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诊护士护理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病人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从胸痛中心数据平台获取数据资料,连续入选某院胸痛中心认证前(2018年6月—2019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STEMI病人148例,设为对照组;胸痛中心认证后(2019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的急性STEMI病人137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流程,观察组采用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诊护士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病人的急救处置情况[首份心电图时间、肌钙蛋白报告时间、D2B时间(病人从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导丝通过的时间)、首次医疗接触(FMC)-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达标率、肌钙蛋白报告时间达标率、D2B时间达标率、FMC-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间达标率]和救治情况(院内死亡率、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首份心电图时间、肌钙蛋白报告时间、D2B时间、FMC-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首份心电图时间达标率、肌钙蛋白报告时间达标率、D2B时间达标率、FMC-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间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院内死亡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9);观察组病人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1)。结论: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诊护士护理流程可缩短急性STEMI病人的总缺血时间,降低病人院内死亡率和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提高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江西省胸痛中心质控水平及实施效果,并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收集江西省11个地市共46家(标准版17家、基层版29家)胸痛中心2020年度质控报告,对其中胸痛患者出现症状至首次医疗接触(S2FMC)时间、胸痛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FMC2ECG)时间、胸痛患者心电图远程传输有效份数比例、入门至导丝通过(D2W)时间、入门至溶栓(D2N)时间、再灌注治疗比例等关键质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各地市胸痛中心S2FMC时间均值均未达到质控标准;各地市基层版胸痛中心FMC2ECG时间均值均达到质控标准,而标准版胸痛中心仅抚州、萍乡地区未达标;各地市标准版胸痛中心心电图远程传输有效份数占比为69.24%,基层版胸痛中心为82.95%。各地市标准版胸痛中心D2W时间达标率为81.33%,其中抚州地区达标率相对较低,为66.98%;基层版胸痛中心D2W时间达标率为74.34%,以南昌地区的36.11%为最低。各地市胸痛中心基层版D2N时间达标率为55.91%,其中赣州地区达标率为57.89%,九江地区达标率为53.57%。各地市标准版胸痛中心再灌注治疗比例为83.99%,基层版胸痛中心为86.90%。结论 通过对各胸痛中心质控数据的评估分析,发现在基层医疗机构、院前急救、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急诊医学科、心内科及介入中心等各个环节、部门存在不足,为胸痛中心下一步的工作改进提供了依据,以不断夯实胸痛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院胸痛中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最佳优化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所有STEMI患者,根据接诊方式分为:胸痛专车组,病房急救组,绿色通道组。其中胸痛专车组是我院胸痛中心的核心组,该车的设备及人员配备与导管室形成院前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连接,简化了STEMI患者的救治流程,使冠状动脉再灌注时间缩短到最短,从而优化近远期治疗及预后,形成了我院全新的胸痛全流程化救治模式。本研究对比观察该组与病房急救组、绿色通道组发病-首次医疗接触时间(FMC)、FMC至签署知情同意时间、FMC至抗栓溶栓时间、FMC至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时间、血浆NT-pro BNP、Hs CRP浓度、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并发症及心源性死亡情况。结果三组患者中胸痛专车组的发病至FMC(2.59±0.74)min、FMC至签署知情同意时间(7.38±0.92)min、FMC至抗栓溶栓时间(6.36±0.91)min、FMC至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时间最短(29.38±0.92)min,与其他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患者血浆NT-pro BNP及Hs CRP浓度与发病至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时间正相关(R~2值分别为0.454、0.290)。结论胸痛全流程化救治模式明显缩短了STEMI患者发病至再灌注时间,优化了抢救流程,有效提高了早期救治率并改善了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专案改善进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D2B时间管理,缩短病人救治时间,提高胸痛病人医疗救护水平。[方法]以建设胸痛中心为契机,实施流程改造并标准化、健康教育个性化、PCI术前准备规范化、职责制度化及质控反馈信息化等措施比较应用专案改善前后的效果。[结果]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D2B时间达标率明显提高(P0.01),病人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降低(P0.05)。[结论]采用专案改善提高D2B时间达标率,有利于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救护流程进行精准化、信息化及全程化干预,提高医疗救护效果,保障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在调脂达标方面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比方法,分别对联合用药组(氟伐他汀40 mg+依折麦布10 mg)和单独用药组(氟伐他汀40 mg)治疗4周后的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检测。结果用药4周后两组TC和LDC-C均明显下降,P<0.01;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更大,以LDC-C治疗目标值为达标标准,单独用药组达标率为41.7%,联合用药组达标率为61.7%,两组比较P<0.01;HDL-C升高两组无差别。不良反应两组无差异。结论 (1)两组治疗后TC和LDC-C均明显下降。(2)以LDC-C为治疗目标值,联合用药组降脂达标率明显提高。(3)未发现依折麦布有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术前细菌培养达标的最短开机时间。