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西宁地区职业人群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调查,了解布病在职业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人样本,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获得布病疫情资料。结果调查478人,患病3人,确定新发病人3例,患者得到规范治疗。血检478人份,SAT阳性2人,RBPT阳性3人。结论青海省西宁地区职业人群中存在着布病的流行,疫情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91~1996年对智新鹿场进行了布鲁菌病(市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一、人间应情监测:监测对象为养鹿工、技术员、鹿茸加工等人群。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对有布病临床症状和疑似者采用血清学方法(PAT。SAT)进行监测。共调查3O0人,血栓171人,其中感染6人,感染率为3.sl%,发病5例,发病率为2.92%。1.人间感染职业分布:对养鹿工血检121人,感染5人,感染率为4.13%,发病5人,发病率为4.13%。对技术员血栓23人,感染1人,感染率为435%。其他职业人群无感染。2.人间感染、发病性别分布:血清学检测131入中男1…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 2018 年—2021 年平度市人间布鲁菌病感染情况,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 WS 269—2019《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对 2018 年—2021 年平度市布鲁菌病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群,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RBPT) 和试管凝集试验( SAT) 血清学检测,结果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 215 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群中,布病抗体阳性率为 18. 27% ; 年龄分布以中老年为主,40 岁 ~ 60 岁组最多; 男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 741,P < 0. 05) ; 职业分布以屠宰加工组阳性率最高,不同职业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31. 314,P <0. 01) 。结论 平度市人间布鲁菌病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职业人群为主,建议加强重点人群布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和血清学监测工作,防止布鲁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布鲁菌病(布病)是由布鲁菌属细菌侵犯机体后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也是自然疫源性疾病[1]。象山县历史上无布病病例报道,2013年报道了首例病例。为了解和分析象山县布病疫情动态及布病对高危职业人群的影响,2013、2014年我们对全县18个镇乡(街道)牲畜养殖、屠宰、贩运、兽医等布病高危职业人群进行了血清学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5-2016年尉氏县高危人群布鲁菌病感染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2015-2016年尉氏县10个乡镇中从事畜牧饲养、兽医、屠宰及贩运的高危人群为调查对象。收集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址和职业,现场采集被调查对象静脉血,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1 520例,其中布鲁菌病感染者86例,布鲁菌病感染率为5.66%。2015年和2016年布鲁菌病感染率分别为4.53%和6.52%,存在一定的上升趋势。不同职业、性别和年龄段的高危人群布鲁菌病感染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水坡镇、大营镇和张市镇是布鲁菌病感染率前三位的乡镇,分别为7.41%、7.03%和6.90%,朱曲镇布鲁菌病感染率最低为3.45%。结论尉氏县高危人群布鲁菌病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相关预防感染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6.
阿坝州壤塘县属于四川省 5 1个布鲁菌病 (以下简称布病 )疫区县之一 ,该县经过 2 0多年的综合防治工作 ,于 1991年达到控制区标准至今已 10余年 ,近年来 ,四川省各地人畜间布病疫情都在急剧回升[1,2 ] ,为了解该县人间布病的疫情现状 ,于 2 0 0 3年对该县职业人群进行了布病血清学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抗原 布病试管凝集抗原 ,购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使用时按照 1∶10稀释 ,在有效期内使用。1 1 2 被检血清 来源于该县职业人群 ,经静脉采血 ,自然分离血清。1 2 方法 按照《布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4年晴隆县人间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了解人间布病感染状况,为布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晴隆县的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将晴隆县境内全部养殖场(指养羊的养殖场)、养羊农户中与羊密切接触及管理的人群列为布病血清学抗体监测对象,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监测布病抗体.结果 共监测出布病抗体阳性人群118例,阳性率为4.85%,118例布病抗体阳性人群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中的70个养殖场、养羊农户中,抗体阳性人员最多的养殖场高达11人,监测到2例以下抗体阳性的养殖场及养羊农户达63个,占90%.