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壳聚糖纳米粒子因其独有特性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日益增多。目的:综述了壳聚糖纳米粒子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促进基因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2000-01/2011-04关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基因载体研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chitosan,gene"或"壳聚糖;基因"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内容与基因载体和壳聚糖相关的文章,初检得到120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1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作为非病毒基因述文章的数量、主要结载体将在基因治疗领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后壳聚糖转基因体系的研究将更为深入。如何标记、可视跟踪壳聚糖DNA复合物进入不同细胞的过程,明确其基因转染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因转染效率,使其尽快进入基因治疗临床应用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学术背景: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全球研究的热点,其最大障碍是缺乏有效的基因载体.非病毒性载体比病毒性载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壳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低毒以及高正电荷.是一种良好的非病毒性基因载体.带正电荷的壳聚糖能与带负电荷的DNA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有效复合保护质粒DNA免遭DNase酶解,使基因得以传递和表达.目的:概述壳聚糖作基因载体及其改性研究所取得的有意义的最新研究进展.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Science Direct,Springer,Wiley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1-01/2007-12的有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为"壳聚糖、基因载体、DNA、进展".共检索到425篇相关文献.其中英文文献217篇,中文文献208篇.对文献进行筛选,选取关键文章,对同一领域的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的文章.最后70篇被选用.文献评价:所选用的70篇文献中,60篇为英文文献,10篇为中文文献;其中10篇为综述,其余均为实验研究论文.资料综合:壳聚糖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免疫原性,是当今最具潜力的非病毒性基因载体之一.通过优化壳聚糖的分子质量、脱乙酰度、N/P比、血清浓度和介质的pH值等可对壳聚糖的转染效率和细胞吸收进行调控.化学改性壳聚糖,尤其是偶联配体可传递基因进入靶细胞.结论:改性后的壳聚糖可作为潜在的优良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壳聚糖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在药物载体研究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的:综述壳聚糖基纳米药物载体的体内生物效应及安全性研究,包括其药效研究、药物代谢、组织分布以及体内毒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98-01/2010-05关于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为材料制备的纳米粒子和载药纳米粒子体内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毒性试验的文章,中文以“壳聚糖”和“纳米粒子”和“体内”或“药效”或“药代动力学”或“组织分布”或“毒性”为主题词,英文以“chitosan and nanoparticle and in vivo”或“chitosan and nanoparticle and pharcodynamic or pharmacokinetic or biodistribution or toxicity”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纳米粒子体内实验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66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43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从所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可作为蛋白类、细胞毒类和核酸类药物及诊断试剂等的载体,其载药纳米粒子与原型药物相比,显示出更长的体内循环时间、更好的药效和更小的毒副作用,体内药效和组织分布等生物效应和安全性均不同,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基因运载细胞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基因治疗中可能作为基因运载细胞而发挥作用,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基因运载细胞在基因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ldrvier、Ovid等数据库中1970-01/2005-12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基因治疗中研究进展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gene transfection,gene 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文CNKI全文数据库2000-01/2006-06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基因治疗中研究进展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疗法,基因载体",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及生物学特性。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基因运载细胞在基因治疗中的研究。排除标准:综述文献、Meta分析、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15篇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研究,30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共性,即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而正是由于其容易体外扩增培养、易于外源基因的转染与表达、自体移植不易引起免疫排斥反应、体内移植后能迁移到病变部位等特性,使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基因治疗中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肿瘤微环境趋向转移的特性,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细胞载体来开展的肿瘤基因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希望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基因运载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阳离子聚合物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种类,并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资料来源:以基因治疗,非病毒载体,阳离子聚合物,壳聚糖,环糊精为检索词,检索清华同方数据库(1980-01/2009-01).以gene therapy,non-viral vectors,Cationic polymer,chitosan,cyclodextrin为检索词,检索sciencedirect数据库(1980-01/2009-01).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资料选择:纳入阳离子聚合物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的实验研究,排除其他形式基因载体的研究.结局评价指标:①细胞毒性.②基因表达率.③转染效率.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154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阳离子聚合物作为菲病毒基因载体的种类和治疗作用进行分析.目前,应用于基因治疗的载体主要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种.病毒载体转染效率高,但存在免疫原性高、毒性大、目的基因容量小、靶向特异性差、制备较复杂及费用较高等缺点.因此,人们愈来愈重视非病毒载体的研究.阳离子聚合物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和潜力.它不但可以降低药物在细胞内的蓄积和毒性,还可以通过自身的降解来控制基因的释放.阳离子聚合物用作非病毒基因治疗载体包括多聚赖氨酸类共聚物、聚氨酯、聚乙烯亚胺阳离子共聚物、聚磷腈类、壳聚糖类及其衍生物和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结论:阳离子非病毒载体相比于其他非病毒载体,具有毒性低,基因转染率高,释药可控制等优点,是一种相对安全、高效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6.
