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微小颗粒骨具有促进骨缺损修复的能力,但单独应用均有其不足,拟将两种材料结合使用以期达到理想效果。目的:观察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自体微小颗粒骨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自体对照方法在大耳白兔颅骨中缝两侧利用磨骨术各制备标准一致的骨缺损,即刻于一侧骨缺损处回填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与自体微小颗粒骨混合物作为实验组,另一侧只填充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作为对照组,术后4,6,8周行软X射线摄片与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实验组骨小梁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骨愈合程度均优于对照组,骨小梁密度、形态、新生骨质的量及结构、成骨细胞数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说明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材料较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具有更明显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固化型磷酸钙人工骨都具有促进骨缺损修复的能力,但单独应用均有其不足,两种材料结合使用是否会达到理想效果?目的:观察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自固化型磷酸钙人工骨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颌骨缺损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缺损骨腔用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自固化型磷酸钙人工骨充填,对照组缺损骨腔只充填自固化型磷酸钙人工骨。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颌骨缺损区与周围颌骨有分界,有新骨开始形成;治疗后3个月,新骨与周围颌骨间的界限模糊不清,缺损区骨密度开始增加,有大量骨小梁形成;治疗后6个月缺损区与周围正常骨界限不清,开始出现正常骨质形态。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新生骨与周围正常骨之间有明显界限,且缺损区骨腔内骨密度均低于同期实验组骨缺损区骨密度(P<0.05)。表明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自固化型磷酸钙人工骨治疗颌骨缺损可明显促进骨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3.
背景:异种冻干骨具有很好的骨引导性及低抗原性,但骨诱导性相对较差;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具有很好的诱导成骨能力。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异种冻干骨复合物在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及骨整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于双侧下颌无牙区造极限骨缺损模型。在两侧缺损区的近中、远中端骨壁各植入1枚钛螺纹钉,使种植体临近缺损侧无骨支持,右侧缺损区填压入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异种冻干骨复合物,作为实验组;左侧缺损区填入异种冻干骨,作为对照组。植入4,8,12周后取完整下颌骨标本进行大体形态观察、植体扭矩测试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植入4周时,实验组可见新生血管,成骨细胞数量多,呈单层紧密排列在新生骨小梁的表面;对照组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多,新生血管稀疏,成骨细胞及新生骨数量较实验组少。植入8周时,实验组见大量新生血管,骨小梁密集,呈网状连接,部分已逐渐融合成岛状;对照组新生血管较实验组少,骨小梁纤细,散乱。植入12周时,实验组新生骨组织成熟,骨小梁钙化程度高,可见形成板状新骨;对照组骨小梁融合成片,趋向成熟,但成熟度不及实验组。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种植体-骨结合强度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异种冻干骨复合物具有很好的骨修复与骨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自体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最理想方法,但来源有限,供区有一定的并发症,所以寻找自体骨的替代材料一直是骨科学领域的研究方向。目的:观察珊瑚多孔羟基磷灰石、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前臂桡骨中段截骨1.5cm制成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珊瑚多孔羟基磷灰石、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对照组植入自体骨,空白对照组未植入任何物质。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实验组术后12周时骨缺损基本修复,塑性完全,愈合过程与对照组同步: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无明显变化。②组织病理学: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2周时骨缺损基本修复,出现成熟板层骨及哈佛氏管;空白对照组仅见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未见骨质形成。③生物力学:术后2周时实验组最大扭矩和抗扭刚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时两组最大扭矩和抗扭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珊瑚多孔羟基磷灰石、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具有促骨质愈合的作用,甚至在术后早期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优于自体骨。  相似文献   

5.
背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支架结构有利于红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及各种生长因子的生长,促进最终成骨.目的:探讨浓缩红骨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载自体骨膜碎片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制备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人工制备骨缺损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左侧为实验侧,植入自体浓缩红骨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载自体骨膜碎片与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右侧为对照侧,植入自体骨膜碎片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术后2,4,8,12周制备组织标本,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分析、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检测.结果与结论: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染色显示,实验侧骨缺损处愈合程度、成骨速度及质量明显优于对照侧;扫描电镜显示实验侧复合材料与组织相容性好,无炎症刺激反应;牙CT分析数据及新骨形成情况分别证明实验侧骨密度CT值显著高于对照侧(P <0.05),实验侧新生骨面积显著高于对照侧(P <0.05).表明浓缩红骨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载自体骨膜碎片支架材料具有明显骨诱导作用,可望成为临床应用中修复颌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6.
应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促进节段性骨缺损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广泛存在于骨髓中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具有强大的成骨潜能,其为骨不连接、大段骨缺损的临床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目的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治疗骨缺损的效果,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骨科完成,对象为体质量2.0~2.5kg新西兰雄性白兔21只.干预将白兔随机分成4组,建立双侧尺骨中段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和自体微小颗粒骨与红骨髓复合物,同时设立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4,7,9周观察结果,配对资料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骨缺损模型治疗后X射线、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结果.结果经组织学及X射线检查发现,术后7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更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空白组无骨愈合迹象,术后9周生物力学测试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组的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均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 551和2.588(P<0.05).证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组骨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组成骨速度快,成骨量多,骨的机械强度高,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明显强于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骨密度检测了解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修复兔下颌骨部分缺损的效果.方法 以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采用磨骨术造成下颌骨部分缺损,随机选取一侧应用自体微小颗粒骨同填移植作为实验组,另一侧缺损旷置作为空白对照组,均采用自体对照.于术后8周及12周分别处死动物,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 术后8周实验组骨密度是0.077±0.003,空白对照组骨密度是0.059±0.010,实验组的骨密度大于对照组(P=0.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实验组骨密度是0.237±0.007,空白对照组骨密度是0.196±0.003,实验组的骨密度大于对照组(P=0.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验结果 显示应用自体微小颗粒骨修复兔下颌骨部分缺损成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背景:广泛存在于骨髓中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具有强大的成骨潜能,其为骨不连接、大段骨缺损的临床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目的: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治疗骨缺损的效果,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骨科完成,对象为体质量2.0~2.5h新西兰雄性白兔21只。干预:将白兔随机分成4组,建立双侧尺骨中段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和自体微小颗粒骨与红骨髓复合物,同时设立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4,7,9周观察结果。配对资料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骨缺损模型治疗后X射线、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结果。结果:经组织学及X射线检查发现,术后7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更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空白组无骨愈合迹象,术后9周生物力学测试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组的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均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551和2.588(P&;lt;0.05)。证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组骨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组成骨速度快,成骨量多,骨的机械强度高,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明显强于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TGF-β治疗骨缺损的效果,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将42只新西兰白兔双侧桡骨中段制成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TGF-β、自体微小颗粒骨、TGF-β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物。同时设立对照组,植入明胶海绵,分别于手术后2W、4W、8W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及生物力学测定,比较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TGF-β复合自体微小颗粒骨组更能有效修复缺损,对照组无愈合现象,TGF-β复合自体微小颗粒骨组成骨速度较单纯自体微小颗粒骨组和单纯因子组,成骨速度快,且最大应力方面优。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TGF-β组在骨愈合速度和最大应力方面优于单纯自体微小颗粒骨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手术造成日本大耳白兔双侧桡骨中段12mm骨缺损模型,植入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为实验组.植入同种异体做小颗粒骨为对照组和不植入任何物质的为空白组。术后4周和8周分别行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骨缺损修复血管化观察,生物力学测定。结果: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组比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组能更有效地修复骨缺损.空白组无骨愈合迹象;组织学观察示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组生成的骨优于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组;生物力学测定证明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组的力学强度优于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组。结论: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能较好地修复骨缺损,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