结论 晴隆县人间布病抗体监测阳性率较高,呈集中暴发和点多面广的流行态势,结合畜牧部门在畜(羊)间监测出点多面广的羊群布病抗体阳性结果,说明晴隆县农村养殖场和养羊农户的羊群及其环境中已广泛存在传染源,人间布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布鲁菌病控制达标后疫情回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浙江省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控制达标后人畜布病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存栏牲畜采血作血清学检查,对重点人群采用布病皮试、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控制达标后的1996-2004年中,共检查奶牛、耕牛、羊和猪等家畜116552头,检出阳性奶牛496头,阳性率为0.42%;对职业人群监测13389人,其中皮试3469人,阳性19人,阳性率为0.55%;血清学检查9920人,阳性26人,阳性率为0.26%,其中3例为急性期病人,人畜布病阳性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应做好牲畜检疫,建立牲畜健康证制度,加强对牲畜养殖、屠宰、生皮毛加工等重点人群的布病监测,以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4年信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早发现感染者,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职业暴露人群进行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信阳市高危人群抗体平均阳性率为1.21%,年龄分布主要是以青壮年为主,在职业分布上主要是以牛羊养殖员和疫控人员为主。结论牛羊职业暴露人群是布鲁氏菌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进行定期监测,降低人间布病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0.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在布病防治工作中,采用特异性血清学检查诊断人畜布病并早期治疗仍是当前主要手段。目前特异性血清学检查方法以试管凝集试验(SAT)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慈溪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畜牧养殖、贩运交易、挤乳和畜产品加工等涉及重点职业人群的感染状况.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血清监测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F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等方法.结果:共调查和检测重点职业人群1 650人,RBFT阳性率为1.51%;SAT阳性率为1.33%,男性1.64%,女性0.61%;贩运交易、屠宰牲畜人员及其他人员SAT阳性率分别为24.00%、3.3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41,P<0.01).布病感染有区域性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60,P<0.01).结论:应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管理,对重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以控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支付意愿 (willingnesstopay)引入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疫苗预防接种价格探讨 ,这对有关部门更好地利用价格规律推广其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一、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 :在山东省HFRS高发区泗水县的 15个乡镇中随机抽取 5个乡镇 ,每个乡镇随机抽取 4个行政村 ,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一个生产队 (组 ) ,每个生产队 (组 )随机调查 2 0~ 5 9岁人群 4 0人左右 ,共调查了 82 1人。于 2 0 0 0年4~ 5月 ,培训调查员 ,用统一的方案进行直接询问调查。2 .调查内容 :人群一般特征、人群HFRS防制知识。告知调查对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龙门县重点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感染现状及相关知识与行为情况.方法 2019-2020年对龙门县养殖户相对集中的7个乡镇200名重点职业人群进行调查.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AT)予以确诊,并把阳性样本上送上级疾控机构复核确证.分析所有入组对象的基本资料、防护用品穿戴情况及布病知识知晓率.结果 2019年虎红平板初筛阳性2例,1例滴度1∶100(++),1例滴度1∶800(++),均为隐性感染者,布病感染率为1.0%(2/200);2020年未检出阳性病例.调查对象对于布病传染途径、感染症状表现、预防措施、治疗方式及危害等5个方面的知识评分比较,2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调查对象2020年穿戴防护用品率(97.0%)高于2019年(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920,P<0.001).结论 龙门县重点职业人群布病感染风险较低,但防控工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四川省阿坝州布鲁杆菌病(布病)疫情动态,为牧区科学防治布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9年阿坝州人间布病固定监测点设在若尔盖,临时监测点设在理县和茂县,动物间布病监测2011-2012年在红原、阿坝、壤塘、松潘、马尔康、若尔盖和金川7县,2013-2016年在全州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方法检测相关动物及与动物接触的人群。对检测样本用虎红平板试(PAT)验进行初筛,试管凝集试验确认诊断。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判定为阳性。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人间监测: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固定监测点若尔盖县血清监测2 247份,发现阳性血清17份,阳性率为0.76%(17/2 247),患者年龄集中在20~70岁之间,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牧民、肉加工等职业为高危职业,牧区、半牧区均有发病。