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光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84-1886
目的:观察以柴胡陷胸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引起的反流性胸痛的疗效.方法:柴胡陷胸汤加味辛开苦降,理气宽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反流性胸痛42例(治疗组),与麝香保心丸治疗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以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为主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0.00%;烧心、反酸、嗳气等胃食管反流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82%,对照组为38.10%;胃镜下食管黏膜病变总有效率治疗组57.00%,对照组为11.11%.以上3个方面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柴胡陷胸汤加味治疗GERD引起的反流性胸痛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左金丸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疗效.方法 114 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56 例)给予口服兰索拉唑片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组(58 例)在服用上述西药基础上配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 %,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2 组疗效有明显差异(χ2=8.55,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口服清热化瘀汤,对照组80例口服洛赛克、莫沙必利.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1.3%,两组比较(P<0.01);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热化瘀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黛力新联合针刺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的15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75例和试验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果胶铋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黛力新联合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6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治疗后的HAMA指数(9.08±2.84)分优于治疗前(27.58±4.52)分,治疗后的HAMD指数(9.60±2.85)分均优于治疗前(31.40±4.51)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黛力新联合针刺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好,同时可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均给予相同的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进行评分,对其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并计算减分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及SDS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背俞指针疗法可作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抑郁症患者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江 《山西中医》2016,(4):21-22
观察中药自拟方旋覆降逆汤加减,配合西药抑酸剂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16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予中药自拟方旋覆降逆汤加减,配合西药抑酸剂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73例予西药兰索拉唑治疗,治疗8周为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86.3%,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检查病灶恢复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3,(2):176-177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给予半夏泻心汤联合黛力新口服,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口服。结果:治疗组GerdQ评分6.23±1.98,与对照组7.12±1.56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为93.1%,对照组73.2%,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3个月复发率比较,治疗组23%,对照组43%,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张漫莉 《光明中医》2013,28(5):1046-104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应用口服抑制胃酸分泌、促胃肠动力药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中药根据个体差异辨证施治,随症加减。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组32例,痊愈20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效35例,痊愈18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65.71%。2组治疗治疗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预防其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以取得比较巩固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65例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经胃镜确诊并有食管黏膜损害的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中药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为基础方,结合中医宏观辨证及胃镜检查结果的微观辨证治疗;对照组以胃动力药、抗酸、抗感染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远期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所致反流性食管炎,可取得较为满意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陈光辉 《河南中医》2013,33(2):230-231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2例给予抗酸和促胃动力药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1例给予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和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78.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问药物副作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可改善胃食管反流症状和体征明显,且药物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1.
徐光林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84-1886
目的:观察以柴胡陷胸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引起的反流性胸痛的疗效.方法:柴胡陷胸汤加味辛开苦降,理气宽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反流性胸痛42例(治疗组),与麝香保心丸治疗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以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为主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0.00%;烧心、反酸、嗳气等胃食管反流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82%,对照组为38.10%;胃镜下食管黏膜病变总有效率治疗组57.00%,对照组为11.11%.以上3个方面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柴胡陷胸汤加味治疗GERD引起的反流性胸痛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6,(3):355-356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黛力新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针刺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采用促胃动力药物联合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临床疗效。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AS分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差别不大。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针刺联合黛力新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平肝降逆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平肝降逆方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2.6%和70.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降逆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对照组治疗措施外,加用服中药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1.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张碧霞 《新中医》2014,46(9):65-67
目的:观察柴胡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96例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奥美拉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柴胡温胆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1月。观察和记录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变化情况、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胃食管反流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观察组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3.75%,对照组7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3例(6.38%)出现胃肠胀气,观察组1例(2.08%)出现皮疹;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胡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优于单纯服用西药,可明显减少烧心、反酸等症状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且用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
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6例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奥美拉唑、吗丁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结束1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为9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明显改善各单项症状的积分及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整体积分。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疏肝和胃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80例,均行电子胃镜检查,符合纳入标准;按照就诊的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对照组按照2∶1纳入;治疗组予疏肝和胃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内镜下黏膜炎症、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评价疏肝和胃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临床症状愈显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3.81%,对照组为70.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下黏膜炎症有效率为60%,对照组为4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和胃方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可以明显改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症状、食管黏膜炎症和生活质量,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6例用雷尼替丁、西沙必利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疗,两组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基于扶阳转枢理论应用健脾消痞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胃食管反流病脾胃虚弱证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予口服H2受体抑制剂治疗(雷尼替丁片或法莫替丁片);观察组予以健脾消痞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 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 2%,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扶阳转枢理论应用健脾消痞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显著;以“扶阳转枢”中医理论为治疗原则能有效指导胃食管反流病脾胃虚弱证患者的治疗,健脾消痞颗粒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口服H2受体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胃可舒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197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两组治疗。治疗组113例采用胃可舒片口服,对照组84例予多潘立酮治疗,疗程均为6周,各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6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胃可舒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