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门诊护理工作量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诊护士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的分配比例及不同科室之间的差异,为科学合理配置门诊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观察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等6个具有代表性的门诊为观察对象,对课题组确定的22项护理操作项目进行护理工时测定,得出护士工作量及平均工时.结果 测定出了不同科室患者对直接护理操作、间接护理操作所需时间;5项操作占22项护理操作时间的比例以及6个科室的缺编人数.结论 门诊护理工作量测算作为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状态指标,为优化门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算养老机构辅助生活区护理人员工作量,确定该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 :参考前期专家咨询结果,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4年6月在北京市某养老机构辅助生活区工作的28名养老护理员和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工时测定法测算其护理工作量,并应用人力配置常用公式,计算该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结果 :通过工时测定法计算所得护理员日均直接护理时间多于日均间接护理时间(t=13.577,P=0.002),护士直接护理时间和间接护理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养老机构辅助生活区养老护理员、护士与老年人的实际配比分别为1.120∶1和0.120∶1,理想配比分别为0.495∶1和0.070∶1。结论 :应用工时测定法能够科学测算护理工作量,进而计算合理人力配置标准。目前养老机构辅助生活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比例偏高,可通过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界定护理人员工作范畴及合理分配直接和间接护理时间、适当减少护理人员数量等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护理工时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通过对126所二级以上医院进行人力资源工时测定,探索一种操作性较强的护理工时的测算方法。方法:采用观察法,通过课题组确定要观测的直接和间接护理项目,记录实践中测定项目所用时间,得出护士工作量及平均工时。结果:测定出了课题组所确定的直接和间接护理项目的平均工时,以及总结出一种可操作的工时测量的方法。结论:建议医院相关部门通过对护理工时的测量,来了解所需要的护理人力,为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测定骨髓移植病房护理工作量,明确其护士配置的实际需求,探索其人力资源配置特点。 方法 编制护理项目观察表, 培训观察员, 测量病房直接护理项目和间接护理项目的总工时, 计算病房所需护士数。 结果本病房涉及 98 项护理项目,其中直接护理项目 68 项,间接护理项目 30 项;平均每例患者 24h 护理项目总工时为 730.86min ;理论所需床护比为 1∶2.2 。 结论 本研究初步测量骨髓移植病房的护理工作量,并计算出适用于骨髓移植病房的理论床护比,为在临床进行科学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根据养老机构长期护理区护理人员工作量的测定,确定该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水平和标准。 方法 参考前期专家咨询结果,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4年10~11月在天津市某养老机构长期护理区工作的15名养老护理员和4名护士,采用工时测定法测算其护理工作量,并应用人力配置常用公式,计算该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 结果 通过工时测定法计算所得护理员提供的日均直接护理时间多于间接护理时间(t=18.761,P<0.001),护士提供的日均直接护理时间多于间接护理时间(t=5.434,P=0.002);养老机构长期护理区老人与养老护理员、 护士的实际配比分别为1∶0.1461和1∶0.0183, 理想配比分别为1∶0.3882和1 ∶0.0741。 结论应用工时测定法能够科学测算护理工作量,进而计算合理人力配置标准。 该养老机构长期护理区护理人员配置比例偏低,可通过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界定护理人员工作范畴及合理分配直、间接护理时间、适当增加护理人员数量等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直接测量护理工作量 ,计算口腔专科医院病房实际需要护理人数 ,科学合理地分配护理人力 ,实现护理人力的动态管理 ,为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实际测量法测量42项直接护理项目和14项间接护理项目时间 ,回顾分析2011年11月 -2012年10月的护理工作量 ,根据公式计算每床每日平均所需护理时间及各病区所需护士人数.结果 16项护理项目单项操作时间存在差异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专科护理和间接护理项目为主 ;所需护士数与实际配置差异较小.结论 通过实际工作量、单项护理操作时间、床位数及床位使用率进行护理人力配置的测算 ,操作简单 ,适于临床管理者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量了解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需求,为合理评估护理工作量、配置护理人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时测定法对住院患者所需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进行测量,收集并计算单项护理操作的平均时间和不同护理级别患者每日所需基础护理平均时间。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会增加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不同护理级别的患者所需基础护理服务量明显不同。结论:医疗机构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以满足患者需求,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叶曼  赵丽萍  李乐之  黄金 《护理研究》2011,25(35):3270-3272
[目的]以临床科室平均每日护理工作量为基础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方法]调查6个临床科室不同职称护士进行每项护理技术操作的工时及各科室每日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平均频次,统计各科室每日平均护理总工时,采用2种计算公式计算各科室实际所需护士数及床护比。[结果]不同科室护士实施各项护理操作使用的时间、不同职称护士实施大部分护理操作使用的时间、不同科室每日护理总工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科室实际所需护士人数及床位比高于现有编制。[结论]要实现优质护理服务,需要补充护理人力资源并以临床科室实际护理工作量为基础科学合理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算儿科不同专科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儿童专科医院及儿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浙江省某儿童医院的4个有陪病房(肾脏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及烫伤、骨科病房).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患者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神经内科最高1:0.70,其他依次为烫伤、骨科病房1:0.60、泌尿外科1:0.58、肾脏内科1:0.57.结论 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专科不同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10.
刘先荣  韩红燕 《护理研究》2008,22(25):2327-2328
[目的]测算骨科不同专科病房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骨科医院及骨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山东省某骨科医院的3个有陪护病房(手足骨科、关节及脊柱骨科、创伤骨科),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间,再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 [结果]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关节及脊柱骨科最高(1∶0.69),其他依次为手足骨科(1∶0.63)、创伤骨科(1∶0.59).[结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骨科不同专科病房特点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11.
