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留置针拔管后针眼局部止血时间延长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比静脉留置针头和普通头皮针头拔针后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避免留置针头拔针后出现针眼局部出血现象。方法:将270例浅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5例,A组采用普通头皮针头静脉输液,B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头输液,观察两组拔针后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结果:拔针后A组病例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135例中有102例<3min,占多数,超过5min只有1例,而B组病例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135例病人中只有34例<3min,超过5min却有16例,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浅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时,拔针后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应延长,一般不少于8min,避免由于局部按压时间不足而引起针眼出血现象。  相似文献   

2.
崔俊梅 《包头医学》2006,30(4):38-39
静脉输液是护士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手段。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疾病治疗、抢救和康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输液的病人拔针后如按压不当,造成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时有发生。因此,我们从2005年5月~2006年5月,对在社区卫生站输液的病人拔针后进行观察。总结出了输液拔针后出现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原因及对策,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静脉穿刺后如何拔针,基础护理书上没有明确规定,实际操作中许多病人对拔针仍感畏惧,特别是儿童,有时拒绝拔针,说明在操作时仍不不同程度的疼痛,且常出现拔针后病人皮下青紫。如何减轻病人疼痛,保护好病人的静脉,本人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对比,得出一些体会,现总结如下。1 棉签放置方法静脉穿刺时不仅皮肤有一进针孔,穿刺血管也有一进针孔,在拔针时棉签习惯上是横向放置,这种放置方法,由于按压面积较小,造成按压针眼处过高,引起皮肤针眼外出血,按压针眼处过低,引起静脉血管进针点出血,为解决这一问题,改进棉签沿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病人对不同拔针方法的疼痛反应及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情况。方法:对200例住院输液病人进行同体双侧手背部位静脉穿刺后拔针对比观察,专人操作。左侧采用旧拔针法(对照组,用无菌干棉签横向按压穿刺点皮肤针眼处,迅速拔出针头);右侧采用新拔针法(观察组,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签按静脉血管方向同时按压静脉血管针眼和皮肤针眼两处)。结果:对照组疼痛反应及局部淤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新拔针法能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并能将静脉穿刺后局部淤血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献血后发生皮下出血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保护献血者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02--2011年8万份无偿献血者档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若用一个手指按压针眼,其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用3个手指按压针眼者;首次献血者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按压10分钟以上者较少发生皮下出血。结论献血者用正确的指法按压针眼、护士具备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均可减少献血后皮下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方法根据静脉穿刺观察组151例和对照组152例直压法和横压法的比较,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直压法皮下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横压法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地降低(P〈0.01)。皮肤针眼出血两组无明显性差异。结论静脉穿刺后皮下出血止血效果直压法明显优于横压法,既有利于病人的再穿刺,又减轻了病人的身心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方法:选取门诊静脉采血患者243例,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胳膊伸直棉签平行按压、胳膊屈肘棉签平行和垂直按压止血方式,每组各81例,比较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比较分析,胳膊伸直棉签平行按压方式的疼痛、出血及淤血发生率最低,与其它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胳膊伸直棉签平行按压方式可有效避免屈肘时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移动,减轻的按压后疼痛、出血及淤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执笔式静脉穿刺拔针按压器(按压器)在肿瘤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5例需静脉输液治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34例,B组31例,C组30例。A组采用传统按压方法,拔针后用棉签按压针眼止血;B组采用保留刺点上方的输液贴,拔针后使用按压器按压针眼止血的方法;C组采用拔针后保留穿刺处输液贴用手指按压针眼止血。结果3组病人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组与B组、C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按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病人瘀斑、皮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B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结论按压器应用于肿瘤病人静脉输液拔针时按压舒适、疼痛感小,止血效果好,按压时间优于传统手指按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鱼际按压、拇指握压、三指按压法止血在静脉采血后防止针眼处出血、血肿、淤血的应用与研究。方法对830例肘窝处静脉采血的患者分别采用大鱼际按压法:用对侧手大鱼际按压针眼上方皮肤;拇指握压法:用拇指指腹沿静脉走向压在穿刺处,其余四指握在肘关节上;三指按压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压在穿刺处,采血后用消毒小方纱压在穿刺处,之后由患者按示范动作自己按压针眼处3~5min,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大鱼际按压法局部发生出血、血肿、淤血的总例数比三指按压法及拇指握压法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大鱼际按压止血法优于拇指按压法、三指按压法是肘静脉采血止血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华 《黑龙江医学》2013,37(1):48-49
目的探究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法。方法将300例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0例),采用改良式拔针按压法:先拔针,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排横向将针眼前后1~2 cm全部按压,按压时间3~5 min。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拔针按压法:先用棉签按压穿刺针眼,后拔针,按压时间同实验组。结果改良式拔针按压方法的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拔针按压方法(P<0.05)。结论改良式拔针按压法效果确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王小利  刘侠  胡媛媛 《安徽医学》2010,31(7):835-836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长短,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107例静脉输液住院患者,按压不同时间计入相应组别,分析比较针眼按压最佳时间。结果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最佳时间4 min,可避免皮下淤血的发生。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适当的按压时间有助于避免皮下淤血和保护静脉血管。  相似文献   

12.
