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马利兰常用于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其主要在肝脏代谢.目的:评价静脉应用马利兰预处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43例患者预处理方案采用静脉剂型马利兰,观察其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马利兰治疗相关毒性(肝脏、神经系统、口腔黏膜炎)造血干细胞植活时间、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总生存率、白血病复发情况.结果与结论:静脉应用马利兰后,谷丙转氨酶升高72%(31/43),发生不典型肝静脉闭塞综合征5%(2/43),有1例发生双手麻木.口腔黏膜炎发生率60%(26/43).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16 d,血小板植活时间12 d,2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小板延迟植活.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63%(24/38).总生存率72%(31/43).复发率23%(10/43).提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中应用静脉马利兰给药,患者耐受性好,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背景:由大剂量口服马利兰联合环磷酰胺组成的BuCy2是目前主要的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之一,但存在较多口服马利兰相关副作用。目的:评价静脉马利兰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设计:病例观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对象:选择2006-05/12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行改良静脉马利兰联用环磷酰胺为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的造血干细胞移植1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及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14~50岁,平均33岁,其中亲缘性移植9例,非亲缘移植10例,造血干细胞来源:外周血18例,骨髓1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治疗项目知情同意。方法:应用静脉注射马利兰组成的BuCy2预处理对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即所有患者均采用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改良马利兰联用环磷酰胺方案,即移植前10d口服羟基脲40mg/kg,移植前9d静脉滴注阿糖胞苷2g/m2,移植前8,7,6d应用马利兰针剂0.8mg/kg(该剂量根据既往研究与1mg/kg口服制剂等效),通过中心静脉插管由输液泵控制滴速大于2h输注完毕,1次/6h,共12次,静脉注射马利兰输注前可应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稀释至约0.5g/L(约稀释10倍)。移植前5,4d静脉注射环磷酰胺1.8g/(m2·d),移植前3d口服甲基环已亚硝脲250mg/m2。观察患者肝静脉闭塞病以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术后进行中位6.5个月的随访观察,主要观察患者疾病复发及存活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后100d肝静脉闭塞病发生及副作用情况。②随访结果。结果:纳入患者1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13d内均获造血功能重建,经血型转变、染色体核型及DNA多态性证实为供者植入。①肝静脉闭塞病发生及副作用:患者在移植后100d内的肝静脉闭塞病发生率和100d时的肝静脉闭塞病相关死亡率均为0,未观察到与静脉马利兰相关的严重毒副反应。②随访结果:术后6.5个月随访,1例患者因移植后肝炎死亡,2例患者复发,其中1例经氟达拉滨 阿糖胞苷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化疗及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后目前已经获得完全缓解,经DNA多态性证实重新获得供者植入,另1例患者目前化疗进行中。其余患者目前均无病存活。结论:静脉马利兰的应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的发生及其他口服马利兰相关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了移植疗效。  相似文献   

3.
马利兰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中的使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利兰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BuCy)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一种较为常用的预处理方案,其疗效确切。但口服马利兰有其固有的缺陷,如胃肠道激惹,其吸收率及生物利用度个体间差异很大,而且会使肝静脉闭塞病的发生率增加。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静脉使用马利兰(Ⅳ Bu)没有肝脏的首过消除效应;吸收率的个体间差异小;个体间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异小,且重复率高。Ⅳ Bu患者耐受性好,毒副作用较少,移植恢复快,使患者有条件接受其他移植支持治疗(如免疫抑制治疗),疗效明显较以往提高,表现出比口服Bu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马利兰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中的使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利兰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BuCy)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一种较为常用的预处理方案,其疗效确切。但口服马利兰有其固有的缺陷,如胃肠道激惹,其吸收率及生物利用度个体间差异很大,而且会使肝静脉闭塞病的发生率增加。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静脉使用马利兰(IV Bu)没有肝脏的首过消除效应;吸收率的个体间差异小;个体间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异小,且重复率高。IV Bu患者耐受性好,毒副作用较少,移植恢复快,使患者有条件接受其他移植支持治疗(如免疫抑制治疗),疗效明显较以往提高,表现出比口服Bu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马利兰(busulfan,Bu)是一种烷化剂,以口服大剂量Bu联合环磷酰胺组成的预处理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口服大剂量Bu存在严重的胃肠道副反应,常导致病人无法吞服药物。同时,口服Bu存在肝脏的首过消除效应,是肝静脉阻塞综合征(HVOD)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Bu静脉剂型的研制成功,为克服口服制剂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我院在2006年开始将静脉注射用Bu应用于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应用方法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利兰(BU)是一种双功能烷化剂,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有广泛的应用,近年含BU的预处理方案不断出现,且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无照射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无照射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9例恶性血液病的移植效果和近期疗效 ,现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 1。2 方法2 .1 移植前准备 :患者均接受原发疾病系统治疗 ;移植前行体检、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查、全身有关部位的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巨细胞病毒和肝炎病毒的检测、体内潜在病灶的清除、异基因移植的供受者HLA配型、深静脉置管。