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层流病房住院患者及家属在探视陪伴方面的需求,探讨更具人性化的、适宜层流室的无菌环境要求的、切实可行的探视陪伴制度。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30例层流病房住院患者和38名家属是否满意层流病房现有探视制度及主观的探视意愿进行调查。结果60%的患者和家属满意现有的探视制度,认为层流病房应该禁止进仓探视及陪护,进仓探视及陪护会增加感染几率;50%的家属和患者希望进仓探视和陪护。结论在百级层流病房的探视制度上,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患者和家属的真正需求,实施既不违反医院探视规定,又能保护病房的无菌环境,且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和家属的探视陪护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患儿住院陪护探视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陪护探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问卷式调查,对600名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陪护需求、探视原因及探视方式等。结果:住院患儿家属对陪护探视需求明显高于我院实际控制的陪护探视率。结论:从实际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当提高陪护探视率,同时加强管理和引导,对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儿身体尽快康复,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塑造良好医院形象,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患儿住院陪护探视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陪护探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问卷式调查,对600名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陪护需求、探视原因及探视方式等。结果:住院患儿家属对陪护探视需求明显高于我院实际控制的陪护探视率。结论:从实际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当提高陪护探视率,同时加强管理和引导,对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儿身体尽快康复,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塑造良好医院形象,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急性创伤患者家属对ICU陪护制度的心理反应及采取措施。方法参考国外危急重患者家属需要量表,对我院ICU126名急性创伤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家属有强烈的探视需求,目前的探视制度不能满足急性创伤患者对探视的要求。结论适当放宽探视条件,采用限制性探视能部分满足家属的心理需求,又可以有效地促进ICU病房的合理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母婴同室陪护、探视人员手、咽喉的感染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有效控制产科病区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母婴同室陪护、探视人员的手和咽喉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 陪护、探视人员的手、咽喉在消毒前、后采样。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显。经消毒液洗手后除菌效果非常显。漱口前后咽试培养细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制定严格陪护、探视制度,控制陪探人数。陪护、探视人员必须用消毒液洗双手。适时对陪护、探视人员的手和咽喉进行细菌培养,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陪护人员对陪探视的需求,旨在探讨有效的陪护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498名陪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调查者认为病人在住院期间需要陪护,对陪护人员的需求主要为直系亲属占84.6%;69.9%陪护人员认为应该限制探视时间,54.0%的陪护人员认为在任何时间均可探视。[结论]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支持家人陪护,满足病人的陪护需求,适当限制探视时间,才能保障病人的身心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限制式探视制度在ICU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在ICU病房管理中实施限制式探视制度,内容包括探视的时间和人员的管理、限制式探视制度介绍、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和提高护士业务能力等.结果 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从82.3%上升到94.5%.结论 开展ICU限制性探视既能满足患者和家属情感和精神的需求,又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及探视家属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其陪护和探视家属的情绪差异。方法 采用BPRS、TESS评定患者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采用SAS、SDS评定固定陪护组、轮换陪护组和探视组家属的负性情绪,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家属负性情绪的差异。结果 36例患者完成4周治疗显著好转,不良反应轻微。73名家属在陪同患者人院时的SAS、SDS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第4周时评分都明显改善,但轮换的陪护家属和探视的家属的情绪改善较固定的陪护家属更为明显。结论 固定陪护家属因长期在院陪护,承受更多因患者导致的压力和相对缺少社会支持,应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ICU陪护管理模式,减少院内感染,协调医护患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1-7月心脏手术患者80例及其家属92例作为研究组,及上年同期行心脏手术患者72例及其亲属86例作为对照组,2组进行陪护管理制度及术后ICU陪护管理制度的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电视探视系统。并分别进行心理指标观察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焦虑程度比对照组低;研究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结论利用电视探视系统有助于减轻陪护的焦虑情绪及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晓红  龚春娣 《家庭护士》2009,7(17):1507-1507
