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管理模式对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的影响。[方法]成立 QCC,通过 QCC 活动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比较 QCC 成立前后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情况。[结果]QCC 实施后护理人员工作热情、沟通能力、创造性思维、责任与荣誉、团队合作精神及总评分高于实施前(P <0.05),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时标本丢失、标本混淆、名称不符、标本留置不当、标本记录不全、无申请单等缺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 <0.05),标本送检时间、标本处理费用少于实施前(P <0.05),病人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QCC 活动可有效提高病理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质量、病人满意度,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信息化病理标识规范管理手术室病理标本,提高病理标本管理效率。方法自行设计信息化病理标识模板,实现标本信息输入、保存、打印并粘贴于病理标本袋及病理送检登记本的信息化管理。结果 95%的工作人员对改良的信息化病理标识使用满意,使用便捷、核对时间缩短、病理的准确性提高为排名前三的优点,满意率分别为96.15%,94.23%和94.23%;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问题标本发生率在采用信息化病理标识后均有所下降。结论应用信息化病理标识规范病理标本的管理,可提升病理标本管理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子病理标本送检系统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电子病理标本送检系统进行手术病理标本的留置、送检,包括医生开立电子病理申请单,病理标签条码化,通过扫描条形码进行电子化病理标本的交接等。结果运用电子病理标本送检系统后,杜绝了病理申请单字迹不清、污染等情况,缩短了冰冻标本和常规病理标本的送检时间。结论运用电子病理标本送检系统能提高病理标本送检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借助信息化流程对手术病理标本实施管理,对标本易出现的风险环节的关键点进行核查确认,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利用信息化标本管理流程作为对照组与传统标本处理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在标本申请单正确率、洗手护士处理标本时间,福尔马林浸泡规范比改进前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通过信息化管理病理标本,对标本谁收集、核查、送检各环节进行优化,降低标本风险率,提高洗手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信息化病理标本送检系统在综合性医院日间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非同期前后对照设计,将本院2020年1月—6月未应用信息化病理标本送检系统的1 395份日间手术病理标本设为对照组,2020年7月—12月应用信息化病理标本送检系统后的1 918份日间手术病理标本设为观察组。对比信息化病理标本送检系统应用前后的日间手术病理标本管理缺陷率,调查应用前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日间手术病理标本送检流程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信息化病理标本送检系统后日间手术病理标本管理缺陷率大幅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优化后的日间手术病理标本送检流程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化病理标本送检系统能显著提高日间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质量,使日间手术病理标本送检流程信息化、规范化,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9):1736-1738
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手术室病理标本缺陷进行调查分析,针对主要原因,手术室QC护理小组对我院手术室采集的患者送检病理标本按随机数字表纳入PDCA循环组和现有管理方法组,分别予以实施相应管理,观察和比较各组手术标本缺陷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和探讨PDCA循环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效果及差异,以期为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质量和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重要的参考。结果改进后手术室手术标本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进前,保证了手术室病理标本及时、准确送检。应用PDCA循环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方法,提高手术患者、手术医务人员满意度,有效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门诊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缺陷因素,制定相应改进措施。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改进标本存放区域,应用信息系统代替手工书写标本标志,改进固定液取液装置,规范标本管理制度,改进标本处理流程等。结果:改进前后标本袋字迹不清、病检单字迹不清、患者名称不一致、标本质量不合格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后标本处理、核对、发报告查找时间明显缩短,回执单丢失率少于改进前(P〈0.01)。结论: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降低了病理标本管理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病理标本送检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细化分类管理模式在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9月的839份手术病理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三维细化分类管理模式前涉及送检标本417份,实施三维细化分类管理模式后涉及送检标本422份,比较实施前后标本管理效果。结果:三维细化分类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标本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手术室、病理科、手术科室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三维细化分类管理模式可提高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质量以及手术室、病理科、手术科室工作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自动传输系统送检新鲜病理标本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原有病理标本送检方法进行改进,病理标本离体后30min内由巡回护士封装好,交给病理标本专管工人用自动传输系统直接送达病理科。结果:实施新鲜病理标本送检管理后,标本在手术室的滞留时间从(11.58±3.64)h缩短到(0.38±0.14)h,手术标本差错发生率从5.13‰下降至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施自动传输系统送检新鲜病理标本,能缩短标本在手术室滞留时间,提高病理标本质量,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手术后病理标本的混淆与丢失,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我科从2002年6月起,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简称CQI)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管理,在标本的保管和送检上,使手术室护士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制度实施以来,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倪明珠 《当代护士》2016,(7):139-141
