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亚平 《临床医学》1999,19(7):26-27
老年肺心病心衰可合并低蛋白血症,常被忽视。本文52例老年人肺心病病例中血清白蛋白〈35g/L32例占16%,Ⅰ°,Ⅱ°,Ⅲ°心衰合并低白蛋白分别为15%,15%,70%,前白蛋白〈300mg/L34例占65%,Ⅰ,Ⅱ°,Ⅲ°心衰合并低前白蛋白分别为10%,30%,60%。说明心衰病例中低白蛋白及低前白蛋白占有比例较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和白蛋白(ALB)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2008年6月~2008年12月入住我院的61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4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检测烧伤患者和正常健康人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烧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烧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比白蛋白下降多而恢复快。结论烧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降低程度与烧伤程度呈正相关,血清前白蛋白持续严重下降则预后不良,动态监测烧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比白蛋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及前白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近几年来就诊的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病毒性肝炎白蛋白降低并不明显(P〈0.05),而胆碱酯酶、前白蛋白降低明显(P〈0.01);在其他各型病毒性肝炎中胆碱酯酶、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均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能更早更灵敏地反映肝脏的损伤、恢复程度,三者联合检测对了解临床疗效、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与血清前白蛋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了30例恶性肿瘤、11例非恶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中前白蛋白含量,结果:恶性肿瘤组、非恶性肿瘤组及正常人血清中前白蛋白含量分别为x114.30mg/L,246.46mg/L和254.43mg/L,恶性肿瘤组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对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在不同肝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61例肝病患者[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12例(轻度25例,中度54例,重度3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65例,肝炎肝硬化52例(代偿期12例,失代偿期40例),原发性肝癌32例]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溴甲酚绿比色法分别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PA及血清白蛋白(ALB),比较不同肝病之间及同一种肝病不同阶段的血清PA、ALB水平的变化及关系。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随肝炎程度的加重,其血清PA及ALB值均逐渐降低,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PA值与轻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与中度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肝硬化患者中,与代偿期患者比较,失代偿期患者的血清PA值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除了轻、中度慢性乙肝血清ALB之外,不同类型肝病的血清PA及ALB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0.05或P〈0.01)。急性黄疸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A及ALB均显著降低(P〈0.05),但PA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肝病患者血清PA水平比血清ALB水平更灵敏地反映肝功能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及缺血程度评估等方面的作用。方法:11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3例,检测其缺血修饰蛋白水平,并与5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缺血修饰白蛋白、肌钙蛋白I水平低于UA组、AMI组(P0.01);冠心病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缺血修饰白蛋白及肌钙蛋白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可评估冠心病患者心肌损伤程度,但不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血浆白蛋白水平及与心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20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白蛋白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8.33%的患者均有血浆白蛋白的减少(以45g/L为标准值),其减少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肺功能障碍的加重而加重。结论老年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常合并有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能较准确地反映机体的营养状态,有效的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脊液铁蛋白、脊液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比值的变化及其对SAH的诊断意义。方法 检测 4 5例SAH患者脊液铁蛋白、脊液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比值 ,并与 30例正常者作对照 ,观察患者在发病不同时间、不同病情两指标的变化。结果 SAH患者脊液铁蛋白增高 ,脊液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比值增大在病后 3d及 1、2、3、4周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脊液铁蛋白增高第 2周最明显 ,脊液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比值增大第 1周最明显。 1周后脊液铁蛋白增高阳性率与CT阳性率比较 ,脊液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比值增高阳性率与CT、脑脊液红血球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Hunt病情分级脊液铁蛋白、脊液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比值各级比较有显著差异 ,病情越重比值越高。结论 脊液铁蛋白、脊液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比值对病史长、症状轻、CT和脊液红血球阴性的SAH有重要诊断意义 ,对病情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白蛋白钴结合法检测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及12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IMA水平,并分析IMA检测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结果:当临界值为68.4 u/mL时,血清IMA检测诊断AC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61%、85.13%、84.63%和85.35%。AMI组患者的血清IM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UA组患者的血清IMA水平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有1支或2支冠状动脉(冠脉)病变者的血清IMA水平均显著低于3支病变者(P<0.05),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40分者(P<0.05)。结论:血清IMA水平是提示ACS早期且灵敏的指标,可作为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测定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检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的前白蛋白(PA),以探讨其在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共检测161例健康者及198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的前白蛋白值。结果A组(肝癌患者)、B组(肝硬化患者)、C组(慢性肝炎患者)和D组(急性肝炎患者)分别与E组(健康者)进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其中A组、B组和D组较c组差异更有统计学意义(P〈O.005)。结论检测血清前白蛋白对肝脏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血清前白蛋白(PA)和胆碱酯酶(CHE)等指标在反映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营养状况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2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人血前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及检测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结果 观察组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肺功能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6、0.007、0.000),且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与肺功能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9、0.379,P<0.05).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及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评价指标,同时二者与肺功能有显著正相关性,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周建龙  祁平东 《临床荟萃》1999,14(15):704-704
我们用白蛋白和速尿联合治疗21例各种中重度心源性水肿患者,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按随机化方法,将47例诊断为心功能不全所致心源性水肿的患者分两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6例,除白蛋白外,两组治疗措施均相同。 治疗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肺心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冠心病5例,风心病3例,先心病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以上患者均合并(?)  相似文献   

13.
