行头皮静脉穿刺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5月儿科住院患儿中因多种原因致头皮静脉输液难度较大者 …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静脉输液中应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香琴 《上海护理》2004,4(4):30-31
头皮静脉输液是新生儿接受治疗及摄入营养的重要途径。采用头皮静脉留置为患儿输液,不但避免了每天穿刺的痛苦,而且也为临床随时用药提供了方便。我院自2002年5月开始在新生儿患儿输液中使用,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叶玉文 《护理研究》2007,21(2):344-345
静脉输液是患儿治疗和抢救给药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烧伤总面积超过10%的患儿,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治疗以防止休克发生,静脉输液通道就是烧伤患儿的生命线。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表易见,不易滑动,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既不影响患儿保暖,又不影响肢体括动,是小儿首选的静脉输液方法。临床护士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穿刺有3种常用手法,而《护理学基础》上并未对静脉穿刺具体手法作规定或比较。为此,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311例3岁以下烧伤患儿,采用3种手法行头皮静脉穿刺,探讨烧伤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最佳手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措施在缓解患儿静脉穿刺急性疼痛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5月—9月入住我科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231例,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17例,试验组114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系列非药物干预措施,转移患儿注意力,降低其警惕性,增加依从性;对照组静脉穿刺时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儿哭闹时间、疼痛评分、穿刺时患儿心率、患儿配合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长对穿刺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哭闹时间、患儿配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家长对穿刺的满意度、患儿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穿刺时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药物干预转移患儿注意力,降低其疼痛感知,有效缓解静脉穿刺急性疼痛,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及固定方法的改进效果,为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临床输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3—5月来我院静脉输液的患儿1200例,按单双号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观察组采用改进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固定。结果观察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达96%,而对照组为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方法的改进实施后,提高了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角度及方位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最佳角度和进针方位,以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注射室输液患儿6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静脉正方位)和乙组(静脉侧方位)各300例,分别以10°、20°、30°角进针各穿刺输液1次。比较不同角度进针所致的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输液外渗情况。结果进针角度为30°角,患儿疼痛感减轻,且从静脉正方进针疼痛程度显著轻于从静脉侧方进针,进针角度越大输液外渗发生率越高。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患儿疼痛程度与进针角度和进针方位有关,建议静脉条件较好者宜从血管正方位以30°角进针,可有效减轻患儿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下的专案改善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11月30日接受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共954例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5月1日~7月31日实施常规护理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496例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8月1日~11月30日实施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下的专案改善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458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改善前后不同留置部位留置时间情况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改善后,研究组四肢静脉、头皮静脉与腋静脉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液体外渗、静脉炎与导管堵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下的专案改善应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中,可以降低新生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延长不同部位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由于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不适感,进而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由2位工作5年以上,静脉穿刺技术熟练,且善于做患儿心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患儿直接进行静脉穿刺后输液,不实施任何心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静脉穿刺前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并对2组患儿静脉穿刺时的不同心理反应及行为状况进行评估,统计2组患儿的合作程度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 综合性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时的行为状况为主动型51.67%、紧张型30.83%、畏惧型7.50%、强迫型10.00%,与未接受心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合作率为82.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输液合作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3%.结论 针对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时的表现与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减轻患儿的不良情绪,提高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的合作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因素理论在腹泻患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在医院门诊静脉输液的142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69例和干预组7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双因素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输液依从性、穿刺成功率、家长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