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对人工膝关节假体形态尺寸进行观察及测量,并对相关测量统计数据进行人工膝关节形态设计,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组织相容性。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形态学测量在临床上膝关节置换中的重要性。方法:以"膝关节;假体;测量;设计;置换"为中文关键词,以"artificial knee joint;prosthesis;measure;design;replacement"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8-01/2011-12有关人工膝关节假体设计、测量及膝关节假体植入后相容性的文章。结果与结论:膝关节的形态学测量即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相关参数及角度、生物力学研究与膝关节假体选择及设计有着重要相关性。膝关节的形态测量有二维和三维测量,以三维测量法精确。膝关节线性尺寸之间、身高与线性尺寸之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所测量的数据在临床上均有应用意义。典型的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能为膝关节参数的测量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提高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曹鹏  崔勇 《中国临床康复》2012,(35):6587-6590
背景:对人工膝关节假体形态尺寸进行观察及测量,并对相关测量统计数据进行人工膝关节形态设计,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组织相容性。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形态学测量在临床上膝关节置换中的重要性。方法:以"膝关节;假体;测量;设计;置换"为中文关键词,以"artificial knee joint;prosthesis;measure;design;replacement"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8-01/2011-12有关人工膝关节假体设计、测量及膝关节假体植入后相容性的文章。结果与结论:膝关节的形态学测量即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相关参数及角度、生物力学研究与膝关节假体选择及设计有着重要相关性。膝关节的形态测量有二维和三维测量,以三维测量法精确。膝关节线性尺寸之间、身高与线性尺寸之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所测量的数据在临床上均有应用意义。典型的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能为膝关节参数的测量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提高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背景:磁共振图像三维测量法不仅能观察和测量一个方向或一个平面的膝关节径线,也可多方向测量多个平面径线和角度.目的:评价磁共振图像测量在临床上膝关节置换中假体旋转对线中的应用.方法:以"磁共振,置换"为中文关键词,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eplacement"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1-01/2009-10有关磁共振图像测量在临床上膝关节置换中假体旋转对线中应用的文章.结果与结论:磁共振和CT同是三维测量,均能测量股骨外上髁最凸点、股骨内上髁沟最低点、股骨内上髁最凸点与膝关节后侧及远端关节线的距离,测量内上髁沟深度、宽度,并测量股骨远端内外上髁的前后径大小,以及测量股骨假体旋转角度,所测量的数据在临床上均有应用意义,且磁共振成像显示软组织远胜于CT,故磁共振图像测量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临床膝关节置换中假体旋转对线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关于在全膝置换中针对选择何种参照方法和技术来确定胫骨假体放置位置或参数尚报道较少。目的: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过程中胫骨假体放置的位置对其置换后稳定性及相容性的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人工膝关节置换过程中胫骨假体或角度相关的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结果和结论:初检得到132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胫骨假体放置的27篇文章进行综合分析。由于胫骨上端几何结构的个体差异以及手术操作等原因,假体与胫骨上端切面有时不能良好匹配。全膝关节置换中,胫骨假体各面的角度、对线、对位对置换后膝关节的稳定性、屈伸功能和假体使用寿命均有重要影响;胫骨假体的放置直接关系到人工膝关节置换后假体的松动、下沉及术后关节感等。因此选用适合患者型号的假体,使假体与胫骨上端切面能良好匹配的同时,还要提高假体植入技巧,以增强假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徐勃兴  王伟  张力 《中国临床康复》2012,(44):8218-8222