经肠道消毒、全身药浴后入洁净度 10 0级的空气层流净化病房 ,进食无菌饮食。2 .2 预处理方案 :2例自体骨髓移植 (ABMT)采用MAC(马法兰、阿糖胞苷和环磷酰胺 )方案 ;异基因移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服用马利兰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笔者对我院2002-2006年3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服马利兰药物的临床观察和分析,采用预防呕吐及抗癫痫的药物,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和护理癫痫发生,加强心理护理和知识宣教。结果 患者均按要求服用药物,呕吐后补药10例,出现肢体抽动感觉异常3例,发生抽搐1例,对服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密切观察和指导服药,呕吐后及时补药,预防癫痫发生,达到用药剂量的准确是预处理阶段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肝静脉闭塞病是与预处理有关的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根据肝静脉闭塞病具有肝大、肝功能异常、黄疸、腹水等临床特征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特点,阐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肝静脉闭塞病时腹水的护理,用药护理,肝静脉闭塞病伴脑病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中静脉剂型马利兰的应用和疗效。方法22例患者预处理方案采用静脉剂型马利兰,30例患者采用口服剂型马利兰,观察两组的疗效及相关毒性。结果静脉剂型马利兰在胃肠道反应(22.7%)、口腔黏膜炎(18.2%)发生率低于口服剂型马利兰组(66.6%)及(83.8%)。无需补充给药,血药浓度稳定。结论预处理方案中应用静脉剂型马利兰,毒副作用少,疗效确切,比口服马利兰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dministered in preparation fo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 transplantation serve the dual role of providing antitumor activity as well as immunosuppression to prevent graft rejection. Conditioning regimens were initially designed to provide dose-intense therapy in order to overcome tumor resistance. These forms of transplants, referred to as ablative regimens, often result in significant extramedullary toxicity, limiting its applicability to younger, fitter patients. Reduced-intensity conditioning (RIC) transplants are a direct result of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mmuno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he donate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hese forms of transplants administer chemoradiotherapy with the intent of allowing for donor cell engraftment with less of an emphasis on dose intensity. In so doing, treatment-related mortality has been reduced, and older-aged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co-morbidities are now frequently offered this therapy. In the decade since its creation, RIC transplantation has changed the spectrum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cies who may benefit from this therapy. For the first time, transplant patients are becoming mo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opulations most at risk for diseases requiring this therap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science behind RIC transplants and provides a concise summary of the current body of evidence for the major indications for which it is most commonly employed. The data presented will demonstrate that age should no longer be the sole deciding factor for referral for allogeneic transplant.  相似文献   

12.
背景:选择高效低毒的预处理方案是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的关键。氟达拉滨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均属于强效免疫抑制剂,常用于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目的:对采用氟达拉滨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为基础的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患者,在预处理中及移植后早期毒性进行比较。方法:32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按照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中的免疫抑制剂分成两组即氟达拉滨组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组,预处理方案均为氟达拉滨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减低化疗强度的白消安,环磷酰胺,或者马法兰。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组在形成混合性嵌合体后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两组患者预处理中出现的器官毒性进行统计学分析,毒性分级参照Bearman等制订的预处理相关毒性(RRT)分级标准。结果与结论:两组无因预处理相关毒性而死亡。氟达拉滨组转氨酶发生率、腹泻发生率与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氟达拉滨组肝脏毒性发生率、黏膜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组(P〈0.05);血液学毒性方面,氟达拉滨组白细胞达最低值、血小板≥50×10^9L^-1的时间、输注红细胞量、输注血小板的量均低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组(P〈0.05)。  相似文献   

