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一种慢性疾病,其典型症状是间歇性跛行。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是外周动脉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是全身血管系统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一种标志性表现,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增长、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吸烟等。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位置,以膝下三支病变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缝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病人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无缝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人均发生次数、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缝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手术中,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王晓军  刘文星  徐丽梅 《新医学》2006,37(4):225-227
目的:探讨沙格雷酯(安步乐克)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58例,给予沙格雷酯100 mg ,3次/日,口服8周,监测治疗前后患肢的症状与体征、双下肢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肝及肾功能、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患者主观症状改善率均在91%以上;临床总有效率93%;双下肢峰值血流速度治疗后有显著增加[治疗前(39±5)cm/s,治疗后(49±7)cm/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糖、肝及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沙格雷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高血压的并发症。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肢缺血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肢体坏死等。大多数患者血管壁可见钙化,闭塞部位以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5.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cclusive diseasc,ASO)是由于腹主动脉末端至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硬化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综合征[1]。主要累及的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下肢溃疡缺血坏死等[2],临床上根本治愈动脉硬化尚难以实现。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0月应用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多平面动脉硬化闭塞症31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共收治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介入治疗患者31例,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52~88岁,  相似文献   

6.
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闭塞症目前已成为导致患者肢体坏疽的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最常见原因,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其发病率高达79.9%[1],外科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我科2003年1月-2007年6月采用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0例,效果满意,将护理体会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超声检查的临床指导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探讨 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了解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形态学特征[1],寻找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004~2005年我院住院86例确诊为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同期住院无糖尿病的患者下肢血管形态、血管壁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比较。结果(1)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以股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率以累及动脉以下侧的远端动脉血管胫前动脉受累最为明显[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1].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最常见的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在我国下肢动脉闭塞症较过去逐渐增多,应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之有效[2].我院普外科于2005年7月成功为1例左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了左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应用脉管复康片的疗效。方法: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抗凝、抗血小板、降糖、降脂等对症治疗)及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脉管复康片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的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发生率、血管踝臂指数(ABI,足背动脉的收缩压与肱动脉的收缩压之比)、截肢率。结果:脉管复康片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术后半年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发生率和截肢率,提高ABI。结论:脉管复康片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改善循环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的疗效,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36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病人血管功能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发生并发症2例(5.56%)。[结论]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可改善病人血管功能、减轻病人疼痛。  相似文献   

11.
徐春静 《全科护理》2014,(22):2107-2108
正下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主要是纤维基质、脂质、组织碎片在细胞内的异常沉积,引起动脉内膜、中层发生异常增生的复杂的病理变化,最终引起动脉壁硬化、内膜增厚进而导致动脉发生狭窄甚至闭塞的缺血性疾病。易患因素包括年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肥胖等。研究表明采用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改善下肢的缺血,对缓解病人症状降低截肢率具有较高价值[1]。而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糖尿病足病人下肢截肢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股浅动脉和髂动脉的内径、血流量以及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髂动脉、股浅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均显著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患者ABI为(0.85±0.32),显著高于治疗前的(0.56±0.23)(P 0.05)。结论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对血管再通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肢血供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观察组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为期6个月的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法,6个月后比较两组各项生化指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经过6个月的聚焦解决模式干预,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高,体重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有助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控制血糖、血脂,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彭饶  廖涛  喻杉  梁玉祥  罗海林 《当代护士》2021,28(8):121-12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周围动脉疾病(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发病率也逐年攀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是PAD的代表性疾病[1].主要发病原因是外周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病理改变,造成动脉血管管腔进行性狭窄、闭塞.以下肢缺血为临床表现,患侧肢体末端麻木、发冷、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2].  相似文献   

15.
吴俊梅 《现代护理》2006,12(19):1810-181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1]。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最常见的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在我国下肢动脉闭塞症较过去逐渐增多,应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之有效[2]。我院普外科于2005年7月成功为1例左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了左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双下…  相似文献   

16.
张文静 《天津护理》2007,15(4):246-24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腹主动脉末端至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硬化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综合征。主要侵犯的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溃疡下肢缺血、坏死等。临床上,根本治愈动脉硬化尚难以实现,外科实施动脉重建是当今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措施。现就动脉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LEASO)是由动脉硬化造成下肢动脉内膜增厚、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的一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血供不足、下肢出现间歇性跛行、缺血性静息痛、皮温降低、甚至出现溃疡或坏死等,其是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动脉的局部表现。糖尿病LEASO是指LEASO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虽然糖尿病LEASO的临床表现与单纯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相似,但糖尿病LEASO血管钙化严重、侧支循环较差,具有其独自的临床特  相似文献   

18.
<正>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临床上分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作为全身性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病。文献报道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约为15%20%[1]。这类疾病的共同原因是外周动脉慢性闭塞导致下肢缺血,临床上ASO分级IIa(Fontaine分级)以上和TAO分级一期[2]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冷感、麻木、感觉异常和间歇跛行,这类患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  相似文献   

19.
李军  段俊红  张建强 《临床荟萃》2012,27(22):1985-1986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一种由周围血管硬化所导致的动脉狭窄、闭塞所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以患肢末端发冷、麻木及间歇性跛行、静息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伴有坏死感染[1]。早期干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应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西医治疗对早期下肢动脉闭塞症取得了较好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干预对下肢动脉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家庭随访干预进行康复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家庭随访1年后合理饮食、康复训练、严格戒烟、坚持服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随访干预可以强化下肢动脉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病人自我管理意识,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