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体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ACS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及体表心电图表现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认识,为临床医生及早预测病情凶险,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8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诊断ACS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2例,女25例,平均年龄(59.86±11.21)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血管的狭窄程度判定如下:〈50%为无明显狭窄,≥50%为有意义,50%-75%为轻度狭窄,75%~90%为中度狭窄,90%-99%为重度狭窄,100%为完全闭塞。病变部位分为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脉(RCA)。根据受累血管的支数分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结果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及侧壁缺血的罪犯血管为LAD;侧壁缺血的罪犯血管除LAD外,还有LCX;下壁缺血者,其罪犯血管主要为RCA,少部分为LCX,极少部分为LAD。下壁及右室同时缺血者,高度提示RCA病变。NSTMI组中以双支以上重度病变为主。LM病变存在于广泛ST段下移的UA组中。UA的ST段改变呈多样性,以ST下移和ST无变化为主;ST无变化者,以双支或多支中重度病变为多。结论ECG对ACS单支冠脉病变定位准确率较高。LM病变存在于广泛ST段下移的UA组中。NSTMI多提示多支严重病变。UA心电图ST-T改变呈多样性,以ST段下移和ST段无变化为多见。心电图正常的UA患者中,除少部分为轻度冠脉狭窄外,多为双支或多支较重病变。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nnary svndromes,ACS)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即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纤维帽变薄.斑块出现裂缝、糜烂或破裂.斑块内高度致血栓形成的物质暴露于血流之中,引起血小板黏附、活化、聚集和血栓形成,导致病变血管完全性或非完全性闭塞。  相似文献   

3.
罗玮  孙根义 《天津医药》2004,32(10):656-656
绝大多数的心肌梗死(MI)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但非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偶尔也累及到冠状动脉并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现将我院收治的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捷华  胡剑平  汪靖 《安徽医药》2012,16(10):1464-146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冠脉造影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冠脉造影检出的165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特点及治疗体会.结果心肌桥在冠脉造影中的检出率为12.0 %,其中有 139例(84.2%)心肌桥发生于前降支中段;102例孤立性心肌桥患者中有临床症状40 例(Noble 1级7例,Noble 2级14例,Noble 3级19例),有心电图ST T异常的5例(Noble 2级 1例,Noble 3级4例);163例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62例,其中发生于心肌桥近端54例(87.0%);所有存在临床症状的患者中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应用,心肌桥近端严重狭窄(8例)予以冠脉介入治疗,效果均较好.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其临床症状与Noble分级相关.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效果较好.冠脉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心肌桥近端血管,严重者可予以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脉造影情况及特点。方法对心内科收治的150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2个危险因素方面所占比例均较高,多支病变具有较高的比例,在B、C型狭窄病变节段中所占比例明显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血管病变弥漫,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极易误诊和漏诊,同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需要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6.
张会敏  陈满华 《河北医药》2006,28(6):497-49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系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激破裂所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两种临床状态.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急性斑块破裂致血栓形成是多数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机制,但AMI也可发生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正常者。比较我院收治31例冠脉造影正常及同期254例冠脉造影狭窄的AMI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变化,观察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按疾病发展进程进行分类,即不稳定型心绞痛(UA)60例,心肌梗死(M I)60例,设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Lp(a),常规血脂采用酶法进行检测。结果:M I组患者血中Lp(a)水平明显高于UA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Lp(a)与冠状动脉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心梗)或猝死。近年来的研究使人们对ACS从概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造影所见与中医证型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造影中冠脉病变特点,以及中医证型分布,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1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采用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与冠脉造影所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3例ACS患者中本虚标实型组以多支病变为主,其犯罪血管病变程度重,与标实型组相比,P〈0.01。结论 本虚标实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的病因病机,治疗上除活血祛瘀、化痰通络外,加用益气温阳或益气养阴药物是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杨洪庆 《河北医药》2011,33(18):2756-2757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及心电图表现的分析,探讨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129例临床诊断ACS患者的心电图与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壁、广泛前壁缺血的罪犯血管(IRA)多为前降支(LAD);侧壁及下侧壁缺血的罪犯血管多为回旋支(LCX);下壁缺血者,其罪犯血管主要为右冠状动脉(RCA),少部分为LCX或LAD。下壁后壁及右心室同时缺血者,多提示RCA病变亦可累及LAD。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ST段改变呈多样性,以ST下移和ST无变化为主,亦有少数ST抬高,需结合临床来综合分析。结论心电图对ACS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定位准确率较高,而UA心电图ST-T改变呈多样性,需结合临床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包括稳定的冠状动脉疾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的冠状动脉疾病或者临床完全无症状或者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病理生理特点是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导致血管腔固定狭窄.没有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但并不意味着斑块是稳定的.仍有发生破裂导致心肌梗死的可能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国产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应用、观察氯吡格雷应用后的临床疗效,探讨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的疗效比较.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4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对照组(进口氯吡格雷)200例,男144例,女56例;治疗组(国产氯吡格雷)200例,男148例,女52例.两组患者皆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心脏事件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的疗效相当,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的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4.
