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期间沙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对这96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这96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治疗的痊愈率为100%。而且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好,安全性高。此药可作为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陈剑泓 《当代医学》2014,(22):16-16
目的:观察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理疗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40),对照组用蒙脱石散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理疗,采用经皮给药治疗仪和超生脉冲电导治疗电极贴片,对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0%(27/4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1,P<0.05)。治疗组理疗联合药物治疗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疗效理想。结论理疗联合药物治疗小儿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中药葛根芩连汤加味,配合西药服用,7d1个疗程,并采用治疗前后检测实验室各项指标(血常规、大便常规 细菌培养)的自身对照。结果 总有效率达96.77%。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思密达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整理急性感染性腹泻215,包括秋季腹泻87例,侵袭细菌性腹泻93例,急性细菌性痢疾35例。随机分别用思密达、吡哌酸或思密达联合吡哌酸治疗,结果以思密达联合吡哌酸治疗效果最好,总有效率85%-100%。  相似文献   

5.
周新菊 《当代医学》2011,17(25):76-77
目的观察益生菌治疗小儿急性、轻度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急性、轻度非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口服补液盐补液。治疗组加用益生菌制剂(思连康)口服,3天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腹泻次数减少、腹泻停止时间、出现脱水病例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益生菌治疗小儿急性、轻度非感染性腹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急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如果腹泻了是否需要到医院就诊?“腹泻”是指一天内大便3次或3次以上,病因大体可以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感染性腹泻是指由生物原因导致的腹泻,如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一旦发生急性腹泻,哪些情况下应该到医院治疗呢?  相似文献   

7.
余思良 《广东医学》2006,27(5):759-759
小儿秋季腹泻又称轮状病毒肠炎,为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我院在2004年8~12月用病毒唑加双黄连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相关因素以及对其采取治疗干预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一般资料来自本院2014-2016年期间收治的存在腹泻症状的患儿相关临床数据,从中抽取100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归纳导致出现腹泻症状的相关因素,根据患儿所接受治疗方案差异将其以每组50例分为A组(腹泻对症治疗联合抗生素)和B组(腹泻对症治疗联合促消化药物)。比较两种治疗手段的疗效差异。结果根据诱发情况性质分类可将其分为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两种类型,感染性腹泻有病毒感染性腹泻、细菌感染性腹泻、真菌感染性腹泻以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包括食饵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A组与B组患儿接受各自治疗手段后,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96.0%,组间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无意义(P0.05)。结论当前导致小儿腹泻的原因主要有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个种类,对患儿采取针对性对症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腹泻症状,保障患儿的生活以及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秋、冬季感染性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以前用病毒唑治疗,效果不佳。我院用中药制剂炎虎宁治疗,与病毒唑相比取得较好疗效,并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今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导致小儿腹泻患者的相关因素,并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研究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54例,对所选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病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临床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在全部进行治疗的154例患者中,通过回顾性分析统计发现感染性腹泻有71例、非感染性腹泻有83例;其中感染性腹泻又包括病毒感染性腹泻34例、真菌感染性腹泻4例、细菌感染性腹泻28例以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5例,非感染性腹泻中共有食饵性腹泻33例、症状性腹泻28例、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8例以及过敏性腹泻14例。经一系列治疗,全部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9/154)。结论导致小儿腹泻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感染性因素以及非感染性因素,以此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可以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贵 《四川医学》2009,30(10):1605-1607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9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87.0%,其中以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占8.7%,分布呈现多样性;真菌占4.3%。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最高的是红霉素、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最敏感的是万古霉素;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和复方新诺明,最敏感的是亚胺培南。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呋喃妥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利福平的抗菌活性最强,可作为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12.
方法:用微量编码管和编码板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K-B涂抹法进行细菌种类鉴别和药敏试验。目的:为确定西宁地区感染切口的细菌种类和药敏。结果:西宁地区腹部感染切口的细菌以大肠埃希氏菌(57.65%)、铜绿假单胞菌(14.1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24%)为主;本文所检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均对氯苄青霉素抗药,而对丁胺卡那霉素均具较高敏感性。结论:加强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监测,合理应用护  相似文献   

