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晓慧 《当代护士》2017,(11):25-26
目的探讨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降低致残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致残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评分均较低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选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选择早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实施后对患者的康复影响。结果:通过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促患者早日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4):2512-2513
目的探究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恢复指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各项恢复指标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4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9月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4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能力缺陷情况以及致残率。结果干预前,两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缺陷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采用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运动功能,缓解日常生活能力缺陷,有利于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及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及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血栓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患者静脉输入奥扎格雷钠,并实施心理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静脉输入,同时实施心理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与观察组41例(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95.1%)明显高于对照组(78.0%),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4.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7.3%;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血栓患者中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能够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显著改善,对脑血栓的形成进行有效的抑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干预在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上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急性缺血性卒中康复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诊治,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行早期康复干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上的改善效果。结果经早期康复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0.0%)显著好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月的康复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了提升,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提升的幅度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对其神经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改善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主动专业康复支持远程供给管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出院后护理人员仅于接到患者求助电话时给予相应指导,观察组接受主动专业康复支持远程供给管理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主要照顾者照顾压力评分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性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干预后照顾压力评分为(5.31±0.6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9±0.61)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优良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主动专业康复支持远程供给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庭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压力及提升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指导和药物治疗,患者自行训练恢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愈显率,干预组为93.93%;对照组为69.71%;经统计分析两组愈显率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对周围性面瘫有较高的康复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79-380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继发障碍发生有17例,对照组发生继发障碍31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多学科综合理论引导下的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效果。方法纳入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住院号单双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用多学科综合理论引导下的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对比两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肠鸣音、胃肠功能障碍评分。结果两组肠鸣音次数在术前及术后3d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腹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多学科综合理论引导下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可促进术后更快康复,缩短排气时间,减轻腹胀程度,提升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栓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遵医嘱行为。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遵医嘱行为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提高遵医嘱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与探讨适当的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概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心律失常发生的概率分别为23.08%和10.26%,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心率失常发生的概率,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64例脑卒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4周后,评价并比较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1.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支持性心理干预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汤加减对脑血栓恢复期疗养员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康复疗养中心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脑血栓恢复期疗养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 80例患者治疗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提高,但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脑血栓恢复期疗养员较常规西药治疗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心理状况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护理满意度为7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促进疾病康复,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对医患关系的建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成本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中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特色的情志干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辅助治疗。对两组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6例脱落,其中观察组4例,对照组2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为123.79元,对照组成本效果比为154.30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ACS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3月本院CCU病房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加用快速性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9%)明显低于对照组(24.44%),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围术期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后疗效显著,患者的术后效果较好,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