背景:壳聚糖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在药物载体研究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的:综述壳聚糖基纳米药物载体的体内生物效应及安全性研究,包括其药效研究、药物代谢、组织分布以及体内毒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98-01/2010-05关于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为材料制备的纳米粒子和载药纳米粒子体内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毒性试验的文章,中文以"壳聚糖"和"纳米粒子"和"体内"或"药效"或"药代动力学"或"组织分布"或"毒性"为主题词,英文以"chitosan and nanoparticle and in vivo"或"chitosan and nanoparticle and pharcodynamic or pharmacok inetic or biodistribution or toxicity"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纳米粒子体内实验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66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43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从所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可作为蛋白类、细胞毒类和核酸类药物及诊断试剂等的载体,其载药纳米粒子与原型药物相比,显示出更长的体内循环时间、更好的药效和更小的毒副作用,体内药效和组织分布等生物效应和安全性均不同,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分析目前原发性高血压基因治疗的前景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6-01/2006-01有关原发性高血压基因治疗的文章,检索词“hypertension,genetherapy”,限定文章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2000-01/2006-01有关原发性高血压基因治疗的文章,检索词“原发性高血压,基因治疗/疗法”。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关于原发性高血压基因治疗策略的研究。②关于基因治疗正义及反义基因的研究。③关于原发性高血压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排除标准:陈旧或重复性研究及综述。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95篇与原发性高血压基因治疗相关的文献,其中30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①原发性高血压基因治疗目前有两种策略,即反义抑制策略和过度表达策略。反义抑制策略减少原发性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理生理相关的基因转录和翻译;过度表达策略使血压降低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增加,从而增加舒血管物质的生成使血管舒张。②原发性高血压基因治疗要选择高效转染分裂和非分裂细胞,易于大量制造,无免疫原性,无毒副作用,可载入大分子DNA,能整合进入宿主基因组,且不影响其他基因的载体。③目前面临着原发性高血压靶基因的界定、载体的选择等问题。结论:靶基因的界定,载体的构建和基因转移法是原发性高血压基因治疗的关键,基因治疗可减少传统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甚至治愈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治疗视神经疾病的方法主要有细胞移植治疗,基因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其中,基因治疗研究逐步受到重视,并有望成为某些视神经疾病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目的:从各种基因载体应用、神经营养因子、组织工程修复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全面了解视神经损伤后基因治疗修复的方法.方法:以"视神经修复(optic nerve regeneration),基因治疗(gene therapy),组织工程(tissue-engineering)"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相关文章.纳入与视神经损伤后基因治疗修复密切相关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268篇文献,排除无关重复的文献,保留29篇文献进行综述.目前视神经损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非病毒及病毒载体从基因角度感染视网膜节细胞,其中病毒载体包括慢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当前大部分研究是采用重组的腺相关病毒载体.通过这些基因载体工具的应用,能增强视网膜节细胞的存活,促进受损视神经轴突的再生.  相似文献   

9.