1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间凝血系统的亚临床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在采用改良白消安加环磷酰胺(BU/CY)加或不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进行预处理期间发生的凝血系统改变,以及 ATG 对凝血系统产生的影响。方法 35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19例配型全合的同胞间移植者(A 组)应用改良 BU/CY 方案,16例配型不合或非血缘移植者(B 组)应用改良 BU/CY+ATG 方案。预处理前至移植后1天(+1天),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抗凝血酶(AT)、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小板计数(BPC)、肝脏酶学和胆红素,并观察出血症状。对于部分 APTT 延长者检测Ⅷ、Ⅸ、Ⅺ和Ⅻ因子活性。结果预处理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了短暂的 APTT 延长及持续的 Fg 升高和 BPC 减少,B 组患者在 ATG 用药期间 Fg 和 BPC的变化更为显著,还呈 D-二聚体水平暂时性增加。APTT 延长时,内源性凝血途径因子中以 FⅫ:C 降低最为明显,FⅪ:C次之。两组患者之间,PT、FDP 和 AT 以及肝功能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几乎均在正常水平。绝大多数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结论改良 BU/CY±ATG 方案可引起凝血系统的亚临床改变,含有 ATG 的治疗方案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减低剂量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难治性白血病未缓解期的疗效.方法 20例未缓解期难治性白血病患者,采用以氟达拉滨(Flud)联合小到中等剂量的全身照射(TBI)治疗为基础的减低剂量的预处理方案行allo-HSCT.采用环孢素A加霉酚酸酯或短程甲氨蝶呤,或三种药物联合应用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部分患者还加用了CD52单抗、CD25单抗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结果 17例患者造血细胞成功植入,中性粒细胞>0.5 × 109 /L的中位时间为13(11~17)d,血小板>50×109 /L的中位时间为19(11~42)d.外周血T细胞短串联重复序列PCR检测,16例达到完全供者嵌合,中位时间为14(7~42)d.急性GVHD发生率为47.1%(17例中8例),慢性GVHD的发生率为38.5%(13例中5例).移植相关死亡率25.0%(20例中5例),死亡原因主要为植入失败、颅内出血和严重感染.7例血液学复发,目前无病存活9例,Kaplan-Meier法分析全组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为(35.3±14.2)%;而其巾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为(52.5±18.6)%.结论 以Flud联合TBI为基础的减低剂量的allo-HSCT预处理方案,耐受性好,移植相关死亡率低,能够用于治疗难治性白血病,并有可能通过降低移植相关死亡率提高总体生存率,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BU-CTX2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BU-CTX2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60例白血病的长期疗效。方法:1994年4月至2000年8月60例白血病患者接受了allo-HSCT,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5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25例。53名供者系HLA完全相合同胞,4名为HLA 1个主要位点不合同胞,3名为HLA完全相合无关供者。用BU-CTX2方案预处理,用环孢菌素A+甲氨蝶呤(54例)或甲泼尼龙(6例)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60例均植活。22例(36.7%)发生急性GVHD,其中CML组为48.0%,AML组30.0%,ALL组则为26.7%。中位随访时间24(9-24)个月,38例仍无白血病生存,22例(36.7%)死亡,其中1例死于肺部感染,3例死于急性GVHD,7例死于巨细胞病毒感染,11例死于白血病复发,其中AML3例(15.0%),ALL8例(53.3%)。8例ALL均于移植早期复发死亡。4例ALL长期生存者均发生慢性GVHD。3年无病生存(DFS)率为63.3%),其中CML组为80.0%,AML组70.0%,ALL组则为26.7%。结论:BU-CTX2为AML和CML的有效预处理方案,白血病复发率低,长期生存率高,而作为ALL的预处理方案则白血病复发率较高,提示BU-CTX2不适合作为ALL首选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FABC预处理进行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相关临床预后因素。方法: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FABC预处理方案(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马法兰,环磷酰胺,足叶乙甙或替尼泊甙)治疗23例成人高危ALL患者,应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及预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于+14~+21d获完全供者植入,骨髓获CR或CRi,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分别为12(4~43)d和12(5~44)d;aGVHD及c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7.8%和84.2%。中位随访21(4.4~70.5)个月,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1.7%(5/23),复发率为17.4%(4/23);死亡(8/23)原因:复发3例,肺部真菌感染2例,移植相关性微血管病、巨细胞病毒肺炎和cGVHD各1例。3年的预期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DFS)分别是(54.4±14.6)%和(51.9±14.1)%。预后分析显示:cGVHD是DFS独立有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为0.062(95%可信区间0.007~0.584,P=0.015)。结论:FABC预处理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成人高危ALL安全有效的方法,cGVHD是长期无病生存的独立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使用低强度Bu/Cy ATG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减低剂量的Bu/Cy ATG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8例恶性血液病,预处理方案是:马利兰(BU)4 ms/(ks·d)×3,环磷酰胺(CY)60 ms/(kg·d)×2,司莫司汀(Me-CCNU)450 Ing/(m2·d)×1,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3 ms/(kg·d)×2.采用环孢素A 霉酚酸酯(MMF) 短程MTX预防GVHD.结果 18例患者重建造血,中位随访时间22(3~40)个月,18例中无病存活10例,死亡8例,缓解期移植患者的存活率达66.7%.结论 低强度的Bu/Cy预处理方案,移植相关毒性减小,该方法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接受不同预处理方案改良Bucy(白消安/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或白消安,氟达拉滨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12/2008-06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病患者27例,按移植预处理方案小同分为两组,10例给予以氟达拉滨+白消安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移植前2~6 d氟达拉滨30 mg/(m2·d),移植前3~6 d白消安3.2 mg/(kg·d);17例给予以改良Bucy为基础的坝处理方案:移植前4~6 d白消安4 mg/(kg·d),移植前两三天环磷酰胺60 mg/(kg·d)和阿糖胞苷2.0g/(m2·d).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后白细胞、血小板重建时间,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及其程度,复发与移植相关死亡率.结果:白细胞、血小板重建时间在Bucy组与白消安,氟达拉滨组分别为[(8.45±2,31),(8.96±2.47)d,P=0.957;(13.31±4.80),(15.89±5.21)d,P=0.662].Bucy组与白消安,氟达拉滨组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分别为[47%(8/17),40%(4/10),P=0.629].27例患者截至统计时间10例死亡,其中复发死亡4例,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3例,感染死亡2例,其他移植合并症死亡1例.Bucy组与白消安,氟达拉滨组1年内总生存率分别为(58.30±19.80)%和(73.00±11.80)%,1年内无病生存率为(48.60±18.70)%和(72.20±12.80)%,白消安/氟达拉滨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较Bucy组高,但两组1年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511,0.854).结论:氟达拉滨应用于移植预处理方案中,可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髓外毒性,但对疗效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