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及其水解物大鼠尾iv给药后的药动学差异,同时研究内酯类成分对黄酮类成分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用3p97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的计算。结果 槲皮素药动学符合二房室模型,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药动学符合非房室模型。银杏水解物中槲皮素的〗t1/2比银杏叶提取物中槲皮素的1/2短,与水解物相比提取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低,水解物中异鼠李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高。结论 银杏黄酮糖苷在大鼠体内转化为黄酮苷元的量较少,苷元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较高;内酯对黄酮的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吡喹酮水凝胶栓剂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吡喹酮水凝胶栓剂经直肠给药后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取家兔12只,随机分为口服给药组和直肠给药组二组,给药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经3p97药动学程序处理吡喹酮水凝胶栓剂经直肠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一房室开放药代动力学模型,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73.2%。结论吡喹酮水凝胶栓剂的生物利用度是口服给药的1.7倍,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对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对是古今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奥妙的内涵。药对,又称对药,是临床用药中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的配伍形式,在方剂配伍中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通过对药的理论研究、临床应用研究和实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方剂的配伍规律,可以减少盲目性,提高组方水平和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对药在药物的七情配伍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架起药物与方剂之间的桥梁,也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但临床多为二联配伍,三联对药应用相对较少,今就三联对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与认识,敬请批评与指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温阳利水方含药血清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脾肾阳虚证足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CCK-8检测不同浓度脾肾阳虚型IMN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小鼠永生化足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构建脾肾阳虚型IMN血清损伤足细胞体外模型.SPF级大鼠予不同浓度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灌胃,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并灭菌后备用.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组,温阳利水方含药血清与脾肾阳虚型IMN血清损伤足细胞共孵育48 h,q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10%脾肾阳虚型IMN患者血清造成足细胞损伤模型,加入不同浓度温阳利水方含药血清共孵育48 h后,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含药血清组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增减.Bcl-2 mRNA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均增加,组间比较,模型组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含药血清组间比较,中、高浓度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低浓度组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高浓度组间,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脾肾阳虚型IMN患者血清损伤足细胞,温阳利水方含药血清共孵育48 h,可能通过上调Bcl-2的水平,发挥抗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6.
药对,又称对药,是临床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系历代医家临床用药经验总结.有的药对相须配伍以增强疗效,有的药对相畏配伍或相杀配伍来降低毒副作用.药对是连接单味中药与方剂的桥梁,是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药对也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方剂[1].麻黄辛温性燥,临床上常配伍甘草,以降低麻黄的毒副作用,还可以起到调和诸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药对是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或多味药的配伍形式,是中药配伍的基本单位,具备中药配伍的特点,是中药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8.
药对配伍对其成分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在临床上由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组成的方剂,是中药复方配伍中最基本、最简单和最常见的用药组方形式。药对研究一直是复方配伍研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切入点。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就中药药对配伍对其化学成分体外溶出等理化性质变化以及有效成分在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药对"是中药配伍的基本单位,一般是指常用且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的配伍组合。广义"药对"又称为"药群",是体现一定治法、针对某病或某证的药物集合~([1])。药对之间配伍或阴阳相配、寒热互补,或刚柔并济、升降同调,或补泻兼施、散敛并投,药对的功效大于组成药对的单味药物的药效之和,具有非加总效应。药对是历代医家经验的积累,也是研究中医遣方用药的重要切入点。姚树坤教授在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择丹参川芎药对流浸膏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法,以每小时药粉产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丹参川芎药对流浸膏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因素进行优化考察。结果正交试验的3个因素中,浸膏的相对密度影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入塔风温165℃,入塔风压-1750Pa,出塔风温70℃,浸膏相对密度为1.18。结论该喷雾干燥工艺出粉率高,干燥效果好,对热敏性成分破坏损失小,适合于丹参川芎药对流浸膏的干燥。  相似文献   

