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职业"医闹"击中维权软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国明 《当代医学》2006,12(9):46-47
这是一群特殊人物,他们每天穿梭于昆明各大医院之间,在觅得“商机”之后,采取种种手段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并以此为筹码向医院索取高额赔偿。这就是昆明今年6月以来出现的职业“医闹”。这样的“医闹“团体和陷于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相互利用,在医院门前聚众静坐,或是拉  相似文献   

2.
“医闹”俨然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患者家属跟职业“医闹”之间委托是否违法?依照现行法律法规是否可以治理聚众闹事?“医闹”滋生土壤是什么?医院如何应对?“医闹”出现是否会促进国家立法的完善?卫生部的坚决打击又该如何具体操作呢?代表院长、专家、律师等三方力量聚集一堂,各述己见,对解决“医闹”指出了多条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日前,针对昆明出现的"医闹"现象,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卫生部坚决打击这种严重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违法行为。尽管公开的医闹现象在北京尚未出现,但已有医院表示,在处理医疗纠纷时,曾遇到过类似医闹者。而记者在暗访京城多家医院后发现,这些类似医闹者,大多是活  相似文献   

4.
遍地“医闹” 有这样一些人,每天都聚集在医院周围,当看到医患之间有出现纠纷的苗头时,就凑上前去,要替患者“讨说法”,这些人便是职业“医闹”。  相似文献   

5.
从医院管理、司法调解到公安治理,中山市探索出一条可复制路径。与全国其他一些“医闹”重灾区无异,中山市也曾一度“医闹”猖獗。中山市卫生计生局宣传处负责人向《中国医院院长》介绍,由于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社会秩序相对复杂,2012年之前,中山市一些主要医院附近都盘踞有职业医闹,“从医院获得赔偿后,他们抽成竞达六成。”  相似文献   

6.
“医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医闹”是医患关系恶化的标志和必然结果,它不仅破坏了医院的声誉,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医闹”现象的蔓延,引起了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对“医闹”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对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广大群众享受到和谐的健康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葛明扬  王艳杰 《吉林医学》2013,(28):5973-5974
目的:对比"医闹"现象在某市三甲医院和二甲医院之间存在的特点及差异。方法:将发生于某三甲医院和某二甲医院的"医闹"事件分为两组(发生在三甲医院的称A组,发生在二甲医院的称B组),观察两组"医闹"现象的成因、发展过程、结局,比较两所医院解决"医闹"问题的方法和结果。结果:三甲医院解决"医闹"问题力度大、解决速度快。结论:增大公共卫生投入、加强政府执法力度、增强医院自身建设、提高患者人文素质,是解决"医闹"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陆赋生 《中国医院》2007,11(2):53-54
当前,医患关系不断紧张,“医闹”现象频频出现在各家医院,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同时严重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本文立足于医院自身建设,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医闹”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医疗纠纷数量呈上升趋势,频繁出现“医闹”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而且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安定,使本就不够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加恶化.“医闹”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文章剖析了“医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医闹”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笔者看来,当“医闹”尚属个案的时候,需要反思的首先是医院,当“医闹”变成普遍现象的时候,需要反思的肯定是我们的制度。  相似文献   

11.
医闹是指发生医疗纠纷时,患方纠集家属等人,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殴打、跟随医务人员,打砸财物、阻挡患者就医,或者在诊室、医师办公室、领导办公室内滞留等等,通过激化矛盾、扰乱医疗秩序、负面宣传医院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胁迫医院承担责任、接受赔偿要求。“医闹”不仅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伤害,加剧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更容易引发现有住院病人与医方之间的潜在矛盾。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医疗纠纷实务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医闹现象,这一现象对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和医生的人身安全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探讨了医闹的法律界限和对于医闹现象进行控制的法律对策,反思了医闹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彻底杜绝医闹现象的全社会综合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医院常常遭遇“医闹”、“医托”的夹击,给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较大的困扰。广东省政协委员姜文奇、黄达德,以及民盟广东省委都提出,相关法律条文不明确、执法力弱、威慑力差是“医闹”、“医托”屡禁不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当前出现“医闹”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目前还没有医事法,出现了本应由民事法律调整的医疗纠纷却由《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这部行政法规来规范的现象,因此造成了医疗纠纷处理实践中在适用法律上一直争论不休。“医闹”的危害是深远的,打击了医务人员的从医积极性,影响了广大患者就医的心态,严重恶化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有增无减,医患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在出现医患纠纷后,部分患者及家属没有使用合理、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而是采用"闹"医院、"闹"大夫的方式,认为只有把事儿"闹"大才能获得高额赔偿,甚至催生了"职业医闹"市场。"医闹"事件的频发、手段的多样化、影响的扩大化使其成为医院面临的重要危机之一,应对处理不慎会给医院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医院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地应对处理。  相似文献   

16.
昆明出现职业“医闹” 谁培育了这一新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惊现职业"医闹"6月15日早上8点,昆明某医院才刚刚打开门诊大厅的大门,数百名男女用一张硬床板抬着一位女性患者就涌进医院,这群人将患者放在了医院的导医台上后,向医院要求高达十余万元的索赔。在遭到医院的拒绝后,患者家属居然将医院负责人的胸  相似文献   

17.
邓雨珍 《中国医院》2007,11(9):50-52
近年来,医患矛盾逐年增加,医疗纠纷急骤上升,"医闹"现象频繁出现,这些都严重干扰了医院的诊疗秩序,医疗执业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现在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每天穿梭于各大医院之间,努力寻找着“商机”——这不是以往的“医托”,而是渐渐兴起的“职业医闹”团体。他们往往和出现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互相利用,或是在医院门前聚众静坐,或是拉起条幅给医院施压,甚至将死者或伤者抬到门诊大厅,以扰乱医院就诊秩序的方式,向医院索取高额的赔偿。为的是让患者一方获得更多的医疗赔偿,自己从中获得相应的分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院院长》2011,(13):21-21
5月30日,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发生一起医疗纠纷。一名15岁患儿在上海某医院进行先心病手术后转入上饶市人民医院,两小时后死亡。家长认为医院草菅人命导致小孩死亡,于是纠集近百人在医院肉“医闹”,期间更暴打了多名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20.
张晓隆 《中国医院》2008,12(9):51-52
医疗纠纷一直困扰医院的发展,目前“医闹”现象严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处理医疗纠纷途径的核心程序,是卫生行政部门和人民法院解决医疗纠纷的基本依据。当前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系存在诸多弊端,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完善、认同性高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系,立足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系自身建设,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角度出发,从而减少“医闹”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