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中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获得了伟大成就,至今它仍是我们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但在其历史发展中却受到反对派的歧视和扼杀。本文主要论述从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建国后历次反对中医和中医教育,以及广大中医界人士如何通过斗争获取胜利的历史经过。  相似文献   

2.
《中医的现在与未来》简介著名中医张维耀编著的《中医的现在与未来》一书,84万字,16开本,538页,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九章:第一章命运攸关的抉择;第二章试评中医经典著作;第三章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第四章理论核心的演变;第五章脏象学说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9 位医家临证处方规律的异同点,分析探讨中西医汇通派张锡纯、唐容川、恽铁樵、陆渊雷4 位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色。方法:选择张锡纯及其他8 位医家临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各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四性五味归经补泻运用情况进行方剂计量学特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处方用药排序前5 位的药物包括炙甘草、白术、白芍、茯苓、当归,具有气血并补,补中有泻之意,多以补气阳为主,恽铁樵偏补阴血。汇通各家用药偏寒凉,辛甘。张锡纯与中西医汇通医家中唐容川及陆渊雷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0.826,0.701(P<0.05),与其他医家相关性均不显著,聚类分析显示中西医汇通派医家张锡纯、唐容川、陆渊雷可聚为一类,恽铁樵单独一类,其他非汇通医家不为同类。结论:中西医汇通派4 家临证处方规律有其相似之处,亦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探讨近代中西医汇通及其对当代中医学发展的影响。从明代万历年的西医传入到1949年的中西医结合,300余年的中西医汇通史经历了启蒙、创立到鼎盛发展的3个历史时期。近代中西医的碰撞、沟通,使得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传统中医开始了第一次对自身生存命运的思考,汇通派的"实验中医观"、"以西补中观"和"新中医观"等思想主导了近代中医的变革与发展。认为现代医学的发展面临着危机,迫切需要中西医合力;现代中医只有与西医和其他学科加强深入汇通,加快发展步伐,才能适应世界医学重新调整医学目的和改变医学模式的需要。同时,在现代的中西医汇通中,坚持中医的思维方式,推进中医特色的科学研究,提高汇通人才的传统文化素养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比民清时期9位医家临证处方规律的异同点,分析探讨中西医汇通派张锡纯、恽铁樵两位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色。方法:选择张锡纯、恽铁樵及其他7位医家临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各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四性五味归经补泻运用情况进行方剂计量学特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处方用药排序前5位的药物包括炙甘草、白术、白芍、茯苓、当归,具有气血并补,补中有泻之意,多以补气阳为主,恽铁樵偏补阴血。两位医家用药偏寒凉,辛甘。张锡纯与中西医汇通医家中唐容川及陆渊雷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0.701(P〈0.05),与其他医家均不显著(P均〉0.05),聚类分析显示中西医汇通派医家张锡纯、唐容川、陆渊雷可聚为一类,恽铁樵单独一类,其他非汇通医家不为同类。结论:两医家临证处方同中有异,皆为攻补兼施,张氏偏补后天脾胃,恽氏更重先天精血。  相似文献   

6.
张其成  刘理想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1):F0002-F0002,F0003
近一百多年来,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国门轰然打开,国人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医的信心逐步丧失,乃至达到对传统进行不遗余力地批判并欲全盘西化的地步。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同时,亦对中医颇有微词,进行了抨击,并引发了几次中西医论争: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医》是民国时期余鸿仁等创办的中医药期刊,该刊内容主要包括继承中医学术经验和改良中医学术理论两个重要方面,涉及"学术评论"、"疾病总纂"、"征文特辑"等众多栏目。本文通过介绍该刊的创刊背景、主要内容,评价其学术贡献和办刊特色,认为《现代中医》是民国中医药期刊的特色代表,有较高的文献和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中医继承发扬流派主张继承中医的传统特色、始终保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西医结合流派主张运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发展中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的医学体系;中医现代化流派认为,在保持和发扬中医药学的特点和优势的同时,吸收先进理论,应用现代科技新成就,研究和发展中医。三大流派将殊途同归,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从西学东渐开始,中医内部就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由于中西医来自不同医学体系,结合概念欠清晰,又没找到切合点,所以收效甚微。一方面中医主动去结合西医,千方百计证明自己;另一方面西医则按照自己的评价标准研究中医、中药,而不是真正的融合。所谓融合,应该是彼此融洽,取长补短,最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境界”所产生的新医学。  相似文献   

