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与其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35例,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且合格的健康者57例纳入对照组。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及对照组人群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对不同肿瘤分期、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恶性肿瘤患者PT、APTT缩短,D-二聚体及FIB水平升高(P0.05)。食管癌、乳腺癌、胃癌患者PT、TT、APTT较肺癌组延长,D-二聚体及FIB水平较肺癌组降低(P0.05)。恶性肿瘤(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患者Ⅲ~Ⅳ期PT、TT、APTT缩短,而D-二聚体、FIB水平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较无淋巴结转移者PT、TT、APTT缩短,FIB水平增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的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也有差异,凝血功能的异常有可能参与了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异常,分析导致异常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2010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的634例恶性肿瘤组、243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PLT)进行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组凝血异常率、PT、APTT、血浆Fib含量及D-二聚体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治疗组相比于初治组,血浆PT、APTT、D-二聚体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Fib含量在肺癌、食管癌患者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PT、APTT延长,D-二聚体阳性率显著增加,是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有助于了解肿瘤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琳  唐沪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66-167,169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128例胃癌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并与67例胃溃疡患者、84例胃炎患者及6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PT、APTT、TT较胃溃疡、胃炎患者和健康人明显延长(P<0.05),Fib、D-D明显增高(P<0.05),AT-Ⅲ则明显减低(P<0.05).结论 PT、APTT、TT′结果延长,提示胃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Fib、D-D结果增高可致胃癌患者血栓形成和癌细胞远处转移.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对胃癌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择100名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分析并比较2组受检者上述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和有无栓塞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PT、APTT、Fib、TT、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T(s):12.36±1.68比11.02±0.53,APTT(s):26.53±2.17比19.67±2.56,Fib(g/L):3.67±0.89比2.59±0.92,TT(s):18.35±3.27比14.12±0.64,D-二聚体(mg/L):0.96±0.14比0.13±0.05,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PT、APTT、Fib、TT、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癌患者的PT、APTT、Fib、T...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hromblyzer Compact BE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来检测85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早期患者42例和晚期患者43例)及40例健康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水平,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早期恶性肿瘤组TT、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恶性肿瘤组PT、TT、APTT和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晚期恶性肿瘤组PT、APTT、TT和Fib水平也均显著高于早期恶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PT、APTT和TT等时间指标的延长提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Fib指标的增高可导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和癌细胞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临产孕妇的凝血与纤溶功能状态.方法 D-二聚体采用乳胶凝集半定量法、凝血4项采用双磁路磁珠法,检测132例血压正常的孕妇、6例血压升高的孕妇及60例健康非孕妇女.结果 临产孕妇与健康非孕妇女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显著降低(P<0.01),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1),凝血酶时间(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妇正常分娩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联合检测D-二聚体、血凝4项能较全面反映孕产妇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状态,对预防和治疗孕产妇因血栓性疾病、出血而带来的危险以及评估预后有着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凝血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37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3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PT百分比、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APTT测定值比和D-二聚体等,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的差异,分析乳腺癌患者凝血指标与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PT百分比、TT、APTT、FIB、APTT测定值、D-二聚体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乳腺癌Ⅰ~Ⅲ期患者的肿瘤直径T1、T2、T3和T4越大,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结论:乳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患者出现转移性乳腺癌、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等现象的可能性就越大,且极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8.
徐建民  黄伟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41-2341,2343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分别检测30例健康非孕妇女、171例健康临产孕妇和1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称妊高征)临产孕妇的PT、APTT、TT、Fib、D-D水平。结果临产孕妇组与健康非孕妇组比较PT、APTT、TT时间缩短,Fib、D-D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组与健康临产孕妇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妊高征孕妇存在明显高凝状态,具有血栓形成趋向。孕妇在临产前及时检测凝血4项及D-二聚体,有助于预防产后出血、血栓形成,对避免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使用德国BE公司Compact血凝仪对70例非肿瘤者对照,6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PT、Fib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异常。PT明显缩短(P〈0.01),Fib明显升高(P〈0.05)。APTT、TT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恶性肿瘤患者Fib明显增高,PT明显缩短,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87例,在巴曲酶治疗前及治疗3、6d后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经巴曲霉治疗后,患者PT、TT延长(P〈0.05),Fib降低(P〈0.01),FDP升高(P〈0.01),而APTT、D-二聚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TT、Fib、FDP可用于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杨淳  张莺莺  程龙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4):440-442,446
