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探讨FFA在RVO的应用.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患者126例(126只眼)的FF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VO患者共126例(126只眼).视网膜静脉充盈迟缓,有42例,占33.33%;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串珠样改变或栓子形成者45例,占35.71%;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者51例,占40.48%;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者41例,占32.54%,其中8例伴有视乳头新生血管,占6.35%;黄斑囊样水肿者47例,占37.30%;侧支循环形成者15例,占11.90%.结论 FFA可以很清楚地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眼底视网膜及血管形态功能的改变,对RVO的诊断、预后评估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分型及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 96例(96只眼)RVO患者进行FFA及眼科常规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 28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中5只眼为缺血型,23只眼为非缺血型,其中有3只眼转化为缺血型.有新生血管5只眼.伴有黄斑水肿18只眼,黄斑缺血1只眼;68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中缺血型40只眼,非缺血型28只眼,有2只眼转化为缺血型.有新生血管14只眼.伴有黄斑水肿30只眼,黄斑缺血29只眼.结论 FFA检查不仅能给RVO分型,而且能很好地判断患者视网膜血管的改变,可以起到推断预后的作用,并作为选择治疗和观察疗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姜燕荣  王凯  黎晓新 《眼科研究》2006,24(6):639-64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9例39眼行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随访1年,对比分析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视力、眼底、FFA表现,观察OCT显示黄斑水肿高度。结果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24眼(缺血型17眼,非缺血型7眼),分支视网膜静脉阻塞(BRVO)15眼(缺血型7眼,非缺血型8眼)。最终随访视力提高者28眼,比术前降低者5眼,不变者6眼。OCT形态恢复正常者15眼,改善者21眼,无改善者3眼。12眼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后脱离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确诊的BRVO患者116只患眼初诊时玻璃体检查结果与随访(10.7±2.2)个月时形成新生血管、发生黄斑水肿的临床资料,探讨玻璃体条件与眼后节新生血管形成、黄斑水肿的关系。结果FFA检查116只患眼中40只眼为缺血型改变,其中25只无玻璃体后脱离或部分性后脱离眼中,12只眼发现视网膜或(和)视盘新生血管形成,占48.0%;15只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眼中只有1只眼产生新生血管,占6.7% (P<0.05)。116只患眼中45只眼发生弥漫性黄斑水肿,占38.8%。视网膜黄斑粘连者黄斑水肿发生率为51.5%,显著高于视网膜黄斑分离者(22.0%) (P<0.01)。结论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对BRVO发生眼后节新生血管和黄斑水肿具有一定阻止效应。(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2-4)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治疗不同病程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临床疗效,探讨RVO激光光凝治疗的时机,为临床选择RVO光凝治疗时机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RVO患者103例103眼,按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 A组46眼,病程≤1mo,其中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28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18眼; 缺血型RVO 30眼,非缺血型RVO 16眼。B组38眼,1mo<病程<3mo,其中BRVO 22眼,CRVO 16眼; 缺血型RVO 26眼,非缺血型RVO 12眼。C组19眼,病程≥3mo,其中BRVO 7眼,CRVO 12眼; 缺血型RVO 15眼,非缺血型RVO 4眼。随访3mo,观察光凝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视力变化差异、视网膜出血、眼部新生血管、黄斑中心凹厚度下降值。