背景:在进行中国人膝关节假体设计以及全膝关节置换时,不仅要考虑到中国人胫骨近端解剖特点年¨几何形态上的差异,同时也还应该注意不同个体问的差异性。目的:通过数字化技术分析中国人正常胫骨近端止常形态学参考值的变化。方法:采集正常中国人两侧膝关节原始CT扫描图像,Mimics10.1软件系统构建膝关节骨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对胫骨近端模型模拟截骨,测量胫骨截面相关线性参数。根据不同性别进行分组观察胫骨近端形态学参考值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除胫骨平台外侧前后径,内侧前后径、内侧前后径与外侧前后径的差值外,男性横径和前后径值均大于女性,人部分男性受试者所测量胫骨近端各截骨面值与女性受试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正常中国人胫骨近端形态学存在性别个体差异,具体表现在:①不同测量方法形成的测量数据可更加全面反映胫骨近端形态学特征。②胫骨平台前后径,胫骨平台横径比值方面女性大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所选假体的形状、尺寸是否与膝关节相匹配,将明显影响手术及术后长期效果.由于缺少对中国人群体质参数的研究,中国关节外科领域缺少膝关节特性数据和国产化膝关节假体.目的:获取中国人群正常胫骨近端不同截面面积参数正常参考值.方法:纳入82例中国成人正常膝关节135膝,男85膝,女50膝,年龄47.2(19~82)岁;按照性别、年龄和侧别进行分组,利用原始CT扫描图像资料重建膝关节,并在工作平台上对胫骨进行旋转、切割,测量计算不同截面的总面积.结果与结论:测得各膝关节胫骨近端截面的总面积为(3 232.33±405.19)mm2,并分析得出男性截面面积平均值明显大于女性(p<0.01);而不同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截骨高度及不同的截骨后倾角之间截面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进行全膝关节置换及设计中国人膝关节假体时应该注意到性别差异.实验初步获得了胫骨近端不同截面各面积参数正常参考值,从而为国产人工膝关节假体设计以及全膝关节置换临床操作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关于在全膝置换中针对选择何种参照方法和技术来确定胫骨假体放置位置或参数尚报道较少。目的: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过程中胫骨假体放置的位置对其置换后稳定性及相容性的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人工膝关节置换过程中胫骨假体或角度相关的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结果和结论:初检得到132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胫骨假体放置的27篇文章进行综合分析。由于胫骨上端几何结构的个体差异以及手术操作等原因,假体与胫骨上端切面有时不能良好匹配。全膝关节置换中,胫骨假体各面的角度、对线、对位对置换后膝关节的稳定性、屈伸功能和假体使用寿命均有重要影响;胫骨假体的放置直接关系到人工膝关节置换后假体的松动、下沉及术后关节感等。因此选用适合患者型号的假体,使假体与胫骨上端切面能良好匹配的同时,还要提高假体植入技巧,以增强假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胫骨近端截骨后常出现胫骨截骨面与进口假体覆盖无法令人满意的结果.除了手术技术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根据西方人群解剖学特征设计的胫骨金属假体与国人胫骨近端截骨面在形态学卜存在差异.目的:对正常中国成年人膝关节胫骨近端截骨面进行形态学测量,分析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相关的截骨面的形态学特征.方法:选取90例单侧膝关节疾患的正常中国成年人,按身高分为151~160 cm组、161~170 cm组、171~180 cm组,对双膝关节进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CT断层图像上测最健侧胫骨近端截骨面的前后径、左右径、前后径,左右径值,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比较胫骨近端截骨面前后径,左右径值与常用进口假体金属托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与结论:随着身高的增加,男女性胫骨近端截骨面的前后径、左右径也相应增加.但其比值相应减小.胫骨近端截骨面前后径与左右径呈直线正相关,前后径/左右径值与左右径呈直线负相关.国人胫骨近端截骨面前后径,左右径值较目前常用进口假体胫骨托前后径,左右径比值大.提示国人胫骨近端截骨面形态上具有其自身特点,设计符合国人解剖特征的胫骨假体时,应适当增大前后径/左右径值.  相似文献   

9.