流动监测点未检出阳性血清。动物间监测:13县羊布病血清阳性率为2.02%(259/12 851),牛布病血清阳性率为1.72%(1 804/105 176),羊检出率高于牛(χ~2=6.00,P0.05)。结论阿坝州人间布病呈散发,人间、动物间布病疫情形势严峻,今后应继续加强人间和动物间布病监测,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防止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重点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现况,做到疫情及早发现及早控制,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为制定布鲁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实验室检测方法,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阳性血样再继续做试管凝集试验(SAT),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重点职业的545名从业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1.10%,查出布鲁菌隐形感染者5例,确诊病例1例。结论发现布鲁菌病新发病例,监测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尤其要在重点职业人群中开展布鲁菌病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达到控制布鲁菌病流行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为搞好碘缺乏病 (IDD)防治工作 ,根据福建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 ,龙海市开展IDD病情监测与碘盐监督监测工作。现对 2 0 0 0年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按容量比例概率 (PPS)抽样方法 ,抽取龙海市 5个乡镇 ,每乡镇抽 1所小学 ,每所小学抽 80名 8~ 10岁学生 ,共 4 0 0人 (男 2 0 7人 ,女 193人 ) ,检查甲状腺肿大情况。以单纯随机抽样方法 ,从被抽取的学生中再抽取 2 0 0名 ,采集尿液样与各自家中的食盐样品 ,检测尿碘含量与食盐含碘量。甲状腺肿大按国际组织推荐的甲状腺分类方法分度 ;盐碘测定采用定量分析法 ,尿碘检…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浙江省布鲁氏菌病防治现状。探讨今后布病防治对策。方法:对存栏牲畜采血作血清学检查,对重点人群采用布病皮试、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人畜布病疫情,采取防控对策。结果:1983-1995年间全面开展了畜间布病普查。共查11个地市的86个县(市、区)的奶牛、山羊和猪等家畜共计238403头,检出布病阳性326头,阳性率为0.14%。人间布病共监测11个地市42个县(市、区)18098人,皮试阳性355人,阳性率1.96%,血清学阳性7人,阳性率为0.04%。控制达标后的1996-2005年中。共检查奶牛、耕牛、羊和猪等牲畜180675头,检出阳性奶牛和山羊1245头,阳性率为0.69%。对职业人群监测18262人,其中皮试5182人,阳性28人,阳性率为0.54%;直接血清学检查12897人,阳性110人,阳性率为0.85%,发现布病病人31例,人畜布病阳性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应做好牲畜检疫,建立牲畜健康证制度,加强对牲畜养殖、屠宰、生皮毛加工等重点人群的布病监测,以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红寺堡地区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感染率及其相关因素,了解此病流行规律及疫情动向,为进一步采取更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高危人群采取填写问卷调查,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员做虎红平板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SAT以滴度≥1:100为阳性,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进行诊断。结果:5年共血清学检测5280人,检出RBPT阳性842人,SAT滴度≥1:100为787人,阳性率为14.91%。确诊布病432例,总患病率8.18%。患者分布在5个乡镇60个村,男女性别比为2.96:1,时间集中在3月~5月、占56.45%(244/432),直接接触病死(流产)羊羔感染的占79.39%(343/432),家庭中多发病例增加是当前布病暴发流行的一个突出特点,占17.91%(77/432),病人同时具有3种以上临床症状和体征,占53.70%(254/432),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差。结论:本地区高危人群布病患病率较高,疫情流行蔓延速度快,临床症状典型,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邹平县自 1996年出现新发布鲁氏菌病 (布病 )病人以来 ,连续 7年在疫区及其周围乡镇开展了人群中布病感染与发病情况监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6~ 2 0 0 2年每年春季 ,在布病老疫区邹平、青阳、好生、西董 4镇及周边的临池、韩店、明集、礼参 4镇 ,对与畜牧业关系密切的农民、放牧者、兽医、乳制品加工人员进行监测。1 2 方法 对监测对象采取静脉血 3ml,分离血清 ,做布氏杆菌试管凝集试验 (SAT) ,凝集价在 1∶10 0“ ”以上为阳性。对阳性者 ,详细询问接触史、预防接种史 ,结合临床表现确定是感染或患病。2 结果2 1 不同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处置1例湖羊养殖人员感染布病的疫情,分离和鉴定布鲁菌,确认传染来源,为进一步控制布鲁菌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以患者所在的湖羊养殖场和全市其他规模羊养殖场从业人员和湖羊为调查对象。无菌采集人和羊的静脉血,分离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及布鲁菌培养分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疫情处置。结果检测197名羊养殖场从业人员和5 598头湖羊,患者所在羊养殖场70头湖羊布病血清学阳性,并分离到7株羊种3型布鲁菌,与患者体内分离的菌型一致。按规范进行治疗,无害化处置布病阳性羊只。结论患者是因接触本地湖羊感染布病所致,应加强输入动物布病检疫,防止本地湖羊布病疫情的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