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加红外线照射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湿热敷加红外线照射;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水肿、疼痛等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P0.01),疼痛程度(MPQ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上肢水肿构成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SHS患者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湿热敷加红外线照射,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缓解水肿、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老年脑卒中后早期SHS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淋巴引流。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排水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手部水肿程度、患肢疼痛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患肢水肿程度、VAS评分、FMA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患肢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水肿程度[(146.71±6.22)ml]、VAS[(2.39±1.01)分]、FMA[(59.84±5.99)分]、MBI[(72.04±8.9)分]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显著减轻老年脑卒中后早期SHS患者的水肿、疼痛,并能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3.
徐胜  张敏  武笑笑  季盼盼 《中国康复》2021,36(3):154-157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疗效,为临床上脑卒中后SHS的康复治疗提供一种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将36例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神经松动术。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FMA-UE)、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患手8字缠绕法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疼痛情况、水肿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UE、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健患手围度差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均P<0.01),且观察组差值更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SHS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情况、水肿以及ADL,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肩手综合征(SHS)Ⅰ期中医康复护理技术方案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脑病科及针灸科住院的SHSⅠ期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6例,中医常规护理+SHSⅠ期中医康复护理)和对照组(47例,中医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2、4周的患肢关节疼痛情况、上肢运动功能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分析两组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及处理结果。结果护理后2、4周,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降低(P<0.05);护理后4周,试验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4周,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护理后4周,试验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4周,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P<0.05)。试验组1名患者热敷时出现烫伤,立即给予75%酒精局部湿敷10 min,潮红于当天消退。结论SHSⅠ期中医康复护理技术方案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不采用综合康复方法,只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疗效、Fugl-Meyer和VA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ugl-Meyer和VA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好转(P0.05),且观察组好转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4例脑卒中后SHS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康复心理护理、康复技能训练、康复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Brunnstrom分级评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SHS及时采取正确治疗方法同时进行相应的早期康复护理可加快患者上肢康复进程,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2例脑卒中后SH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神经营养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营养治疗和康复护理。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采用FMA量表评估患者上肢关节被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能力和腕手关节运动功能;采用Ashworth痉挛评分评定患肢肌群张力,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并对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电位进行测定。结果两组SHS患者干预前FMA、Ashworth、Barthel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FMA、Barthel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shworth和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HS患者干预前正中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和波幅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正中神经运动、感觉传导波幅较干预前显著增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水平(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后SHS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增加肩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修复周围神经运动和感觉电位幅度,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康复系列器具在脑卒中上肢瘫痪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创新康复系列器具在脑卒中上肢瘫痪患者康复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上肢瘫痪患者60例,根据入院时间单双日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住院期间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护理及被动康复锻炼,出院后电话随访1次/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使用护理创新康复系列器具,并采用系列康复器具一体化锻炼方案。两组患者均予干预1、3个月门诊复诊,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测评指数(Barthel)、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ovett肌力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MAS)的差异。结果干预后1、3个月,观察组BL评分、上肢FMA评分、患侧肢体肌力分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时,观察组MAS肌张力分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手部痉挛发生率明显下降,MAS肌张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创新康复器具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手部肌力,预防挛缩,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干预治疗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SHS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原发病常规治疗及康复干预(包括运动训练、冷热水交替浸浴治疗、空气波压力治疗、良肢位摆放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补阳还五汤。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患肢疼痛及水肿程度;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并于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疼痛VAS评分[(2.64±1.21)分]、水肿VAS评分[(1.47±0.25)分]、上肢FMA评分[(58.68±8.91)分]、MBI评分[(71.00±11.54)分]及对照组疼痛VAS评分[(4.47±1.68)分]、水肿VAS评分[(2.55±0.34)分]、上肢FMA评分[(48.31±8.14)分]、MBI评分[(58.82±9.8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上述指标皆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95.08%)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70.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干预治疗SHS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康复疗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经颅超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SHS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辅以常规康复训练及患肢局部低频电刺激,观察组患者还给予经颅超声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及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疼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经4周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对照组患侧上肢水肿评分[分别为(1.9±0.5)分、(2.8±0.8)分]、疼痛评分[分别为(1.6±0.4)分、(2.5±0.7)分]、上肢FMA评分[分别为(23.1±3.4)分、(19.7±2.7)分]及BI评分[分别为(7.3±4.1)分、(70.5±4.4)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频电刺激联合经颅超声治疗能进一步缓解脑卒中后SHS患者患肢水肿及疼痛程度,促进患肢功能及ADL能力改善,该联合疗法值得在脑卒中后SHS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 两组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能力进行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12%,对照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30%,观察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干预手段包括正确预防方法的体位摆放、主动和被动运动、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并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肌痉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肌痉挛的效果。方法:将49例脑卒中所致肩手综合征肌痉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25例,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采用改良的Ashworth方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痉挛状态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治疗后患肢痉挛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所致肩手综合征肌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将2000年2月以后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和冷热水交替浸泡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护理。将2000年2月以前收治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9.09%,对照组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的预防和护理可以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病人偏瘫侧肩手疼痛、水肿、肢体运动功能、神经电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肢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陈晓君  吴美芳  李倩云 《全科护理》2013,11(20):1828-1830
[目的]探讨认知与情感智能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 00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住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程序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的护理方法。对干预前后两组病人采用Zung’s焦虑(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进行评定。[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病人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指数、生活质量指数和康复知识测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可激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主体内部的智力潜能,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病人偏瘫侧肩手疼痛、水肿、肢体运动功能、神经电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肢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出院后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SHSAS患者出院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在出院后继续实施心理、饮食、康复功能锻炼、药物治疗、戒烟酒、定期复查等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出院后护理干预。2组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后6月末进行肢体运动功能、ADL和遵医行为的比较。结果干预组在出院后6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ADL和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出院后的SHSAS患者继续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用刮痧板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症的疗效 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症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用刮痧的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0天后比较疗效和评估变化。 结果: 两组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优胜治疗组 结论:刮痧治疗偏瘫患者的肩手综合征合症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90 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康复单元组(n=45)和对照组(n=45)。康复单元组纳入康复单元,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运动训练。治疗6 周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简化Fugl-Meyer 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在上肢及手功能的Brunnstrom分期、FMA评分及MBI 评分上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康复单元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作业疗法训练,红花醇并红外线照射患肢的要穴。对照组采用作业疗法训练。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患手Fugl-Meyer的评分上优于对照组。结论作业疗法结合红花醇并红外线照射可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