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细胞电泳技术是研究膜结构与功能的手段之一。细胞膜表面电荷密度与辐射损伤、化学修饰、免疫修饰以及肿瘤、白血病、心血管疾患等的发病机理均有一定关系。 本实验,应用细胞电泳技能共检测了15例乳腺癌、13例子宫颈癌患者于放疗前后和60例无癌症健康妇女的外周血红细胞电泳率(RBC—EPM)。癌患均以~(60)Co.γ放射源进行外照射放疗,照射率为56.6R/min,疗程开始的初次照射量:乳腺癌为300R,子宫颈癌为400R;疗程末次照射量均为500R。在初、末两次照射之前及照射后1小时,各取耳血10μl,以2.5mlPH7.4磷酸缓冲液制成红细胞悬液。在25±0.5℃下,用细胞电泳装置观测了细胞电泳率(μ/sec/v/cm)。  相似文献   

2.
小儿肾病综合征红细胞膜电荷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36例肾病综合征(NS)患儿红细胞(RBC)膜电荷量及18例NS患儿RBC表面涎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NS患儿RBC膜AB结合量较正常儿童明显降低;表面涎酸含量与正常儿童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提示:NS时RBC膜电荷呈“功能性”降低,NS患儿尿蛋白量与其RBC膜电荷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脾切除后兔红细胞膜表面形态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日本大耳白兔脾切除后红细胞膜表面形态改变。正常红细胞形态为双面凹形,脾切除后出现明显的异形红细胞,其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部分红细胞膜表面可见一个或多个半球形隆起。结果表明脾脏对维持正常红细胞形态非常重要,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及淋巴结不能完全替代这种功能。  相似文献   

4.
小檗碱对兔红细胞膜流动性及膜蛋白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叶小利  李学刚 《医学争鸣》2009,30(17):1627-1629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细胞膜流动性及其膜蛋白荧光的影响.方法:以制备的兔红细胞膜为材料,1,6-diphenyl-1,3,5-hexatriene(DPH)为荧光探针,运用荧光偏振技术检测与小檗碱作用后兔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观察小檗碱与兔血红细胞膜蛋白作用后Tyr残基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兔血红细胞膜与小檗碱作用后其荧光偏振P值发生了剂量依赖性的下降;小檗碱使兔血红细胞膜蛋白Tyr残基的荧光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淬灭作用.结论:小檗碱在体外能有效提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可能与小檗碱多种心血管药理活性有关;小檗碱与膜蛋白的作用可能是膜流动性变化的引发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2mW/cm~2及0.4mW/cm~3二种强度的脉冲微波辐射家兔,观察其对脑电图各频段积分振幅值和心率的影响。结果得出:(1)家兔脑波频率以慢波为主,在微波辐射后未见慢波增多或a波减少等现象,各波辐射前后的频谱积分指数均无明显差异。然而脑电图总的积分值则显示有一定影响,在辐射开始后,两个辐射组都有增高,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小强度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在辐射源切断后,两个辐射组都出现积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射对动物脑电图影响的实验研究国外曾有不少报道。他们大多用肉眼观察脑电变化,并未采用脑电定量分析技术,并且不同作者如 Bertharion~((1))及 Aca(?)aeB~((2))所报道的微波对脑电图作用的阈值近千倍之差。我们在观察记录不同强度微波辐射过程中脑电图改变的同时,使用电子积分仪,作脑电各频段积分振幅的计量,进行定量分析,以避免脑电瞬时变化所产生的误差。同  相似文献   

7.
细胞膜蛋白的巯基(包括内、外表面)有许多种生理功能,如受体反应,离子通道,酶反应中心等,尤其是细胞膜外表面的巯基更为活跃。曾有人用有机汞盐(PCMB),二硫二硝基苯甲酸(DTNB),N—乙基马来酰亚胺(NEM)等测定细胞膜巯基总量,由于这些药物易使细胞破损;或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  相似文献   

