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少年精神疾病与个性特征、应激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叶佩 《现代护理》2002,8(3):204-205
目的 探讨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个性特征、应激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1年8月间首次住院103例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向心学说及自制调查表,对他们进行个性、应激因素与其发病之间关系的调查。结果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其个性、应激因素有重要关系。个性中以内向型性格的患病率为最高,其次为有明显应激因素诱发患病的,其中以学习紧张、压力大或学习成绩差遭受老师或父母批评的占多数。结论 青少年其个性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容易诱发各种精神疾病,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潜艇官兵要经常面对心理应激,其对心身健康有较大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在心理应激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作者对潜艇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开展潜艇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咨询和治疗,提高应激管理水平,保障潜艇部队战斗力提供科学依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个性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个性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版(EMBU)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Ⅲ)诊断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70例正常健康青少年(对照组)进行测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父母多表现为低情感温暖和理解,高严厉和高拒绝、否认,其个性特征表现为高神经质、高内倾性(均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个性缺陷与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的入院方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将100例患者入院方式分为自愿入院、医疗保护性入院和强制入院3种。对3种入院方式患者的一般情况、服药情况、家庭照顾、康复期护理等进行调查,就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轻、文化低、病程短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强制入院和医疗保护性入院者居多,而性别、婚姻状况、家庭收入高低等特征与患者入院方式无明显关联。康复期不服药、家庭照顾差、自知力未恢复、缺乏医疗护理指导的患者非自愿入院比例高,而精神症状与入院方式无明显相关。结论 只有重视和尊重患者的权利,落实知情同意有关的措施,按照全程、规范的治疗原则,加强康复期医疗、护理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心理疾病与其性别、性格、家庭等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晓敏  马欢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834-2835
目的:分析青少年心理疾病现状,寻找主要的致病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1992-10/2003-10年龄11~18岁的青少年住院患者病例583份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年龄11~14岁318人,15~18岁265人;男性219例,女性364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版。结果:①青少年易患的心理疾病是:精神分裂症占43.1%、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占10.0%、心因性精神障碍占9.3%、抑郁性神经症占7.2%、强迫性神经症占5.5%。②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病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2/1993住院4例,占总数0.7%,2002/2003住院104例,占18%。③致病因素多为心理社会因素,表现为难以适应环境变化132例、学习任务过于繁重91例、感情与家庭变故83例。结论: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病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心理、社会因素相比,遗传因素已不是青少年心理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个性特征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成人住院病人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哮喘知识的调查,并进行心理干预,测定生理指标肺功能(PEF)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与正常人比较,哮喘病人的性格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比例高于国内常模(P〈0.05);影响PEF和SaO2的因素:抑郁焦虑情绪、心理干预、个性特征、疾病知识、病情严重程度。[结论]个性特征、情绪状态等心理社会因素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转归作用较明显,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可以缓解心理压力,稳定情绪,促使哮喘发作快速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的入院方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将100例患者入院方式分为自愿入院、医疗保护性入院和强制入院3种。对3种入院方式患者的一般情况、服药情况、家庭照顾、康复期护理等进行调查,就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轻、文化低、病程短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强制入院和医疗保护性入院者居多,而性别、婚姻状况、家庭收入高低等特征与患者入院方式无明显关联。康复期不服药、家庭照顾差、自知力未恢复、缺乏医疗护理指导的患者非自愿入院比例高,而精神症状与入院方式无明显相关。结论只有重视和尊重患者的权利,落实知情同意有关的措施,按照全程、规范的治疗原则,加强康复期医疗、护理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9.