精神病病人住院治疗大多无陪护,且处于封闭性环境之中。家属适时探视,对病人是一种心理支持。但有些病人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和病房管理不了解,探视时扰乱病房工作程序,影响病人病情,并对病房的管理带来安全隐患。为此,应加强病人家属探视方面的健康教育。笔者特制订无陪护精神病痛人探视须知,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查阅中英文文献,调研国内外成人ICU患者探视管理制度的研究现状,为优化我国成人ICU的探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CNKI、万方、SinoMed、Pubmed、Ebase、Springer等中英文数据库,对国内外成人ICU的探视制度、探视方式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目前国内外成人ICU以限制性探视制度为主,对探视人数、探视时间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国外成人ICU推广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探视模式,现今条件下在我国成人ICU很难开展。近几年新型探视媒介逐渐应用于成人ICU患者的探视。结论成人ICU现行的探视方式并不完善,而新型探视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探视方式,其中微信视频探视给患者家属和医院均带来极大的便利,为成人ICU提供了一种更有实效的探视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清单式管理理论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外科住院患者陪护管理的效果。方法抓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外科住院患者陪护管理的关键要素,制定执行清单和核查清单,外科片区内分层培训、现场指导,病区内重点督查,持续改进规范陪护管理流程。结果外科住院患者陪护的管理效果中陪护率控制在15%,其中固定陪护在10%,探视率由原来的32.7%下降到5.2%,护工管理合格率98%,陪护质量合格率90%;患者的满意度维持在98%以上,家属的满意度在96%以上,与实施前满意度调查无统计学差异,无一例陪护者有体温异常以及流行病学史的异常情况发生。结论运用清单式管理理论实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外科住院患者陪护管理能有效管控工作细节,能够确保疫情期间陪护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适合于ICU的探视制度。方法:实行限制式探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取得家属的理解配合;提供人性化的探视环境;广泛征求意见,充分了解患者和家属的需求。结果: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结论:限制式探视制度,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管理,值得实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陪护对病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除了身体的需要,更多的是心灵的需要,但是纷杂的环境却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国家三级甲等医院陪护率要求为≤8.0%[1],有的医院陪护率甚至严重超标高于80%[2],住院病人的探视陪护一直是困扰医院病区管理的一大难题。本研究旨在对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人进行陪探视需求调查,探讨住院病人对陪探视的需求。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分层抽样法,选择2012年1月—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由于精神病人发病年龄呈逐渐下降趋势,以致使家属陪护及过多探视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笔者就近几年我院对家属陪护和过多探视病人的病情观察,发现家属陪护及过多的探视不但起不到配合治疗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延缓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6.
掌握陪护人员健康情况保障住院患者安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充分满足患者身心康复的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家庭情况,酌情允许其亲属留下来陪护,对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但是,由于陪护人员流动性大,有的陪护有可能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我院建立了陪护人员健康情况登记制度,加强并完善了对陪护人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易患因素及临床防控对策。方法 对我院肿瘤科恶性肿瘤患者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结果 通过质量控制及防控对策使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两者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恶性肿瘤患者必须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及探视陪护制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造血干细胞移植焦虑患者的亲情陪护管理模式,并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造血干细胞移植焦虑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探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亲情陪护管理,通过陪护人员的筛选,经过系统的理论操作培训,考核合格后入仓,对移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全国范围内及境外感染患者数量逐渐增加。由于人群普遍易感,加之儿童机体免疫力低下,被感染的概率较高。避免新冠肺炎疫情下小儿神经外科患儿、陪护人员及护理人员的交叉感染是一项重要的防护工作。病房内通过设置防护安全员,加强新冠肺炎知识及制度的学习,加强职业防护,同时做好病房的管理,完善物资储备,加强陪护探视人员的管控及出院后终末处置工作,为患儿、陪护人员及医务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住院患者陪护需求调查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患者住院期间陪护需求的心理,医院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最大限度解决患者的需要,减少探视与陪护人员,使病区内人员流动量下降、陪护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为患者创造清洁、整齐、肃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