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晚期糖化终产物对离体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晚期糖化终产物对离体新生牛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观察VSMC受AGEs刺激后其生长,超微结构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PDGF-A)的变化以及维生素E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AGEs促进VSMC生长,细胞内AGEs和PDGF-A的免疫反应呈阳性,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增多。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氢对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H2O影响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机理。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H2O2(250μmol/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面粘附分子ICAM-1、VCAM-1、E-selectin表达影响的时程变化,和不同浓度H2O2(50、150、250、350、450μmol/L)作用下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VCAM-1、E-selectin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用浓度为250μmol/L的H2O2处理内皮细胞,三种粘附分子表达的时间过程不完全相同,ICAM-1表达持续上调,VCAM-1表达在3小时达到峰值,而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E-selectin表达在3小时才开始显著上调,5小时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②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内皮细胞3小时后,介导三种粘附分子表达达到峰值的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③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内皮细胞3小时后,介导三种粘附分子表达达到峰值的浓度不完全相同。ICAM-1和VCAM-1表达在浓度为250μmol/L时达到峰值,而E-selectin表达的峰值在浓度为350μmol/L时,当浓度继续增高时,其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h2O2能引起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表达上调,在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H2O2可能通过激活粘附分子的表达而加重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不同浓度或不同时间范围内尿酸盐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of vessels,ECV)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用710μmol/L、1070μmol/L、1430μmol/L等不同浓度的尿酸盐刺激,用流式细胞术(FCM)、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测定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结果(1)低浓度及中浓度尿酸盐刺激组细胞ICAM-1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而高浓度尿酸盐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内皮细胞在中浓度尿酸盐刺激下,ICAM-1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于8h、16h、24h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但其基因表达于48h已开始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蛋白表达在48h仍持续升高,呈现出时间依赖关系。结论说明尿酸盐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血管内皮细胞,诱导炎症分子的超表达,这也可能是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或不同时间范围内尿酸盐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of vessels,ECV)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用710μmol/L、1070μmol/L、1430μmol/L(低、中、高)等不同浓度的尿酸盐刺激,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测定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mRNA表达;尿酸盐终浓度为1070μmol/L,分别孵育细胞8h、16h、24h、48h后用RT-PCR技术测定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mRNA表达。结果(1)低、中、高浓度尿酸盐刺激组细胞VCAM-1的mRNA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以中浓度尿酸盐刺激组表达为最高。(2)内皮细胞在中浓度尿酸盐刺激下,8h、16h、24h、48h VCAM-1的mRNA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其表达于16h达到峰值。结论尿酸盐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血管内皮细胞,诱导炎症分子的超表达,这也可能是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与冠心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机制研究表明: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细胞粘附机制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粘附到冠脉内皮细胞,继之白细胞激活,释放活性物质,产生氧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心肌损伤,进而导致冠心病进展恶化。 相似文献
6.
不同雌激素水平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雌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的调节。方法(1)雌性SD大鼠24只分为假手术组、去势组、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内皮素、前列环素的含量,铜-镉还原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的产量。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肺血管内皮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含量。(2)正常雌鼠肺培养的第2代血管内皮细胞,按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17-βE2)分为A组(对照)、B组(3×10-8mol/L17-βE2)、C组(3×10-7mol/L17-βE2);D组(3×10-6mol/L17-βE2)、E组(3×10-6mol/L17-βE2+3×10-6mol/L他莫西芬)处理48h,白细胞介素-1β作用后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VCAM-1表达量。