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凝血功能常规检查临床应用的分析和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悦能  龚江锋 《检验医学》2009,24(4):323-324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VVF)、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测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其测定结果分别反映体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经和凝血共同途径的状况。目前临床主要应用于患者术前常规检测、抗凝和溶栓治疗的监测、出血性疾病的筛查等。我们对本院凝血功能常规检查项目开展以来在临床各科应用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进行凝血4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观察妊娠各时期的凝血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女性1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早期妊娠48例,中期妊娠59例,晚期妊娠43例,选取该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非妊娠期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的凝血4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进行检测并比较。将43例晚期妊娠女性按照凝血指标高低分为高凝组和低凝组,比较2组的妊娠期血栓、自然流产、产后大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T、TT、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BG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随妊娠周期的延长,其PT、TT、APTT水平均显著降低,而FBG则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妊娠女性的高凝组血栓发生率高于低凝组,自然流产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则低于低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女性的各个阶段应加强对凝血4项指标的监测,有助于了解其凝血状态,对预防产科意外及提高分娩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各类型肾脏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情况与肾脏损害严重性之间的关系,结合临床进一步对预防和治疗出血以及预后估计提供合理检验依据,笔者对421例各类型肾病患者及48例正常对照进行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功能检测指标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338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和54例健康体检对照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组间t检验分析,同时对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Child-Push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肝炎组PT显著延长(P<0.01),慢性轻度肝炎进展为慢性中、重度肝炎时PT、APTT、TT显著延长(P<0.05或P<0.01),FIB合成显著减少(P<0.05或P<0.01);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与肝功能Child-Push分级从A、B到C级的进展之间呈负相关。结论从肝功能正常到肝炎-肝硬化的过程中,随着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不断加重,PT、APTT、TT逐渐延长,而FIB水平则逐渐下降;PT、APTT、TT、FIB的检测对评价肝脏受损程度、了解肝病患者不同病程时期的凝血功能状况及患者预后评估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研究凝血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凝血仪测定法,对2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比较溶栓前后凝血指标。结果:溶栓后脑梗死患者凝血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凝血指标与脑梗死患者应用溶栓药有关,检测凝血指标对合理调整溶栓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选择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溶血和脂血标本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为规范分析前过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收集本院I临床溶血标本40例、脂血标本32例,进行血浆血凝测定。以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为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溶血3个等级,同时测定3次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以检测血浆甘油三脂每升高3mmol/L为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等级,同时测定3次PT、APTT、TT、Fbg。对溶血和脂血的干扰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溶血组PT、Fbg检测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溶血组PT、Fbg、TT检测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血组PT、APTT、Fbg、TT检测结果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临床检测中溶血标本对APTT检测结果影响较小;而对于PT、TT、Fbg干扰较大,建议临床重抽复测。(2)临床检测中脂血标本对PT、APTT、TT、Fbg测定结果有影响,均建议患者禁食12h后重抽复测。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检查在临床各科室的应用现状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对2008~2010年间唐山开滦总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进行凝血四项检查分析。结果各科室间凝血四项的异常率高低明显不一。消化、烧伤、重症监护室(ICU)等科室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明显延长。结论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内凝血机制变化,可为临床不同科室提供较准确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凝血功能检测影响的因素。方法运用TS4000全自动凝血功能仪检测各组样本的血浆凝血酶原(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结果对于正确采集抗凝比例为1∶9的全血凝血功能采血管来说,比例高或低的检测结果4项指标均明显增加。血液离体后,放置4h,PT测得值将明显缩短[(8.31±1.89)s];放置4、24hAPTT检测结果明显延长[(43.84±5.03)、(70.35±8.66)s]。Fib对样本的存放条件和时间没有特别的要求。结论由于采集量、存储时间等原因对凝血指标均有明显的影响,医护人员应该尽可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样本的采集、运送、保存等,以免造成检验结果的假性结论,误导临床医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温晓晖  余革  张兴洁  张雪贞  龚婷 《新医学》2010,41(7):430-433
