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因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60%~90%[1,2].现将我院收治的SBP患者62例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1990年6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287例,并发SBP62例,发生率为21.6%.其中男46例,女16例,年龄24~72岁,平均4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腹水会议制定的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3].其中肝炎后肝硬化35例,酒精性肝硬化20例,血吸虫病肝硬化7例.  相似文献   

2.
周廷华 《医学文选》2001,20(5):667-667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 (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因其病情凶险 ,病死率高达 6 0 %~90 % [1 ,2 ] 。现将我院收治的 SBP患者 6 2例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0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 2 87例 ,并发 SBP6 2例 ,发生率为 2 1.6 %。其中男 46例 ,女 16例 ,年龄 2 4~ 72岁 ,平均 4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 32例 ,对照组 3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腹水会议制定的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 [3 ]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35例 ,酒…  相似文献   

3.
脾栓塞在肝硬化中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失代偿期引起脾大、脾功能亢进.栓塞一部分脾脏不但能减轻脾功能亢进所引起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而且还能保留一部分脾脏功能.1998年7月~2000年7月本院共栓塞肝硬化失代偿期21例,现报道资料完整的14例,以探讨脾栓塞在肝硬化中的应用.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36~68岁,平均48岁.术前均胃镜、B超及血常规化验证实为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7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126例并发SBP(SBP组),150例未并发SBP(非SBP组),对可能影响SBP的10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SBP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腹水总蛋白降低、腹水病程延长、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脾脏厚度>4.0 cm及门静脉内径>1.5 cm等因素关系密切(P均<0.05).结论 对于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高度警惕SBP的发生,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防治SBP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王明才  张学军 《吉林医学》2005,26(6):625-625,627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腹腔内无明显感染源,多在腹水形成的基础上发生的细菌感染。多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和亚急性重型或慢性重型肝炎,其发生率10%~30%[1]。我院自1999年1月~2004年6月共收治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3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病人,诊断均符合1998年福州全国腹水学术讨论会制定的标准。本组病人H BsAG均呈阳性。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41.2岁。1.2临床表现:32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纳差乏力。体温正常13例(占40.6%),37.3℃~38℃8例(…  相似文献   

6.
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肝硬化失代偿期易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有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或漏诊.本文对我院收治经腹水培养阳性的68例(SBP)作一简要分析.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我院自1990~1995年共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37例,其中SBP172例,经腹水培养细菌阳性的SBP68例,占同期SBP的39.5 %.现就其中68例进行分析.男49例.女19例,年龄18~67岁,平均46岁.临床表现:68例中.发热54例,最高39℃有8例.全部病例分别有腹胀、尿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黄疸、腹水等.  相似文献   

7.
霍晓灵 《农垦医学》2003,25(1):21-22
肝硬化失代偿期引起脾大、脾功能亢进。部分脾动脉栓塞不但能减轻脾功能亢进所引起的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而且还能保留一部分脾脏功能。从而减少了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避免了因脾功能亢进并发各种感染。本文对我院从 2 0 0 1年 5月至2 0 0 2年 8月肝硬化失代偿期引起脾大、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 11例 ,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患者。临床Child pugh分组 :A组 4例 ,B级 7例。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2例。年龄 32…  相似文献   

8.
谭跃  赵胜利等 《广西医学》2001,23(3):562-564
肝硬化失代偿期引起脾大、脾功能亢进。栓塞一部分脾脏不但能减轻脾功能亢进所引起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而且还能保留一部分脾脏功能。1 998年 7月~ 2 0 0 0年 7月本院共栓塞肝硬化失代偿期2 1例 ,现报道资料完整的 1 4例 ,以探讨脾栓塞在肝硬化中的应用。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4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患者。其中男性 1 0例 ,女性 4例 ;年龄 36~ 68岁 ,平均 48岁。术前均胃镜、B超及血常规化验证实为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1 .2 方法 :穿刺右股动脉 ,将导管置入脾动脉中段后造影 ,然后经…  相似文献   

