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 《中国医药导报》2007,4(22):154-155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对此做出了最准确、最系统的论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有机统一"。医疗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显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最近在中央党校讲话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深刻揭示了和谐社会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增进政府诚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政府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     
当前,全国人民都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从字面上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而社会则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因此,和谐社会就是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创造和维护。[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了"要着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了"要着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伍漪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1):111-1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了要着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是要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医院作为面对社会大众的重要机构,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健康与幸福,它的建设对于社会的和谐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9.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关系.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人群,即医师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是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医患关系涉及全社会各行各业和各个阶层.温家宝总理曾着重指出:"要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伍漪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S):111-1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了要着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是要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和谐相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共同富裕、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有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来维系社会秩序;即不同阶层集团或群体之间、不同社会组织或团体之间、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和睦协调、互爱互助地融洽的交往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的医患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张利 《中国医药导报》2007,4(8S):154-155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对此做出了最准确、最系统的论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有机统一”。医疗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化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一些相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14.
窦文建 《实用新医学》2008,9(3):276-27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执政兴国的奋斗目标,并明确指出“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医院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应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医院与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形象,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因此,创建和谐医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医院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实践.2006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各尽其能,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论断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和途径,更为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程中赋予了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实现医德医风建设的目标要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它拓展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的科学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医务人员承担的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高度相符的。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医德医风建设的目标要求可以得到实现;同时,医德医风建设的良好效果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后,胡锦涛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中央提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卫生监督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卫生监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和社会”的重要命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促进全民健康和谐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而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