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的相关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基因转染进行介绍,以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转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9-01/2007-01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的文章,检索词"mesenchymal stem cells,gene transfer",文章语言限定为英语,同时检索中文CNKI全文数据库1999-01/2007-01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的文章,检索词"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文章语言限定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章后的引文。纳入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的相关实验研究及综述文献,排除陈旧、重复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65篇相关文献,入选29篇。资料综合: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可塑性、可移植性、易接受外源基因、可以传送基因、自身可以参与组织修复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的转染,成为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但间充质干细胞转基因技术在基因工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如完善转基因技术,以及使转染后的靶细胞具有更大的生物效应等。结论: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的细胞和基因治疗将会逐步成熟,有望更好的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随着基因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选择更安全和更有效的基因转移载体已成为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为此本文就聚合物基因载体的设计与优化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genetherapy,non-viralvectors,cationicpolymer/DNAcomplex”,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1990-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基因治疗,非病毒载体,阳离子聚合物/基因复合物”,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聚合物基因载体的设计及优化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0篇相关文献,2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28篇文献中,26篇涉及基因转移体系,2篇涉及Polyplex转染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聚合物载体的优化。资料综合: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两类基因转移体系:病毒载体转移体系和非病毒转移体系,以及非病毒转移体系的分类。然后详细介绍了聚合物基因载体的发展现状,列举了几类近年设计的新型阳离子聚合物载体,指出其优点和不足、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优化的方法。最后介绍了以阳离子聚合物作为基因载体进行细胞转染的机制,并探讨了如何对聚合物基因载体进行优化。结论:在非病毒转移体系中,聚合物基因载体由于其设计灵活及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在人类基因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低转染效率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随着对聚合物基因转移机制的进一步理解,聚合物基因转移体系将成为人类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应用生长因子进行基因治疗成为最有前途的研究领域之一.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诱导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进而诱导新骨形成的能力,在骨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的:选用MC3T3-E1细胞进行体外转染,以壳聚糖为输送载体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导入MC3T3-E1细胞,以实现骨诱导蛋白的局部持续表达,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体,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壳聚糖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能力.采用壳聚糖纳米颗粒载体转染技术,将携带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表达质粒导入成骨细胞中,评价转染效率,同时运用四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及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 结果与结论:电泳图显示壳聚糖能很好地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质粒;壳聚糖可成功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目的基因导入成骨细胞,且转染率达35%左右;四氮唑盐法实验结果提示转染后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结果显示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提示壳聚糖纳米粒载体系统成功耦联骨形态发生蛋白2目的基因并有效转染MC3T3-E1细胞,同时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应用生长因子进行基因治疗成为最有前途的研究领域之一。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诱导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进而诱导新骨形成的能力,在骨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选用MC3T3-E1细胞进行体外转染,以壳聚糖为输送载体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导入MC3T3-E1细胞,以实现骨诱导蛋白的局部持续表达,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体,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壳聚糖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能力。采用壳聚糖纳米颗粒载体转染技术,将携带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表达质粒导入成骨细胞中,评价转染效率,同时运用四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及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电泳图显示壳聚糖能很好地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质粒;壳聚糖可成功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目的基因导入成骨细胞,且转染率达35%左右;四氮唑盐法实验结果提示转染后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结果显示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提示壳聚糖纳米粒载体系统成功耦联骨形态发生蛋白2目的基因并有效转染MC3T3-E1细胞,同时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13.
Chitosan-based nanoparticles for topical genetic immunization.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Numerous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 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use of genetic vaccines for combating a var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animal models. Recent human clinical studies with the gene gun have validated the concept of direct targeting of dendritic cells (Langerhan's cells) in the viable epidermis of the skin. However,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 gene gun technology or other needle-free devices will become commercially viable. The objective of our studies was to investigate the topical application of chitosan-based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plasmid DNA (pDNA)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genetic immunization. Two types of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i) pDNA-condens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 and (ii) pDNA-coated on pre-formed cationic chitosan/carboxymethylcellulose (CMC) nanoparticles. These studies showed that both chitosan and a chitosan oligomer can complex CMC to form stable cationic nanoparticles for subsequent pDNA coating. Selected pDNA-coated nanoparticles (with pDNA up to 400 microg/ml) were stable to challenge with serum. Several different chitosan-based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pDNA resulted in both detectable and quantifiable levels of luciferase expression in mouse skin 24 h after topical application, and significant antigen-specific IgG titer to expressed beta-galactosidase at 28 days.  相似文献   

14.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在二维培养条件下,转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能够明显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壳聚糖明胶复合物为立体培养的载体,观察三维立体培养条件下胰岛索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对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体外初步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方法:分离、培养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稳定表达pcDNA3.1-IGF-1的细胞株,鉴定后接种于壳聚糖三维支架材料上,分组培养:空白对照组接种未转染基因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空载体组接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诱导条件下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组接种稳定转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1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MTT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CM-DiL荧光标记后观察细胞增殖比率及细胞分布,DMMB法测定糖胺聚糖含量.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pcDNA3.1-IGF-1的细胞株,转染后的细胞株在mRNA水平上获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并成功翻译为蛋白.扫描电镜示各组细胞在支架上贴附、伸展良好,基因转染组细胞生长最为旺盛.MTT及GAG检测结果提示,基因转染组增殖能力最强、糖胺聚糖最高(P<0.01),荧光标记显示细胞分布均匀,存活率高(P<0.05).提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联合三维立体培养能够有效促进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软骨细胞外基质糖胺聚糖的分泌.  相似文献   

15.