极端内向儿童个性特征与神经精神疾患相关性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极端内向儿童个性结构特征与其所患疾病相关因素的情况。采用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mrl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62例来心理门诊测试的儿童进行个性特征评估,按照极端内向、偏内向和外向分为3组,联系所患疾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表明极端内向儿童患神经精神疾患的概率较高,在个性特征中内向组神经质(N)分明显高于外向组。极端内向儿童的个性特征影响其心身健康,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情绪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心理应激主要指由心理社会应激源引起的应激。适度的心理应激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但心理应激的主要方面是消极的,过于强烈的心理应激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甚至在其他致病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造成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现将心理应激理论的形成、发展及研究方向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儿童精神疾病136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来自社会、家庭、工作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使得人们的心里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在这一群体中,儿童青少年又是特殊的弱势群体,一方面他们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另一方面他们要肩负着沉重的学习负担,以期在竞争中取胜。这种矛盾冲突的结果,导致了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不断增加。为了研究这一弱势群体,了解儿童精神及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规律,为广大的儿童患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提高儿童精神疾病的诊疗水平,调查分析了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近2年来所有住院治疗的136例儿童患的病历。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与健康老年人心理社会因素及个性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贺丹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7810-7812
背景:脑卒中患者常合并有抑郁、焦虑状态,后者常与特有的人格特征有关,研究这类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助于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咨询,并采用相应对策以保证康复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目的:调查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格特征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为其心理康复的实施提供可行性依据。设计:病例一对照研究。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对象:选择2000-01/2001-1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的脑卒中康复中的患者78例(脑卒中组),男37例,女41例,平均年龄(61.6&;#177;7.2)岁。选择2001-03/06老年大学在读的老年大学生52例作为对照组(除外脑血管疾病病史者),男3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2.7&;#177;5.4)岁。两组均无阳性精神障碍的个人史。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评定量表(EPQ)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调查了78例脑卒中患者,并与无神经缺陷的老年人52例进行对照。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SCL-90,EPQ及SSRS各量表得分。结果:脑卒中组SCL-90总分、抑郁、焦虑、强迫、恐怖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1);脑卒中组EPQ量表中神经质分[(53.42&;#177;9.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7.42&;#177;10.46)分](t:4.050,P&;lt;0.01);SSRS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15.68&;#177;5.57)分,(5.73&;#177;3.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94&;#177;6.61)分,(8.75&;#177;2.93)分](t=-2.267,-2.613,P&;lt;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除有抑郁、焦虑及恐怖等精神症状外,不良的个性特征以及缺乏对社会支持的认识和利用,也是影响其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个性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个性特征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成人住院病人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哮喘知识的调查,并进行心理干预,测定生理指标肺功能(PEF)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与正常人比较,哮喘病人的性格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比例高于国内常模(P<0.05);影响PEF和SaO2的因素:抑郁焦虑情绪、心理干预、个性特征、疾病知识、病情严重程度.[结论]个性特征、情绪状态等心理社会因素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转归作用较明显,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可以缓解心理压力,稳定情绪,促使哮喘发作快速控制.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机梗塞与心理应激因素的探讨夏振忠1候庆生2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在冠状动脉硬化的基础上粥样斑块形成与破溃,继而造成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形成和阻塞,但也有相当部分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和尸检资料并未见冠状动脉内阻...  相似文献   

15.
住院病人的应激因素范围广,变异大,不仅涉及到生活环境生活规律的变化,也涉及到病人的医学常识和医护患关系。及时掌握和处理应激因素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外界应激源、应激与疾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试从应激源、应激的概念、常见的外界应激源、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和致病机制等方面论述应激源、应激与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住院病人的应激因素范围广,变异大,不仅涉及到生活环境生活规律的变化,也涉及到病人的医学常识和医护患关系。及时掌握和处理应激因素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个性特征、社会支持与上岗前护理毕业生心理状态的关系。方法:以EPQ(艾森克个性问卷)、S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上岗前护理毕业生进行自评调查。结果:护理毕业生典型个性特怔和不同社会支持之间SCL-90的多个维度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良好的个性和社会支持对即将参加工作的护理毕业生的心理状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单位,家庭的价值、期望、危机等因素会影响家庭成员健康;反过来,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也会严重影响整个家庭,特别是严重疾病可导致沉重的家庭负担。家庭负担打乱了家庭成员之间原有的相互关系,使一方承担更多的义务或责任,其社会活动也受到限制,并伴有主观上的不满。家庭负担是普遍的、复杂的、多维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科门诊首诊青少年患者的史森克个性心理特征.方法:采用心理测定软件对2006年6月~2007年12月就诊的88例首诊青少年患者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6~18岁的66例青少年患者的EPQ测定结果与常模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EPQ的四个量表各因素相关分析中,16~18岁青少年的神经质与精神质呈正相关,与内外向和掩饰呈负相关;精神质与掩饰呈负相关.在EPQ的因子分研究中发现,66例中40分以下的有3.03%的精神质和4.54%的神经质患者掩饰分较高(28.78%);40~60分和60分以上的患者没有明显的掩饰;60分以上的精神质20人次,占30.30%,神经质29人次,占43.94%.男女对照分析结果显示精神质具有差异性(P<0.05),女性高于男性.结论:精神科门诊首诊青少年存在一定的个性心理特征,EPQ四个量表测量结果均高于常模,精神质和神经分在40分以下者存在较明显的掩饰,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应引起精神科门诊医生和家长及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