孟娥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82-2583
静脉留置针拔针后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影响患者以后治疗的进行。我院通过对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拔针后针眼不同按压时间与出血发生情况的关系进行比较,现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拔针后干、湿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针眼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病人21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输液拔针后分别用蘸75%酒精消毒液的湿棉签和消毒干棉签按压,观察有无轻度炎症反应即针眼发红,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的轻度炎症反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用蘸75%酒精消毒液的湿棉签压针眼,可以减少炎性反应,促进针眼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14.
静脉穿刺适用于静脉输液、静脉注射和抽血,患者在静脉穿刺后,按压针眼时间不够或位置不准确,造成局部止血不力而致出血、渗血、皮下淤血形成淤斑,不仅损伤血管,还给护士下次穿刺的选择增加了难度,并且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采用自制加压包扎带运用于静脉穿刺后止血,无一例发生皮下淤血,便于护士操作,病人及家属易于接受,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麦竹丹  任春菊 《吉林医学》2013,(35):7516-7517
目的:比较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的效果,以探求最佳的拔针方法。方法:将门诊静脉输液的5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5例,观察组采用小鱼际肌按压法,对照组采用拇指按压法。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完毕拔针后局部发生疼痛、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局部疼痛、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鱼际肌按压法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患者血管,提高再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拔针后干、湿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针眼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病人21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输液拔针后分别用蘸75%酒精消毒液的湿棉签和消毒干棉签按压,观察有无轻度炎症反应即针眼发红,用Х^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的轻度炎症反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用蘸75%酒精消毒液的湿棉签压针眼,可以减少炎性反应,促进针眼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鱼际按压法、拇指握压、三指按压法在献血者静脉采血后预防针眼出血、局部血肿、皮下淤血等的效果。方法将8388例肘窝处静脉采血的献血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大鱼际按压法、拇指握压法及三指按压法压迫止血5~10 min后观察针眼周围情况,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大鱼际按压止血组出血、皮下血肿及淤血的发生率明显少于拇指及三指按压法。全血组和单采组比较,不良症状发生率单采组低于全血组,两组间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χ2=7.08,P〈0.05)。结论大鱼际按压止血法优于拇指按压法和三指按压法,能有效的减少穿刺部位发生局部出血、血肿、淤血的发生率,是肘静脉采血止血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方法。方法300例需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0例:大面积按压法,示指、中指和无名指3指并排横向,将针眼上、下1-3cm全部压住,按压的力量,以指尖按压变苍白又没有变苍白的力量正好,按压时间为3-5min。对照组150例:小面积按压,只按压针眼,用拇指指腹横向按压,力量为指尖按压变苍白,时间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出血、皮下淤血、血管闭塞(完全、不完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方法确实有效,使患者的血管得到保护,给再次静脉穿刺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9.
输液贴指压法应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病人394例次,随机分为实验A组(输液贴三指横压法)、实验B组(输液贴拇指直压法),观察输液贴不同指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比较;再将静脉输液病人241例次,随机分为输液贴组(实验组)、传统棉签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比较,制定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使用输液贴指压法按压止血效果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使用输液贴不同指压法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输液贴指压法与传统棉签按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固定、不移位、止血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止血按压效果明显优于棉签按压法。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病人静脉穿刺拔针后需要按压,而其他病人又急需抢救,护理人员不得不交给病人或陪护按压。这样穿刺点不能持续按压,在替换时可能因按压部位改变而造成静脉出血和局部淤血。凝血机制异常,血管脆性增加,应用抗凝药物,静脉穿刺拔针后如果不能持续按压,更易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和局部淤血。而这些病人往往需要长期输液,多次抽血化验。静脉是病人的“生命线”,保护好静脉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