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晚期肝细胞癌的化学免疫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对74例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采用化学免疫治疗(CIT),即经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后1~2周,序贯地施行LAK或CD3AK过继免疫治疗,并以同期单用经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的41例相同患者作对比。结果化学免疫治疗组和经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组的Ⅱ、Ⅲ期HCC患者的缓解率差异显著,分别为72.4%与40.4%(P<0.05)和48.9%与14.3%(P<0.05)。化学免疫治疗和经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组相比,Ⅲ期HCC患者的半年、1年生存率和Ⅱ期患者的2年生存率差异也显著,分别为62.2%与23.8%(P<0.05)、46.0%与9.5%(P<0.05)以及48.3%与15.0%(P<0.05)。化学免疫治疗组1年内肝外转移发生率为25.9%(15/58),明显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58.1%,18/31)为低(P<0.05)。结论化学免疫治疗这一有机序贯结合在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方面属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52例老年人肝癌非手术综合治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人肝癌的治疗效果,以同期150例非老年人肝癌为对照。老年肝癌患者中24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肝动脉化疗灌注(HAI)结合中药治疗,28 例行TACE或HAI结合外放射、中药治疗。 结果 老年组总有效率38.5% ,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66.7% 、51.0% 、28.8% ;对照组总有效率40.7% ,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56.9% 、28.4% 、13.4% 。两组有效率、副反应相近(P> 0.05),而3、5 年生存率老年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老年组行TACE或HAI结合外放射、中药三联治疗者生存率明显高于接受TACE或HAI结合中药二联治疗者(P< 0.05)。 结论 老年人肝癌经积极治疗能取得一定效果,三联治疗较二联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01例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高频心电图(HFECG)变化。结果提示:高频切迹数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多,HFECG与ECG诊断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87.7%~95.4%与66.2%,p<0.01;特异性分别为72.2%~75.0%与63.9%,P>0.05;符合率分别为83.2%~87.1%与65.3%,P<0.01。  相似文献   

4.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5例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经不同化疗方案治疗,HA方案剂量个体化组治疗19例,完全缓解(CR)率526%;DA方案组治疗8例,CR率50%;HOAP方案组治疗9例,CR率444%;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组治疗9例,CR率111%。HA方案剂量个体化组CR率显著高于LDAraC组(P<005)。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和治疗相关病死率分别为368%和56%(HA)、75%和375%(DA)、444%和222%(HOAP)、333%和111%(LDAraC),DA方案组治疗相关病死率显著高于HA方案剂量个体化组(P<0025)。联合化疗治疗36例,CR率为50%,高于单用LDAraC组(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72%(17/36),治疗相关病死率为167%(6/36),同LDAraC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5.
肝动脉灌注羟基喜树碱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和灌注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5FU、丝裂霉素(MMC)、顺铂治疗(TACE)进展期肝癌(HCC)21例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应用TACE治疗21例中晚期HCC患者,其中Ⅱ期15例,Ⅲ期6例.结果接受TACE患者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9%,平均生存期91mo,半年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为715%和424%.Ⅱ期患者获得的平均生存期、半年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为105mo,867%,60%;明显优于Ⅲ期患者的53mo,367%,0%(P<001).多次治疗的平均生存期为112mo,明显优于单次治疗的68mo(P<001).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下降和肝功能异常.结论羟基喜树碱经肝动脉灌注联合栓塞是治疗进展期HCC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亚硝酸盐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直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亚硝酸钠作用于培养的心肌细胞,观察到心肌细胞发生了超微形态结构改变;细胞内α-羟丁酸脱氢酶漏出增加(P<0.05~0.01),3H—TdR掺入变化呈双向性:小剂量组(0.001~0.1×10-6mol/L)呈现促进作用(P<0.05~0.01);大剂量组(1.0×10-6mol/L)则表现为抑制效应(P<0.05)。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小剂量组(0.01×10-6mol/L)G0G1期细胞减少4.13%,S期增长3.95%,G2+M期增长0.33%,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剂量组(1、0×10-6mol/L)G0G1期细胞增加9.14%,S期减少12.46%,G2+M期增加4.06%,其中S期的改变达到显著差异(P<0.05);细胞及培养液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P<0.01)。表明亚硝酸盐能引起培养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其机理与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16蛋白缺失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HBV感染与P16蛋白缺失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LSAB法)检测7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中的P16蛋白和HBsAg.结果有606%(40/66)的肝细胞癌(HCC)和750%(1/4)的胆管细胞癌(CCC)P16蛋白缺失;Ⅰ,Ⅱ,Ⅲ和Ⅳ级(按Edmondson标准)HCCP16蛋白缺失率分别为00%(0/1),441%(15/34),821%(23/28)和667%(3/4),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有癌旁肝组织的48例标本中,癌组织P16蛋白阴性率(726%)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412%,P<005).有625%(30/48)的HCC癌旁肝组织HBsAg阳性.HBsAg阳性病例与阴性病例的P16阴性率分别为733%(22/30)和667%(12/1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16蛋白缺失与原发性肝癌相关,与肝癌的恶性发展关系密切,可能对预后有重要影响.HBV感染与P16蛋白缺失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检测322例有或无左室肥厚(LVH)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室晚电位(Lp)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Lp阳性检出率为18.3%,室性心律失常(VA)检出率为53.1%。LVH者和无LVH者L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9%和9.9%(P<0.01);VA的检出率为81.7%和38.5%(P<0.01)。并发现LVH又Lp阳性者VA、复杂VA及室速(VT)检出率(100%、97.4%、81.9%)均高于LVH的Lp阴性者(71.8%,P<0.01,21.1%、1.4%,P<0.001)和无LVH的Lp阳性者(76.2%,P<0.01,57.1%、47.6%,P<0.001)。表明Lp与高血压病的VA,尤其是复杂VA及VT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肺癌脑转移252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1 月~1996 年12 月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252 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期与生存率。结果 转移灶手术切除及γ或 X刀治疗辅以放疗、化疗以及放疗与化疗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期及1 、2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与化疗组( P< 001 及 P< 005) ,肺癌的病理类型对生存期与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P>005) ;单发转移及无颅外转移者生存期(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5 和85 个月) 与生存率(1 年生存率分别为35 % 和29 % ,2 年生存率分别为11 % 和8 % ) 明显高于多发转移及伴颅外血行转移者( P< 001) ;高年龄者( ≥50 岁)1 年生存率(29 % ) 明显高于低年龄组(15 % , P< 005) 。结论 转移灶的手术切除及γ或 X刀治疗加放疗和化疗是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首选方法,转移的数量与部位多少及年龄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5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管径狭窄≥70%而成功进行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治疗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追踪。结果提示:(1)PTCA术后1周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降低更为显著(P均<0.01)。(2)PTCA术主要改善劳力型心肌缺血,术后各阶段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均<0.01);自发型心肌缺血在术后1周改善不明显,远期有明显改善(P分别<0.05及0.01)。(3)动态心电图观察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有明显改善(P分别<0.05及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