9.
<正> 肝硬化失代偿期引起脾大,肝功能亢进。栓塞一部分脾脏不但能减轻脾亢进引起的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而且还能保留一部分脾脏功能,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因脾脏功能亢进并发的各种感染。我科2001年1月~2002年5月对1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采取了脾动脉栓塞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腹水等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腹水等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收集到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420例,其中男性329例,女性91例,平均年龄为(50.67±16.22)岁。在262例有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腹水记录的患者中,40例(15.27%)仅表现为脾大而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腹水,5例(1.91%)仅表现为腹水而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大,16例(6.11%)仅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无脾大及腹水。结论少部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单独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或腹水,应注意和提高对这一部分患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7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126例并发SBP(SBP组),150例未并发SBP(非SBP组),对可能影响SBP的10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SBP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腹水总蛋白降低、腹水病程延长、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脾脏厚度〉4.0 cm及门静脉内径〉1.5 cm等因素关系密切(P均〈0.05)。结论对于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高度警惕SBP的发生,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防治SBP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邱涌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7):674-674
肝硬化病人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肠壁通透性增加,使肠腔内细菌发生易位经过肠系膜淋巴结进入循环系统产生菌血症。由于患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活性减弱,以及腹水抗菌能力降低,可能发生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1],SBP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发生率较高。SBP常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超声探讨乙肝后肝硬化并发胆结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患有肝硬化的患者40例进行分组讨论,其中对照组患者16例中没有并发胆结石,观察组患者14例并发胆结石,通过对他们的性别、年龄以及其它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超声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并发胆结石的因素。结果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差异性,无并发胆结石无关(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胆囊运动障碍、脾大、腹水出现的概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胆结石的概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肝硬化代偿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超声探讨乙肝后肝硬化并发胆结石的因素与患者脾大、腹水以及肝失代偿期有关,与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病死率高 ,我院近年收治肝硬化并 MODS病人 32例 ,现就其受累器官、诱因及防治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病人 ,男 2 7例 ,女 5例 ;年龄 36~ 71岁 ,平均5 0 .2岁。肝硬化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确诊依据 :1病人乙型肝炎病毒及 (或 )丙型肝炎病毒标志阳性或 (和 )大量饮酒大于 10年 ;2除有腹水、脾大等临床表现外均有肝功能异常 ,包括血清清蛋白降低 ,球蛋白升高 ;3胃镜检查或食管钡餐检查示有食管静脉曲张 ;4CT或 (和 ) B超检查提示肝硬化。并发 MODS的标准为在诱发因素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peritonitis,SBP)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1年1月—2019年1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例,按是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将其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各6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并发组分为哌拉西林舒巴坦组和头孢曲松组,各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消化道出血、SBP既往史、Child-Pugh改良分级评分(Child-Turcotte Pugh score)、总胆红素水平、血钠水平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有一定影响(均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消化道出血、Child-Pugh改良分级评分、总胆红素水平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91、0.259、0.922,均P < 0.05)。治疗后,哌拉西林舒巴坦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头孢曲松组(P < 0.05);2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 < 0.05),且哌拉西林舒巴坦组均明显低于头孢曲松组(均P < 0.05)。  结论  消化道出血、Child-Pugh高分级、高总胆红素水平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治和判定预后提供依据。方法详细记录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临床表现,对每位患者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Child Pugh分级,并进行腹水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及肿瘤细胞检测。结果110例患者中65例合并SBP,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腹胀、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腹水WBC>0.5×109/L占45.3%,PMN>0.5占60.9%。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10.8%,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主要死亡原因为原发病的并发症。Child Pugh分级C级、病毒重叠感染、低血钠水平等与高死亡率有关。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早期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腹水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并发SBP患者的预后与原有肝病程度、病毒重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黄江莲 《华夏医学》2005,18(5):753-75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炎后活动性肝硬化和亚急性重型或慢性重型肝炎的并发症之一。肝硬化并发SBP的原因很多,腹水的存在是最重要的条件。国外报道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发生率为10%~25%,国内报告为3.1%~20%,短期内病死率高达50%~78%。因此,如何治疗和护理是降低肝硬化并发SBP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我院1996年5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肝硬化并发SBP患者68例,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秦清华 《重庆医学》2004,33(11):1736-1737
目的检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腹水性质.方法对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中~大量腹水的患者抽取腹水30 ml,分别做TB-PCR腹水生化及常规检查.结果 1.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中~大量腹水的患者,其腹水TB-PCR.的阳性检出率高.2.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时腹水性质是多样化的.结论结核杆菌患者酶链反应(TB-PCR)在肝硬化腹水中具有较高的阳性折出率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有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及一氧化氮等炎性因子的改变与肝硬化病情发展有关犤1-2犦。为了找到加速肝硬化病情发展的因素,本研究选用细胞因子IL-8、IL-12、TNF-α和NO,对62例不同时期的肝硬化及不同肝功能状况的病人病情与细胞因子及NO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1、病例选择:①代偿期肝硬化1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3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13例,共计62例;②分别测定静脉血浆和腹水中IL-8、IL-12、TNF-α以及血清和腹水中的NO浓度;③研究不同时期的肝便化、肝功能状况与上述细胞因子和NO之间的关系。2、检测方法:细胞因子的测定采用ELISA方法,NO则通过测定血及腹水中的NO2/NO3来估计其水平。结果IL-8、TNF-α和NO在各组肝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hild-PughA、B、C三级各组与正常人组相比上述四项参数均有明显升高(P<0.01)。DLC+SBP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可见上述四项参数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相比四项参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除IL-12血浆/腹水比值大于1外,各组肝硬化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和血清NO的血浆/腹水比值均小于1。结论代偿期肝硬化IL-12及NO继续升高2倍以上时,可能已发展为失代偿。2、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中IL-8和NO水平显著升高达正常值3倍以上,说明该患者已存在并发症(如SBP)  相似文献   

20.
<正>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是由致病菌经肠道、血液、或淋巴系统引起的腹膜感染。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严重并发症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延误诊治。我院1992年1月~1997年6月收治54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提出在临床诊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45例,女性9例;年龄30~40岁9例,41~50岁36例,51岁以上9例。原发病:乙型病毒性肝炎48例,丙型病毒性肝炎1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瘀胆型肝炎1例。均符合1998年福州全国腹水学术讨论会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