整体护理不同专科护士人力的测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测算整体护理不同专科实际所需护士人数 ,为综合性医院不同专科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将本市 3家三级医院开展整体护理 3年以上的 4个不同专科共 12个病区分成 4个组 ,采用观察法测量各项直接护理、间接护理操作时间 ,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不同及相同专科每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 ,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不同专科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明显不同 ,病床与护士之比差异显著 ,P <0 .0 5。其中神经外科最高1∶0 .4 6 ,其他依次为普外科 1∶0 .4 2、骨科 1∶0 .4 0、心内科 1∶0 .39。而相同专科所需护士数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无显著差异。结论 :整体护理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数存在明显差异 ,而相同专科所需护士数无显著差异 ,所以应根据专科不同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某医学院附院为例,通过测定临床科室护理操作项目(护理收费操作项目与护理不收费操作项目)的护理工时,了解不同科室的护理工作现状,探索建立临床护理操作项目的操作工时测量方法及标准,为医院合理地进行护士配置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与专家会议法规范每个护理操作项目的起止时间与流程,对全院33个临床科室进行护理工时测量。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通过HIS系统获得2016年2月、5月、7月、9月、12月各科室护理收费操作项目的护理频次,通过统计室、洗衣房等部门获取护理不收费操作项目的护理频次,以计算各科室护理总工作量、护理收费操作项目工作量与护理不收费操作项目工作量、每位护士每日所承担护理时数及床护配比。结果 护理不收费操作项目所占护理工作量比重较高,每位护士每天所承受的护理工时数差异较大,最高的科室是肝胆两腺外科,为10.02h;最低的科室是临床心理科,为2.29h。结论 参考护理工作量结果,可以合理地进行护士配置,并呼吁各科室根据专科性质对相关护理操作项目申请收费,希望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从而体现护士工作的价值,以期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泌尿外科的疾病特色制订护理项目框架表,为泌尿外科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结合泌尿外科的疾病特色制订护理项目框架表,根据该量表的分类标准将2015年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所有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类,通过每类患者护理所需工时来计算泌尿外科实际应配置的护士人数。结果泌尿外科每日每例患者的平均护理时间为(179.21±13.65)min,根据测算最终确定该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实际应配置护士18名。结论依据患者分类配置护士人数,可科学合理地对泌尿外科护理人力资源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和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护理工作量已成为当今护理管理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1]。国外相关研究指出,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是护理人力资源配备的重要参考依据[2-3],是了解护理工作量的最基本方法[4]。而护理操作项目的工时测量则是护理工作量测量的基础[5]。根据各个护理操作项目的工时测量结果得出其所需护理时间,可以测算出各科室所需护士人数[6-7]。当前,国内对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大型综合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工作量调查与编制测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进行科学合理地护理编制测算 ,使护理编制适合医院护理工作的开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量统计表进行各项操作所需劳动时数等调查 ,对医院所有病房的护理工作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科室单项护理项目的工时单位不同 ;不同科室病人的日均护理所需时数各异。结论 :根据护理发展情况及时测算护理编制 ,医院确定护理编制应根据本院护理工作实际需要 ,病房护理人员配备应依据病房人均病人护理需要量而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算骨科不同专科病房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骨科医院及骨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山东省某骨科医院的3个有陪护病房(手足骨科、关节及脊柱骨科、创伤骨科),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间,再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结果]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关节及脊柱骨科最高(1∶0.69),其他依次为手足骨科(1∶0.63)、创伤骨科(1∶0.59)。[结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骨科不同专科病房特点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算儿科不同专科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儿童专科医院及儿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浙江省某儿童医院的4个有陪病房(肾脏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及烫伤、骨科病房),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患者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神经内科最高1:0.70,其他依次为烫伤、骨科病房1:0.60、泌尿外科1:0.58、肾脏内科1:0.57。结论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专科不同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18.
病房护理工作量调查与护理人力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芳梅  刘冰玉 《当代护士》2005,(1):23-24,35
目的 进行科学合理的病房护理工作量调查及测算,了解全院各科的护理工作量,为全院护理人力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时统计表,对10个临床科室的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不同病房护理总工时数不同,病房间接护理时数大于直接护理时数,间接护理平均工时中,费时较多的项目是输液准备,电脑记账。结论 建议按病房实际工作量配备护理人力;通过加强后勤支持系统,建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按职称上岗,减少护士间接护理时间。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丁芳  曹群英  熊素华 《护理研究》2014,(12):1501-1503
[目的]探讨自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实施以来地市级三级甲等医院病房护士工作量以及护理人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对策。[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自我记录法,通过对直接和间接护理项目护理工作量的测量,记录实践中测定项目所用时间,从而测算出该院护理人员配置的合理性。[结果]该院护士处于缺编状态,高职称护士、专科护士未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专家作用,高学历护士数量较少。[结论]护理工作量测算可以为优化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测本院ICU护理工作量,探讨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方法采用研究者观察法和操作护士自我记录法,测量出每项护理操作平均工时及总护理工作量,进而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制。结果本院ICU月平均床护比为1∶1.97,平均每日护理总时长11866.67 min,平均每位患者每日直接护理时长(410.68±17.74)min,间接护理时长(194.03±9.95)min,护士个人活动项目时间(33.77±5.53)min。结论目前本院ICU配置的护理人员低于卫生部规定护理人力配置标准。通过对护理工时的准确测量,提供客观数据,为管理者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