8.
微波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波技术在通讯、雷达、探测、电视、核物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的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微波照射生物体时能穿透组织产生热和非热的生物效应 ,而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是反映微波损伤较敏感的系统之一。作者通过大量文献 ,就微波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现况做一综合评述。1 微波辐射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神经行为功能学检查主要是应用心理学及生理学方法 ,客观地揭示有害因素在低剂量长期作用下对精神活动及神经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影响 ,它能较正确地反映出作业人员的精神活动与神经系统的损害程度 ,并在预防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对红细胞膜流动性和红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45例,测定膜胆固醇、磷脂含量、胆固醇/磷脂比值,同时用DPH探针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扫描电镜观察红细胞形态。结果 肺心病患者膜胆固醇含量、胆固醇/磷脂比值明显升高,膜磷脂含量和膜流动性明显降低,异常形态的红细胞明显增多;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含量改变是引起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和红细胞形态异常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丹参注射液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冠明 《广西医学》1996,18(3):235-236
丹参是一种活化血瘀药物。本用荧光偏振法研究丹参注射液对人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丹参的终浓度为3mg/ml时,红细胞膜微粘度显降低(2.089±0.298泊,对照组为2.504±0.361泊,P〈0.01)。提示丹参能降低红细胞膜微粘度,使膜流动性增加是该药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戊二醛作为交关剂,使红细胞膜蛋后氨基形成交联,研究了膜蛋白分子构象的变化以及由此地致的膜粘性的改变,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后的红细胞膜蛋白的电子自旋共振滋谱(ESR)显示出膜蛋白强弱固定比上升,蛋白分子三级结构趋于收缩,红细胞膜粘度。  相似文献   

12.
中药对红细胞膜流动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邻苯三酚在碱性条件下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对人红细胞膜的过氧化损伤作用为研究模型,探讨丹参、生姜、鱼腥草等8种中药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丹参等8种中药对人红细胞膜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蜂王精对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荧光偏振技术测定了蜂王精对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喂以高胆固醇后,大鼠红细胞膜微粘度增大,而蜂王精则使其下降至正常水平。由此讨论了蜂王精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水平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活性氧对红细胞膜流动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活性氧诱导红细胞发生氧化溶血的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 H2 O2 作用于离体正常红细胞 ,分别用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溶血度、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 (L PO)、红细胞膜微粘度。结果 :5 0 ,10 0 ,12 0 mm ol/ L 浓度的 H2 O2 作用于红细胞后 ,均引起红细胞发生氧化溶血 ,红细胞溶血度、红细胞膜 L PO、红细胞膜微粘度均明显增加 ;H2 O2 在 5 0~ 12 0 mm ol· L- 1浓度范围内 ,红细胞溶血度、红细胞膜 L PO、红细胞膜微粘度的增加与 H2 O2 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红细胞膜微粘度与红细胞溶血度呈明显正相关 ,红细胞膜 L PO与红细胞膜微粘度呈明显正关。结论 :活性氧引发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导致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在活性氧诱导红细胞发生氧化溶血的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MOCA对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荧光偏振法,以DPH为探针,测定了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实验结果表明,4,4′-亚甲基双(α-氯苯胺)(MOCA)可引起红细胞膜损伤,导致膜流动性降低,而加入VC或VE后,均可使膜流动性恢复近于正常水平,提示VC和VE可保护红细胞,免于MOCA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肾病综合征红细胞膜电荷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尿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红细胞(RBC)膜Alcian蓝(AB)结合量为指标观测36例肾病综合征(NS)患儿RBC膜电荷量,并测定其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1)患儿RBC膜AB结合量明显降低,但其RBC表面主要阴离子涎酸含未减少,提示NS患儿RBC膜电荷量呈“功能性”降低。(2)患儿全血粘度(高切及低切)、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方程K值,红细  相似文献   

17.
18.
我们从人脑和肝组织中分离获得的神经节苷脂单组分GM_1和GM_3对兔红细胞膜钠泵活性影响进行了研究。GM_1的组成中比GM_3多一个半乳糖-N-乙酰半乳糖残基。实验表明:GM_1对兔红细胞膜钠泵有激活作用,而GM_3则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V_m发生改变而K_m不变。提示外源性GM_1和GM_3的掺入,对钠泵的激活和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诱导细胞膜微环境的改变,或直接结合于膜上的特殊位点,引起钠泵构象的改变而影响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辐射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职业暴露条件下微波辐射对工人健康的影响问题,目前国际上看法仍很不一致。近年来国内陆续进行了一些有关射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研工作,在场强与效应两者的关系上显得较为紊乱,在低强度的微波辐射下是否能促进晶状体老化及引起其他客观指标的改变,观察结果的分歧也很大。本文结合全国职业病普查,扩大检查数,在观察微波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同时,按场强和剂量大小及波的特性(脉冲波和连续波)进行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