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研究成药期党参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变化,揭示党参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供水、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4个水分处理,通过测定党参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干旱胁迫对党参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党参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叶绿素b无明显变化;电导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无明显变化;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逐渐增加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无明显变化;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呈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干旱胁迫下,党参通过增加脯氨酸含量调控细胞渗透势,同时提高抗氧化酶POD和CAT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产物对细胞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以6月龄肉桂实生苗为实验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干旱程度下种苗的生理指标(渗透物质、抗氧化酶等)和化学成分以及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随着PGE 6000(0,5%,10%,15%)和时间(3,5,7 d)的增加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速率减缓;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香豆素、肉桂醛、肉桂酸和二甲氧基肉桂醛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肉桂醇含量持续上升。干旱胁迫下肉桂幼苗根系活性氧和NO含量荧光信号明显强于对照。进一步相关性分析表明,香豆素含量、二甲氧基肉桂醛含量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肉桂酸含量与POD,S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发现肉桂幼苗在短期或轻度干旱胁迫下表现出一定的耐旱潜力,但干旱超过一定程度,幼苗体内生理代谢会失衡。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6,(1)
目的:对PEG-6000处理广丰药薯试管苗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为广丰药薯的大田移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的方法,测定PEG-6000处理下广丰药薯试管苗的总叶绿素、可溶总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以及SOD、CAT和POD的活性。结果: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中,随干旱胁迫的加重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广丰药薯试管苗的总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可溶性总糖、脯氨酸和MDA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CAT、POD和SOD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广丰药薯试管苗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表明广丰药薯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在不同浓度盐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揭示盐胁迫对半夏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其适应机制。方法:以半夏植株为实验材料,设置5个盐浓度(0、50、100、150、200 mmol/L)处理,在胁迫第5、10、15天时取半夏根、块茎及叶片进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结果: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半夏植株各部位的脯氨酸(Proline, PRO)含量、MDA含量及块茎、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大致呈上升趋势;半夏各部位的抗氧化酶活性及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则先升高后下降;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 IAA)含量逐渐降低;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含量逐渐升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AB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半夏具有一定的耐盐性,能在100 mmol/L盐浓度且受胁迫时间少于10 d的范围内,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调节胁迫反应激素与生长发育激素等来抵御盐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6,(11)
目的:探讨外源物质提高麻黄抗旱性的相关生理机制,确定最佳外源物质及使用浓度。方法:利用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采用培养皿发芽法,测定了外源SNP、甜菜碱、腐植酸处理下麻黄种子萌发、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平均值法筛选出最佳处理。结果:干旱胁迫下,麻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显著降低,胚根及下胚轴伸长受抑,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对比干旱胁迫,外源物质处理下萌发指标升高,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且随处理浓度增加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综合评价表明20 mmol/L甜菜碱、0.10 mmol/L SNP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干旱胁迫。结论:麻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是其抵御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外源SNP、甜菜碱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麻黄萌发期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分处理对夏枯草花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巧生  周黎君  武征  张志远 《中草药》2010,41(10):1715-1719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夏枯草花期生长与生理的影响。方法采用每天定时定量称其质量的方法处理夏枯草植株,测定相关指标,结合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水分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植株以S2长势最好,S3增量最大且抽薹数最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脯氨酸(Pro)呈上升趋势;相同处理时间下,随水分胁迫梯度不同,SOD、丙二醛(MDA)与Pro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以S2量最低;可溶性糖量随逆境加深而下降。结论夏枯草保护酶与渗透调节物质是一个整体,当植株受到外界胁迫时,共同发挥保护与协调作用;花期夏枯草所需水分以65%~70%最有利于成花,以80%~85%抗氧化与渗透调节物指标最低,形态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7.
钾肥和水分对菘蓝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以菘蓝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硫酸钾用量(K0 0 g·kg-1,K1 0.33 g·kg-1,K2 0.67 g·kg-1)和水分条件(适宜水分和干旱),研究菘蓝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明确钾肥和水分对菘蓝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缓解菘蓝干旱胁迫提供依据。研究发现:①干旱胁迫下菘蓝生长受抑制,生物量下降;钾肥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菘蓝幼苗的伤害。②与无钾处理相比,干旱胁迫下,K1,K2处理地上部生物量增加89.13%,60.87%,K1处理地下部生物量升高,但K2处理地下部生物量下降。③干旱胁迫下,K1,K2处理较K0处理SOD,CAT,POD活性显著增大;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升高16.67%,5.00%,脯氨酸含量分别升高42.41%,65.62%,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综上可得,干旱抑制菘蓝生长,适量钾肥可以通过影响菘蓝植株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方式达到缓解干旱胁迫目的。  相似文献   

