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后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7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实施维持血液透析的96例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上升,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行为干预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减轻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激励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励式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给予激励式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1月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5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并记录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2.73%高于对照组(78.1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与对照组20.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肾病,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CM)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4例AM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CCM;比较两组疾病认知水平、负性情绪及心脏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干预后疾病认知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疾病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负性情绪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负性情绪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脏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CM能有效提高AMI患者疾病知识,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自我管理项目在社区COPD患者的应用及对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治疗的110例COPD患者为试验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自我管理护理。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变化、自我管理能力,患者满意度情况。护理后,两组负面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自我管理得分较护理前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项目应用于社区COPD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姚婷婷  顾伟萍 《妇幼护理》2023,3(6):1485-1487
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 40 例行血液透析患 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 生率、护理满意度、心理情绪以及血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低血压、肌肉痉挛、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改善负性情绪,维持血压稳定,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1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2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96-4597
探究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4月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82例,依据入院时间不同分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于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统计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38例急性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晓情况、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及感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中,可增加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爱笑瑜伽对血液透析患者生理指标及情绪的影响,为慢性病患者情绪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12周的爱笑瑜伽干预。在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肺活量及正负性情绪量表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肺活量及正性情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及负性情绪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爱笑瑜伽可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增强其肺活量、改善其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8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及对照组(n=39)。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1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中重度焦虑及抑郁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能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及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绞痛的发作情况(AF)和心绞痛的稳定状态(AS)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负性心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缓解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应对技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延伸护理在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以中医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健康保健知识认知度以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保健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延伸护理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保健知识认知程度,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医护一体化干预联合微信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12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建档顺序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医护一体化干预联合微信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干预后患者疾病知识(合理饮食、情绪管理、健康锻炼)掌握情况、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合理饮食、情绪管理及健康锻炼掌握率较对照组高(P 0. 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干预联合微信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可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并可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认知心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希望水平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9月收治的早期食管癌患者80例,采用投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HHI、SAS及SDS评分。结果:干预2周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HHI评分高等水平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低等水平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心理干预能提高食管癌患者希望水平,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术后身心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9月确诊为乳腺癌并行综合治疗的28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4年10月~2015年1月确诊为乳腺癌并行综合治疗的28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两组进行测量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D-RISC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及生活质量,是优质护理服务的良好体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步骤正念减压训练对血液透析患者疲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主要通过自我调节缓解情绪压力,观察组实施分步骤正念减压训练,由接受专业训练、获取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专业人士实施。比较两组患者多维疲乏量表得分以及焦虑、抑郁得分情况。结果干预组多维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疲乏程度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分步骤正念减压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健康意识,有效地改善患者疲乏情况,改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718-2720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干预。观察比较两足护理效果,如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等。结果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DMQO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DMQOL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随访与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自我管理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采取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