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携带细胞因子基因hIL-2、hTNF-a的重组腺病毒对小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分别携带有hIL-2基因、hTNF-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人肺腺癌Anip973细胞系,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转染后的细胞IL-2、TNF-α的分泌量;通过肿瘤局部注射重组腺病毒的方法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转基因的肿瘤细胞生长能力、克隆形成率等无明显变化。24h细胞培养上清IL-2的分泌量为50pg/2×105细胞,TNF-α的分泌量为20pg/2×105细胞。体内实验表明注射重组腺病毒后小鼠肿瘤生长缓慢,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存活期显著延长。结论:瘤内注射重组腺病毒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么崇正  杨子义 《肿瘤》1991,11(4):148-148
乳腺癌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7~10%,是女性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女性乳癌发病率约为23/10万人,仅次于子宫颈癌。以单克隆抗体为工具,探索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有重要临床价值。由于人体对鼠单克隆抗体产生明显排异反应,所以只有制备人单克隆抗体才能有效、安全地解决体内定位诊断和治疗的问题。为此,我们采用人鼠种间杂交骨髓瘤细胞SMH-D_(33)与人淋巴结B细胞融合,制备了人单克隆抗体CH·1(HMcAb-CM·1),进行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究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的抗肝癌细胞免疫能否预防裸鼠人肝癌移植癌发生及抑制课鼠人肝癌移植瘤生长。[方法]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直接从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DC: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肿瘤细胞的肿瘤抗原粗提物刺激DC;DC激活同源的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L);以DC激活的CIL预防性接种于探鼠皮下观察其后接种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发生率;并观察该CTL对已接种裸鼠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DC诱导的工体外对HepG2肿瘤细胞具有高效而特异杀伤作用,在裸鼠体内不能预防探鼠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发生,而且能抑制该移植瘤生长。[结论]经肝癌肿瘤相关抗原激活的肝癌患者外用血DC体外诱导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提示DC作为一新概念上的抗肿瘤疫苗有可能在人肝癌的预防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抗移植瘤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移植了HepA鼠肝癌的NIH鼠随机分为四组,一组作对照组,另三组分别给予Ge-132、CY、Ge-132+CY治疗。2周后处死,测定血清中SOD活性,对瘤体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表明:治疗组肿瘤重量较轻,SOD活性较高(P<0.05)。Ge-132组的癌组织中白细胞浸润程度较高,细胞免疫力较强。对鼠肝癌的抑制率,Ge-132与CY合用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6.
cEGFR-rFc融合DNA疫苗抗小鼠黑素移植瘤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cEGFR-rFc融合DNA疫苗, 观察其对小鼠黑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异种同源鸡EGFR(chicken EGFR,cEGFR)膜外部分与兔疫球蛋白IgG的Fc段(rabbit IgG Fc,rFc)为基础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VAX1/cEGFR-rFc,脂质体法转染黑素瘤B16 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融合蛋白在B16细胞中的表达;以融合DNA疫苗免疫C57BL/6J小鼠,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稳定表达.疫苗免疫小鼠接种B16黑素瘤细胞,14 d后处死部分小鼠,取出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同时观察小鼠荷瘤后的生存率;ELASIA法检测DNA疫苗免疫小鼠血清抗EGFR抗体滴度,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脾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成功构建融合DNA疫苗pVAX1/ cEGFR-rFc,重组载体转染B16细胞后能检测到融合蛋白显著表达,疫苗免疫小鼠后能检测融合蛋白体内稳定表达.融合DNA疫苗能够延缓小鼠黑素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为54%(P<0.01);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疫苗组小鼠接种瘤细胞后30 d的生存率为40%);融合DNA疫苗诱发小鼠产生高滴度抗EGFR抗体(效价1∶1 000)和T细胞免疫(疫苗组小鼠脾脏CD8 T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增加, P<0.01).结论:cEGFR-rFc融合DNA疫苗能产生有效对抗黑素瘤B16细胞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外周血细胞因子(CK)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方法21例行allo—HSCT的血液病和实体瘤患者,根据预处理方案分为非清髓性(A组)和清髓性allo—HSCT组(B组);根据发生GVHD情况分为1组(A组发生aGVHD),2组(A组发生cGVHD),3组(B组发生aGVHD),4组(B组未发生GVHD),5组(A组未发生GVHD)。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1例allo—HSCT患者动态监测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A、B两组发生GVHD情况无差别(χ^2=3.711,P=0.144);RT—PCR方法及ELISA法检测CK,术后患者IL-2R、IFN-γ的表达均逐渐增高,IL-2R在+7天时已明显高于术前(P〈0.05),发生GVHD时达高峰,TGF-β1的表达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发生GVHD时最低;经治疗后,各指标逐渐接近术前水平;三指标在A组和B组表达不同(P〈0.01);发生GVHD组与无GVH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lL-2R、IFN-γ、TGF—β1可以作为allo—HSCT后预测aGVHD早期发生的指标;slL-2R、TGF—β1独立于其他参数,更能影响GVHD发生;RT—PCR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CK的敏感性无差别。