[方法]分别于开机通风净化后的30 min、1 h、2 h、4 h,采取平板暴露法进行空气标本培养,每月1次,持续1年,统计其结果。[结果]开机通风净化后的4个时间组达标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流手术室术前30 min开机通风净化即可达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缩短胸痛中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时间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主题选定后进行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分析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on,D-to-B)延长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D-to-B时间、入医院大门到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确诊到签介入同意书时间、导管室启动到开放时间,入导管室到造影开始时间及D-to-B达标率。结果活动后D-to-B时间明显缩短,中位数由95min下降到85min,D-to-B达标率由48.7%上升到71.1%,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入医院大门到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入导管室到造影开始时间明显缩短,达标率明显提高,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确诊到签介入同意书时间、导管室启动到开放时间改善不明显,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缩短胸痛中心STEMI患者急诊PCI术D-to-B时间,提高其达标率,从而提高患者救治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基层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AMI患者63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急救模式;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AMI患者81例为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急救流程;比较两组入门至转出医院(DIDO)时间、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和肌钙蛋白检查时间。结果:观察组DIDO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和完成肌钙蛋白检查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基层胸痛中心,优化了护理急救流程,为AMI患者实施安全转运进行再灌注治疗赢得了时间,从而提高了AMI患者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卢凤燚 《妇幼护理》2023,3(12):2912-2914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到 2022 年 12 月,医 院胸痛中心收治 22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抛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14 例。对照组采用胸痛中心模式下常规 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急救效果、并发症、心功能。结果 观察 组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大于对照组(P<0.05),再发梗死率小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 LVEDD、LVESD 低于对照组(P<0.05),LVEF 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胸 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痛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胸痛中心建设初期收治的AMI患者139例为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护理急救流程;选取2018年1~7月胸痛中心申报期收治的AMI患者182例为实验组,设置胸痛专职护士实施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比较两组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肌钙蛋白CTn T(POCT)出结果的时间、口服药服用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结果:实验组首份心电图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POCT出结果的时间、口服药服用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1)。结论:急诊科实施胸痛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能明显缩短自行入院的AMI患者的急救时间,缩短其急诊停留时间,优化AMI患者的救治流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信息化流程改进在胸痛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胸痛中心就诊的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胸痛中心信息化流程改进前入组患者设为对照组(n=738),流程改进后入组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459)。比较两组患者胸痛中心关键监控指标、患者及医护人员对信息化流程运行的满意情况等。结果观察组首份心电图时间、肌钙蛋白T报告时间、胸痛中心处置时间、门-球扩张囊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患者及医护人员与对照组比较,其就诊流程的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信息化流程改进可以缩短胸痛中心患者的诊疗时间,提高患者及医护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腹膜透析病人管理模式的建设和实施。[方法]根据病人的特点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腹膜透析病人的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及随访流程方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腹膜透析病人管理模式。[结果]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腹膜透析病人的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及随访流程,病人管理目标达标情况及透析治疗的质量指标逐年上升,均能达到目标值。[结论]腹膜透析中心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腹膜透析病人随访管理模式,提高了病人的随访管理质量,透析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发挥消毒供应中心专业优势,规范常规无菌物品在科室的安全储存管理,提高无菌物品终末环节的管理质量。方法调查常规无菌物品在科室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证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协同护理部、感染控制科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制订常规无菌物品管理制度,细化环节工作流程,对常规无菌物品进行指导管理并持续质量控制。