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自动换血与同步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将54例达到换血指证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全自动换血的前后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外,在全自动换血的同时也采用同步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自动换血的前后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在全自动换血的同时不采用同步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换血前后总胆红素(TBIL)、游离/间接胆红素偏高(IBIL)、直接胆红素(DBIL).[结果]观察组患儿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较换血前降低,且优于对照组.[结论]全自动换血与同步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降低血胆红素浓度,且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自动换血与同步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将54例达到换血指证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全自动换血的前后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外,在全自动换血的同时也采用同步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自动换血的前后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在全自动换血的同时不采用同步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换血前后总胆红素(TBIL)、游离/间接胆红素偏高(IBIL)、直接胆红素(DBIL)。[结果]观察组患儿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较换血前降低,且优于对照组。[结论]全自动换血与同步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降低血胆红素浓度,且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指导未来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方式选择。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47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3例。全部新生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鸟巢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身体功能恢复相关指标(包括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于干预前、干预3 d后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睡眠时间、哭闹时间、大便次数、摄入奶量。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 d后,两组胆红素水平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 d后,两组哭闹时间短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3 d后,两组睡眠时间长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1);干预3 d后,两组大便次数、摄入奶量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鸟巢式护理模式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中效果确切,可保证光疗效果,有利于加强新生儿胃肠功能、促进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期间并发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行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将接诊的30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均择期行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包括抚触护理、蓝光光源调节、药物支持、监测病情、心理护理等。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胆红素、摄奶量的变化,并比较黄疸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两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1、3、5 d,两组摄奶量明显多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皮疹、皮肤损伤、哭闹、失水增加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换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3 d、5 d、7 d的胆红素水平变化,记录两组胎便恢复正常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每日进奶量、每天大便次数,对两组患儿随访6个月,采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价患儿神经心理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 d、3 d、5 d、7 d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便恢复正常时间、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每日进奶量、每天大便次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6个月后躯体运动、认知程度、语言表达、行为能力及神经心理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换血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梁瑞华 《妇幼护理》2022,2(6):1385-1387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冷光源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间 本院收治的 80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 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 察组患儿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哭闹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排便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摄入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黄疸消失时间、出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冷光源蓝光治疗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光疗适应情况、胃肠功能情况,促进 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心理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奶量、排便次数、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护理后5d的胆红素、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出生5d后的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的躯体运动、行为能力、语言表达等神经心理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提高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改善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刘秋月 《妇幼护理》2022,2(4):908-910
目的 分析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中应用舒适性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住院的 60 例黄疸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两组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 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性综合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 察组护理后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心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蓝光照射+舒适性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黄疸新生儿机体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 指数,促进黄疸症状消退,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方傲  李娴  梁嘉恩   《妇幼护理》2022,2(15):3482-3484
目的 研究黄疸配方中药熏洗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疗效。方法 选取 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2 月在医院行 蓝光照射治疗的 100 例高胆红素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将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接受黄疸配方中药熏洗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 100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 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大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黄疸配方中药熏洗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可缩短症状持续时 间与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蓝光照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8例行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蓝光照射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光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采用护理干预后睡眠时间延长、体重增加、黄疸指数下降满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合理喂养、促进感知觉发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蓝光治疗中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能提高患儿对蓝光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光疗时的不愉快感觉,有效减少蓝光治疗时的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7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蓝光照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患儿治疗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88.70%(P0.05);观察组患儿总依从率96.24%高于对照组89.25%(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结合俯卧位抚触对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依从性、疗效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6月在我院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结合俯卧位抚触。比较两组新生儿蓝光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睡眠质量。结果干预组完全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呈持续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1d、2d及3d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第1d、第2 d、第3 d平均入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第2d、第3d平均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结合俯卧位抚触可显著提高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结合抚触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采用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蓝光治疗的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蓝光治疗结合新生儿抚触。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经蓝光治疗配合护理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患儿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也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接受蓝光治疗时予以抚触护理,可以帮助患儿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帮助家属减轻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4.
胡一杏  邢丹茜 《妇幼护理》2022,2(4):902-904
目的 研究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兰光照射治疗中采用鸟巢式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1 年 8 月期间我 院收治的 220 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10 例。所有患儿均进 行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总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的 水平、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干预前的总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 的总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并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的黄疸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采用鸟巢式护理干预能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和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 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华静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12):1814-1818
目的 探讨抚触干预配合日间病房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消退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行日间病房蓝光治疗,观察组采用抚触干预联合日间病房蓝光照射治疗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干预前后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和体质量变化、睡眠和行为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行为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抚触干预配合日间病房蓝光照射可促进新生儿黄疸症状、胆红素水平、睡眠行为的改善,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运用。方法:筛选本单位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和患儿的治疗依从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胆红素水平明显改善,黄疸消失时间早,患儿的治疗依从度高,且三项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减短黄疸消失时间,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治疗方式均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黄疸指数、胆红素水平,护理满意度、家属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黄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家属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399-4400
目的探究间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不同病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8例,根据患儿的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皮疹、腹泻、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血清胆红素指数、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每日血清胆红素降低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以及黄疸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较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改善血清胆红素指数,缩短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每日血清胆红素降低值,减少治疗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为9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20.
张娜 《全科护理》2016,(26):2750-275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蓝光照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不同时间段摄奶量、患儿依从性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护理后1d、3d、5d每日摄奶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蓝光照射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血清胆红素,提高患儿每日摄奶量,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