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强实验动物中心SPF高等级别的实验动物日常管理,笔者以右江民族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日常管理为例,谈谈从事饲养、种群管理及消毒工作等方面的体会,以期保障实验动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微生物控制在SPF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方法建立SPF动物生产的管理制度并进行微生物监测。结果屏障系统经初始消毒后采样作细菌培养显示阴性,饲料、垫料不同消毒方法、包装方式其无菌保存时间不同,饮水经臭氧消毒后无菌状态不超过1周。结论合理的屏障系统设计、布局和严格的日常运行管理制度能保障以及定期的微生物监测体制是SPF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4.
生命科学是现代科学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条件,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实验动物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手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压强梯度、换气次数、气流速度、空气洁净度、落下菌数、氨浓度、噪声、照度等参数)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实验动物行业的特点制定的国家标准所限定的。其中温度、相对湿度、压强梯度等参数是随外界气象环境条件而变的,其余参数在建设过程中由建设部门设计确定,一旦设施建设完毕,这些参数是相对稳定的。为了保证一个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正常运行,就必须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一个完备的自动化保证体系,确保上述几个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的重要参数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隔离器饲育SPF鸡生产管理方式,探讨并建立其微生物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引进的SPF鸡种蛋进行孵化后,将种鸡置于隔离器中进行饲养,在种鸡10、20、40周龄时采取鸡血清进行微生物质量监测,检验当前SPF鸡生产管理和微生物质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隔离器饲育SPF鸡初期由于对孵化环节控制不严出现了微生物污染现象。在对孵化环节操作管理改进后,隔离器饲育SPF鸡的微生物状况得到控制。结论通过加强各个环节消毒,隔离器饲育环境能够保证SPF鸡的微生物质量。适当控制隔离器内SPF鸡的密度不仅有利于SPF鸡的繁育和种蛋回收,而且有利于环境微生物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肠道内细菌通过肠粘膜屏障侵入到肠道以外部位形成感染的过程称之为“细菌移居”或肠源性感染。本实验利用无菌和无特殊致病菌动物进行研究,证实肠道中的常驻菌乳酸杆菌和非常驻菌肠炎沙门氏菌,均能够通过破坏肠粘膜的机械性屏障侵入体内形成肠源性感染。肠道中细菌主要是通过细胞内途径穿过肠粘膜屏障。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的溶酶体是肠粘膜抗感染防御屏障中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SPF鸡实验动物室的建立及其实验应用范书曦,周蛟,郭志弘,张方亮,姚炜光,阎乃颐,苏凤林,刘有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建筑及设施1.1门窗为加密封条的铝合金、玻璃结构。墙壁经技术处理外喷2-3次仿塘瓷漆,用强化水泥板吊顶,处理同墙壁。墙... 相似文献
9.
刘德惠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1994,4(3):179-183
饲养环境是实验动物的生存条}牛,饲养环境的良好与否不仅直接或问接地影响着实验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及其各种遗传与生物学特性的表达,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应用实验动物所进行的各类科学实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精确性和重复性。尽管如此.但是由于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对全省145个实验动物科技机构的环境设施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进行了检测。环境检测结果:合格单位127个(普通级环境125个,清洁级环境2个),合格率87.58%,对70批动物(其中小鼠36,大鼠10,豚鼠3和兔21批)的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合格动物54批(其中小鼠26,大鼠10,豚鼠1和兔17批),合格率77.14%。上述结果与1991年的相应指标比较,合格率分别提高21.4和5.7个百分点。文章还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皖南医学院SPF级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及分析,以确保达到保障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质量的目的。方法:以GB14925-2010为检测依据和综合判定原则,选用专业检测仪器进行屏障环境相关指标采集和评判。结果:屏障环境设施各项技术指标,如温度、相对湿度、噪声、工作照度、动物照度、换气次数、气流速度、静压差、空气洁净度、沉降菌、氨浓度等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皖南医学院SPF级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可以有力保障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为科学研究提供高品质的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对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建立和管理进行初步探讨。对象把武汉生物研究所的清洁级实验动物设施改建为SPF级设施。设计原则SPF级实验动物生产饲养和实验饲养设施条件配套,人、物、动物、空气流的工艺流程合理。结果改造后的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环境参数符合国标要求,已取得相应的许可证。 相似文献
15.
郭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2,12(1):44-46
对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建立和管理进行初步探讨,广西药品检验所SPF级实验动物中心位于本所实验大楼国层新建而成,建筑面积为485m^2,土建投资约120万元;其中净化设备装饰面积为250m^2,净化设备装饰投资约80万元,机房面积为35m^2,设计的原则是包括SPF级实验动物饲育和实验饲养的设计条件,本文主要介绍本所SPF级实验动物中心设施建设的规模、设计、施工监督及节能空调通风系统的选用等情况,指出SPF级实验动物中心设施建设中的经验体会,本所SPF级实验动物中心的环境与设施经有关部门检测、验收、各项性能参数都能符合SPF级实验动物设施标准要求,且能达到节能、节资、管理方便等目的。 相似文献
16.
向志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6,26(2):33-39
本文对我国现行实验动物微生物国家标准中小鼠和大鼠涉及的微生物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考量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谱,病原对实验动物自身的危害,病原对科学研究的影响水平以及国内外病原微生物的流行情况,以期为我国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实践对SPF级实验动物的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认为在SPF级实验动物生产中不仅要注重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和质量监测,还要注重对设施和人员的管理,这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SPF级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9.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6,26(2):1-3
1994年我国第一个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监测等级》颁布实施以来已经跨越20年,使得微生物监测工作有了依据,在促进我国实验动物质量提高,满足科学研究需要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国标本身在伴随着实验动物整体发展而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诸如定位问题、等级问题、检测频率问题等等。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供大家思考,以便集思广益,为配合国家十三五和中长远科技发展计划,修订更科学、更严谨、更适用的微生物标准做好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20.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Laboratory animal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 and housing facilities)是影响动物进化、生态反应、育种、保种、动物生产及动物实验重要基本条件。定期或不定期监测实验动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是否维持在适应状态至关重要,因此,实验动物的环境设施监测与遗传监测、营养监测、微生物监测一样,是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的基本手段。本文对2005年江苏省已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14家单位,23处环境设施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