国人膝关节尺寸与5种人工膝关节假体尺寸的对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设计符合国人解剖结构的人工膝关节假体,需要大量国人解剖学研究资料.国内目前尚缺乏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截骨面和髌骨的几何学、形态学相关的数据.目的:临床收集国人膝关节尺寸与目前国内常用(进口、合资)的5个厂家人工膝关节假体的尺寸进行对照,为设计符合国人解剖结构的人工假体提供依据.设计、时间及地点:人工膝关节假体的尺寸与临床收集的膝关节截骨后尺寸进行对照分析,于2005-02/10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进行.对象:初次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并在术中保留髌骨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7例(105膝),男23例(32膝),女54例(73膝).人工膝关节假体:LINK GEMINI MK II,40%(42膝);中国台湾Unite-U1,34.3%(36膝);DepuyPFC,16.2%(17膝):Zimmer NexGen-Flex,9.5%(10膝).方法:首先行胫骨近端截骨,采用胫骨髓内或髓外定位,后倾5°-10°截骨,游标卡尺测量胫骨平台横径、内侧平台前后径、外侧平台前后径.然后行股骨远端截骨,股骨髓内定位,假体试模测量股骨远端前后径,股骨远端均采用外翻7°,外旋3°截骨.采用电动摆锯行股骨髁下部、前部、后部、前斜面、后斜面5个方向截骨.测量股骨远端及髌骨相关参数,可在截下来的后髁骨片上测量股骨后髁长度.主要观察指标:股骨髁前后径、股骨髁前部宽、股骨髁前斜面宽、股骨髁内外径、胫骨外侧平台前后径、胫骨内侧平台前后径、胫骨平台横径.结果:5种膝关节股骨髁假体的前后径,内外径与国人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且比值偏大;而胫骨内侧平台前后径/胫骨平台横径和胫骨外侧平台前后径,胫骨平台横径的比率范围过于集中,胫骨内侧平台覆盖率不佳,外侧平台出现悬挂现象.结论:5种厂家设计的膝关节假体尺寸及各参数间的比率与国人有所不同,就其总体性能来看并不完全适用于国人.  相似文献   

10.
背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经常发现胫骨近端截骨后,在选择胫骨假体时出现胫骨截骨面与假体覆盖不匹配的情况.这除了手术技术因素以外,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根据西方人群解剖学特征设计的胫骨平台假体在形态学上与国人胫骨近端截骨面的解剖特征存在差异.目的:建立华北地区正常成人胫骨近端三维模型,获得胫骨近端线性参数.设计、时间及地点:横断面抽样调查,病例来自2007-02/10北京潞河医院骨科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骨科.对象和材料:北京潞河医院骨科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骨科62名志愿者115个正常膝关节入选.所有志愿者均久居华北地区.男35例,女27例;年龄20~74岁.甲醛防腐处理的中国人尸体,膝关节无明显骨骼发育畸形,骨质无明显退变,无内外翻畸形.尸体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方法:对62名志愿者115例正常膝关节进行MR矢状何扫描,胫骨近端三维重建后对各个截面的横径、前后径进行测量,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尸体胫骨扫描后对尸体胫骨进行测量,与三维重建的胫骨近端模型相应测量参数进行比较分析.主要观察指标:胫骨近端截面横径,距离内外侧平台边缘10%,20%,30%点的前后径(Y1M、Y2M、Y3M、Y1L、Y2L、Y3L),外、内侧平台相应百分点前后径的比值.结果:截骨面横径Y=-0.654X+76.291,X为截骨厚度.在截骨厚度相等的情况下,男性横径大于女性,均数之差5.038-6.662 mm.在截骨面上,距内、外侧、平台边缘10%、20%、30%处的前后径依次为Y1M、Y2M、Y3M、Y1L、Y2L、Y3L,Y1M=-0.340X+40.318,Y2M=-0.425X+50.373,Y3M=-0.455X+53.742,Y1L=-0.211X+36.547,Y2L=0.247X+42.583,Y3L=-0.256X+43.355.胫骨内侧平台前后径大于外侧,从平台的边缘到中心,这种差异性增加.随着截骨厚度的增加,内、外侧平台前后径的差异减少.在截骨厚度8 mm时,内、外侧平台从周缘向内依次10%、20%、30%处的前后径之比分别是1:0.927 3、1:0.865 3、1:0.827 4,没有性别差异性.男性的前后径大于女性,均数之差为2.323~3.027 mm.尸体胫骨上手工测量与三维重建胫骨近端模型上测量的线性参数误差为1.431 mm.结论:MRI三维重建的胫骨近端模型大小稍有偏差,但可以接受.胫骨近端线形参数个体差异性较大,与西方人比较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背景:随着膝关节假体材料及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假体设计不断更新。如何提高假体置入的几何精度,重建生物学意义上的膝关节,一直是临床关注的核心问题。目的:总结不同膝关节假体的临床应用概况,探索膝关节三维重建个体化方案,为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及置换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基础。方法:电子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收录的膝关节假体设计,人工膝关节置换及数字化成型技术在人工膝关节设计中应用的相关综述、实验研究及临床论著,排除陈旧文献及置换方式保守治疗患者资料。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相关文献27篇。随着人们对膝关节生物力学和解剖的进一步理解,患者对人工膝关节的功能有进一步的要求,数字化重建技术为膝关节几何测量及置换的精准度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为胫骨假体形态设计提供解剖数据,提高假体和截面适配度及关节稳定性,减少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基于影像数据进行膝关节三维重建方案可行,效果肯定,可清晰、直观、多角度的观察膝关节的形态特点,既可作为骨关节局部解剖的教学方法又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2.