结果常规无菌物品在科室储存管理问题减少,常规无菌物品管理质量提高(P0.01)。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与护理部、感染控制科共同参与管理,提高了常规无菌物品在科室储存环节的管理质量,保证了无菌物品使用时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主动脉夹层病人治疗效果的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胸痛中心成立前后的82例主动脉夹层病人,其中对照组47例,为成立胸痛中心前收治的病人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35例,为成立胸痛中心后收治的病人行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的确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治疗期间死亡率、急诊救治有效率、转运时间、治疗转归等。[结果]观察组确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转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急诊治疗期间病人死亡率(5.7%)低于对照组(10.6%),观察组痊愈出院率(87.5%)高于对照组(76.2%)。[结论]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的实施为主动脉夹层病人的进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对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具有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诊断困难、可救治时间短等特点.胸痛中心的建立可使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下降50%.在整个胸痛救治过程中,胸痛中心急救网点的建立,早期启动和快速安全转运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胸痛中心建设的难点.本文就胸痛中心急救网点的建立及胸痛患者快速转运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某方舱医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开展糖尿病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2022年4月入住某方舱的107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饮食(3个项目)、锻炼(2个项目)、血糖监测(2个项目)、足部护理(2个项目)和吸烟状态(1个项目)5个方面等。 结果 饮食控制达标、运动控制达标、血糖监测达标、足部护理达标、吸烟控制达标和年龄均相关。41~50岁之间饮食控制达标率优于其他年龄段。51~65岁之间患者饮食达标率低于其他年龄段。41~50岁 、51~65岁血糖监测达标率低于其他年龄段,6-10年之间饮食达标率低于其他年龄段。血糖监测达标和病程相关,病程≥11年的患者血糖监测达标率偏低;女性运动达标率低于男性。结论 方舱医院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根据现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开展个体化的糖尿病患者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痛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科诊断的急性心肌梗死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00例患者根据有无胸痛护士参与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无胸痛护士参与,实施急诊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有胸痛护士参与,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建立静脉通路及抽血时间、肌钙蛋白T(cTnT)检测时间、双联抗血小板药口服时间以及急诊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首份心电图时间、建立静脉通路及抽血时间、cTnT检测时间、双联抗血小板药口服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痛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够显著缩短急性心梗患者救治流程中的多个时间节点,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2月由胸痛中心实施一般急诊护理流程的急诊PCI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将胸痛中心2018年3月~12月收治且实施急救护理流程的急诊PCI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从急诊至导管室行PCI的时间、球囊扩张时间、进出导管室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结果:观察组从急诊至导管室行PCI的时间、患者球囊扩张时间、进出导管室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SAQ中情绪感受、心绞痛稳定、心绞痛发作、活动受限、治疗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可缩短急诊PCI各个流程的用时,提高急救效果,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4年3月STEMI患者55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75例和对照组2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STEMI患者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率、院内死亡率、PCI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率,降低医护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总结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导管室护理策略调整。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之间,在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观察导管室护理策略改进前后,导管室启动时间,入院到首份心电图时间,确诊至双联抗血小板时间,急诊室总停留时间,确诊至家属手术知情同意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等指标,回顾分析总结导管室护理工作的改进策略。结果 导管室护理策略调整后,急性心肌梗死紧急介入治疗相关指标用时明显减少,分别为管室启动时间[36.8±12.2min:28.3±13.5min,P=0.036];入院到首份心电图时间[ 15.6±6.2min:11.8±9.2min,P=0.021];确诊至口服双联抗血小板时间[ 16.8±10.8min:10.2±9.2min,P= 0.016];急诊室停留总时间[72.9±30.5min:68.7±32.1min,p=0.040];确诊至家属手术知情同意时间[12.0±10.2min:9.8±11.0min,p=0.032];入门至球囊时间[92.5±45.0min:85.0±33.2min,p=0.042];结论 导管室护理作为胸痛中心运行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更高效的参与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