11.
董秋梅老师临床经验丰富,用药精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应用"对药"经验。对药也称药对,一般是指用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作用的俩味或三味药组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以增强疗效或减轻毒副作用[1]。董师在痹证的治疗上善用药对组方配伍,且临床效果显著。今将其治疗痹证时常用对药加以总结整理,以研究其用药经验,指导今后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2.
黄芪药对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对又称对药,是中药配伍的最小单位,是临床用药中相对固定的2味药物的配伍形式[1]。黄芪药对,简单地说,就是由黄芪和另一中药组成的相对固定的、具有一定配伍意义的对子药。人类使用中草药治病,是从单味药开始的,逐渐发展到2味,3味乃至多味药的配伍运用。黄芪,被尊为补药之长,首见于《神农本草经》,称戴糁,被列为上品,谓其“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后世通过临证,将黄芪的功效归纳为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从某种意义上讲,黄芪诸多功效的发挥,取决于其不同的配伍,如黄芪与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丙吡胺缓释片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由6名受试者试验丙吡胺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用药代动力学参数,对缓释片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药对"是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或三味药的配伍形式,它既可以作为组成方剂的基本单元,又可以单独成方;它虽然组合简单,但内涵丰富,符合中医药理论,是中医遣药组方的独特形式之一。急腹症如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疾病属于中医理论的"腹痛""胁痛""肠痈"等范畴。文章选取急腹症常用有关药对,从中医配伍理论,或现代中药化学、药理学、药动学等方面,对其逐一简述。  相似文献   

15.
5-氟脲嘧啶四种制剂动物直肠给药的药动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种5-Fu制剂动物直肠给药的药动学特点作了比较,认为脂溶性基质栓剂和O/W型乳剂两剂型在直肠壁和系膜淋巴结内5-Fu的浓度高,而血中药物浓度相对较低,适合于临床肠腔内给药用于直肠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冰片对川芎嗪经皮给药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制备基于微乳(microemulsion,ME)的川芎嗪-冰片复方经皮给药系统(TMP-Borneol-ME-TDDS)和川芎嗪单方经皮给药系统(TMP-ME-TDDS);将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川芎嗪-冰片复方组和川芎嗪单方组,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HPLC法测定川芎嗪的血药浓度;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和DAS 2.0药动学处理软件对药物动力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MP-Borneol-ME-TDDS组川芎嗪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大于TMP-METDDS组,TMP-Borneol-ME-TDDS组中川芎嗪的表观分布容积(V)小于TMP-ME-TDD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MP-Borneol-ME-TDDS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1.94%。结论:冰片可提高川芎嗪经皮给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有可能对其组织分布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探究中医药治疗胃息肉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91年1月至2020年10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中医治疗胃息肉的文献,筛选有效的方药信息,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方药数据库,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和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相对高频药物应用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挖掘用药规律。[结果]共获得80首方剂,159味药物,药物使用总频次共计1 072次;使用频次≥9的相对高频药物共36味;使用频次>30的药物为甘草、白术、黄芪、丹参、莪术、陈皮;对36味相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12组聚类组合和53条关联规则,涵盖了补气药、理气药、祛湿药、祛痰药、活血药、清热解毒药等药物的配伍组合;与补气药相关的配伍组合最多,补气药常与活血药、理气药...  相似文献   

18.
直肠给药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婴幼儿多用于CT、磁共振检查前给药,以往多采用细导尿管给药。婴幼儿给药剂量一般较少,且对剂量要求比较严格,常采用注射器抽取,由于注射器乳头与尿管连接不紧密,常会有药液外漏,同时,由于尿管相对较粗,对患儿肛门刺激大,常会有给药时即排便或药后排便的现象发生,需重复给药,不但增加患儿的痛苦。而且给药的剂量有时难以做到准确无误。为此,我们根据婴儿肛门直肠解剖特点及直肠给药的要求,在临床上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加头皮针给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罗红霉素胶囊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蒋学华,赵语,陈得光等。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中国药学杂志1997;32(4)∶221为研究罗红霉素胶囊在正常人体内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名志愿者单剂量po300mg罗红霉素胶囊与罗力...  相似文献   

20.
德诚 《开卷有益》2022,(3):42-43
在中药的处方中,经常有大夫将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配伍组合应用,被称"对药",亦称"药对",也就是中药配伍中的"相须为用",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相得益彰.也有的"对药"相反相成,或相使相成,或相制相成,两药合用,既有分工合作,相互协同的一面,又有相互制约的一面,扬长避短,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