背景:旋转假体是否优于固定假体学术界目前仍有争议。目的: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旋转或固定平台型假体的临床结果比较,分析两类假体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相关参考文献,收集比较旋转和固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的随机方法学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1.2进行Meta分析。使用GRADEproversion3.2.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证据评级。结果与结论: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总共764例,置换旋转假体的实验组381例,置换平台假体的对照组383例。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偏倚均较低。术后疗效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组间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置换后并发症、翻修率均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目前证据未能证明旋转平台假体优于固定平台假体,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对照试验加以证实,但无论选择何种假体均有可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背景:传统的人工膝关节假体己成功在临床应用。有报道高屈曲后稳定型固定平台人:亡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有较高的高分子聚乙烯垫磨损,而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剧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sigmaRPF人工膝关节假体全膝_天节置换后的近期效果。方法:78例(113膝)行高届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sigmaRPF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髌骨不进行置换。随访3年,分别比较鼹换前、置换后膝关节活动度及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随访3年,膝关节活动度从置换前平均110.7°改善到置换后平均124°,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从置换前平均54.2分改善到置换后平均95.4分,优良率达93.58%,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低。提乐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sigmaRPF人:亡膝关节假体的近期置换效果满意,置换后的持续疼痛是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因素,长期效果还需进…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以往采用截肢治疗。随着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人工假体制作工艺和材料的改进,部分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患者获得了保肢治疗的可能。目的:探讨特制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在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保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11例临近膝关节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定制肿瘤膝关节假体行保肢治疗,对其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例(54.5%),女5例(45.5%);年龄11-50岁,平均25.4岁;发病部位:股骨远端7例,胫骨近端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并应用特制膝关节假体行保肢治疗,随访时间9-105个月。结果与结论:11例患者假体置换后局部复发率为18%,肺转移率为36%,5年生存率为58%。4例患者发生肺转移,死亡时间为假体置换后9-24个月。末次随访患肢Enneking评分11-30分,平均23.3分,优良率为82%。提示应用特制膝关节假体置换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对膝关节周围骨肉瘤合并病理骨折患者行保肢治疗近期效果理想,远期疗效尚需评价。  相似文献   

15.