10.
孙元  文庠 《中医药文化》2022,(6):531-538
余无言是著名的中医学家,积极投身中医教育数十载。在实践中,余无言明确了坚持中医、服务社会的教育目标,秉持重视经典、兼收并蓄的教育传统,施行言传身教、切磋琢磨的教育方法。余无言的中医教育思想与其经方派和汇通派的学术背景密不可分,并表现出借助西医改进中医、抨击时弊匡正教育、甘守寂寞不问穷达等特征,是近现代中医教育事业的宝贵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1.
郑国庆  胡臻 《中医药学刊》2008,26(2):354-356
简述历史上的中医存废之争,从废医的提出者、废医提出的方式和政府在废医中的角色比较两次中医存废之争的异同,最后分析了中医存废之争的思想本质。  相似文献   

12.
《十论中医生理学与中西医结合》(简称《十论》)是著名生理学家及医学教育家季钟朴教授几十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心血的结晶,全书的学术思想充分体现和代表了这一段历史时期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水平。《十论》即将正式出版,这是一件大事。《中西医结合杂志》社编辑部来函索评于我。我感到此书此评非同一般,是不能草率动笔的,恐我才疏学浅,难于担此重任。既而又想,所谓"评",主要是谈谈自己读后的  相似文献   

13.
从中西医汇通思潮的兴起、恽氏中西医汇通派的形成、恽氏中西医汇通派的传承脉络和主要代表人物、恽氏中西医汇通派的治学风格、恽氏中西医汇通派的核心理论5个方面,总结恽氏中西医汇通派的传承与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民国时期中医眼科的发展历史进行论述,认为其学术传承表现为对《审视瑶函》等古代文献的承袭发扬和整理改编,其发展表现在医家对内障病症要点的观察和鉴别,提出反对滥用寒凉,强调理气活血等新见解;其在中西医汇通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包括中西眼科名词术语的比较研究,以及教材对西医学解剖生理病名的采纳;其临床成就体现在对沙眼等传染性眼病的重视、多位医家成功开展针拨白内障术,及一些名牌眼药在全国范围内畅销等。  相似文献   

15.
从安全性、预防疾病的优势、诊断的整体优势及便捷性和实用性的优势方面总结了中医在健康体检及诊断中的优势,阐述了开展中医健康体检的必要性,并对中医健康体检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相似文献   

16.
近代医学家、考据学家、天文数学家顾观光博学宏才、著述等身,备受后世推崇。他沿袭清代乾嘉考据之风,将古代质朴之学推及至近代医药研究之中,并以医学家的身份、考据家的眼光校勘《素问》《灵枢》、补注《伤寒杂病论》、重辑《神农本草经》,对于中医药文献的传承功不可没,其中顾辑《本经》更成为迄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神农本草经》辑佚本之一。尤其所主张“中西之法可相证不可互废”的医药会通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启迪。  相似文献   

17.
<正>从“废止中医”、“废医存药”到“中医科学化”,中医在过去一百多年来一直处于被批评、被否定、被抛弃的地位,然而祖国医学以顽强的生命力依然为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从治疗普通感冒到介入AIDS、SARS  相似文献   

18.
《山西中医》2008,24(11)
由我国著名中医基础理论学者、天津市精粹国医经验研究所所长张维耀编著的《中医的现在与未来》(第二版)已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100万字,分为9章:1.命运攸关的抉择;2.试评中医经典著作;3.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4.理论核心的演变;5.脏象学说的实质;6.中医系统论假说;7.中西医结合是里程碑;8.中医现代化方向;9.人才决定现代化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由我国著名中医基础理论学者,天津市精粹国医经验研究所所长张维耀编著的《中医的现在与未来》(第二版)已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100万字,分为九章:1.命运攸关的抉择;2.试评中医经典著作;3.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4.理论核心的演变;5.藏象学说的实质;6.中医系统论假说;7.中西医结合是里程碑;8.中医现代化方向;9.人才决定现代化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由我国著名中医基础理论学者、天津市精粹国医经验研究所所长张维耀编著的《中医的现在与未来》(第二版)已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100万字,分为九章:1.命运攸关的抉择;2.试评中医经典著作;3.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4.理论核心的演变;5.脏象学说的实质;6.中医系统论假说;7.中西医结合是里程碑;8.中医现代化方向;9.人才决定现代化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