13.
时花  杨晓云  周瑞  诸宏伟 《安徽医学》2013,34(5):571-573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腹泻细菌谱的改变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股泻患儿大便培养阳性分离菌株设为A组,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离菌株设为B组,比较2组细菌谱及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共分离菌株104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G+)149株(14.24%),革兰阴性菌(G-)860株(82.22%),念珠菌37株(3.54%);主要菌株及构成比(%):大肠埃希菌65.68%、肠球菌12.24%、克雷伯杆菌4.78%、肠杆菌3.73%。B组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A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增加。结论小儿消化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有逐渐增长趋势;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携带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并评价其菌株的毒力和耐药情况。方法PCR扩增法检测毒力岛irp^-2基因,小白鼠腹腔注射法捡测毒力,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从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9株阴沟肠杆菌均扩增出irp^-2基因片段,其相对分子量与对照菌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WA株(08型)的相应PCR片段一致,并具有较强的毒力。结论检出的阴沟肠杆菌含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且为具有毒力的菌株,与致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儿童腹泻病458例病原学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腹泻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58例住院腹泻儿童患者进行了常见肠道致病菌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169例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36.9%。本组病例婴幼儿占74.24%,7~9月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率最高,其次为10~12月。婴儿期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幼儿期以痢疾杆菌、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为主要病原。痢疾杆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最低、其次为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呋辛,大肠埃希菌对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头孢噻肟、头孢呋辛,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头孢噻肟。传统的一线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啉普遍存在耐药情况。结论:儿童腹泻病原菌类型复杂、多样,在诊治中应重视病原学诊断和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IL-6)和白细胞介素-23(IL-23)的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47例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的血清IL-2、IL-6和IL-23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血清IL-2、IL-6和IL-2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2、IL-6和IL-23水平检测在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和临床对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主要病机、方论解读、临床应用三个方面对葛根芩连汤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本方所针对的主要病机为“脾虚湿阻,湿热交结”;在其配伍环境中,君药葛根发挥其输肌以散之功;临床广泛治疗以“湿热阻滞”为主的病证,不惟“泄泻”。  相似文献   

18.
蔡晋 《热带医学杂志》2003,3(4):454-455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变部位与致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依据临床资料对316例收集病例按病变部位分为小肠性腹泻或结肠性腹泻,并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小肠性腹泻致病菌检测多呈阴性,结肠性腹泻致病菌检测多呈阳性,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结论病变部位的临床区分有助于该病的及早诊治和合理使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性腹泻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和志贺菌培养,病原菌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VITEK COMPACT培养鉴定及药敏,并进行血清凝集分型,最后用WHONET 5.6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在检测的29674 份标本中,分离出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共 226株,志贺菌属 75株(33.2%),福氏志贺菌33株(14.6%),宋内志贺菌42株(18.6%),未检出痢疾志贺菌和鲍氏志贺菌。分离出沙门菌属 151株(66.8%),共检测出5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 106株(46.9%),伤寒沙门菌25株(11.1%)。腹泻患儿主要分布在4~10月,聚集分布在5~10月。2岁以下是沙门菌感染的易感人群,占72.8%(110/151)。沙门菌属感染引起的腹泻呈逐年上升趋势,沙门菌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志贺菌在2017年、2018年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而2019年以后转变为宋内志贺菌为主。另外,药敏结果显示沙门菌儿童感染性腹泻临床首选药物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82%),而宋内志贺菌首选药物为头孢他啶(敏感率97.6%)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92.8%),福氏志贺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敏感率仅为60%和40%,提示志贺菌属各血清群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均为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菌株。  结论  沙门菌和志贺菌引起的儿童感染性腹泻以沙门菌为主,呈逐年上升趋势,以2岁以下高发,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经验性用药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各血清型志贺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需加强腹泻儿童粪便的病原菌和耐药监测,以便临床医生根据药敏结果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东爱华  罗艳丽  廖燕 《西部医学》2014,(6):809-810,813
目的 探讨注射毒品致股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2003年11月~2009年6月收治的89例股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在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加强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及治疗效果.结果 89例住院患者中,2例自动出院;5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为术中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肺栓塞,3例为术前失血性休克;其余82例患者手术顺利,近期未出现肢体坏死.3例术后间歇性跛行,经药物治疗好转,目前间歇性跛行距离500米以上,肢体功能良好.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股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