定制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定制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6/2008-10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17~65岁,平均38.5岁;股骨远端22例,胫骨近端7例.对肿瘤进行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后,采用定制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重建:根据病理类型同时采用辅助化学、放射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问18~84个月,平均54.2个月;3年生存率79.8%,5年生存率63%.29例患者中2例于置换后35~48个月发生假体断裂,1例置换后44个月假体松动,经翻修术后功能恢复良好.2例软组织肿瘤复发,最终行截肢手术.置换后1年采用MSTS保肢评分系统对随访患者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显示股骨远端患者15.5~28.0分,平均23.5分;胫骨近端10.5~29.0分,平均22.4分.其中优8例,良15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为79%.本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浅表或深部感染.2例患者出现腓总神经损害,1例是肿瘤粘连术中分离时损伤,术后腓总神经支配区皮肤痛觉过敏,给予局部封闭、理疗等措施后好转,1例考虑是骨水泥压迫所致,经术后对症治疗,完全恢复.结论:定制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能保留良好的关节功能,是有效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选择合适的人工膝关节对于膝关节置换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目的:结合文献探讨膝关节假体置换的适应证.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有关膝关节置换适应证及其相应假体选择的文章,检索时间范围:2000-01/2010-12,关键词为"膝关节置换,适应证,人工假体,生物相容性".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50余篇,排除内容重复、普通综述、Meta分析类文章后,筛选纳入5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不同患者应根据病情、关节限制程度、固定方式和半月板功能来选择不同的人工膝关节.不同膝关节假体置换的适应证应由膝关节的骨和软组织条件决定,膝关节韧带的质量和状态、关节畸形以及关节软骨破坏的程度决定假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时是否常规行髌骨置换一直存在争议,那么髌骨置换中不同参数如髌骨厚度、骨床形态、固定柱形式及固定方式对于人工全膝膝关节置换后效果影响如何呢?目的:就髌骨置换目前存在的争议和髌骨置换中的技术参数要求做一介绍.方法:以"人工膝关节,髌骨置换"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9-06);以"artificial knee joint, athroplasty,pattela surfacing"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01/2009-06).纳入人工膝关节置换髌骨置换与未行髌骨置换者的临床研究;排除动物实验.文章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①髌骨置换的适应证和并发症.②对髌骨置换目前存在的争议.③保留髌骨厚度对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影响.④髌骨置换假体设计及固定方式对术后效果的影响.⑤置换技术对人工膝关节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目前对髌骨置换存在3种认识:即全部(常规)置换、均不置换及选择性置换.对髌骨的争论主要是关于髌骨的外形.对于髌骨假体的固定目前多应用骨水泥固定.进行髌骨置换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尽量恢复髌骨厚度.②保持关节面对称.③保护髌骨血运.④确保髌骨有合理的运动轨迹.全膝置换时是否置换髌骨目前尚无定论,作者认为应考虑到原发病、病变程度、假体类型以及患者的活动量和体质量等诸多因素来综合决定髌骨置换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背景:膝关节假体早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膝关节患者的严霞疼痛.随着假体设计的不断改进,已经出现了具有良好屈曲功能的高屈曲膝关节假体.目的:比较应用固定平台高屈曲假体与旋转平台高屈曲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后临床疗效的差异.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对象:2006-01/12在天津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34例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50膝).方法:34例患者巾16例(25膝)接受固定平台高屈曲膝假体置换,所用假体为美国捷迈公司提供LPS flexion假体;18例(25膝)接受旋转平台高屈曲膝假体置换术,所用假体为美国强生公司提供PFC sigma RPF假体.主要观察指标:对患者术前、术后两周、术后1,3,6个月的膝关竹功能按HS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观察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度.结果:34例均完成治疗和6个月的随访.旋转平台高屈曲假体组术后2周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固定平台高屈曲假体组(尸<0.05),术后1,3,6个月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度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30.4±15.2)°vs(129.9±13.8)°,P>0.05].结论:固定平台高屈曲假体与旋转平台高屈曲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9.
背景:旋转假体是否优于固定假体学术界目前仍有争议.目的: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旋转或固定平台型假体的临床结果比较,分析两类假体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相关参考文献,收集比较旋转和固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的随机方法学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1.2 进行Meta 分析.使用GRADEpro version3.2.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证据评级.结果与结论: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总共764例,置换旋转假体的实验组381例,置换平台假体的对照组383例.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偏倚均较低.术后疗效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组间比较的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置换后并发症、翻修率均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目前证据未能证明旋转平台假体优于固定平台假体,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对照试验加以证实,但无论选择何种假体均有可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