结果:不同病程RVO光凝治疗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率,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吸收情况,黄斑中心凹厚度降低量,早期组优于晚期组,非缺血型RVO优于缺血型RVO,激光光凝治疗效果BRVO优于CRVO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VO早期激光光凝干预治疗,可以加速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吸收,有效保护患者现有视力、促进远期视力提高,具有一定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中,因不参与引流黄斑区血液,而阻塞早期无症状病例的临床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BRVO病例中因合并玻璃体积血就诊及FFA检查时偶然发现的66例(70只眼)临床资料。结果 66例BRVO病例中,右眼26例,左眼36例,双眼4例。颞上周边支阻塞45只眼,占68.18%;颞下周边支5只眼,占7.58%;鼻上支8只眼,占12.12%;鼻下支12只眼,占18.18%。FFA检查时偶然发现17例,占25.76%;继发玻璃体积血49例,占74.24%。70只眼均发现大小、数量不等的视网膜新生血管。伴增生膜5只眼,占7.58%。合并视盘新生血管3只眼,占4.55%。黄斑前膜4只眼,占6.06%;视网膜裂孔、并继发视网膜脱离6只眼,占8.57%。结论无早期症状BRVO病例,均为BRVO后期并发症,与其它类型BRVO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中青年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中青年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6例36眼40岁以内中青年RVO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治疗及预后。随访时间3~24mo,观察病情演变及预后。结果:36例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22例,分支静脉阻塞(BRVO)14例,其中黄斑小分支静脉阻塞(MBR-VO)2例。经应用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改善,视力提高。随访中有2例视网膜出现了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另有2例出现了黄斑水肿,共4例接受了激光治疗。结论:中青年RVO患病率低,发病可能与炎症有关,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相对明显,一般为良性病程,预后较好。但有少数病例可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5.6%)及黄斑囊样水肿,需适时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治疗伴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膜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疗效。方法复习连续的37例RVO患者经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治疗的38只眼临床资料。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19例20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18例18只眼。结果手术中确认27只眼有新生血管膜,23只眼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34只眼视力改善,占89.5%,其中22只眼有0.1以上的视力。4只眼视力未变。CRVO组病史较长,手术后视力改善较少。结论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能改善多数伴有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膜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RVO眼预后。(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3-6)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曲安奈德( trialcinolone acetonide, TA)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的疗效分析。
  方法:检眼镜、眼底血管造影( FFA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检查证实的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35例35眼,玻璃体内注射TA 2lg,1~4wk内黄斑水肿减轻后行黄斑格栅样光凝,随访6lo,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OCT 观察黄斑厚度改变,FFA 观察眼底毛细血管渗漏情况。
  结果: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中非缺血型10眼,缺血型14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BRVO)中非缺血型4眼,缺血型7眼。最终视力提高者19眼,不变者11眼,比术前降低者5眼。 OCT检查黄斑中心凹形态恢复正常者9眼,FFA提示黄斑区荧光素渗漏与术前相比消失或明显减轻;黄斑囊样水肿明显改善者21眼,FFA 提示渗漏比术前减轻;无改善者5眼,FFA 提示黄斑区渗漏比术前加重或不变。
  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TA 2 lg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可以明显减轻由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并提高患者视力,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以及二者疗效比较.方法 对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91例91只眼,其中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55只眼(缺血型13只眼,非缺血型42只眼),分支视网膜静脉阻塞(BRVO)36只眼(缺血型10只眼,非缺血26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67例73只眼,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17只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56只眼,行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随访3月至1年,对比分析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底、FFA表现,观察OCT显示黄斑水肿高度.结果 最终随访RVO组视力提高者48只眼(52.7%),视力不变者39只眼(42.9%),视力下降者4只眼(4.40%).OCT形态恢复正常者50只眼(54.9%),改善者27只眼(29.7%),无改善者14只眼(15.4%).DR组视力提高者25(34.2%)只眼,,视力不变者45只眼(61.6%),视力下降者3只眼(4.11%).OCT形态恢复正常者24只眼(32.9%),改善者22只眼(30.1%),无改善者27只眼(37.0%).两组有效率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RVO组24只眼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一眼白内障,一眼眼内炎,8只眼2次注射.DR组14眼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2只眼白内障,9只眼2次注射.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好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眼底特征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129眼DR合并RVO患者的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DR合并RVO的患者118例中,双眼同时发病有11例22眼,其余皆为单眼,其中66眼表现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占51.2%,58眼表现为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占45.0%,其它分支静脉阻塞有5眼,占3.9%。FFA表现为:静脉阻塞区视网膜有大量神经纤维层出血,相应黄斑区荧光渗漏,掩盖了此眼DR的改变,对侧眼均可见DR不同级别的改变。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表现复杂,应与单一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静脉阻塞甄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倍频532nmNd∶YAG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应用倍频Nd∶YAG激光仪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例42例,根据其分型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改变,采用不同的光凝方法进行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4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例视力提高者(2行以上)4眼(10%);视力无明显变化者30眼(71%);视力下降者(2行以上)8眼(19%);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显示视网膜出血吸收、黄斑水肿消退,治疗有效者38眼(90%)。结论:尽管对非缺血型和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目的和方法有所不同,倍频Nd∶YAG激光能有效地缩短病程,促进视网膜出血吸收和视力恢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超广角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眼视网膜无灌注区的检出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的RVO患者48例(48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19例19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29例29眼。所有患者均行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超广角OCTA检查。超广角OCTA检查选择24 mm×20 mm扫描模式。以FFA的检查结果为金标淮,计算超广角OCTA对RVO眼视网膜无灌注区的检出率,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其检测性能。结果 本研究共28眼(58.3%)被FFA检出视网膜无灌注区,超广角OCTA检出其中27眼,检出率96.4%,遗漏的一只患眼是由于超广角OCTA检测范围受限所致。在余下的20只患眼中,超广角OCTA更灵敏地检出1只患眼黄斑上方存在视网膜无灌注区,而在FFA图像中这个区域被视网膜出血引起的低荧光所掩盖。ROC分析结果显示:超广角OCTA检测RVO眼视网膜无灌注区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100.0%,AUC为0.957。结论...  相似文献   