目的分析妇产科门诊病理标本管理流程再造的效果。方法对病理标本管理流程再造前后的正常平诊需做病理检查的妇产科门诊患者、妇产科门诊医务人员、病理科工作人员实施调查,比较流程再造前后各类活动用时、病理标本实际送检率、阳性病例本院治疗率及满意度。结果妇产科门诊病理标本管理流程再造后,病理标本送检、接收及发放病理报告时间均缩短,但患者、医生和病理科工作人员满意度均较流程再造前提高。结论再造后的妇产科门诊病理标本管理流程符合患者需求,实现了医患双方共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品管圈在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9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管理缺陷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1~6月912个手术病理标本总缺陷率为2.96%,品管圈活动后2012年7~12月926个手术病理标本总缺陷率为1.19%,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病理标本缺陷率比较,差异显著;品管圈活动前后,盛装标本容器选择不合格、无专人管理或标本管理责任心不强致标本遗失、病理申请单填写不全或无医生核对签名、标本存放混乱等4个设定目标缺陷例数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运用品管圈对手术室病理标本进行管理,可提高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质量,提高全科人员团队协作精神,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手术切取的活体病理标本具有取材的特殊性和唯一性特点,手术标本的诊断结果是作为病人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中已经提出:手术室(部)应当建立手术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标本的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有效防止标本差错[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手术室病理标本的信息化管理方法,突出病理标本管理流程的改进方法和优化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手术室病理标本原有管理方法的问题和不足,采用信息技术对标本申请、标本收集、标本核对、标本接收等重点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结果 对手术室病理标本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做到信息准确、收集及时、核对精确和监管便捷.结论 依托信息系统实现病理标本的规范化管理,大力提高病理标本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且实现了病理标本监管工作的实时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病理标本新鲜送检流程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比例的前后对照研究,对照组:2010年4~9月采用传统标本流程管理;实验组2010年10~2011年3月,除夜班和急诊手术,所有标本均采用HORTIG气动传输系统实施新鲜标本送检流程。结果标本送检流程优化后,新鲜标本快速送检率由对照组的16.0%提高到实验组的84.2%;标本管理缺陷率从对照组的0.55%降低到实验组的0.01%,(均为P<0.001);从对照组的13 626次核对降低到实验组的2 808次核对,核对频率降低了79.4%。结论实施手术病理标本新鲜送检流程管理,能降低病理标本送检环节的安全隐患,提高送检病理标本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PDCA循环法对手术病理标本的固定时间、标签内容的规范书写以及病理标本交接进行质控管理和质量改进,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不合格病理标本留置发生例数和合格率.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手术病理标本留置合格率由65.31%上升至95.91%(P<0.05).结论 手术室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能有效保障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乌龟图在手术病理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乌龟图,识别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过程的输入、输出、负责人、使用资源、活动的依据、评价活动的指标6个关键问题,绘制乌龟图及流程图,分析主要因素,拟订改进计划、设计程序并组织实施。结果 手术病理标本不良事件发生率(P<0.05)、标签错误率减少(P>0.05)、送检及时率提高(P<0.05)。结论 应用乌龟图改进了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质量,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的准确性,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手术室常规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HFMEA工作小组,确定主题,绘制工作流程图,确定手术室常规病理标本管理失效模式,分析确认根本原因,拟定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结果:标本管理各相关质量指标(标本确认规范执行率、术中标本暂存正确率、标本登记准确率、标本送检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进手术部病理标本的管理,提高病理标本前期处理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至12月病理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加强标本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本处理方法,改进病理标本管理.[结果]2010年14237例病理标本,在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标本丢失2例;预处理不合格26份,其中无法诊断6例,影响分子病理诊断20例;标本混淆1例;申请单书写不规范30例,送检不及时等.2011年改进管理,在17251例标本中未出现标本丢失等现象,仅有2例申请单与标本不符.[结论]改进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对保证病理诊断质量、保护病人的利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华 《上海护理》2014,(5):84-86
<正>医疗护理行为是由高深的技术和复杂的流程互动建构而成[1-2]。活体组织的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1诊断,特别是肿瘤患者,手术标本的管理质量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和病情预后有着重大意义。标本管理流程包括术中保管、结束时交接、手术医师送检、送检员核对和病理科接收等多个环节,整个标本管理的流程因为手术量大、接台节奏快、环节多,涉及人员广等复杂因素,使手术室病理组织标本的管理难度也日益增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