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基因Th2细胞移植后抗白血病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是同种异体免疫细胞清除白血病细胞和抗复发的重要手段,与T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骨髓移植后,供者T细胞可被同种异体抗原识别激活并直接攻击受者组织,或者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的“瀑布效应”加重对受者的损伤,这种损伤对象为白血病细胞时就表现为GVL作用.在GVL效应中,供者来源的CD4~ 细胞是重要的调节细胞.已知CD4~ 细胞依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成份分为Th1和Th2细胞,Th2细胞可以通过其分泌的IL-4调控Th1及M_(?)细胞功能,减少GVHD致病因子(IL-1,IL-2,IL-12,TNF,IFN-γ,NO)的产生.本文以荷EL9611细胞的红白血病小鼠模型为对象,采用体外诱导的Th2细胞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探讨Th2细胞移植是否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我们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总结2004年10月至2008年12月治疗的72例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各临床因素与aGVHD发生的关系.结果 32例患者发生Ⅰ~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44.4%.其中Ⅰ度8例(11.1%),Ⅱ度13例(18.1%),Ⅲ度7例(9.7%),Ⅳ度4例(5.6%).单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种类、抗人类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的应用、疾病状态、预处理方案、供者类型、供受者血型不合、回输CD34+细胞数量、移植早期感染以及HLA配型均与aGVHD的发生有关(均P<0.1).多因素分析(COX regression)确定不含ATG的GVHD预防方案(HR=2.94,P<0.001)、HLA配型不合(HR=2.58,P<0.005)以及无关供者(HR=1.97,P<0.01)是发生aGVH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aGVHD是allo-HSCT的重要并发症,HLA配型不合以及无关供者是aGVH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三氧化二砷抗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抗人结肠腺癌裸鼠移植瘤作用、作用机制以及药物毒性.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组、5-氟脲嘧啶(5-FU)组、低剂量As2O3组和高剂量As2O3组,比较各组的抑瘤作用和裸鼠一般状态的变化,并对标本分别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原位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组化和血常规检测.结果:As2O3能够明显抑制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增长,并能诱导癌细胞凋亡,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未见As2O3引起明显肝、肾和造血系统损害.结论:As2O3对人结肠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此作用可能与诱导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且受到多种有关基因的调控;但是对裸鼠的肝、肾和造血系统无明显的毒性.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的恶性血液病(包括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92例患者资料。分为ATG预防组(66例)和无ATG组(26例)。ATG剂量为1.5 mg/kg,移植前第4天至移植前第1天。比较两组急性GVHD(aGVHD)和慢性GVHD(cGVHD)发生率,分析aGVHD与c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比较ATG预防对移植后总生存(OS)、治疗相关死亡(TRM)率、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Ⅱ~Ⅳ度aGVHD和Ⅲ~Ⅳ度aGVH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7 %(16/60)比44.0 %(11/25),P=0.12;13.3 %(8/60)比 8.0 %(2/25),P=0.74]。ATG组cGVHD及广泛型cGVHD发生率明显低于无ATG组[ 34.0 %(17/50)比 72.2 %(13/18),P=0.005;10.0 %(5/50)比44.4 %(8/18),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TG预防能降低cGVHD发生[相对危险度(RR)=0.22,95 % CI 0.081~0.599;P=0.003],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完全相合增加cGVDH发生率(RR=3.25,95 % CI 1.39~7.61;P=0.007)。并且ATG预防显著降低广泛型cGVHD发生(RR=0.05,95 % CI 0.009~0.240;P<0.001)。9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1~84个月)。ATG预防组和无ATG组间OS率(60.4 % 比43.1 %,P=0.41)、TRM率(19.8 %比34.3 %,P=0.43)、复发率(40.6 % 比33.6 %,P=0.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总量6 mg/kg的ATG预防可显著降低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cGVHD及广泛型cGVHD的发生率,不增加疾病复发,对OS及TRM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人肝癌(HCC)细胞株SMMC7721裸鼠移植瘤生长和对SMMC7721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BALB/c裸鼠皮下HCC细胞株SMMC7721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3种浓度沙利度胺实验组、阴性及阳性对照组,分别于第l天、第10天、第20天开始每日腹腔给药,连续4周后处死裸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称瘤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流式细胞仪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不同浓度、不同给药时间沙利度胺组问抑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瘤重比较,阴性对照组〉沙利度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给药时间沙利度胺组间瘤细胞VEGF蛋白表达比较,给药时间越早,VEGF蛋白表达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给药浓度沙利度胺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给药时间沙利度胺组瘤细胞凋亡率比较,给药时间越早,凋亡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给药浓度沙利度胺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抗裸鼠HCC细胞株SMMC7721移植瘤生长与治疗开始时间密切相关,而与药物浓度无明显相关性。