结果(1)去势组雌鼠血中一氧化氮(18μmol/L±8μmol/L)、前列环素(8.5pg/ml±2.5pg/ml)均降低,治疗组二者水平明显升高(31μmol/L±7μmol/L,P<0.05;10.9pg/ml±3.4pg/ml),而内皮素含量变化则相反(170pg/ml±39pg/ml;100pg/ml±32pg/ml,P<0.05)。(2)去势组雌鼠血管内皮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含量(fmol/106cell)显著降低(6.7±0.5),治疗组雌激素受体含量维持在高水平(17.6±1.2,P<0.01)。(3)白细胞介素-1β作用后A组表达VCAM-1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17.5%±1.5%),B、C、D组表达VCAM-1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15.4%±1.42%、12.4%±0.34%、8.7%±0.27%,P<0.01)。结论雌激素水平可明显影响雌鼠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一氧化氮、前列环素的分泌,并可影响雌鼠血管内皮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含量。雌二醇均可降低白细胞介素-1β诱发的雌鼠血管内皮细胞VCAM-1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中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可引起细胞内产生过氧化物和炎症因子,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MEC)凋亡,视功能破坏。文中观察藏红花素对在AGE作用下RMEC活性、凋亡比例、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物、细胞内和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的干预,探讨藏红花素对AGE引起RMEC凋亡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培养RMEC,浓度为10、50和100μmol/L藏红花素培养液作用于RMEC,观察4d内细胞增生变化并记录生长曲线。不同浓度藏红花素溶液作用于AGE处理的RMEC 12 h,锥虫蓝染色计数活细胞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比例,荧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ROS含量,采用蛋白电泳和ELISA测定RMEC内和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 RMEC在10、50μmol/L藏红花素的培养液中可以继续增生。培养至3 d和4 d时,100μmol/L藏红花素可使细胞增生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100 mg/L AGE处理12 h和24 h后RMEC活细胞比例明显下降。10、50和100μmol/L藏红花素可不同程度保护AGE处理后RMEC活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100 mg/L AGE处理12 h后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升高。10、50和100μmol/L藏红花素处理12h后凋亡细胞比例均有下降。AGE处理12h后RMEC内ROS水平明显升高。10、50和100μmol/L藏红花素可不同程度抑制AGE处理后RMEC内ROS水平。AGE处理后RMEC内和上清液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10、50和100μmol/L藏红花素可明显抑制AGE处理后RMEC内和上清液中TNF-α水平。结论藏红花素可能通过抑制AGE诱导RMEC中ROS产生并减少TNF-α合成途径,防止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及内皮NO生成的影响,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HUVECs的原代培养,3~5代用于实验;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两种粘附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Griees反应原理测定上清NO释放量。结果:HUVECs未活化时不表达VCAM-1而ICAM-1呈低表达状态;AngⅡ在生理浓度时(1019mol/L)即可刺激HUVECs表达ICAM-1和VCAM-1mRNA,随浓度增加表达增强;10^-7 mol/L AngⅡ在不同时间点刺激HUVECs 6h即有ICAM-1mRNA和VCAM-1mRNA较高表达,但高峰有所不同,前者在10h左右,后者为12h。在AngⅡ刺激下两种粘附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趋势与mRNA相似;并随浓度增加而明显抑制NO生成。结论:AngⅡ明显增强HUVECs表达粘附分子,并抑制其NO生成,具有显著的促炎和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TNF-α刺激下上皮细胞样细胞株A549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mRNA表达变化,探讨在炎症过程中,A549细胞中ICAM-1的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方法培养A549细胞,利用一定浓度的TNF-α刺激后,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上A549细胞的ICAM-1的表达变化。结果A549细胞在TNF-α刺激下,ICAM-1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6h时表达开始大量升高,12h时达到较高水平,并稳定于一定水平。结论TNF-α刺激后可引起A549细胞ICAM-1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修饰蛋白引起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内皮细胞来自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将内皮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GE修饰人血清白蛋白(AGE-HSA)共同培养,以二氢二氯荧光素标记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荧光强度。结果:AGE-HSA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刺激内皮细胞氧化水平增高,此作用可被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抑制。结论:AGE修饰蛋白能够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内氧化水平增高,这一作用可能参与了AGE相关性疾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刺激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干预前后小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培养上清中TNF—α水平。结果发现AGEs刺激后微血管内皮细胞VCAM—1表达增加,TNF—α水平升高;NAC干预组VCAM—1表达降低,TNF—α水平下降并具有剂量依赖性。提示NAC能抑制AGEs诱导的微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TNF—α的介导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孵育的牛血清白蛋白(BSA)非酶促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50g/L牛血清白蛋白(BSA)、500g/LD-葡萄糖,于37℃孵箱内避光孵育12wk,制备外源性AGEs-BSA.体外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分设不同浓度梯度的AGEs实验组、BSA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MCP-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ICAM-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蛋白(RAGE)的表达,RT-PCR检测RAGE mRNA的表达.