8.
郑秀芳  王桔红  汪小东  张超强  王兴龙 《中草药》2013,44(21):3048-3052
目的 研究NaCl胁迫对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ceolata愈伤组织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拟从细胞水平上探讨其适应盐环境的生理机制。方法 在附加0.2%~1.2% NaCl的继代培养基上对愈伤组织进行胁迫培养,测定其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丙二醛(MDA)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当NaCl小于或等于0.8%时,随盐离子质量分数的增加,愈伤组织生长量下降,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而当NaCl大于0.8%时,愈伤组织生长极为缓慢;可溶性糖和脯氨酸量随NaCl质量分数的升高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均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质、SOD、CAT和POD酶活性随NaCl质量分数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量在0.8% NaCl及以下时积累缓慢,而NaCl高于0.8%时急剧增加。结论 披针叶黄华愈伤组织具有适应一定质量分数(≤0.8% NaCl)盐渍生境的能力,其在受到盐胁迫时可以通过增加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可溶性糖类以降低渗透势及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盐伤害。  相似文献   

9.
Wen Q  Zhang N  Cao RX  Zhou XY  Tang J  Wu NB 《中药材》2012,35(3):341-346
目的:探讨UV-B辐射胁迫下黄连的抗逆生理机制,为黄连栽培及提高黄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设置UV-B辐射时间及不同强度梯度,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对各处理组的黄连同工酶及相关逆境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UV-B辐射3 h后,SOD1(Rf=0.125)、SOD2(Rf=0.312)、CAT1(Rf=0.428)、POD3(Rf=0.290)、POD4(Rf=0.636)谱带被先后诱导,随着UV-B辐射时间的增长,这些谱带开始丢失或减弱,尤其处于重度UV-B胁迫下,CAT1(Rf=0.428)、POD3(Rf=0.290)谱带会提前丢失;此外,UV-B辐射使得叶片中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UV-B辐射7 h后,除UL组脯氨酸上升外,各组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开始有所下降,可溶性蛋白谱带数增多。结论:短时间的UV-B辐射会诱导黄连增加抗氧化酶同工酶的表达量及谱带数,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抗性物质来提高自身抗性能力,UV-B辐射持续7 h后,黄连自身调节系统被破坏,代谢开始紊乱,同工酶谱带开始丢失及减弱,可溶性蛋白条带增多变宽。  相似文献   

10.
灰毡毛忍冬扦插繁殖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雪  李隆云  杨宪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1):1378-1381
目的:探讨灰毡毛忍冬扦插繁殖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从而为灰毡毛忍冬扦插繁殖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保障。方法:对扦插繁殖过程中插条叶片及基部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总氮及全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插条叶片及插条基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插条叶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趋势也是先下降后上升,而插条基部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后期下降较缓和。插条叶片及基部的总氮含量均是先下降后趋于稳定。叶片中全磷含量先降低后有所回升,插条基部全磷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不定根的发生与营养物质的水平状况有密切关系,营养物质对灰毡毛忍冬扦插生根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金叶过路黄在NaCl胁迫下,反映抵抗逆境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及胁迫对其叶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150、200、250、300 mmol·L-1) NaCl营养液对金叶过路黄幼苗进行不同强度的盐胁迫处理,测定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SOD等8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并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对金叶过路黄叶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深,渗透调节物质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升高,脯氨酸的含量在250 mmol·L-1盐浓度胁迫时达到最大值,叶绿素a和b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300 mmol·L-1含量有所升高。MDA含量和SOD总活性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大,4个不同浓度盐胁迫组的P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CAT活力在轻度盐胁迫时有所上升,增大胁迫浓度,活力迅速下降。金叶过路黄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在盐胁迫后有所变化。 结论 金叶过路黄在盐胁迫时主动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增强抗氧化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抗盐性。但盐胁迫影响其挥发性成分,可能进而影响其药用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三七幼苗(30 d苗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其各部位抗氧化酶、渗透物质和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和叶中POD,APX活力随处理浓度(PEG 6000 0,2.5%,5.0%,7.5%)和时间(1,2,3 d)的增加而不断上升,SOD则表现为在同一处理时间下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同一处理浓度下则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CAT活性表现为在同一处理时间下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处理浓度下则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茎中SOD,APX活性变化不明显,CAT活性随处理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根和叶中MDA、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及根系活力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处理1 d 后,根尖H2O2和NO荧光信号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综上所述,三七幼苗能够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胁迫物质及抗逆胁迫信号物质应对干旱胁迫,当PEG 6000超过5.0%(即溶液水势为-0.50 MPa)时可对三七幼苗产伤害,应及时补水抗旱。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下苍术幼苗生理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苍术幼苗的生理适应性变化。方法: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幼苗,检测幼苗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15%和25%PEG胁迫下,苍术幼苗体内MDA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且高浓度胁迫下增加幅度较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于胁迫后3 d和1 d显著提高;SOD,POD,CAT,APX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高浓度变化幅度较大,POD,APX均于胁迫后3 d达到峰值,SOD,CAT活性高峰期根据浓度大小而不一致。结论:干旱胁迫下苍术幼苗可通过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来降低水势以适应干旱胁迫;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使之相互协调以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14.
青蒿生育期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青蒿生育期间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动态规律,为制定青蒿规范化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青蒿可溶性糖含量测定使用蒽酮醋酸乙酯法,青蒿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用茚三酮比色法。结果与结论青蒿生育前期各器官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较低,生育中期各器官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生育后期除根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外,各器官的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他器官的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广藿香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及有效物质累积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水分胁迫试验方法,对不同水分处理下广藿香生长、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有效成分累积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合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广藿香株高和地上部分干重、茎粗、叶片指数、分蘖数呈先升高后逐渐下降趋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挥发油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在土壤水分80%~85%处理下,广藿香能保持一定的抗渗透胁迫能力和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且能增加药材产量和提高有效成分的累积。  相似文献   