目的:初步探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变化。方法:选择无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症状、拟于全身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30例,在手术前1d和手术后3d用ERP仪进行ERP的P300和N400刺激模式测定。手术前1d测得P3b(P300亚组成分)波幅下降低于3.0μV、潜伏期延长超过550ms的患者被设为阳性组,其余患者被设为阴性组。结果:阳性组患者术后P3b、N400潜伏期较术前明显延长,P3b、N400波幅及词条匹配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1)。阳性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与阴性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术前ERP的P3b波幅有下降和潜伏期延长的患者,术后认知障碍会进一步加重;ERP可能可作为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又称为急性意识障碍,是伴有注意力、感觉、思维、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障碍的短暂性器质性脑综合征。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增加监测及护理难度、延长卧床时间,甚至影响手术效果,延迟康复。因此了解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原因,对预防及护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Our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a structured rehabilitation regimen on walking speed in frail elderly patients recovering from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as well as to determine whether regular use of a pedal exerciser combined with multi-sensory training can increase this parameter. Material and methods. The study lasted 12 weeks and involved 52 subjec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I included 36 persons (22 women, 14 maen, mean age 74 years), while Group II, the controls, consisted of 16 individuals (10 women, 6 men, mean age 72 years). Group I was given an intensive rehabilitation regimen that included multi-sensory training and a pedal exercise routine, while Group II had a variety of exercises and brisk walking. Walking speed was measured over a distance of 10 meters. Results. Upon conclusion of the program,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mprovement was noted in Group I (mean normal walking speed 0.94m/s vs. 1.17m/s, and mean fast walking sped 1.37m/s vs. 1.49m/s), whereas none of the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rove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A weekly, 150-min.-long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routine comprised of resistance exercises on a pedal exerciser combined with multi-sensory training is very useful in improving significantly both the normal and fast walking speed in the frail elderly after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39例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3例,女26例;年龄70~87岁。观察骨水泥注入中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注入后随访情况。注入骨水泥即刻,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剧烈,维持5~7min在较低水平,在10min恢复正常;注入3min时,心率变化最快,10~15min恢复正常;注入3min时,血氧饱和度略有下降,其余时刻变化不大。术后1年患者Harris评分,优14例,良15例,中10例。结果表明,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对5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高龄患者采用药物及功能锻炼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通过术后细致的护理,患者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80岁以上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超高龄患者围术期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80岁以上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管理,试验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2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管理后的Harris评分(93.4±14.5)分及Barthel指数(94.5±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Harris评分(64.5±14.3)分及Barthel指数(73.1±9.1)分(P0.05)。试验组手术后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为(88.6±12.1)分、(95.7±9.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69.4±11.5)分、(75.5±9.8)分(P0.05)。结论在80岁以上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超高龄患者的围术期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衰弱量表(the frail scale)评分及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FI)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术后康复训练的老年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衰弱量表和FI评估所有患者入院时的衰弱状态。并采用Harris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后1周、6周以及3个月时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估,按照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将患者分为康复效果优良组(50例)和不良组(19例),比较两组衰弱量表和FI差异,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评估衰弱量表和FI对康复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69例老年患者术后3个月的总体康复效果优良(Harris评分78.72±5.56)。康复效果优良组衰弱量表和FI评估的衰弱比例均低于不良组,且两种衰弱评估结果均与术后3个月康复效果呈负相关(r=﹣0.393,P=0.001;r=﹣0.378,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衰弱量表和FI预测康复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8、0.706;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衰弱量表评分是术后康复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OR(95%CI)=7.712(1.362—43.655),P=0.021]。结论:衰弱评估量表和衰弱指数均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相关,其中衰弱量表预测性能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8.
19.
38例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全面评估病情,实施综合的护理措施。结果:3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风险大,只有在围术期提供安全周密的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路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路径护理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 路径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t=5.70,P<0.01)、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 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