夏颂  刘坤申  赵旭兰 《河北医药》2003,25(4):249-250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 对 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合并糖尿病 2 4例 ,未合并糖尿病 5 6例 ,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高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多 ,分别为 (63.2± 8.2 )岁与 (5 7.6± 12 .1)岁、5 8.3%与 30 .9% (P <0 .0 5 )、5 4.2 %与 30 .4% (P <0 .0 5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糖尿病组多支病变发生率为 87.5 % (P <0 .0 1) ,血管狭窄 90 %~ 99%、80 %~ 90 %、5 0 %~ 80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分别占 4.2 %与 2 1.4% (P <0 .0 1) ,8.3%与 30 .4% (P >0 .0 5 ) ,66.7%与 41.1% (P >0 .0 5 ) ,弥漫性病变占 45 .8%与 14 .5 % ,均多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龄大 ,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 ,常出现弥漫性病变、多支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又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一系列临床病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和介入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住院患者1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 UA 78例,NSTEMI 84例。结果临床特征:(1)两组高发病率均为男性,且发病人数2倍于女性。发病高峰男性50~60岁,且 UA 组高峰持续20年,女性 UA 组较男性延迟10年,NSTEMI 组较男性延迟20年。70岁以后两组发病人数、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两组患病人数相当。(2)冠心病病史:UA 组≤1年48例(61.5%)、>1年30例(38.5%);NSTEMI 组≤1年67例(79.8%)、>1年17例(20.2%)(t =2.915、-2.743,均 P <0.01);其中在发病≤1 d 的亚组中,UA 组5例(6.4%),NSTEMI 组25例(29.8%)(t =4.066, P <0.01)。(3)OMI 病史分别为:UA 组18例(23.1%),NSTEMI 组8例(9.5%)(t =-2.533,P <0.05)。冠心病病变:(1)支架治疗:78例 UA 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71例(91.0%);84例 NSTEMI 患者,直接 PCI 治疗63例(75.0%);(2)单支病变:UA 组支架治疗18例(11.1%),NSTEMI 组10例(6.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309,P <0.01)。院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162例患者,院内死亡3例(1.9%),均发生在 NSTEMI 组(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单侧=2.838,P <0.05)。结论NSTEMI 存在心源性猝死,需住院治疗。矫正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治疗的重点,如药物无效,可以支架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胸痛患者冠脉造影正常1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脉造影(CAG)被认为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程度最可靠的方法,并称之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就我院2001年6月以来其中126例有典型心绞痛,心前区疼痛、胸闷的患者,经冠脉造影未发现冠脉病变患者的资料作一分析,以望进一步认识冠脉造影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病因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 31例患者均经股动脉或桡动脉途径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经多体位、多角度投照,冠状动脉造影未见任何病变或仅见轻微病变者视为正常.结果 31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多为年龄较轻、既往无心绞痛、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等病史,大量吸烟者居多为其主要特征.结论 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较小,多无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血脂异常,且以大量吸烟者居多.提示冠脉痉挛和急性血栓形成并血栓自溶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正常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存在的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后7~14 d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的9例患者,据直径法判定狭窄程度,未见病变或狭窄程度〈20%为冠脉造影正常标准。结果7例未见明显狭窄,2例慢血流综合征。结论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与冠脉痉挛、血栓自溶或溶栓后血栓消失,微血管病变导致局灶性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血小板的激活在AC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是核心,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自然病程有良性影响,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减少复发。本文阐述ACS的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