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STEMI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25例)和未使用替罗非班的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随访住院期间和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TIMI血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LVEF、MA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0d两组LVEF、MA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80d两组比较LVEF有所升高,MACE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EMI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药物治疗方案加PCI,治疗组采用标准的药物治疗方案、PCI+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PCI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率、术后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再梗死、死亡、靶血管重建)、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及介入治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显著降低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率(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但达峰时间提前(P〈0.01),并且显著缩短住院时间(P〈0.05),降低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0.01)。结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PCI术前加用替罗非班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降低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以常规治疗+介入治疗,观察组(43例)实施常规治疗+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介入治疗术后即刻观察组的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30d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的出血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血流分级,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的基础上,替罗非班联合急诊采取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人选标准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对照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普通肝素。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疗程均为2~3d。观察两组心电图改变、血小板聚集率、PCI术后血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CI术后血流情况和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同时又具有较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静脉联合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早期静脉内使用替罗非班)和研究组(静脉联合冠状动脉内使用替罗非班),每组各33例患者。比较2组PCI术后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心电图ST段回落率、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分级及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CI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血清cTnT、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ST段回落率、TIMI血流III级获得率及TMPG III级获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PCI术后7d的LVEF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总MACEs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68%vs 34.4%,P<0.05)。2组患者用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与单纯早期静脉使用替罗非班相比,冠脉和静脉内联合使用安全,且更有助于改善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和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在常规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替罗非班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入选标准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对照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普通肝素。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疗程均为2~3d。观察两组心电图改变、血小板聚集率、PCI术后血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CI术后血流情况和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同时又具有较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指南》2017,(26)
目的分析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收治时间在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SV(57.64±17.21)mm~3、LVEDV(126.45±23.33)mm~3、LVEF(55.73±7.23)%、总有效率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行PCI手术前,给予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各项心脏功能指数,抑制血小板聚集,还能增加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徐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5):151-152
目的: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PCI术,观察组在PCI术中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观察并比较两组梗死相关动脉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术后1个月内出血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IMI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4.4%低于对照组13.3%(P<0.05);出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梗死血管的TIMI血流,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老年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07年3月~2009年3月56例老年STEMI行急诊PCI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治疗组(替罗非班+PCI)30例、对照组(直接PCI)26例。分析两组的临床情况和冠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90分钟心电图ST段抬高回落,随访30天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组TIMI血流2级和3级血流发生比率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PCI术后治疗组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30天内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发生出血并发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应用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护理要点。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58例,术中按10μg/kg 3~5 min静脉推注后,改为0.1~0.15μg/(kg.min)静脉输入,持续24~72 h。结果58例患者中除4例出现牙龈出血,2例发生鼻衄,1例行IABP植入者拔出鞘管后,腹股沟处出现严重血肿,经及时处理均好转外,其余51例均效果良好。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效果良好,但存在出血风险,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调整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剂量,预防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随机对比分析,观察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方法: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基础上提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前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1级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其中达到TIMI3级的比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与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国产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71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25例和对照组46例,比较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随访住院期间和术后30 d、术后180 d左室射血分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0 d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0 d替罗非班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有所升高,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使用替罗非班有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指南》2015,(35)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的应用疗效,以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选择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PCI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显示病变相关血管前向血流,以及手术后心血管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行PCI术,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表明病变相关血管远端血流TIMI2~3级(P<0.05)。术中无复流现象或出现慢血流以及术后心血管、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的应用有较好疗效,可以有效改善相关病变血管前向血流以及心肌微循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盐酸替罗非班应用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实验数据观察,分析讨论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内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样本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手术前到术后36h持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样本则进行常规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并且无其他药物干涉。观测两组样本的冠脉无复流、出血事件、30天内再梗死情况及30天内不良心脏事件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为100%,没有出现冠脉无复流、30天内无再梗死发生;对照组样本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8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开通冠脉、改善冠脉血流有疗效意义,并且能有效防止手术后再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8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PCI+替罗非班,28例)和对照组(PCI,40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术。PCI术前服用氯吡格雷300~600mg,阿司匹林300mg,术后各75mg.d-1,PCI术中均给予肝素8000~10000U。替罗非班组PCI术中冠脉内注入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1,静脉维持量0.15μg.kg-1.min-124~36h。观察两组PCI术后即刻梗死相关血管(IRA)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血流情况,术后30天内出血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TIMI3级血流96.4%(27/28),对照组82.5%(33/40)(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替罗非班组7.1%(2/28),对照组17.5%(7/40)(P〈0.0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0例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常规PCI+替罗非班,45例)和对照组(常规PCI,45例),均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TIMI分级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术后30 d内出血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术前造影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TIMI 3级血流分别为95.6%(43/45)和88.9%(4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LVEF(58±8)%优于对照组(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67%(3/45)和13.33%(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情况,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限为2015年9月~2016年9月,共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冠状动脉介入+替罗非班,n=50)与对照组(冠状动脉介入,n=50).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ST段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心肌酶酶峰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靶血管血流TIMI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实施替罗非班抗凝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高于对照组的72.2%,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STEMI患者能明显改善心肌灌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冠状动脉联合静脉内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患者,冠脉联合静脉内使用d,N量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76例,年龄≥70a,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患者。对照组: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μg/kg,之后以0.1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人24h;研究组:冠脉内注射负荷剂量10μg/kg,之后以0.075μg·kg-1·min。持续静脉泵人24h。比较2组PCI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率,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cTnT)峰值,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栓积分、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PCI术后90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的差异;比较2组用药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PCI术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电图ST段回落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3),血清超敏cTnT峰值(P=0.025)、IRA血栓积分显著降低(P=0.013),TIMI3级血流及TMPG3级的获得率显著增高(P值分别为0.038和0.030)。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PCI术后90d的LVEF显著增加(P=0.026),总MACEs的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3)。用药期间,研究组总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3)。结论对于行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与单纯静脉内使用替罗非班相比,冠脉联合静脉内小剂量替罗非班更有助于改善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和缩小梗死面积,并显著降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