结果:100,200,400mg/L AGEs可显著增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13.2%,14.5%,38.1%),MCP—1[(52.5±5.5),(116.0±3.1),(139.6±8.7)μg/L]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且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均明显增加RAGE的表达(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AGE—BSA可刺激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过量表达ICAM-1和MCP-1,从而加速心肌微血管炎症的发生与发展.其机制可能是AGEs上调了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RAGE的表达.也进一步证实了AGEs—RAGE信号系统的起动是糖尿病心肌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替米沙坦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研究替米沙坦对AGEs所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干预作用和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AGEs诱导组(10-4~10-1mg/mL),AGEs+替米沙坦组(1、10、100 nmol/L).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及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含量,RT-PCR检测VCAM-1、MCP-1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mRNA.结果 AGEs组人内皮细胞内活性氧荧光强度增强,替米沙坦干预后降低;AGEs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强人内皮细胞对VCAM-1和MCP-1基因的转录,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GEs(10-4mg/mL)组VCAM-1和MC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0.24±0.01 vs 0.07±0.02;0.25±0.01 vs 0.18±0.03,P<0.05);替米沙坦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内皮细胞对VCAM-1和MCP-1基因的转录,与AGEs诱导组相比,替米沙坦(10 nmol/L)组人内皮细胞的VCAM-1和MCP-1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0.23±0.01 vs 0.85±0.11;0.62±0.10 vs 1.05±0.04,P<0.05);与AGEs诱导组相比,替米沙坦(1 nmol/L)组人内皮细胞RAGE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64±0.03 vs 1.18±0.10,P<0.05).结论 AGEs增强人内皮细胞表达VCAM-1和MCP-1;替米沙坦可能通过抑制RAGE表达来抑制AGEs诱导的人内皮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高脂血症对内皮VCAM-1表达的影响及非诺贝特的血管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脂与炎性因子在动脉硬化早期对内皮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 实验包括正常对照组(只喂基础饲料),另两组通过4周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以后继续高脂喂养,其中非诺贝特治疗组在高脂喂养同时喂服非诺贝特40mg/(kg·d),而高脂血症组不予药物治疗,20周后检测3组的血脂、一氧化氮浓度及观察血管内皮VCAM-l的表达水平和细胞黏附密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NO水平较低、血管内皮上白细胞黏附增多、VCAM-l表达强度较强及范围较广.非诺贝特治疗组与高脂血症组比较,血NO水平提高、血管内皮VCAM-1表达水平和细胞黏附数目均较低(少).结论 高脂血症可抑制机体NO活性,并促进VCAM-1对血管内皮的损害,非诺贝特能有效地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该作用与一氧化氮水平提高、VCAM-1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大鼠NO及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脂与炎性因子对内皮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 实验包括正常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高脂血症组(高脂喂养)和高脂血症非诺贝特治疗组(高脂喂养),其中非诺贝特治疗组在高脂喂养同时喂服非诺贝特40mg·(kg-1·d-1)而高脂血症组不予药物治疗,20周后检测3组的血脂、NO浓度及观察血管内皮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水平和细胞粘附密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NO水平较低、血管内皮上白细胞粘附增多、VCAM-1表达强度较强及范围较广.非诺贝特治疗组与高脂血症组比较,血NO水平提高、血管内皮VCAM-1表达水平和细胞粘附数目均较低(少).结论 NO减少及炎症因素的介入参与了血管损害机制,非诺贝特能有效地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该作用与NO水平提高、VCAM-1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肺纤方提取物干预体外培养肺微血管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 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肺纤方干预肺纤维化微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从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分离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将其等量分为模型组,氯沙坦组,泼尼松组,肺纤方大、中、小剂量组。模型组加入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氯沙坦组加入含20%胎牛血清及10 mg/L氯沙坦的DMEM培养基,泼尼松组加入含20%胎牛血清及5 mg/L泼尼松的DMEM培养基,肺纤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加入含20%胎牛血清及100、60、20 mg/L肺纤方提取物的DMEM培养基,分别作用24 h。双链嵌合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VEGF、VEGFR 2、PAI-1与VCAM-1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肺纤方大、中、小剂量组VEGF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VEGFR2无显著差异;肺纤方大剂量组PAI-1 mRNA表达显著降低;肺纤方大、中剂量组VCAM-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肺纤方可通过抑制肺微血管VEGF、PAI-1及VCAM-1的表达改善血凝及纤溶,抑制血管形成而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同型半胱氨酸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精氨酸转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 )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L-arginine/NO)途径的影响及HCY致血管损伤的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4组(每组n=6),加入HCY使终浓度分别为0、0.01、0.1 和1 mmol*L-1,培养12 h后,检测内皮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漏出及细胞L-arginine转运、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ynthase, NOS)活性和亚硝酸盐(NO2 )生成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0.1 mmol*L-1HCY增加LDH 漏出, 1 mmol*L-1HCY降低细胞存活率, 增加LDH 漏出; 0.1、1 mmol*L-1组NO 生成显著降低,但仅在1 mmol*L-1组才降低NOS活性.HCY 呈浓度依赖地降低内皮细胞L-arginine 转运,0.01 mmol*L-1 HCY即明显抑制细胞L-arginine 转运速率, 0.1、1 mmol*L-1HCY不仅显著降低细胞L-arginine 最大转运速率,而且增高米氏常数, 降低了转运效率.