To develop chitosan based efficient gene carriers, highly purified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 (COSs) were chemically modified with deoxycholic acid (DOCA). Owing to the amphiphilic characters, the DOCA-conjugated COSs (COSDs) formed self-aggregated nanoparticles in aqueous milieu.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reveale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nanoparticles was in the range of 200 approximately 240 nm and the critical 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 (cacs) was 0.012 approximately 0.046 g/L,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DS). As efficient gene carriers, the COSD nanoparticles showed superior gene condens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ondensed gene from endonuclease attack than unmodified COSs. Furthermore, COSDs showed great potential for gene carrier with the high level of gene transfection efficiencies,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serum. Considered with the negligible cytotoxic effects, DOCA-modified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 can be considered as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efficient non-viral gene carrier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壳聚糖作为胰岛素载体的释药特性,展望高分子材料在胰岛素载体中的应用.方法:以胰岛素,载体,壳聚糖,脂质体,聚合物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9-06);以insulin,carriers, chitosan,liposomes,polymer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01/2009-06),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以药物生物利用度、药物包埋率、药物的释放率为评价指标,纳入壳聚糖及其他生物材料作为口服胰岛素载体的研究,排除注射给药及其他给药方式的研究.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543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壳聚糖及其他生物材料作为胰岛素载体的释药特性进行分析.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纳米粒作为胰岛素给药系统的研究备受关注.它在黏膜给药系统中表现出独特的纳米效应,不但可以改变药物的动力学,而且可以延长在黏膜内的滞留时间,改变膜转运机制,增加药物对膜的通透性,有效地克服了酶等生物屏障,解决了胰岛素在体内易失活及半衰期短等问题.近年来,胰岛素载体的释药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主要是包封率较低,吸收有限,而且制剂质量方法不成熟,剂量较难控制,成本较高,以及对吸收部位的损坏乃至可能对人体脏器功能带来影响.随着许多新性能高分子材料的涌现以及医药制剂工业的迅猛发展,高分子载体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中.结论: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是选择胰岛素载药体系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胰岛素载体的合成,胰岛素与载体的联接方式,间隔基对释放药物性能的影响,载体结构与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的关系对胰岛素载体的释药性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背景非病毒载体具有低毒,低免疫反应,靶向性和易于组装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研究基因转染的热点.目的评价壳聚糖-DNA纳米粒对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材料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Hoechst 33258;PLPS-3'EGFP质粒;肺癌细胞A549和人肝癌细胞HepG2.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完成.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做报告基因,复凝聚方法制备壳聚糖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纳米粒.②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制备的纳米粒形态;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测量纳米粒的粒径和表面电位;酶保护试验检测纳米粒的抗DNA酶降解性能.③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Hep G2和肺癌细胞A549.分别在24,48和72 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情况.④纳米粒细胞毒性分析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试验.主要观察指标①纳米粒的包封率与理化特征.②纳米粒的细胞转染效率.③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结果①纳米粒的包封率与理化特征壳聚糖纳米粒的核酸包封率为91.7%,纳米粒多呈球形,平均粒径149 nm,表面电位+20.5 mV.壳聚糖纳米粒能保护DNA不受DNA酶Ⅰ降解.②纳米粒的细胞转染效率48 h后转染率达到高峰,A549转染率为95%;而HepG2只有10%左右.③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纳米粒和壳聚糖溶液均能抑制HepG2和A549生长,壳聚糖溶液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纳米粒.结论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能转染HepG2和A549两种肿瘤细胞,且对两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提示壳聚糖纳米粒能作为DNA的载体,用于肿瘤细胞的转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筛查结果提示疑为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的孕妇及其丈夫进行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鉴定其表型并对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向点杂交(PCR-RDB)方法及DNA测序方法分析并鉴定孕妇及其丈夫的外周血和孕妇的羊水样本的β-珠蛋白基因突变。结果:检测到孕妇本人为常见的β-珠蛋白基因IVS-Ⅱ-654(C>T)位点杂合突变,其丈夫携带一种罕见β-珠蛋白基因CD29(c.90C>T)位点杂合突变,产前基因诊断出胎儿基因型为βIVS-Ⅱ-654/βCD29。结论:本研究在中国人群中确切基因鉴定出β-珠蛋白基因CD29(c.90 C>T)突变,此突变类型虽为同义突变但其携带者表现为β+-地中海贫血表型。考虑遗传风险应对此类同义突变给予重视,尤其对指导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