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和上、下呼吸道感染及中耳炎是小儿的常见感染症。UTI的诊断主要依赖尿细菌培养结果,膀胱穿刺法可信度高,被认为是诊断 UTI的金标准,但该法属有创操作,而且针对小儿的成功率仅 46% ~90%;对自主排尿有困难的婴幼儿多采用导尿法和积尿袋法,特别是积尿袋法由于操作简便易行。据悉在日本约 92%的婴幼儿采用该法留尿,但是这种方法有 30%~92%可能使尿液被污染而影响诊断效率。为此,日本竹本康二等针对导尿法和积尿袋法在小儿UTI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该文选择了 2000 ~ 2002 年间以发热为…  相似文献   

2.
尿常规在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3]。男性婴幼儿因好动不配合、尿量少、排尿不规律、大便次数多的特点,导致采集尿常规标本困难。以往男性婴幼儿采用一次性集尿袋留取尿常规标本,将集尿袋贴于会阴部,外面穿纸尿裤。此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男性婴幼儿好动,成功留取尿液前,一次性集尿袋易脱落;一次性集尿袋里已留取尿液,因未及时发现,体位改变过程中尿液逆流至会阴部,一次性集尿袋黏贴处浸湿后脱落,集尿袋里的尿液流至纸尿裤;尿标本易被大便污染,以致患儿需反复多次、长时间留取尿常规标本,造成患儿不适、家长焦虑,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3.
尿标本检测是临床上常规的化验项目之一,有些患者由于多种原因需要留置尿管,正确的采集尿标本对协助医生诊断起到重要作用。以往使用普通尿袋时通常采取将引流袋内尿液放空,开放尿管,于尿袋下方排尿孔处收集中段尿标本;或断开尿液引流袋与尿管的连接,于尿管末端收集中段尿标本。前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尿标本易被污染,影响化验的准确性,且不适用于尿少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尿路感染(UT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0例疑似UTI患者的尿标本进行尿培养、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及Uritest-500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结果 以尿培养法为参考方法,UF1000i全自动有形成分分析仪诊断UT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5.
白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463-3463
在儿科,由于儿童缺乏配合,特别是新生儿小便标本的留取成了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NICU里,我们模仿尿袋样式订制了50ml小儿专用尿袋,用于小儿小便标本留取。经2a,1000余例临床使用,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淀粉酶/尿肌酐(Uamy/Ucr)及尿胰蛋白酶原-2测定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48例非胰腺炎急腹症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人员进行血清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尿肌酐(Ucr)及尿胰蛋白酶原-2测定。结果急性胰腺炎尿胰蛋白酶原-2的诊断特异性最高,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7.92%和91.14%,其次Uamy/Ucr特异性为91.67%,敏感性为92.41%(临界值为75U/mmol),而临床常用的诊断指标Samy、Uamy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低于前两者。结论尿淀粉酶/尿肌酐比值及尿胰蛋白酶原-2检测是较好的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酸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晨尿诊断男性淋病的效果作出评价。方法 应用EUSA法对疑似淋病的男性患者的晨尿进行检测,同时取尿道试子标本进行ELISA检测及淋球菌培养,并进行比较,判断晨尿EusA检测诊断男性淋病的效果。结果 确诊110例,培养法96例阳性(87.3%),试子ELISA法108例(98.2%),晨尿ELISA法106例(96.4%)阳性,特异性为97.9%(190/194)。结论 晨尿ELISA检测与培养法及试子ELIS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取材方便,可替代试子标本诊断男性淋病。  相似文献   

8.
在儿科,由于儿童缺乏配合,特别是新生儿小便标本的留取成了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NICU里,我们模仿尿袋样式订制了50ml小儿专用尿袋,用于小儿小便标本留取。经2a,1000余例临床使用,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UF-1000i尿流式有形成分分析仪在尿路感染(UTI)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UF—1000i尿流式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148例疑似uTI患者中段尿标本中的细菌(BACT)数和白细胞(WBC)数,以定量尿细菌培养作为诊断UTI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立阳性判断标准,评价UF-1000i尿流式有形成分分析仪诊断UT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BACT和WBC诊断UTI的cut—off值分别为325个/汕和48个/μL,其诊断UT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是:78.3%、92.2%、81.8%、90.4%、87.8%和73.9%、81.4%、64.2%、87.4%、79.1%。UF—1000i联合诊断uT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95.7%、70.6%、59.5%、97.3%、78.4%。结论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可作为UTI的快速筛查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UN2000尿液全自动化流水线系统(由UC3500尿干化学分析仪和UF5000尿沉渣分析仪组合而成)和中段尿培养检测在尿路感染(UT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12月该院180例疑似UTI患者的中段尿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的标本均分为两份,一份采用中段尿培养,另一份应用UN2000尿液全自动化流水线系统测定尿白细胞酯酶(LEU)、亚硝酸盐(NIT)、白细胞计数(WBC)、细菌计数(BACT)、细菌分型(BACT-info)、真菌感染情况,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EU、NIT、WBC及BACT诊断UTI的价值.结果 180份中段尿标本中,培养结果为阴性100例(55.56%)、杂菌生长24例(13.33%)、培养结果为阳性56例(31.11%),阳性者中有2例为2种细菌混合感染.共检出阳性菌株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分别占25.86%、60.35%、13.79%;以中段尿培养结果为"金标准",56例阳性标本中,UF5000检出革兰阳性菌11株、革兰阴性菌29株、真菌6株,UF5000鉴定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符合率分别为80.00%(12/15)、91.43%(32/35)、75.00%(6/8),总符合率为86.21%(50/58).ROC曲线分析发现,NIT+WBC+BACT诊断UTI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49,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86、0.62、0.74,其中WBC、BACT的截断值分别为63.88×109/L、407.42/μL.结论 UN2000尿液全自动化流水线系统和中段尿培养检测在UTI诊断中有较高价值,其中UN2000测得的NIT、WBC、BACT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术中集尿袋连接时机,以方便操作及减少泌尿系感染。方法:在留置导尿术中采取先接尿袋方法,并与常规的后接尿袋方法对比,且对留置导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操作者对2种方法的评介作对比研究。结果:先接导尿袋可使操作更直观、方便、快捷并减少污染机会。结论:采用先接导尿袋法进行留置导尿,可使操作更直观、方便、快捷并减少污染机会。