白蛋白梯度在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和漏出液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用红蛋白梯度来鉴别积液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方法 用化学法测定50例积液患者的血清与积液中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和白蛋白的值。结果 血清白蛋白,积液白蛋白,血清/积液白蛋白比值和血清/积液白蛋白差值(梯度)在渗出液和漏出液中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尤其是血清/积液白蛋白差值的诊断灵敏度为81.5%,诊断特异度为87%,诊断准确度为84%,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80%。结论 定量测定血清和积液白蛋白对于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有很好的性能,且方法简便,易于在各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6):2971-2972
目的分析血清前白蛋白与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青年型脑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97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日本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旋转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受检者清晨空腹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采用参照Barthel指数(BI)量表评估研究组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血清前白蛋白(244.21±24.15mg/L)显著低于对照组(281.69±27.51mg/L);另外研究组中非进展性脑梗死血清前白蛋白(251.23±22.14mg/L、BI77.84±15.23分)均高于进展性(224.23±20.14mg/L、52.36±19.58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前白蛋白与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紧密相关,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增高可能是患者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江西医学检验》2007,25(6):563-56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腺苷脱氨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51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前白蛋白(PA)和腺苷脱氨酶(ADA)的活力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1例肝硬化患者及50例对照组血清PA和ADA含量显示,代偿期为(228.5±74.1)mg/L和(11.2±4.8)IU/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失代偿期为(159.5±109.8)mg/L和(16.8±6.8)IU/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A和ADA测定可分别从肝脏的蛋白质、酶及胶原代谢三个方面辅助诊断肝硬化,同时由于PA和ADA的检测具有快速、价廉的特点,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肺心病血浆白蛋白水平及与心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白蛋白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8.33%的患者均有血浆白蛋白的减少(以45g/L为标准值),其减少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肺功能障碍的加重而加重。结论 老年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常合并有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能较准确地反映机体的营养状态,有效的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王芬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16):2498-2500
目的 探究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临床综合诊断(肾小球滤过率检查+眼底检查+糖尿病定性)为诊断金标准,其中单一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1组,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20例为观察2组,纳入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测定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照组间相关指标水平,观察1、2组患者单一血清胱抑素C检测、单一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血清胱抑素C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阳性率,单一血清胱抑素C检测、单一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血清胱抑素C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 三组SCr、BUN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2组Cys-C、mAlb水平均高于观察1组与对照组(P<0.05);清胱抑素C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单一血清胱抑素C检测、单一尿微量白蛋白检测(P<0.05)。结论 联合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精确率较高,有助于后续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建议普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清前蛋白及甲胎蛋白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重型肝炎患者和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8例。自患者入院后观察3个月后根据患者是否生存再分为重型肝炎成存活组和重型肝炎死亡组。收集患者及健康人的空腹不抗凝静脉血,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甲胎蛋白含量。结果住院保守治疗3个月后,48例重型肝炎患者中28例死亡,占58.33%;20例存活,占41.67%。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甲胎蛋白健康对照组与重型肝炎存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对照组与重型肝炎组及重型肝炎死亡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前白蛋白重型肝炎死亡组与重型肝炎存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甲胎蛋白重型肝炎死亡组与重型肝炎存活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血清甲胎蛋白含量<100 ng/mL的重型肝炎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尤以<25 ng/ml为著。血清前白蛋白含量<100 mg/L的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结论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甲胎蛋白可作为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甲胎蛋白含量越低重型肝炎的预后越差,反之则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刘玉华  张素平  邓婉青 《临床荟萃》2004,19(13):745-747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脊液铁蛋白、脑脊液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比值及脊液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诊断意义。方法 检测结核性脑膜炎 31例、病毒性脑膜炎 32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30例患者的脑脊液铁蛋白、脑脊液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比值及脊液免疫球蛋白的变化 ,并与 30例正常者作对照。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及对照组脑脊液铁蛋白、脑脊液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0 1) ,3组脑部疾病间的铁蛋白、脑脊液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方差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及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脊液IgA、IgM、IgG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0 1) ,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IgA、IgM较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及病毒性脑膜炎显著升高(P <0 .0 5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IgG较结核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脊液铁蛋白、脑脊液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比值和脊液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和差异 ,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妊高征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孕8周左右孕妇126例,收集所有患者孕妇清晨的尿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排泄量,采用电泳法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分别检测12周、16周、20周、36周孕妇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患者按最终孕妇是否发生妊高征分成正常妊娠组(71例)和妊高征组(55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在第12周正常妊娠组尿微量白蛋白为12.38±5.12mg/L,妊高征组尿微量白蛋白为13.21±4.32mg/L,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6、20、36周妊高征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尿微量白蛋白,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周妊高征组血清白蛋白为37.57±6.11mg/L,正常妊娠组为39.41±8.08mg/L,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6、20、36周,各阶段正常妊娠组血清白蛋白低于妊高征组血清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高征出现之前血清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增加,测定血清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可为妊高征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