16.
分析Ca(NO_3)_2对低温胁迫下酸橙幼苗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Ca(NO_3)_2对酸橙幼苗低温胁迫调控的可行性。该实验以盆栽酸橙幼苗为材料,叶面喷施5、10、15、20、25mmol·L~(-1)的Ca(NO_3)_2溶液,置于4℃/0℃(昼/夜),光照为600μmol·m~(-2)·s~(-1)的人工气候箱内,以常温25℃喷施蒸馏水和低温胁迫下喷施蒸馏水为对照,处理3d后,测定酸橙幼苗POD、SOD和CAT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叶面喷施Ca(NO_3)_2溶液可提高酸橙幼苗叶片POD、SOD和CAT酶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降低细胞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减缓叶绿素下降的趋势,提高了叶片光合效率。叶面喷施一定浓度Ca(NO_3)_2溶液可减轻低温胁迫对酸橙幼苗叶片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栀子叶枯病对栀子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喷洒孢子悬浮液的方法,对栀子叶枯病三种病原菌侵染下栀子叶片中MDA、SOD、POD、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当叶枯病病原菌侵染栀子叶片时,MDA含量不断积累、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变化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OD、POD的酶活力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项生理指标在病原菌侵染后的24h、48h普遍达到最大值;栀子叶片对三种不同病原菌引起的叶枯病的生理响应趋势相同,但是由于三种病原菌的不同,其致病能力与栀子叶片对其的抗病能力有所差异,其生理指标的变化程度也有所差异。结论当栀子叶片感染叶枯病病原菌后,其生理指标发生明显变化,来维持自身稳态,抵御病原菌的侵害。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栀子叶片对叶枯病三种不同病原菌的生理响应,可为栀子病害研究、抗逆性研究及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黄连生育期间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动态规律,为制定黄连规范化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黄连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用茚三酮比色法,黄连可溶性糖含量测定使用硫酸蒽酮水合热法。结果与结论:黄连生育前期(1~2年)各器官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低,黄连生育中期(3~4年)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生育后期(5年)的根茎和花苔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继续上升,须根和叶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除了花苔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外,根茎、叶、须根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在同年生的黄连中,不同物候期间黄连植株各器官的游离氨基…  相似文献   

19.
黄连生育期间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研究黄连生育期间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动态规律,为制定黄连规范化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黄连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用茚三酮比色法,黄连可溶性糖含量测定使用硫酸蒽酮水合热法。结果与结论:黄连生育前期(1~2年)各器官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低,黄连生育中期(3~4年)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生育后期(5年)的根茎和花苔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继续上升,须根和叶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除了花苔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外,根茎、叶、须根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在同年生的黄连中,不同物候期间黄连植株各器官的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张春平  何平  胡世俊  李岩  么焕开  段静雨  周慧 《中草药》2014,45(24):3618-3626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黄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研究,旨在寻找提高黄连种子及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抗性能力的途径.方法 用100 mmol/L的NaCl模拟盐胁迫,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后,对黄连种子的各萌发指标及黄连幼苗叶片细胞质膜透性、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及丙二醛(MDA)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NaCl胁迫下的黄连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但是在经过不同浓度的ALA处理后,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萌发指标均有升高.外源ALA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黄连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量,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叶片超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了MDA量、质膜透性、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及H2O2量.结论 外源ALA通过提高黄连种子的萌发指数,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细胞质膜氧化程度,有效地减缓NaCl 胁迫对黄连种子及幼苗产生的伤害,提高了种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