14.
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激光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使用美国HGM M-5氩氪激光机、日本Nidek GYC-2000倍频532激光机及法国光太(BIV)VIRIDIS-LIET 532激光机对112例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的患者进行光凝治疗。随访6-18个月,对比分析光凝前后视力、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 36眼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中22眼有效,占61.11%;6眼好转,占16.67%;8眼因玻璃体出血、继发青光眼或并发白内障失明而无效,占22.22%;76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中59眼有效,占77.63%;13眼好转,占17.11%;4眼无效,占5.26%,总有效率达72.32%。视力提高的84眼,占75%。结论 激光光凝术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光化学法建立实验性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模型。方法新西兰白兔10只,静脉注射孟加拉红后,激光照射视网膜静脉诱导兔眼RVO模型。分别于建模后1h、1d、3d行直接眼底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3d后摘除实验眼,行组织学检查。结果9只兔眼经光化学法诱导后,直接眼底镜、FFA检查见光凝远端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视网膜出血水肿等典型RVO表现;组织学检查证实光凝视网膜静脉有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应用光化学法能成功建立可复制、稳定的兔RVO模型,应用此动物模型,可进一步探索RVO的药物治疗并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16.
马雪英  张蓉  李凌  宋娅琴  李磊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365-2367
目的:观察532nm倍频激光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治疗高原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pathy, DR)及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临床疗效,评价氩激光治疗眼底血管病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选择DR患者122例227眼,其中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PDR)51例90眼、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71例137眼; RVO患者120例124眼,其中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27例27眼,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93例97眼,进行532nm底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每位患者在结束最后一次治疗后1,3,6mo复查眼底、视力、FFA检查。

结果:DR患者行视网膜光凝术后,PPDR有效81眼(90.0%)、无效9眼(10.0%); PDR有效98眼(71.5%),无效39眼(28.5%),总有效率78.9%; RVO患者行视网膜光凝术后, BRVO有效者90眼(92.8%),CRVO有效者22眼(81.5%)。532nm倍频激光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的总有效率为82.9%。

结论:532nm倍频激光光凝治疗高原地区眼底血管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前期激光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增殖期,治疗时机的合理选择可有效阻止DR的进展,防止失明的严重后果; 对RVO及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的干预治疗,可以加速出血水肿吸收,防止新生血管的产生,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单眼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对侧眼黄斑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比分析24例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为单眼RVO患者的24只对侧眼及18位正常受试者18只正常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测结果,比较两组受试者黄斑功能的差异.采用罗兰RETIsean电生理仪记录mfERG,将记录图形分别按照6个同心圆和4个象限对P1、N1波的振幅密度及潜伏期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RVO患者对侧眼在中心第1、2环处P1、N1波的振幅密度显著低于正常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0,2.147;P<0.05);其它各环、各象限振幅密度及潜伏期在两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正常眼相比,RVO患者对侧眼黄斑中心凹视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57例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我院57例被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并经氩激光光凝治疗后的患者,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底改变以及并发症情况并评价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价值。激光治疗方法分为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局灶性视网膜光凝及全视网膜光凝。结果:经氩绿激光光凝治疗57例后3~6mo给予复查:末次随访视力提高23眼,视力无明显变化25眼,视力下降9眼;激光治疗后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观察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变化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治疗有效54眼, 3眼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而激光光凝对于黄斑部晚期并发症无明显效果。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中心视力,可促进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的吸收,同时减少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新生血管,对于预防并延缓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继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9例12只眼SLE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进行视力、眼底检查及检测血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双链DNA(抗dsDNA)、补体3( C3)、补体4(C4)和血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3例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检查,并对伴有眼部其他表现或全身病变的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6例8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BRVO)3例4只眼;3例5只眼FFA显示早期出现视网膜静脉及毛细血管广泛荧光渗漏;6例单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对侧眼有4只眼有棉绒斑、视网膜出血等SLE眼底改变;4例合并有眼部干燥性角结膜炎或溃疡性睑缘炎,8例患者伴随有全身症状;所有病例ANA、抗dsDNA阳性、血ESR大于50 mm/h,6例 C3下降,5例C4下降.结论 SLE是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全身病变之一。SLE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其视力及视网膜静脉和毛细血管屏障功能损害严重,病变与SLE活动程度相关,并可合并其他眼部或全身性病变.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201-268)  相似文献   

20.
背景 有研究表明,高加索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产生存在关联,但目前鲜见关于亚洲人群RVO患者中POAG发病比例的报道. 目的 观察以医院人群为基础的RVO患者中POAG的发病比例.方法 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确诊且病程在1年以内的RVO患者375例,患者均接受房角镜检查,POAG的诊断参照国际地域性和流行病学眼科学学会的青光眼诊断标准.根据眼底彩色照片和FFA将RVO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型、半侧视网膜静脉阻塞(HRVO)型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型;按照静脉阻塞的部位分为动静脉交叉RVO(AV-RVO)型、视盘RVO(OC-RVO)型、无视盘水肿的视神经RVO(NONHS-RVO)型及有视盘水肿的视神经RVO(ONHS-RVO)型.分别统计不同RVO类型患者中POAG的发病比例.结果 共317例患者纳入青光眼筛查并完成各检查项目,应答率为84.5%.POAG在RVO患者中的发病比例为8.2%,其中在CRVO型中的比例为7.1%,在HRVO型中为23.5%,在BRVO型中为6.2%.OC-RVO型患者和NONHS-RVO型患者中POAG的发病比例分别为27.9%和13.2%,明显高于AV-RVO和ONHS-RVO中的4.7%和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中国RVO患者中POAG的发病比例是正常人群的3~4倍;OC-RVO型和NONHS-RVO型患者中POAG的发病比例较高,提示RVO的发病可能与POAG的视盘结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