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场强电磁脉冲(EMP)对动物眼组织的辐射损伤及机制。方法采用场强为6×104Vm的EMP重复辐射猴、犬、兔各10次,并于辐射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其角膜、晶状体及视网膜的病理改变。结果根据光镜观察结果,发现上述各组动物经EMP辐射后的损伤程度为:猴>犬>兔,提示EMP的辐射损伤效应具有种属差异。实验动物视觉系统各部分对EMP辐射的损伤敏感程度依次为:晶状体>角膜>视网膜。经EMP辐射后,猴、兔晶状体易发生后囊混浊,而犬晶状体易发生前囊混浊,主要的病理改变包括晶状体水肿、空泡形成及白内障发生等。上述3种实验动物角膜及视网膜的病理损伤基本一致。结论高场强EMP辐射可引起猴、犬、兔等实验动物的视觉系统损伤,其中以晶状体对EMP辐射最为敏感,可诱发白内障形成。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实验动物笼器具地方标准》通过审定1996年1月31日,《江苏省实验动物笼器具地方标准》审定会在江苏省科委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我省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上海市部分专家,以及吴县实验动物设施设备厂、苏杭实验动物笼具厂、吴县实验动物器材厂、枫桥辐射制...  相似文献   

3.
丙烯腈对血液胆碱酯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丙烯腈作业工人及实验动物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揭示丙烯腈对血液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更全面认识丙烯腈的毒性。方法 采集职业人群及实验动物的全血,分别测定其中胆碱酯酶活性,并比较分析。结果 接触组工人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丙烯腈浓度的升高,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更明显。动物实验也有相似结果。结论 对职业人群和实验动物,丙烯腈均有降低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验动物行为是其针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或因与其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活方式,包括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这里的环境指动物直接生活的场所,包括实验动物设施和饲养笼盒.本文主要综述环境条件对实验动物的生活和行为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实验动物相关标准,探索动物生存环境的适宜条件和合理水平,为提高动物福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7,27(4):I0005-I0005
本刊系实验动物科技领域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兼顾普及与提高,刊登实验动物和比较医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动物实验技术、动物生物学、实验动物医学、实验动物技术与管理和其他文章(文献综述、经验交流、检测报告、病例报告、简报、动态与书评等),报道实验动物硬科学工作和实验动物软科学工作的各方新进展和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6.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是实验动物科学领域我国第一本专业期刊,创刊于1981年。刊载国内外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文稿,内容兼顾普及和提高,力求反映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动态和成就。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动物遗传育种、饲养管理、微生物控制、人类各种疾病动物模型制作及应用、动物实验方法和技术、人类与动物生理、解剖、病理、毒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读者对象为实验动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核事故发生后,某些人群的心理健康受到较大影响,需要予以特别关注。高危人群包括核电站工作人员和从事洗消清除工作的人员,和某些特殊人群,例如儿童、孕妇、年青母亲、受到辐射暴露的成年人等,在核事故发生20年后,高危人群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仍然较高。从事洗消清除工作的人员受到的辐射最为严重,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在胎儿和婴幼儿时期受到辐射暴露者,其智商和神经认知功能是否受到影响,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孕妇和年青母亲发生心理异常,主要是缘于持续担忧后代健康受到影响。本文对核事故发生后不同人群产生的心理健康效应及相关因素分别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1,31(6):I0002-I0002
本刊系实验动物科技领域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兼顾普及与提高,刊臀实验动物和比较医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动物实验技术、动物生物学、实验动物医学、实验动物技术与管理和其他文章(文献综述、经验交流、检测报告、病例报告、简报、动态与书评等),报道实验动物硬科学工作和实验动物软科学工作的各方新进展和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9.
本刊系实验动物科技领域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兼顾普及与提高,刊登实验动物和比较医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动物实验技术、动物生物学、实验动物医学、实验动物技术与管理和其他文章(文献综述、经验交流、榆测报告、病例报告、简报、动态与书评等),报道实验动物硬科学工作和实验动物软科学工作的各方新进展和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10.
本刊系实验动物科技领域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兼顾普及与提高,刊登实验动物和比较医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动物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动物信息学是应用信息科学与数理科学理论、技术研究实验动物的一个交叉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的科学与管理标准化、信息分类编码、完整基因组和功能的信息结构分析与比较、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展实验动物信息学研究,为实验动物在电子商务、专家系统、动物模拟替代实验、基因产业等领域的拓展和应用提供广阔空间。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络建设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实验动物科学产业化、信息化、社会化的进程,是实验动物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动物实验、分子生物学和人群干预方面。  相似文献   

