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相如 《河南中医》2010,30(12):1149-1149
少阳病最本质的特征是正气已显不足,正邪双方都呈衰减之势;扶正祛邪并用是小柴胡汤和解的实质。《伤寒论》中没有“半表半里证”,少阳病也不是“半表半里证”。  相似文献   

2.
关于《伤寒论》少阳病“半表半里”历代医家争论颇多,目前尚无定论。“半表半里”既是少阳病的病位又是少阳病的辨证纲领。“半表半里证”是一个独特的证候,其病位既不在太阳之表,也不在阳明之里,而是在不表不里、表里之间的位置。本人研习少阳病篇,偶有所得,以飨同行,不妥之处,请予教正。  相似文献   

3.
扈培增 《河南中医》2014,(3):379-381
三阳经的排序,并未涉及半表半里的问题,是仲景遵循《黄帝内经》阴阳气多少之原意,并将其用于临床创建的辨证论治体系。少阳病于六经中的位序,与半表半里和枢机,其理论源头是不同的,在理论概念上也是有区别的,而且六经位序体现了仲景本意,半表半里则属于注家的演绎,所以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5.
武冰  姜元安 《环球中医药》2012,(10):746-747
"少阳为半表半里"之说,并非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提出,而是后世医家在解读《伤寒论》过程中所创立,用来阐释少阳病的病位及病机。但经过仔细推敲,半表半里既不是少阳之部位,少阳病也不该理解为伤寒病从表入里传变过程中的"半表半里"证,这一含混不清的概念与仲景六经本义相去甚远,对于认识少阳病的本质和病位反而造成混乱,有必要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伤寒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寒热发生机理的分析,阐述少阳病属于八纲辨证之里证,认为半表半里证实际是里证。  相似文献   

7.
正阴阳观是中医认识人体、治疗疾病的基本理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协调阴阳的通路。若阴阳运转失和,经络失去正常的生理机能,则可引起全身经脉的变化,经脉阴阳之气的不同变化形成了六经的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证候。在六经辨证体系中,少阳病是仅次于太阳病的重要辨证内容,历代医家对少阳经以及少阳病的认识均有不同,而对少阳病"半表半里"的诠释,古今医家更  相似文献   

8.
仲景之《伤寒论》,于六经各篇开首均列纲领性条文一则,总括本经的主要脉证,后世注家均称之为六经提纲。后世有些注家把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作为少阳病的提纲,意欲概括少阳病之全部而又难以概括,从而引发所谓少阳病提纲之争议。本文以辨证论治及取象类比的方法证实第263条能做为少阳病的提纲。  相似文献   

9.
少阳病在《伤寒论》中编次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自金·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提出“邪在少阳,为半表半里”之后,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但因表、里在六经病中也和阴阳一样,是一个机动的代名词,随处异义,致使人们对半表半里一词的理解不尽相同,从而也就产生了对少阳病病理位置以及编次的不同认识。为了弄清这一问题,笔者又进一步探讨了《伤寒论》的有关条文,并从中找出论据,以阐明自己的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一、析原文,以度仲景真意《伤寒论》六经病的排列沿用了《素问·热论》:“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的顺序。然而后世一些医家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少阳病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少阳的含义何谓少阳?从字义讲:《说文》:“少”不多也,从小。《五篇》:“少”动也。又有”小”即微也、少也,有初生、起始之意。“阳”,气也,阴阳二气也”。少阳,即不多,微小,初生之阳气,如春天的春生之气,欣欣向荣。正如柯韵伯云:“少阳为微阳,如日初生。”2少阳的生理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三焦主决渎而通调水道,故名“中渎之府”;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功能,内连脏腑,外通皮毛,一身内外上下无所不至,又为水火气机运行之道路。胆附于肝,内藏精汁,故名“中精之府”,内寄相火而具生发之气,助…  相似文献   

11.
"少阳"从《黄帝内经》中的三阴三阳概念中,衍化至张仲景的六经辨证系统里,以其病理、生理,甚至概念意义上的特殊性,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具备特殊的规律。少阳作为六经之一,有其所对应的疾病状态,"半表半里"是对其所对应的疾病状态的一种描述,并非指其位置而言。  相似文献   