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关键机制可能为下调VEGF表达、促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使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成为可能.但在移植后出现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及重要脏器损伤越来越成为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及非复发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以免疫抑制为主,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并可能减弱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增加感染机会.对于如何预防及早期识别移植物抗宿主病,不同药物方案对比以及对于肝脏相...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二硫键稳定人源化抗肝癌单链抗体(humanized disulfide stabilization single chain antibody,hdsFv)融合牛蛙核糖核酸酶(rana catesbeiana ribonuclease,RC-RNase)重组免疫毒素(hdsFv-RC-RN-ase)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给予生理盐水、盐酸多柔比星和抗肝癌hdsFv-RC-RNase治疗,疗程为2周。通过测量各实验组裸鼠肿瘤体积及瘤质量变化,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治疗结束后取各组裸鼠肿瘤组织及重要器官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治疗后hdsFv-RC-RNase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显著减慢,肿瘤体积和瘤质量明显减小,P<0·01;同样,与盐酸多柔比星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sFv-RC-RNase组和盐酸多柔比星组抑瘤率分别为(78·9±4·1)%和(70·3±6·6)%,P<0·0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dsFv-RC-RNase组和盐酸多柔比星组肿瘤组织出现明显坏死,尤以前者更为显著。各实验组裸鼠重要器官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抗肝癌hdsFv-RC-RNase重组免疫毒素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SCT),包括骨髓移植(BMT)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是根治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同基因SCT缺乏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而没有移植物抗肿瘤作用(GVC),故复发率均较异基因SCT移植明显为高,我们自199...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采用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发卡状核酶基因转染肝癌细胞,观察核酶对VEGF表达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人工合成的抗VEGF发卡状核酶基因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同时制备空载体和细胞对照,经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基因组水平鉴定核酶在细胞中的表达,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核酶对SMMC-7721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接种各组细胞于裸鼠皮下,观察瘤体体积大小和质量,免疫组化法观测各组肿瘤微血管变化和VEGF的表达。结果:核酶基因成功导入到肿瘤细胞中,转基因细胞的增殖速率明显下降(P<0.01),转染核酶组细胞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1)。移植瘤成瘤率和生长速度减慢(P<0.01),肿瘤组织VEGF表达和血管形成减少(P<0.01)。结论:抗人VEGF发卡状核酶基因在体内、体外均可抑制肝癌VEGF表达,通过减少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生长,为进一步开展肝癌血管靶向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放射与抗VEGF单抗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SMMC-7721肝癌细胞种植于裸鼠后肢皮下,成瘤动物分为放射+抗体组、放射组、抗体组和对照组,单抗每次每只50μg隔日腹腔给药,共6次,放射剂量20Gy一次给予,测肿瘤直径并计算瘤体积。抗体给药结束后2周处死动物,称瘤重,免疫组化法测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放射和抗VEGF单抗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肿瘤微血管密度,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放射与抗VEGF单抗联合较单纯放射或抗体抑瘤作用显著,三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89.2%、75.3%和65.9%,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放射结合抗VEGF单抗显著抑制肝癌移植瘤生长,是肝癌综合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蜂毒素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蜂毒素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水平。结果蜂毒素低、中、高剂量组相对肿瘤增殖率分别为48.78%、38.33%和33.82%。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蜂毒素处理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蜂毒素可降低肿瘤组织MVD,且蜂毒素处理组bFGF、HIF-1α和NF-κB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蜂毒素可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NF-κB活性,抑制HIF-1α转录,进而下调bFGF表达,最终阻碍肝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2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的重要手段。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患者移植后存活率提高,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移植后相关并发症会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诊治cGVHD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T细胞型),经化疗8周期后完全缓解。2005年6月13日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其胞弟,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完全相合。患者预处理采用FUBA方案(VM-26替尼泊苷200mg第1天 BCNU卡氮芥150m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