结论:HCY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L-arginine/NO 途径,尤其是抑制细胞L-arginine 转运,这可能是HCY 导致心血管疾病时心血管功能和结构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及HO-1在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中的地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加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60只成模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锡原卟啉-9(SnPP-IX)组、普罗布考组、普罗布考+SnPP-IX组,每组15只,持续药物干预12周,24周末检测各组血脂,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白介素-18、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感C反应蛋白的水平;观测斑块的病理形态及组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腹动脉组织中HO-1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检测HO-1 mRNA的表达,酶法检测HO-1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普罗布考组斑块内HO-1的表达及活性显著增加,主动脉斑块面积、内-中膜厚度显著减小,斑块纤维帽厚度增加,免疫组化检测斑块内巨噬细胞浸润减少,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炎症因子的水平降低(P均<0.01)。使用锡原卟啉-9抑制HO-1的产生及活性,促进了斑块的进展,增加了血浆中氧化及炎症因子的水平(P均<0.01)。普罗布考干预的同时抑制HO-1的活性,显著减弱了普罗布考的抗动脉粥硬化作用(P均<0.01)。结论普罗布考通过诱导HO-1产生发挥其抗炎、抗氧化作用,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增加斑块的稳定性。HO-1可能是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体系。方法 4~6周的清洁级C57小鼠的心室肌,利用胰蛋白酶及Ⅱ型胶原酶消化过滤收集的滤液进行重新悬浮种植于明胶包被的培养瓶中,通过倒置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形态及生长状态,得出生长曲线,并利用免疫荧光鉴定(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原vWF)培养出的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荧光鉴定证实为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第1、2天生长相对缓慢,而到第3、4天细胞呈对数生长,第6、7天细胞达到融合。结论采用明胶包被培养瓶,通过机械剪切、蛋白酶消化、过滤方法,并进行了相关鉴定,可获得较纯的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这为研究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血管再生等提供了实验来源。 相似文献
20.
<正>Objective:Periplocin is an active digitalis-like component from Cortex Periplocae,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diseases in China for many years.According to th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cardiovascular effect of periplocin from in vivo experiments,subsequent in vitro experiments are greatly needed for the global assessment of periplocin.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ell proliferation effect and the mechanism of periplocin on endothelial cells.Methods: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periplocin(0.4, 2,10,50,250μmol/L;6,12,24,48,72 h) was investigated by a comparison with the well-reported cardiac glycoside,ouabain,on mouse 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3-(4,5-dimethylthiazolyl)- 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and 5-bromo-2-deoxyuridine(BrdU) assays were used to evaluat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viability.Subsequently,cDNA microarra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periplocin-(50μmol/L) and ouabain-(50μmol/L) treated cells,and data was analyzed by ArrayTrack software.Results:Periplocin could increase cell viability to a level lower than ouabain in the MTT analysis,but decrease LDH release simultaneously.The BrdU incorporation assay showed an increase in cell proliferation with 2-50μmol/L periplocin.Genes related to protein serine/threonine kinase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ly enriched in the 160 genes identified in periplocin versus the control.In the 165 genes regulated by periplocin versus ouabain,GTP-binding was the most altered term.Conclusion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proliferation action of periplocin on CMEC.Meanwhile,its lower cytotoxicity compared to ouabain provides a new insight into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