目的探讨4项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联合糖类抗原(CA)125检测对良恶性卵巢肿瘤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比较62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与62例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以及不同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卵巢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卵巢癌患者中CA125、4项凝血指标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对良恶性卵巢肿瘤辅助诊断的价值。结果卵巢癌组CA125、TT、FIB、D-D、PLT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早期(FIGO分期Ⅰ~Ⅱ期)患者CA125、FIB水平低于卵巢癌晚期(FIGO分期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D-D、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之间CA125、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TT、FIB、D-D、PLT单项指标对于良恶性卵巢肿瘤具有辅助诊断价值,5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2,特异度为100.00%,诊断价值更高。结论CA125及4项凝血指标联合检测比单项指标检测对良恶性卵巢肿瘤具有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背景:在新的辅助化疗和人工假体设计的协助下,肢体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关节置换成为恶性骨肿瘤治疗的主要保肢方法目的:观察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在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01/2009-10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恶性骨肿瘤患者15例,均行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置换后采用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置换后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15例患者置换后获随访7~51个月。1例置换后出现感染并发症,血沉检查结果升高,经清创、关节松解和抗炎治疗后好转,关节功能得到恢复。置换后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和肺转移病例,无假体松动和体断裂出现。Enneking功能评估,肢体功能优7例(47%),良5例(33%),差3例(20%),优良率达80%。提示应用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恶性肿瘤效果良好,可以保留良好的肢体功能,是一种较为满意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CT灌注成像参数,研究其肝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规律,找出诊断依据。方法本组30例行肝脏CT灌注扫描,其中肝血管瘤10例,肝囊肿3例;肝癌12例,正常5例及正常组织25例。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相应病变区域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肝动脉灌注量(HAP)和门静脉灌注量(PVP)。根据各灌注图像及相关参数评价正常组织与良恶性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全部受试者均按要求完成检查。12例肝脏恶性肿瘤(肝癌)患者BF、HPI及HA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MTT明显降低(P<0.01),均与良性肿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S在肝脏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及正常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肝良性肿瘤组中血管瘤的BV却高于正常组和肝癌组(P<0.05),而正常组与肝癌组的BV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SCT灌注参数BF、BV、HPI、MTT和HAP能有效的评价肝脏肿瘤的血流状态,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发现血小板功能和状态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密切,在乳腺癌的血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总结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规律,以期为乳腺癌的血行转移提供诊断依据和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5.
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妇科肿瘤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肝切除(其中6例肝内病灶被完全摘除,1例肝内切除4个肿瘤后尚残留3个肿瘤)联合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静脉全身化疗方法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7例。原发肿瘤为子宫颈癌1例;子宫体癌2例,卵巢癌1例,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3例。结果:全组随访3~40个月,平均20.6个月。患者全部存活,超声和CT检查6例肝内未再发现肿瘤、1例复发。结论:肝切除联合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丁燕玲  赵应斌  容亓  卢旭妹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5):1548-1548,1551
目的探讨血清CA724对消化系统和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187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724,观察其中132例消化系统和55例非消化系统各部位恶性肿瘤所占的百分比率。结果 CA724增高前3位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中肠癌占59.85%、胃癌占21.97%、肝癌占13.64%;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中依次为肺癌占38.18%、子宫癌占29.09%、卵巢癌占23.64%。结论 CA724不仅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良好指标,同时对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也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用DXC心理测评仪输出测评结果。并以60名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肿瘤患者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EPQ的精神质(P),外倾性(E),神经质(N)分值,LES总分及SSRS各分值,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积极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并分析1.5 T MR影像特征与腮腺肿瘤病人良恶性诊断的关系及病理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早期腮腺肿瘤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1.5 T MR检查,并经病理诊断确诊。其中良性肿瘤51例(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组)。分析并比较良恶性肿瘤的MR及病理结果、良恶性肿瘤MR影像结果特点(包括位置、形态、密度、轮廓)、良恶性组MR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及峰值时间。结果MR诊断腮腺肿瘤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良恶性肿瘤MR影像学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良恶性肿瘤在位置、形态、密度、轮廓等表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肿瘤MR动态特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良性组持续型、廓清型(廓清率≥0.3%)、平坦型比率高于恶性组(P < 0.05),恶性组廓清型(廓清率 < 0.3%)比率高于良性组(P < 0.05),良性组峰值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1.5 T MR在腮腺肿瘤病人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较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在各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91例、呼吸系统恶性肿瘤78例、生殖系统恶性肿瘤52例、泌尿系统恶性肿瘤10例、乳腺癌21例共252例恶性肿瘤患者及50例健康人血清中GP73水平。【结果】①GP73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M=77.3μg/L)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O.01)。其中肝癌组的GP73水平(M=159.6/xg/L)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②呼吸系统肿瘤中肺癌组血清GP73水平(M=58.2μg/L)高于其他各组(P〈0.05)。③肝癌组GP73水平明显高于肺癌组(P〈0.05),其他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M=46.2μg/L)比较血清GP73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73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肺癌组中血清GP73水平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远低于肝癌患者,血清GP73有可能成为肝癌较好的血清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刘子奕  王吉波 《临床荟萃》2021,36(3):246-25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9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RA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收集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RA合并恶性肿瘤患者217例(肿瘤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未合并肿瘤的RA患者308例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肿瘤组女/男、RA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