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对膀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胡容珍  何唐敏 《现代护理》2003,9(5):338-339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81例剖宫产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个体化放尿法)92例;对照组(持续开放式放尿法)89例,分别观察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结果 两种放尿方法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有较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自行排尿顺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采用个体化放尿法较常规的持续开放式放尿对膀胱功能的影响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IQ200尿沉渣分析仪和URIT500B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在尿路感染(UT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9例疑似尿路感染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中段尿标本,先进行尿定量病原菌培养,再用干化学检测白细胞酯酶(LEU)、亚硝酸盐(NIT),尿沉渣检测白细胞(WBC)、细菌(BACT)、小微粒(ASP)、酵母菌(YST)。以尿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单独或联合应用尿干化学和尿沉渣分析对UT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 64例UTI患者中,尿定量病原菌培养的检出率为78.1%(50/64),尿干化学的LEU和NIT同时阳性的检出率为25.0%(16/64),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3,P<0.05);IQ200的BACT、ASP、YST和WBC中任意1项为阳性诊断UTI的检出率为90.6%(58/64),高于尿定量病原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P<0.05)。IQ200和干化学的联合参数BACT、ASP、YST、WBC、LEU和NIT中任意1项为阳性诊断UTI的检出率为93.8%(60/64),高于尿定量病原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P<0.05)。结论 IQ200尿沉渣仪及尿干化学仪联合检测在早期尿路感染筛查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尿病原菌培养阴性的UTI患者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对于精神科不合作男病人接尿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4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避孕套式尿袋进行接尿;观察组采用改进型保鲜袋进行接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局部皮肤改善率、泌尿系感染率及溢(漏)尿、尿袋脱落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改进型保鲜袋接尿法能够明显改善精神病男性患者的皮肤情况,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和溢(漏)尿、尿袋脱落率,临床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避孕套式尿袋接尿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将气囊尿管和集尿袋的引流管接头连接后,用安全别针将集尿袋固定在床单上,但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尿管和集尿袋接头处分离,尿液溢出浸湿患者的床铺及衣服。笔者经过摸索,找到一种能够很好固定尿管和集尿袋接头处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留置导尿是ICU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是护理尿失禁患者、观察其出液量的基本手段。目前更换集尿袋时间均不一致,殷磊的《护理学基础》要求每天更换1次集尿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范》建议每周更换2次普通集尿袋[1]。2010年11月~2011年7月,我们对150例ICU留置导尿患者实施三种不同更换尿袋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ICU留置导尿患者150例,男97例,女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婴幼儿留取尿标本时往往不能一次操作成功且标本易被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制了一次性报警接尿器,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D64I)与尿肝素结合蛋白(U-HBP)在儿童尿路感染(UT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该院儿科门诊以疑似UTI就诊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回顾性分析结果分为UTI组、疑似UTI组和非UTI组;同期选取该院儿童保健中心的体检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当日采集无菌中段尿液行尿干化学和尿沉渣检查尿亚硝酸盐(U-NIT)、尿沉渣白细胞计数、尿白细胞脂酶、菌落计数和U-HBP检测,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CD64I,并对CD64I和U-HBP与UTI传统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UTI组与疑似UTI组、UTI组与非UTI组、UTI组与对照组CD64I、U-HBP、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I与U-HBP、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菌落计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2、0.679、0.562、0.796、0.803,P<0.05);U-HBP与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菌落计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1、0.603、0.878、0.825,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CD64I和U-HBP判断儿童UTI诊断效率高于UTI传统检测指标(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结论 CD64I和U-HBP可作为儿童UTI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自行排尿法在留置尿管拔除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尿和留置尿管是临床医疗护理技术的基本操作之一,广泛应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以及危重病人的尿量观察等。但导尿和留置尿管以及拔除尿管的操作中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尿道粘膜损伤及病人不适等。据文献报道,40%的医院感染为尿路感染,其中多数与导尿和留置尿管有关。为了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我科对需要导尿和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拔除尿管的护理工作中进行改进,采用自行排尿法拔除留置尿管,从2004年3月~2005年3月用此方法为200例患者进行留置尿管拔除,取得满意效果,方法已在全院各科推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肺炎链球菌抗原检测在肺炎链球菌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下呼吸道感染患儿300例,同时采集患儿痰标本、血标本、尿标本,对痰、血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尿肺炎链球菌抗原。结果300例患儿中,痰培养、血培养和尿肺炎链球菌抗原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0.33%(31/300)、15.67%(47/300)和19.33%(58/300),尿肺炎链球菌抗原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血培养检测阳性率高于痰培养(P<0.05);尿肺炎球链菌抗原检测诊断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98%(39/47)和92.49%(234/253)。结论尿肺炎链球菌抗原检测可作为儿童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