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压豆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病人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PPH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止痛,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压豆止痛,观察两组病人治疗24h后疼痛及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缓解病人PPH术后的疼痛症状,提高病人住院期间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规范化心理护理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抑郁情绪(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7月某院105例混合痔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3例与52例。对照组给予耳穴贴压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规范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干预前后HAMD评分。结果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观察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D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规范化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坐浴熏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坐浴熏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穴位贴敷。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肛门功能指标、疼痛程度、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肛门功能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肛缘水肿、出血、创面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纯中药坐浴熏洗治疗相比,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坐浴熏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的效果更好,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改善肛门功能,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关节肿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TKA术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7 d。比较2组膝盖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量表(HSS)]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3、5、7天膝盖肿胀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30天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30天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利于减轻TKA患者术后肿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用于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治疗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微波理疗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第3天、第5天观察组水肿、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两组在水肿、疼痛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用于治疗痔疮术后水肿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缓解患者早期的水肿和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混合痔手术治疗患者按手术日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前、术后给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12 h、3 d、5 d的疼痛程度观察组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穴贴压能有效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加耳穴贴压对鼻窦炎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3月在本院因鼻窦炎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80例,术后分别进行冰敷、穴位按摩、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的护理干预,并于下列时间点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术后1 h、4 h、手术当天睡前、术后24 h、48 h,其中术后1 h、4 h还在干预前进行评分。结果术后1 h和4 h,穴位按摩组和穴位按摩+耳穴贴压组患者干预后较干预前疼痛明显缓解(P0.05)。干预后,穴位按摩+耳穴贴压组患者在术后1 h和4 h疼痛程度较其余两组均明显减轻,在术后当天睡前、术后24 h和48 h则仅与冰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窦炎术后患者实施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较单独采取冰敷或穴位按摩能及时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何云凤 《全科护理》2016,(18):1875-1877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术后病人采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对疼痛缓解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肛肠疾病手术病人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干预。[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疼痛程度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疼痛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术后止痛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对照组病人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结论]采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对肛肠疾病术后病人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病人术后疼痛,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对鼻窦炎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全麻鼻内镜下行鼻窦根治术的鼻窦炎患者,按照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各8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鼻额部冰敷,观察A组术后采用穴位按摩,观察B组术后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比较3组患者干预后1h、4h、24h和48h的疼痛评分。结果干预后1h、4h观察B组患者较其他两组疼痛明显减轻,P0.05;干预后24h观察A组与观察B组疼痛评分仅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为P0.05;干预后48h3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比冰敷和单纯穴位按摩能更有效地减轻鼻窦炎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联合穴位按摩对肛肠术后创缘消肿程度、伤口愈合及疼痛缓解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肛肠疾病手术病人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及创口换药,观察组加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创缘消肿程度、局部止痛效果及创面愈合天数。[结果]观察组使用中药坐浴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后,创缘消肿程度、局部止痛效果及创面愈合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坐浴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肛肠病术后创口肿痛有较为明显的疗效,治疗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34-4136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腹痛程度及肠鸣音恢复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耳穴压豆按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腹痛程度及肠鸣音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1d、2d、3d腹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腹痛程度,促使肠鸣音恢复。  相似文献   

12.
陈聪 《当代护士》2017,(11):106-107
目的探究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LC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法能有效缓解LC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胃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耳穴压豆及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慢性胃炎胃痛患者接受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更有助于减轻患者胃痛程度,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耳穴埋豆、中药熏洗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护理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8例术后采用耳穴埋豆、中药熏洗等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术后给予中药熏洗等相应的常规护理措施,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小于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中药熏洗作为肛肠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关键,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感染机会,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融入舒适护理模式缓解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耳穴贴压法止痛。采用长海痛尺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并记分;同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2天局部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术后24h内发生出血。结论将耳穴贴压疗法融入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减轻扁桃体术后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朱静静 《全科护理》2020,18(5):597-599
[目的]探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对吻合器痔环切术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96例吻合器痔环切术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行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术后肛周水肿评分、肛周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24h、术后72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病人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疼痛改善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出血、切口红肿、切口愈合不良、肛门坠胀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减轻吻合器痔环切术病人术后疼痛感及肿胀感,从而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冰块联合耳穴贴压对甲状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冰块含漱干预术后疼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耳穴贴压干预术后疼痛。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术后6 h、24 h、48 h疼痛,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呈下降态势,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比较,Z=4.529,P=0.012。结论中药冰块含漱联合耳穴贴压更有效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疗法应用于痔手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将耳穴压豆、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治疗、水针、穴位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联合运用在痔手术护理中;对照组予常规中医护理及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疼痛评分、尿潴留发生率及治疗效果、排便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尿潴留治疗效果、排便时间等各项监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创面水肿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特色疗法联合运用于痔手术临床护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纳米穴位贴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8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炎、抗风湿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炎、抗风湿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局部熏洗联合纳米穴位贴敷治疗,1次/d,7天为1个疗程。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5,P<0.05)。 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纳米穴位贴敷与内服药物配合应用,能够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耳神门穴贴压鲜姜片缓解混合痔术后换药疼痛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鲜姜片耳穴贴压对缓解混合痔术后换药疼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肛肠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鲜姜片贴压耳神门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8 d换药后疼痛强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强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鲜姜片耳穴贴压能有效减轻混合痔术后换药时病人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