13.
实验动物科技机构面向社会服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科技机构面向社会开展动物实验服务项目,兼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2年多的初步尝试,作者的经验和看法是: 1.它是实验动物机构社会化服务的一部份本单位主要业务是搞实验动物社会化服务。笔者曾具体从事实验动物生产管理和推销服务工作多年,接触了许多应用实验动物的用户。许多研究者要求本中心合作,为他们提供一些动物实验条件,包括向他们提供实验动物和实验结果。这种合作是实验动物科学发展、学科间协作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实验动物机构社会化服务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本刊系实验动物科技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兼顾普及与提高,刊登本学科的两大领域,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领域的研究论文包括动物模型、动物生物学、动物行为、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动物医学、实验动物病理学、实验动物技术与管理和其他文章(文献综述、经验交流、检测报告、病例报告、简报、动态与书评等) ,报道实验动物硬科学工作和实验动物软科学工作的各方新进展和各种信息。读者对象为从事实验动物生产、繁育、检测、管理等工作者和应用实验动物的众多学科与行业的动物实验研究、测试和检定工作者。欢迎各方作者投稿。1 对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  相似文献   

15.
浅谈动物实验后器具房间及废弃排泄物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推动着实验动物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近几年来 ,随着亚屏障以上系统的普及使用 ,在相应级别的设施场所前提下 ,如何在动物实验前、实验过程中、实验后始终维持好清洁级以上动物环境非常重要。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环境及设施 ,包括的内容很多。国家有“国标[1] ” ,如何结合本单位设施条件和工作实际 ,想方设法使各个方面都能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值得我们广大实验工作者、科研人员进一步探讨。做某项动物实验前各种准备 ,对如何引进动物 (包括运输 )、房间地面、墙壁门窗消毒、人流物流等一般都比较重视 ,也有不少书 ,文…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通过鼠类携带出血热病毒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出血、休克、肾衰竭为主要症状。该病发病急.病死率高,传染性强,流行区域广,是目前我国危害较严重的烈性传染病。该病不仅由野鼠传播给人群,而且通过野鼠感染实验动物,形成实验室感染,二次传播从事动物实验的人群。现把出血热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感染介绍给读者,以引起有关方面重视。目前我国已将流行性出血热列入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必检指标。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科技部实验动物“十五”发展规划 ,结合山东省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现状及我省经济、科技发展需要 ,在“八五”、“九五”实验动物工作规划发展的基础上 ,制定我省“十五”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发展规划 ,包括 :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点任务、优先发展的领域和关键技术以及政策措施。“十五”期间全省全部实施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 ,建立 2~ 3个实验动物生产供应基地 ,逐步提高实验动物等级质量 ,等级动物的应用率达 80 % ,部分实验动物标准与国际实验动物标准接轨 ,统一推广应用实验动物标准饲料 ,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加大执法力度 ,力…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1 1月 2 8日 ,在苏州市科委主持下 ,由上海市及江苏省部分实验动物及饲料方面的专家组成评审组 ,对双狮实验动物饲料科技服务公司创新基金项目“6 0 Co辐照灭菌实验动物系列全价颗粒饲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了评审 ,专家组认为 :双狮公司的辐射无菌全价实验动物系列颗粒饲料符合国家实验动物营养标准 (GB1 492 494) ,微生物指标符合 SPF级要求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双狮公司的可行性报告是真实可靠的 ,加快该企业的发展进程 ,将对我国实验动物的产业化、商品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苏州医学院苏杭实验动…  相似文献   

19.
较大强度的微波辐射可引起生物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生殖系统的有害影响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公认。近十年来,微波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也有不少报道,以期探讨微波对免疫功能是否有损害,作为制定卫生安全标准的依据之一,但至今实验结果报道很不一致。Deichman最早报道微波辐射大鼠引起淋巴细胞生成增加。Prince等进一步观察微波辐射对多种动物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高(增高4~47%),辐射动物淋巴细胞转化率也增高。Spalding则报道对  相似文献   

20.
采用动物实验和人体测定两种方法评价^99mTc-EC的人体内辐射吸收剂量,结果显示此两种方法测量得数据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