12.
围绕"少阳为半表半里"这一观点,由浅入深从理论概念到病位、临床症状、脏腑功能进行分点解释论述,以更好地理解"少阳"与"半表半里"的关系。经过讨论,个人总体认同"少阳为半表半里"这一观点,但应结合当前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传变规律具体分析,而非从单方面以偏概全地否认,希望本文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少阳之所以为半表半里。  相似文献   

13.
“半表半里”用来解释少阳病之病机及定少阳病之病位,似乎已成定律,诸版《伤寒论》教材亦作如是云。所异议者,在于“半表半里”是指太阳与阳明之间,还是指三阳与三阴之间。笔者钻研良久,发现都不是,故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少阳病篇原文较少,历来医家争议颇多,使广大函授学员一时难以掌握。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总识少限病的体会。《伤寒论》少阳病篇仅列原文10条,讲述了少阳病的提纲、部分脉证、禁忌、误治变证、变证救治原则及传变、预后、病解时间。至于治疗,只出现一句“与小柴胡汤”,连“小柴胡汤主之”都缺如。这就使后学者无从把握少阳病的证治全貌,因而产生疑端与偏见。在《伤寒论》中阐述小柴胡汤及其类方证治的条文还有23条之多,散见于太阳病、阳明病、厥阴病、差后劳复病篇中。其对证治药效的论述周详明确,昭然若揭,足补…  相似文献   

15.
少阴病欲解时正好与少阳病欲解时相顺接,这才是真正的枢的含义。少阳主枢是衔接阴阳的重要枢纽,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根,故不能用半表半里来替代。太阳表证不解,转入少阳,而其后所述症状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正是"里证"范畴,得知少阳病本身就是里证,而后说"往来寒热",再次提醒我们太阳表证不解,"正邪纷争,休作有时"是人体内部正气与外邪抗争的结果,脉沉主里,少阳病应当属于"里证"范畴。  相似文献   

16.
17.
半表半里,与表、里一样,都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病位概念,是分析归纳诊治疾病的一个基本方法.但张仲景在<伤寒论>原文中并未明确提出"半表半里"一词,只有在第148条有"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以致有人至今认为不存在"半表半里"为病位概念,认为只不过是<伤寒论>中独有的一个病证名,表现症状以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为主.笔者立足于现存文献、<伤寒论>原文和临床实践三方面去探讨,认为半表半里作为一个病位概念,是<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一个重要纲领,是仲景在<伤寒论>所提出,有实在内容,是疾病规律的反应,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很好地指导多种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少阳病为六经病之一,历代医家对少阳病病机论述不一而足且未能详实具体.本文旨在探讨少阳病三焦不利的具体病机,从"少阳病欲解时"出发,从少阳之义探究少阳病基础病机,一为火气内郁,一为水饮上逆;继而基于《伤寒论》少阳病篇7个"或然证"及第230条所述,结合少阳病水火之变分述少阳病的三大病机即上焦火郁、中焦胃虚、下焦饮逆.通过...  相似文献   

19.
半表半里首见于注家,《伤寒论》中并无此词目,但半表半里学说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伤寒论》相关文献梳理,结合后世代表注家对半表半里的阐释、后世因半表半里引发的学说、辨证体系。归纳得出结论:(1)半表半里首见于《注解伤寒论》,并非《伤寒论》原文;《伤寒论》提出的是"半在里,半在外",且"半在里,半在外"与后世半表半里关联密切的少阳病、小柴胡汤证有区别;(2)后世医家尤其温病医家对半表半里的继承发展如半表半里膜原学说,半表半里三焦学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少阳病成因,不外本经受邪或他经传入两种,本经受邪多因素体虚弱、抗邪无力、外邪直接侵犯少阳而成,或邪从经入腑。少阳病治疗得法,多枢机畅利,表解里和而愈;若失治误治则每致传经,或伤津而入阳明之腑。此外,尚有变生结胸、痞证及气血耗伤见悸而惊者。历代医家之和解少阳剂总以仲景大、小柴胡汤为肇基,师其法而加减化裁,使其疏利三焦气机,透达邪热,配清热药、化痰和胃药、补气药、调和营卫药、泻下药等,配伍方法既不违背少阳病禁下的治疗原则,又符合少阳兼夹阳明热结的客观实际,是治疗少阳兼夹病证与和解方剂配伍方法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